網貸銀行存管走到十字路口 「窗口指導」成最大不確定性
金評媒(https://www.jpm.cn) 編者按: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一位內部人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目前正在制定全國統一的銀行資金存管標準,現在草案已經完成,但還沒開始立項。至於是否會要求屬地化銀行存管,只能說草案里並沒有這項規定。
6月16日訊,上海市金融服務辦公室發布的《上海市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管理實施辦法(徵求意見稿)》引發業內廣泛關注,其中,「銀行存管屬地化」原則備受熱議。這讓網貸平台銀行存管從2015年7月18日,監管明確提出要求以來,終於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
筆者走訪一圈存管市場,發現存管費用上漲是個例和暫時情況。與之相反的是未來降價拼服務是大趨勢,銀行和網貸平台的融合很快我們也會看到(6月1號之前的銀行存管市場情況確實如此)。
但未來如果「銀行存管屬地化」,網貸平台的未來真沒有那麼樂觀了。
先來聊聊網貸平台和銀行存管的愛恨情仇,這要從2015年7月18日開始說起,當時中國人民銀行等十部委發布《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正式出台。其中,第十四條規定要求網貸平台設立銀行資金存管,以實現客戶資金與平台自身資金的分賬管理。
這是政策對網貸平台銀行存管首次給出了明確信息,在此之前已有一些平台已經在這方面做了不少準備工作。就在指導意見發布之前,積木盒子與民生銀行存管於2016年7月2日上線,成為業內第一家和商業銀行合作的P2P網貸平台,這次存管上線,從14年就開始準備,歷時將近一年,從中可以看出當時存管之難。國開行背景的開鑫貸也是在2014年就上線了中國銀行江蘇分行的存管,屬於業內首家上線存管的平台(現在改為了江蘇銀行的存管)。
從只簽不用到全面進軍
一直到2016年2月29日,人人貸和民生銀行存管上線。在此期間,行業發布的消息,多是和寫銀行簽署合作協議,真正上線存管的平台寥寥無幾。
其實,從指導意見出台之後,雖然各家平台都在積極找銀行對接存管,但「高冷」卻是當時銀行最為普遍的態度。
銀行對接存管門檻很高,「要不是國資背景,要不是上市公司背景,最差也要是知名風投入股」——他們只和實力雄厚的平台一起「玩」。
2015年底,隨著e租寶出事,多家銀行暫時停止了新網貸平台的接入。
在此期間對接存管,不僅談判時間漫長,而且即使已經正式與銀行簽約資金存管的業務,也要排隊進行系統對接,一等就要花上大半年,「簽了協議卻用不了系統」成了資金存管難以突破的局面。
事情轉機出現在2016年8月24日,當時銀監會等三部委發布了《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了銀行存管是必備,而且只有12個月的緩衝期讓平台對接銀行存管。
對於銀行來說,暫行辦法明確了銀行存管的責任。說簡單一點,就是P2P網貸存管和基金存管一樣,只負責明確各家資金流向,並不能保證平台的安全,這個基本的常識,普通投資者應該清楚。同時也規定,網貸平台不能用銀行存管做信用背書。
有了明確的規定,銀行便開始大規模的進入網貸存管市場,但因為前期市場調研、系統建設的原因,不少銀行實際開展業務是到2017年年初才開始,而之前再次深耕的幾家地方性銀行,抓住了此次機會,徽商銀行、江西銀行和華興銀行是開展存管業務最為積極的銀行,不管是上線平台還是簽訂協議平台的數量都處於第一梯隊,而這些銀行都是從2015年就開始對接上線網貸平台存管,堅持總算有了回報。
建設銀行、平安銀行、興業銀行、華夏銀行等全國性的大型銀行,也都在政策出台之後揭下了那塊「遮羞布」,開始大規模進軍網貸存管市場。此時,行業第一梯隊的平台基本都找到自己的存管行,這些銀行「後來者」想要找到合適平台也沒有那麼容易。
市場化將催生換存管潮
據統計,截止到5月底,已有400多家網貸平台宣布與銀行簽訂直接存管協議。到8月份,能夠上線500家存管已經是很樂觀的估計,能不能有千家平台簽署存管也是業內比較期待答案。
即便有消息稱,監管可能放寬存管上線的時間,但現實的情況是,留給網貸平台和立志在此行業開拓市場的銀行的時間不多了。
銀行存管爭奪戰已經打響發令槍,年初有一家國資背景的平台要上線存管,來找他們銀行多達六七家,各家給的條件都很優惠,在如此競爭激烈的情況下,銀行存管的費用一直在下降,此時這家平台終於有了一種揚眉吐氣的感覺。
從五月初建設銀行廣東分行行上演「烏龍」的存管發布會上略見端倪。當時,現場有五家平台與其簽署了協議。分別是:草根投資、合時代、信融財富、有利網、向上金服。細心的媒體發現,除了草根投資,其他四家平台都與別的平台簽署了存管協議。之後據了解,建行廣東分行與網貸平台簽訂的戰略合作協議名為「互聯網金融業務合作意向書」。這也說明,建設銀行廣州分行與平台合作不僅僅是存管,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合作。
