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她是中國綠卡第一人,前半生為美國製造核彈,後半生為中國放牛50年,這位美國物理學家的事迹感動了全中國!

她是中國綠卡第一人,前半生為美國製造核彈,後半生為中國放牛50年,這位美國物理學家的事迹感動了全中國!

點擊政商參閱關注我

做價值的傳播者,歡迎您加入!更多交流請添加微信號:jxy376

作者:萬柳

來源:EMBA(ID:E-MBAclub)

她是中國綠卡第一人,

前半生為美國製造核彈,

下半生跑到中國放牛60年。

這個造出核武器的美國女人,

本可衝擊諾貝爾獎,

卻因為個人信仰來到中國,

成為了中國綠卡第一人

成為中國革命的參與者和見證者。

她就是——瓊·辛頓

瓊·辛頓,1921年10月,

生於美國大都市芝加哥,

她有一個極具傳奇色彩的家庭。

曾外祖父喬治·布爾是大數學家;

爺爺是科學家兼收藏家;

奶奶伏尼契是革命小說《牛虻》作者;

母親是美國著名的教育家;

哥哥韓丁在中國廣為人知,

他寫的《翻身》和《深翻》

是研究中國現代史的重要著作。

這種科研與革命的雙重血脈,

為她的一生埋下了伏筆。

作為衣食無憂的小公主,

她自小就不知何為貧窮,

接受良好教育,充分發展才藝。

身為教育家的母親,

非常重視對她的價值引導,

告訴她要做一個造福人類的人。

理科方面的天賦展露無遺後,

她決定把核物理作為自己的終身事業。

拿到威斯康辛大學,

物理學的碩士之後,

她師從諾獎得主費米。

美國「曼哈頓計劃」開啟時,

費米成為核彈計劃的負責人,

年僅23歲的她被選為助手。

成為了「曼哈頓計劃」中的科學家。

曼哈頓計劃是美國開展的原子彈工程,

該工程集中了當時西方國家

最優秀的核科學家,

動員了10萬多人參加這一工程,

歷時3年,耗資20億美元,

於1945年7月16日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

並按計劃製造出兩顆實用的原子彈。

而24歲的寒春就是眾多科學家的一員。

那個年代能參與到美國尖端軍事項目的女性,

那也是寥寥無幾。

27歲前的瓊·辛頓,

是個前途無量的物理學家,

在美國享受優厚的待遇,

擁有世界上最好的科研條件,

順著這條路走下去的話,

她或許能夠聞名世界。

但在事業迎來巔峰之前,

她毅然地離開了美國,

跑到中國農村支援建設,

養牛放牧整整62年!

促使她做出這一決定的,

是二戰結束之前,

一次歷史性的核爆炸…

1945年8月,

美國用原子彈對日本進行了轟炸,

造成了至少十五萬人死亡。

而瓊·雅頓也參與了廣島和長崎

兩顆原子彈的研製和投放中,

她親眼看到黑色的蘑菇雲在日本上空升起。

一旁的同事說了這樣一句話:

「這不是蘑菇雲,

這是日本人的骨頭和肉!」

這句話讓她很震驚,她開始深思,

自己研究的科學究竟是為誰服務的。

從事核物理研究的瓊·辛頓,

自幼立志為人類謀福的女孩,

眼睜睜看到無數生靈被殘害,

這才意識到科學研究用於暴力,

所帶來的後果是多麼嚴重。

「原來無論我們研究什麼,

最後都會被軍方拿去做武器!」

遭到打擊的她選擇攻讀博士,

可她很快發現,連獎學金,

都是美國軍方提供的。

這讓她十分痛苦,

她徹底明白,核子物理研究的成果,

只會幫助軍方和資本家改進殺人武器,

而她奮發學科學的初衷,

本是為了造福人類,

而不應是殺害那些無辜的人啊!

