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派傳單到派飛機,廣東不斷探索水稻植保新模式

從派傳單到派飛機,廣東不斷探索水稻植保新模式

相對於臨近省份隨處可見的水稻大戶,廣東農村人口外流較少、留守人口較多,決定了其水稻種植仍是散戶居多。耕牛已逐漸退出了人們視野,取而代之的是適合零散田塊耕作的農機。在各技術力量和政策的推動下,人們發現最苦最累的水稻病蟲害防治環節,能借用專業植保隊伍和專業葯械輕鬆解決。如何實現輕鬆種田,提高種稻效益,成了廣東傳統稻作區當下探索的要點。

試行放開飛防補貼

根據 3 年來的試驗和推廣結果,珠海市海洋農業和水務局在 5 月底下了決心,今年將針對市內水稻和蓮藕兩種農作物,加大項目經費,全面放開植保飛防作業定額補貼,補貼標準為 20 元 / 畝 / 次,做多少補多少。

「往年植保飛防補貼是項目,經費有限額,最多50萬元。今年放開補貼了,飛防企業能做多少就補多少。」珠海農機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市內水稻單造種植面積約 3.2 萬畝,蓮藕約 1 萬畝,估計飛防作業總量在 6-8 萬畝。

自 2014 年起,珠海市從過往的「派傳單」宣傳植保知識,改為直接「派飛機」上門服務,持續發力支持植保飛防開展農作物病蟲害的「統防統治」工作。2014 年,珠海市無人機打葯示範 11000 畝次;2015 年,這一數字翻倍為 24000 畝次;2016 年全市飛防作業25000 畝次。

高壓泵打葯,每人每天能打 60 畝。

「從農戶反映的情況看來,目前 25000 畝次的飛防作業面積已不能夠滿足農戶實際需求。從 2014 年農戶抱著嘗試的心態對水稻進行飛防示範,到如今的蓮藕、果樹、蔬菜等經濟作物都用無人機打葯,植保飛防『統防統治』效率和質量已深入民心。」該負責人說。

該負責人表示,經多年試驗示範,飛防作業可節約用藥 30% 以上,能更好地保障農產品質量和生態環境安全,同時降低農民和農藥的接觸,保證農民的身心健康,受益農戶近 3 萬人。今年全面放開植保飛防作業的定額補貼,還有要實現全市主要農作物農藥使用總量實現「零」增長、農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的目標。

散戶也能統防統治

植保飛防的器械維護、飛手勞務費用等都是成本,對於大多數植保飛防而言,單次作業至少在 200 畝才能維持收支平衡。農飛客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薛泓就明確表示,基於實際收益考慮,不會接作業面積小,或農田環境不適合無人機飛行的訂單。

在《珠海市農用無人機統防統治植保作業工作方案》中,也提出水稻飛防作業每造不超過 2 次,蓮藕每年不超過 2 次,單次作業規模不得低於 50 畝。面對這樣的要求,散戶怎麼辦?

無人機植保飛防效率雖高,但在風力較大地區使用效果打折。

記者隨後從珠海羽人農業航空有限公司處了解到,如果單戶面積不足 50 畝,可聯合周邊農戶共同作業。農戶聯合組織超過 50 畝後,需由村委會與服務方簽訂作業合同,並上報鎮一級生產辦備案。飛防作業中使用的農藥需服務方自籌,不得施用農業部明文規定禁用或限用農藥,儘可能使用低毒農藥。

據了解,珠海市今年對參加「統防統治」的植保飛防企業不再公開招標,而是採用備案制,只需參與飛防作業的企業具備相應資質和提供相應材料即可。備案資料提交日期截至 7 月 1 日。飛防作業補貼程序遵循「先作業後補貼、先公示後兌現」的原則,於 2018 年 4 月底前直接兌付給服務方。

專業農服更愛大戶

從事農資經銷 30 余年的羅志林,在前年開始開發植保農服業務,成立湛江粵聯綠色作物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購進 10 台走地式打葯機。今年再與無人機企業合作,正式進軍植保飛防,為周邊水稻、甘蔗等農戶提供一整套病蟲害防治服務。

他表示,走地式打葯機作業效果好,但易受地塊地形限制。湛江廉江地區以往種植香蕉較多,若水稻田由香蕉地改造而成,則深坑多,容易塌機,無人機則沒有這種限制。經過兩年的考察試用,他發現無人機技術已經比較完善,至少穩定性和可控性比以前好多了,「今年跟我們合作的無人機企業,產品質量不錯,不會動不動炸機」。