在今年的存管市場,還有一股力量最為耀眼,就是民營銀行。最具代表就是新網銀行,這個成立不足半年的民營銀行已經進入網貸存管第一梯隊。
在走訪新網銀行時,新網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要做一家深入服務互聯網金融企業的銀行,新網銀行要做的不僅僅是存管,還包括幫助平台進行流動性管理、資金授信、ABS等等,說簡單一點就是利用銀行牌照優勢,為互金企業提供綜合服務,存管只是他們的一個最為初級的服務,作為一個行業觀察者不得不為新網點贊(之後會單獨寫一篇解讀新網銀行)。
另外一家民營銀行華瑞銀行採取的投貸聯動也值得關注。在接入存管之後,看到資質不錯的平台,華瑞銀行會選擇給平台授信。
「在行業跑馬圈地基本瓜分完畢之後,存管大戰才真正進入白熱化,那個時候有可能看到換存管潮。」有業內人士這樣認為。
事實上,換存管已經在悄然展開。這裡也分享兩個真實的案例,一個是行業標杆的P2P平台,可能會在今年換存管,筆者熟悉的另外一家平台也正在對接換存管。換存管有助於提升客戶體驗之外,最重要是別家銀行給的政策很優厚。
當然,也有反向案例,就是5月31日,微貸網宣布斥資2.8億入股陽泉銀行,成為改行第一大股東,全面的介入融合也會成為銀行和網貸平台關係的常態。
政策成為了最大不確定因素
一切看上去是那麼美好,但在國內金融行業創業最大的不確定性就是政策。
6月1號, 上海市金融服務辦公室發布的《徵求意見稿》中「銀行存管屬地化」原則引發業內廣泛關注。如果落地將會改變整個網貸平台存管格局,因為都在擔憂如果上海政策落地,將會帶來示範效應。這就把地方性銀行和民營銀行擋在網貸存管市場門外,因為大多數平台都在北上廣深。
關於微貸入股陽泉銀行,也有消息稱,因為微貸網是網貸平台身份的特殊性,這次入股也可能被停掉,但目前還沒有明確的信息,關於此事監管走向將對行業影響深遠。
其實關於網貸銀行存管,從根本上是政策推動結果,因此受到政策影響最為明顯。表現最為明顯就是早期在政策出台之前,大銀行不願意接存管,小銀行主動找上門,很多平台卻不願意接。除了覺得小平台信用背書弱之外,最大的不確定性就是政策,不知道政策允許不允許地方性銀行和民營銀行開展此項業務。
按照8.24暫行辦法規定,網貸平台最終都是要去註冊地的金融辦備案。之前就有傳聞稱「網貸平台必須要選擇在當地有分支機構的銀行作為存管機構。」
講一個真實的案例,某家平台當初準備和外地一家銀行簽署存管協議,因為這家銀行每年給這家公司3個億的授信,這對於缺少低成本的資金的網貸平台來說絕對具有誘惑力,有了銀行資金的背書,之後和機構談資金合作將會容易很多,這看上去是一個雙贏的結果。但最終的結果是,當地金融辦「窗口指導」,最終不得不簽約本地的一家沒有什麼優惠條件的銀行。
當然,上海金融辦目前發布也只是徵求意見稿,具體落地會有多大的變數還不得而知,但從目前市場反饋來看,關於屬於存管還有一定的轉機。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一位內部人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目前正在制定全國統一的銀行資金存管標準,現在草案已經完成,但還沒開始立項。至於是否會要求屬地化銀行存管,只能說草案里並沒有這項規定。
這對於行業來說是一個好消息,據了解,目前不少銀行也在積極與各地金融辦和監管層溝通協調存管屬地化的問題。
其實,對地方監管來說,要做的就是設置好公平的遊戲規則,剩下就應該交給市場,優勝劣汰,充分競爭才能讓行業發展更好,也希望未來金融辦這樣的「窗口指導」少一些。
(編輯:田躍清)
※持15%遼寧成大股份未見舉牌,前海開源基金違法嗎?
※央行周三開展1800億元逆回購 凈回籠600億元
※花錢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會花
※龍頭房企貸款強話語權,銀行被指遭遇「不平等三包」
※金融狗牽手程序猿,華夏基金聯合微軟進軍智能投資
TAG:金評媒 |
※銀行熱推匯率掛鉤結構性存款,扒一扒你所不知的投資門道
※「只存不管」可還行?廈門國際銀行踩雷兩家問題平台
※口袋裡的銀行
※一家銀行存管跑掉的平台
※因為發生口角,土豪用豪車把銀行門口堵死,銀行被迫搬遷!
※看到銀行門口發抖的小狗,男子決定分三步走!
※不管你信不信,把錢存銀行是讓財富縮水最快的方式,沒有之一
※網貸跑路投資人找存管銀行「討說法」 銀行存管≠銀行信用背書
※銀行資產質量向好成為撥備率下調最大推動力
※為什麼銀行窗口不全開,非得讓人去排隊?
※金融數據「血崩」!不僅是政策傳導時滯,還有銀行信貸「額度」不足
※為什麼銀行的窗口不會全打開而要讓顧客排隊?其中的貓膩你知道嗎
※暴雷接連不斷,存管銀行喊冤:這鍋我們真的不背
※「銀行客服」來電指導信貸?貸款剛到賬,錢就全被轉走了……
※網貸備案面前「脫層皮」:銀行存管攔路,資產換血較勁
※銀行卡綁手機號變成「三不管」:四大權威部門強勢回應
※美洲開發銀行行長:可通過區域性監管框架來監管數字貨幣
※卡里的存款一直不取,銀行一直扣費,最終倒欠銀行錢嗎?大吃一驚
※分散式存儲+銀行級雙因子加密,我家雲打造數據永不丟失的雲盤
※口袋現金多銀行存款多,數十年流落街頭,孩子都不知道她是富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