就在她進退失據時,

遠在中國的哥哥韓丁,

正對這個國家讚不絕口。

當時她的男朋友陽早,

也作為聯合國的畜牧專家,

在中國延安從事後方建設。

陽早不止一次寫信告訴她:

「這個國家正在發生變化,

他們用小米加步槍抵抗侵略者,

共產黨一心為人民而服務,

正在建造一個嶄新的世界,

你有機會一定要來看看!」

正好,當時的瓊·辛頓,

讀到了那本著名的《西行漫記》,

《西行漫記》是由美國作家斯諾所著的紀實性作品,

真實記錄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

在我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實地採訪的所見所聞。

瓊·辛頓開始將目光投往中國,

一個正煥發著理想色彩的國家,

她決定去那裡看看。

離開前,親朋好友紛紛勸阻她,

導師費米也希望她能留下,

她已是物理界年輕的先驅,前程似錦,

極有可能成為諾貝爾獎得主,

可她還是決定拋下美國的一切。

她說:這是一個夢想的破滅,

和另一個信仰的開始!

1948年,解放戰爭戰事的關鍵時月,

她終於抵達心心念念的中國,

宋慶齡親自接見了她,

北平解放後,她到了未婚夫所在的延安。

延安的生活,苦到她難以想像,

可她在茫茫的風沙黃土裡,

看到了中國人眾志成城鬧革命的勁頭,

這裡不分職位高低,人人都平等,

搞批評和自我批評。

她就像到了沒有到過的家,

就像找到了一條光明的路,

共產主義的中國,

這正是她心中想要的歸宿。

而她也有了一個新的名字:寒春

當時陽早負責保護奶牛,

延安僅有的這30多頭奶牛,

當時所有中國共產黨員的營養供給來源,

寒春自然成了陽早的助手。

本來瓊·辛頓沒想著結婚,

但在親眼見到解放區的生活後,

她與陽早在窯洞里結為夫婦。

婚後,延安組織一些農業學家

去更艱苦的陝北和內蒙交界開荒

原本沒有安排寒春

但是寒春主動提出

我要到最艱苦的地方去!

不要阻礙我的共產主義信仰!

於是,她和丈夫趕著83頭荷蘭奶牛

從延安來到位於陝北和內蒙交界的

三邊牧場,對牛進行改良。

牧場人煙罕至,新中國成立20天後,

他們才知道消息,她感慨道:

「好傢夥!我們終於建立一個新國家,

真是了不起!」

原來在她心中,她已經是個中國人了,

為了新中國,他們準備大幹一場。

他們在中國,正努力地養著奶牛,

而美國那邊,他們的消息已經在世界上炸開了鍋。

1953年,美國《真相》雜誌刊登了一篇文章,

文中稱她為逃跑的核原子間諜,

她成了美國人民心中十惡不赦的叛徒,

她在美國的家人也全部受到牽連,

統統掛上了美國政府和西方盟國的黑名單。

可是美國人根本想不到,

寒春早就對「核」深惡痛絕,

別說是什麼核武器的研究,

西安一所大學力邀她當教授,

都被她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當時寒春一心撲在養奶牛上,

每天想的都是怎麼提高產奶量:

