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一表搞定|結直腸癌篩查攻略

一表搞定|結直腸癌篩查攻略

一表搞定|結直腸癌篩查攻略

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 Inadomi 教授總結了結直腸癌篩查的常用方法及臨床要點,發表在 NEJM,讓我們共同學習一下吧。

篩查方法

圖 1. 結直腸癌篩查方法比較

一表搞定|結直腸癌篩查攻略

1糞便檢測

糞便檢測分為兩大類,一類檢測出血,一類檢測上皮細胞分子標記。

糞便潛血試驗分為愈創木酯法和免疫化學檢測(FIT),前者可能出現假陽性反應(如:紅肉、生辣根、蘿蔔、西藍花),後者則無需限制飲食。FIT 適合在家中連續排便檢測,對於癌症的敏感性為 79%,特異性為 94%。可每年或每 2 年進行糞便潛血試驗以篩查結直腸癌,如出現陽性結果可進行結腸鏡檢查。

分子標記包括癌細胞異常 DNA。FDA 推薦 FIT 聯合 DNA 檢測(FIT-DNA)用於結直腸癌篩查。單次 FIT-DNA 敏感性高於 FIT(92.3%、73.8%),但特異性較低(86.6%、94.9%),但 FIT-DNA 檢測間隔尚未確定。

一表搞定|結直腸癌篩查攻略

2內鏡檢查

(1)乙狀結腸鏡檢查:建議每 3-5 年篩查一次,可發現遠端結腸(直腸、乙狀結腸、降結腸)癌性病變,減少 46% 的死亡率。

(2)結腸鏡檢查:結腸鏡檢查整體可降低 68-88% 的癌症死亡率,但對於近端結腸癌性病變並未明顯提高,這種差異可以解釋為結腸鏡檢查的質量差異、近端和遠端結腸癌生物學特性差。

3影像學檢查

CT 結腸成像對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的影響尚缺乏數據證實。其檢測出直徑 ≥ 1 cm 的腺瘤的敏感性為 66.7-93.5%,特異性為 86.0-97.9%,對無蒂息肉的檢測遜於結腸鏡檢查。CT 檢查缺點為存在輻射,可能誘發癌性病變。

4血液檢測

FDA 批准檢測血液甲基化 SEPT9DNA 用於篩查結直腸癌,但尚缺乏相關獲益的研究數據。對結直腸癌檢出率的敏感性為 48.2%,特異性為 91.5%,陽性預測值為 5.2%,陰性預測值為 99.5%。

何時開始與結束篩查

數據表明,45 歲開始篩查可以延長壽命、降低癌症死亡率,但也可能增加潛在危害,為此,建議平均風險人群應在 50 歲開始行結直腸癌篩查。雖然結直腸癌風險隨年齡增長而增加,但死於結腸鏡檢查嚴重併發症的風險也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建議 76~85 歲人群應根據基礎疾病進行個體化篩查;85 歲以上應停止篩查。

建議結直腸癌罹患風險較高的患者更早、更頻繁的進行篩查——如果有一級親屬在 60 歲前罹患結直腸癌,則建議其 40 歲時開始進行結腸癌篩查。

一表搞定|結直腸癌篩查攻略

結直腸癌篩查臨床要點

(1)平均風險人群應在 50 歲開始行結直腸癌篩查,76~85 歲之間需個體化篩查,85 歲以上不宜進行篩查。

(2)結直腸癌篩查並無最佳策略,最有效的策略是患者可以始終堅持的那一種檢測方法。

(3)篩查手段包括每年行 1 次大便潛血試驗、每 10 年行 1 次結腸鏡檢查。如果患者拒絕上述檢查,還可選擇軟式乙狀結腸鏡檢查、結腸 CT、血液或糞便 DNA 檢測。

(4)不同的篩查存在不同的危害,總體上篩查相關併發症主要是結腸鏡檢查、息肉切除術所致,但其風險很低,與其他檢查類似。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陽光健康學堂」(微信號:jiankangxuetang8)或「看病大百科」(微信號:kanbin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腸癌學堂 的精彩文章:

得了肺癌,原來是腸癌在作怪
腸癌「前傳」:大腸息肉你不得不防
確診直腸癌,是不是要趕緊做手術

TAG:腸癌學堂 |

您可能感興趣

結直腸癌:一定要重視早期篩查!
腸鏡檢查有息肉 一定會得結腸癌嗎?
大便帶血可能是結腸癌,結腸癌有哪些臨床表現?如何預防結腸癌
結直腸癌篩查:最易漏診的鋸齒狀病變
結直腸癌分期一覽表丨界表格
腸鏡檢查有息肉!一定會得結腸癌嗎?
血檢能查出早期結腸直腸癌嗎?
結直腸癌患者術後該如何隨訪?丨界表格
切除膽囊 真會誘髮結直腸癌嗎
提防 這兩種腸道細菌一碰頭 就可能引髮結腸癌
六類人一定要定期查腸鏡,離惡性腸癌一步之遙!
結直腸癌的「吃」
結直腸癌篩查:是不是過度診斷了?
結腸癌和直腸癌有什麼區別?一旦發現結腸息肉,需要多長時間檢查一次?
一項研究結果導致更好地識別可能發展為浸潤性結腸直腸癌的息肉
結腸癌複查項目有哪些?複查主要做這三項
什麼是結腸直腸癌?
3步「揪出」直腸癌 體檢篩查要先行
3步「揪出」直腸癌 體檢篩查要先行
腸病檢查哪種方法好?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對腸癌篩查評估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