他更傾向於做大戶的訂單,畢竟機器運輸和機手都要付費,單次服務的成本擺在那裡。不過考慮到現在還屬於服務推廣期,他偶爾也接一些二三十畝的小訂單,每畝根據作業難易程度收取服務費 8-12 元,藥費另計。「農業服務肯定是發展方向,我們必須要做,但不能一開始就想著賺錢。現在先從盈利的項目里拿點錢往這個方向花,慢慢地做到收支平衡,乃至盈利。」

羅志林表示,提供農服目前對促進農資銷售幫助不大,但增強了專業大戶和大基地跟公司的黏性。招工難是種糧大戶普遍遇到的難題,農服的出現輕鬆解決掉這個難題,也提升了公司影響力,有事情能讓大戶首先想到公司的服務。

「種地有農忙農閑,機手也有季節性。公司的農機不全是自己用,也對外出租,有需要的話,也會幫租方培訓機手。活是接不完的。」

分批種植防治輕鬆

廣 東 東 農 實 業 有 限 公 司 流 轉 了 4000 余畝農田種植水稻,是湛江吳川市連片面積最大的水稻種植基地,不過目前仍選擇傳統的人力打藥方式進行病蟲害防治。公司總經理林家如告訴記者,之前有植保飛防公司到基地做過打葯試驗,後來基地近海,地勢平坦,海風較大,日常風力也有 3-4 級,無人機在這種環境下打葯漂移嚴重,也容易出現死角,並不適用。

請專業植保公司做病蟲害防治的費用,跟請零工差不多。而零工多數是當地或鄰近縣市的中老年農民,對他們也是一種幫扶。」林家如表示,目前基地水稻分批種植,今年從大年初六一直到清明前後都是插秧期,因此並不用大面積統一打葯,既分攤了對人力的需求,也分散了颱風和病蟲害集中爆髮帶來的風險損失,相對於集中耕種反而更輕鬆。

「用高壓泵打葯,1 人 1 天能打 60 畝地。今年基地病蟲害很少,到目前只打了一遍葯。」林家如告訴記者,這跟水旱輪作和翻曬徹底有關,此外連片種植統一管理,基地旁邊沒有其他水稻田,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病源。

她介紹,由於連片規模種植,單產不高,維持在 800 斤 / 畝左右。往年稻穀收購價最高 1.69 元 / 斤,最低 1.28 元 / 斤,平均各年在 1.35 元 / 斤左右。按現在的種植和病蟲害防治方式,每畝投入成本在 450 元,扣除地租後,在當地種糧仍有收益。

作者 南方農村報 龍鎮

熱點推薦(點藍字即可查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農財網農化寶典 的精彩文章:

堪比黃金白銀!收購價60-80元/公斤的作物,肥水管理怎麼做?
國務院發文:有機肥企業再迎政策福利!優先解決用地用電、設施補貼、登記將完善、建立網路體系……
湖南全省露地蔬菜因洪澇受災損失300多萬元!廣西因暴雨災害部分果園芒果損失過半!南方13個省糧食作物受災面積100多萬畝!
探源明星爆品:海南70萬畝芒果,每棵樹每年幾乎都用過它!
合作社定製肥料賣給非社員,成分不公開,被懷疑有問題卻無法檢測!

TAG:農財網農化寶典 |

您可能感興趣

南寧探索鏈式治理傳銷工作新模式傳銷「人員蓄水」再犯有跡可尋
秋遊正當時!一起到江南山地探索新奇動植物
北汽新能源走品牌向上路線:探索車電分離新模式
水影式盆景的造型探索
探索推動長江經濟帶 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互動動畫「石膏島」,探索互動影游的「混血商業模式」
探索風水的淵源
快手開始探索社交領域,新產品「歡脫」已孵化
美陸軍新型部隊探索易用便攜的未來網路裝備新模式
雙子大膽探索;巨蟹避開衝突
太空探索又有新進展,飛船墜毀前拍到的照片,讓科學家激動不已
加碼前瞻技術布局,粵車企探索自動駕駛「新路徑」
紅色星球迎來新的探險者,用立方體探索深空將成新趨勢
探索新方法 提升新技能
南航與一汽合作 探索出行新模式
瞄準新線市場探索汽車營銷新思路,北京現代聯手火山小視頻「火力全開」
華碩手機全新探索 彈出式鏡頭+打孔屏
粉色主題快閃店+潮流新品,3CE在探索新零售模式上又有新突破
粉色雲霧中探索法式越菜
鬥魚探索「直播+動畫」新模式 為國產動畫發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