「共產主義不需要原子彈,

但需要每一個中國人都能喝上牛奶。」

寒春的信念沒有動搖,反而幹得更歡。

那時陽早想的是改進奶牛品質,

寒春從頭摸起想著設計牧業機械。

當時的寒春,

真正是將為人民謀福,

當成了自己最深的信仰。

丈夫陽早擔任副廠長,

工作起來比任何人都負責,

面對不認真的同事絕不含糊,

而且發揚了延安精神,

要求大家自力更生,互相幫助。

他們明明可以有更好的待遇,

卻和大家一起吃大灶,

國家補發5000元專家費,

兩個人都明確表示不需要。

因為是優秀技術人員,

陽早能領到好的香煙,

他把中華煙散給同事吸,

自己拿著煙斗抽旱煙。

寒春將產奶量一升再升,

做的科研項目獲了大獎,

獎金卻分文不取。

她和陽早在中國,

一待就是幾十年,

他們的三個孩子都出生在中國,

宋慶齡為大兒子取名為,陽和平,

二兒子叫陽建平,小女兒叫陽及平。

他們在家中和孩子們說中文,

帶他們在中國的偏遠農場里生活,

他們把自己後代的根,

也深深徹底地扎在了中國大地。

在中國生活的這些年裡,

中國最貧窮最瘋狂的時期,

她作為外國人全部都經歷過。

大躍進時,陽早帶著孩子在食堂去打飯。

人民公社時,組織讓她幫忙養鴨子,

目標是帶有浮誇風地用5隻鴨子孵化出5萬隻。

5隻變5萬,這樣的天文數字,

她深知不可能達到,卻還是拼了命地工作,

最後她真的孵化出了數以萬計的鴨子。

1966年,由於是外國人的身份

寒春和陽早都被調到北京搞翻譯工作,

被安排在專家樓里,

這是寒春到中國後

第一次享受了較好的待遇,

但她不能跟一般的老百姓交往。

寒春在屋子裡抱怨連連:

「這算什麼!我是有信仰的,

憑什麼我們受好的待遇?」

她申請回到農場繼續養牛,

卻被組織以各種要求拒絕。

於是乎,她要求「必須和中國百姓一樣!」

最後得到批示,

終於又過上了「苦日子」。

夫婦倆對奶牛就像對自己的孩子,

每天清晨5點,她就進牛場巡視牛群,

每頭牛都是她的好朋友,

她的規矩就是:凡事牛為先。

夫婦倆後來成了中國農機部的顧問,

享受副部級待遇,兩人在中國的月收入

一共是2500元人民幣,

他們卻總是將工資全部拿出來,

去美國買優質牛精液和五金工具,

究竟買過多少,

花過多少連他們自己也說不清,

從延安到北京,

寒春將科研精神,

全部用在了養殖領域。

她學的是核物理,並不懂機械,

就從大學圖書館裡找資料,

按照書本知識反覆研究,

改良製造了一批優質器械。

在生下3個孩子之後,

因為每天心思都在工作上,

她連教孩子英語的時間都沒有,

以至於三個孩子後來說英語,

還是靠到美國留學學會的。

1974年,作為考察顧問,

寒春、陽早隨中國考察團,

前往美國做奶牛機械考察。

寒春留給大家最大的印象,

就是「這個老太太太摳了!」

為期60天的考察當中,

大家沒有一次在飯館吃飯,

全被寒春帶去華僑家蹭飯,

沒有住過一次賓館,

而是在華僑家裡打地鋪。

她把經費省下三分之二,

全部買了奶牛養殖設備

有一次,眾人視察農場,

看到牛棚地面鋪滿鵝卵石,

寒春突然跪在鵝卵石上:

「太痛苦了,你們也來試試。」

隨行的一位副廠長蹲下來,

用手掌壓了壓,確實不舒服。

人性化養牛的理念,

當時中國很少有人理解,

大多數人覺得,牛就是牛,

吃飽沒病就好,可寒春卻試圖,

讓人去理解牛的感受。

她設計的飼場非常人性化,

擠奶時,盡量讓牛少走動,

怎樣方便牛就怎樣來。

因為有這份細緻和理念,

她先後獲得工業部科技進步獎、

農業部國際合作獎、上海市白玉蘭榮譽獎。

她負責研製的直冷式奶罐,填補了國內空白,

奶牛場成套設備研製和牛場的設計實驗,

也在全中國的許多奶牛場,進行了推廣應用,

是她幫助中國實現了奶牛飼養的機械化。

把年產奶量不足7000公斤的奶牛,

改良為年產奶9088公斤,

個別甚至超過13000公斤。

她可以說是中國奶牛業的袁隆平。

這位世界頂尖的科學家,

理想的共產主義者,

這位為中國奶牛事業畢生奉獻的專家,

和丈夫始終堅守在中國偏僻的農場,

他們生活寒酸到令人難以置信。

一位來訪者曾估算過她家的「不動產」:

除了電視冰箱外,所有傢具不值2000元,

如果賣給收舊品的,就是100元人家也不要。

她生病不肯住院,實在不行,

住幾天就急著出來。

她說:一住院就是幾萬塊錢,太浪費。

組織給她安排好的住房,

可她堅決不肯住,不要特殊專家待遇,

她總是說:「我們在中國感到很幸福了!

