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唐王朝血统之谜:源自鲜卑胡族,这三件事就是铁证

李唐王朝血统之谜:源自鲜卑胡族,这三件事就是铁证

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大唐王朝,之后唐朝的统治者们励精图治,创建了一个长达289年的盛世帝国,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尽管唐朝的统治们一再声称自己出身名门陇西李氏,但人们一直对李唐王朝的来源存在争议。李唐皇室极有可能出自鲜卑,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夷狄,【纵横五千年】编者独孤雁从文化习俗的角度,讲述几件事可以作为佐证!

其一,「乱伦」的婚姻关系

有一部分历史爱好者喜欢把唐朝称为「脏唐」,主要指的就唐朝皇室混乱的婚姻关系。根据《新旧唐书》等史料,我们不难发现唐朝皇帝的婚姻确实极为混乱,诸如唐太宗在玄武门之变后,将李元吉的王妃杨氏接入后宫,后来杨氏为李世民生有一子;唐高宗李治纳唐太宗的才人武媚娘为皇后;唐玄宗将儿媳妇杨玉环纳为贵妃等等。

这些行为在汉人的观念中就是非常明显的乱伦行为,但在少数民族的理念里,这根本算不得什么大事。因为这种「收继婚」在北方少数民族当中非常普遍,无论匈奴,还是鲜卑,包括后来的蒙古皆是如此。对此南宋理学大家朱熹评论道:「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

其二,「称父为兄,呼母为姊」的习俗

喜欢读《新旧唐书》,包括《北史》的读者可能会发现一个问题,唐玄宗称呼自己的父亲唐睿宗为「四哥」,北齐废帝高殷称呼自己的母亲李太后为「姊姊」,而北魏孝文帝则称呼自己的祖母冯太后为「母」。甚至到了今天,在山西的一部分地区,仍有有「称父为兄,呼母为姊」的习俗。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其一,语言的转化。鲜卑语中有「阿干」(音译)一词,父与兄的鲜卑语都可以用「阿干」相称,到北魏时这种称呼已经渗入汉族,经过一段时间的融合;其二,收继婚的习俗。父死则妻其后母,这种混乱的婚姻关系造成「父兄」同词的现象。

其三,「养孙为子「的习俗

根据《新旧唐书》的记载,唐德宗原本有9个亲生儿子,中间又收养2个,但奇葩的是他第二个养子竟然是自己的亲孙子!唐德宗这个「养子「名叫李謜(yuán),本来是唐顺宗李诵(德宗的长子)的次子,但本德宗收养为子,排行第六!也就是唐顺宗李诵少了一个次子,多出一个「六弟」。除此之外,学者还考证出其他皇帝也曾有过「养孙为子「的行为。

为啥会这样呢?这依然是少数民族的一种习俗,而且这就是上面所说的「称父为兄,呼母为姊」现象来源的第三点。这种习俗叫」还子「,顾名思义,男女婚后,将自己的儿子送给父母为子,儿子长大成年后,自然要称呼生父母为「哥」、「姐」,称呼祖父母为「父」、「母」。

不论李唐王朝是否源自夷狄,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身上的胡族气息极为浓厚。史学大家陈寅恪先生曾言:「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也正是这种来自塞外的鲜活力量,注入汉文化的熏陶,才焕发出勃勃生机,得以成就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因此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是中华民族屹立不倒的基石!

以上仅是编者从文化习俗方面对「李唐源自夷狄「的一种解读,观点或有失偏颇,算是抛砖引玉啦!

---------------------------------

品读千年变革,感悟人生冷暖,更多精彩,请关注【纵横五千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纵横五千年 的精彩文章:

TAG:纵横五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