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5個讓你濕氣重、一胖到底的生活習慣

5個讓你濕氣重、一胖到底的生活習慣

沒有按時睡覺

睡眠不足的人,久而久之容易導致體重增加、焦慮、抑鬱以及胰島素抵抗等病症,因此良好的睡眠有利於燃脂激素分泌,所以每天保持7~8小時的睡眠,是減肥者必須遵守的紀律。

常以沙發為伴

研究表明,看電視的時間每增加兩個小時,會造成體重增加,長時間呆坐在電視機前和電腦前,活動量就少,人就會出現身體沉重、四肢無力等濕氣大的表現。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久而久之,身體還可能出現疾病。

喜歡吃涼性食物

中醫認為,生冷食物、冰激凌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給外邪創造入侵機會。因此不易過量食用,烹調時最好加入蔥、姜來減弱蔬菜的寒涼性質

口味重

腸胃功能好壞關係到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油膩、過咸、太甜等肥甘厚味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炎症反應。

常喝酒、吸煙

這是加重「濕毒」的關鍵因素,從中醫上來講,酒助濕邪,因此酒精盡量要少碰,更不能借酒澆愁

這些壞習慣都會讓你體內的濕氣越來越嚴重,濕氣重就會導致水腫,虛胖,濕氣是最難纏的,中醫都對其畏懼三分。「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面。」濕與寒在一起叫寒濕,與熱在一起叫濕熱,與風在一起叫風濕,與暑在一起就是暑濕。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甚至惡性腫瘤,其實這些病都跟濕邪、痰濕有關。

如何祛濕?

祛濕效果最好的食物莫過於薏米了。薏米的祛濕功效早在古代就有記載,《本草綱目》記載:」薏米能健脾益胃,補肺清熱,去風滲濕。「

薏米的種類有很多,有河北安國薏米,貴州的興仁薏米以及福建的金沙薏米,金沙薏米產於福建省仙游縣龍華鎮金沙村,是仙游縣著名的土特產,已有上千年歷史,在明代更是被皇帝選為朝廷貢品,足以說明它的營養價值之高。從中醫的角度來講薏米的顆粒而小,藥用價值也就越高,金沙薏米是顆粒最小的

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所記載的薏米採集於金沙村的金沙薏米。是目前國家唯一確認的糧葯兼用、有國家地理保護標識的薏米。

薏米紅豆粥

材料:薏米,紅豆,芡實,枸杞

做法:將薏米、紅豆等洗凈提前浸泡1小時,然後文火燉3小時,根據個人口味添加其它的材料。

薏米白果湯

薏米白果湯: 主料:薏米60克,白果(去殼)8-12枚,同煮湯,用適量白糖(或冰糖)調味食用。 功效:有健脾除濕,清熱排膿作用。適用於脾虛泄瀉,痰喘咳嗽,小便澀痛,糖尿病,水腫,青年扁平疣等症。

針灸祛濕

針灸配合艾灸具有很好的祛濕效果,能夠治療濕邪帶來的疾病。下面我們來看看針灸祛濕的五個穴位。

1、關元穴:位於臍下3寸,為養生保健強壯的要穴。長期施灸有調理氣血、補腎固精等功效。

2、足三里穴:外膝下3寸,脛骨外側一橫指處。

3、中脘穴: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處。

4、解溪穴:在足背與小腿交界處的橫紋中央凹陷處。這個穴位是全身祛痰濕的穴位,對解除下肢的水腫效果較好。

結語:這些壞習慣你都有嗎?你能堅持改嗎?

------

五湖四海是一家,關注我更關愛ta,謝謝你的支持,有什麼問題可以留言給我,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濕氣 的精彩文章:

逯儉:巧用薏米,常吹空調也不怕濕氣淤積
震驚!這四步就能「逼走」濕氣,還有很多人不知道
夏天身體濕氣重,就按肚子這個穴位,7天清寒氣小腹不再痛!
30秒自測:你體內的濕氣有多重?內附最便宜的祛濕方,試試
舌頭髮黃?那是濕氣重的表現!濕氣重吃這些就好了

TAG:濕氣 |

您可能感興趣

23個影響的生活習慣,做到一半就胖不了
23個影響的生活習慣,做到一半就胖不了!
原來是這6個習慣讓你一直都濕氣很重
濕氣重不重,看這幾個癥狀!去除體內濕氣,從改善生活習慣做起
最容易變瘦的5個生活習慣,你做到幾個?
讓你受益一生的11個好習慣,第一個就沒做到!
濕氣在,百病生,警惕!生活中4個招惹濕氣的壞習慣
20+影響生活的小習慣,做到一半你就胖不起來!
皮膚不好的女生,一般都有這4個壞習慣!
千寒易除,一濕難去,8個壞習慣,加重體內濕氣,你占幾個?
好習慣讓你一瘦到底
讓皮膚變白的4個好習慣,第一個特別重要,做到了白成衛生紙
這10個生活小習慣嚴重損壞腎,看下你中了幾個?
生活中,有4個壞習慣加重體內濕氣,你還會做嗎?
這3個變胖的壞習慣,你可能每天在重複做
身體濕氣重,抵抗力下降,可能是因為你的這3個壞習慣引起的!
這4個拉低你形象的壞習慣,尤其第3個,影響女生的氣質!
生活最傷腎的5個壞習慣,你中了幾個?
糖尿病最「愛」的4個生活習慣,多做一次,你距離它就更近一步
一個良好的習慣堅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