我們不追求物質,不為名,

為的是改變當時中國落後的生產面貌。

2003年,寒春的丈夫陽早,

因病去世,享年86歲……

陽早去世第二天,有關領導去看她。

她隻字不提丈夫,卻是著急另外兩件事怎麼辦:

牛場丟了9頭牛,親屬鏈斷了,

這是巨大的損失;

「建大學城」要佔奶牛場,我的牛怎麼辦?

對這件事,中國人都說:

她是個鐵石心腸的美國女人。

可中國人都不知道的是,

她在丈夫生命最後一刻,

與陽早有一段這樣的對話——

她含淚問陽早:「你有什麼不放心的?」

他說:「你能把這群牛管好,我就放心了!」

從此她獨自一人在中國,

默默堅守著那份純粹的共產主義理想,

仍舊保持著艱苦樸素的生活方式。

她住在破平房,穿著破棉襖,

記者不禁問她為什麼要過得如此艱苦,

可她說:自己應有盡有,邊說還邊摸摸了頭上的破軍帽。

晚年時的她除了仍堅持在農場里勞動,

她還要去接待前來拜訪的青年學生,

她對同學們說:從小學到研究所,她都很幸福。

2004年,已經83歲高齡的她,

領到了中國的首張「綠卡」,

中國成了她的祖國。她笑得那麼甜!

2010年6月8日清晨,

寒春在北京協和醫院病逝,

她平靜告別了她心愛的事業和祖國,

享年89歲……

懷念陽早,懷念寒春,

一對偉大而平凡的夫婦,

一種理想主義的謝幕,

他們為信仰而來,在平靜中告別。

只有他們才是美國人民真正的代表。

他們卻代表著人類的良心,

代表著世界發展的前進方向。

他們才是中國人民真正的朋友,

中國人民是不會也不應該忘記他們的。

同時,不管世界反動勢力多麼強大,

多麼兇惡,多麼瘋狂,

人類的這種良知是不會泯滅的,

世界還是要前進的。

棄名利而來,追求60年的信仰而無悔

這個女人一生都能堅定的說:

「我參與了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兩件事情,

原子彈和中國革命,

這就足夠了。」

圖片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政商參閱 的精彩文章:

從吃飯看一個人的人品,不服不行
再見了,雅虎!進來告個別吧!
23年後,無人倖免!
嘆為觀止!這裡竟然建了一幢會跳舞的大樓
剛剛,危機突然殺出,特朗普這次會破產嗎?

TAG:政商參閱 |

您可能感興趣

美國抓著中國胸口一直不放,如今中國成為全球第一,美國虧損萬億
美國人眼中的世界四大元帥,其中有個是中國人,也是唯一的亞洲人
美國人眼中的四大元帥,有一位是中國人,還打敗了美國
把中國放在第一位的國家,國民見到中國人感動的流淚
他是最後離世的開國中將,活了101歲,一生都奉獻給了中國人民
美國人眼中的亞太局勢,最有可能第一個同中國開戰的亞洲國家是它
中國這一領國,被強國侵佔幾十年,該國女人生下上萬名敵方後代
為了多撩些中國留學生,這6所美國大學還是蠻拼的
最後一個離開的中國留學生
他是美國人,卻為中國的革命事業付出了自己的一切,逝世後葬在了中國
中國大滿貫,攻佔全球,祖國68年的前後對比,令國人揚眉吐氣
這兩國和中國隔半個地球,一國國語是中國話,一國靠中國人才獨立
它,是中國人做了上千年的美夢
直擊中國人外遷最多的「八大國家」,美國有點尷尬,第一毋庸置疑
流落韓國381年的中國家族,仍然堅持中國習俗,族譜寫著:我是中國人
全世界都在找這個中國人,他以僕人的身份,創建美國第一個漢學系
這個國家為了巴結中國,向中國派遣大量美女,國民知道後大叫恥辱
全球最新宜居國家排名出爐!挪威蟬聯第一,中國一地區僅次於美國
這個國家人民不喜歡中國,卻對中國人卻格外歡迎,每年接待幾百萬中國遊客
這個皇帝拒絕了外國人一項提議,從此,中國落後歐洲半個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