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名美節,不宜獨任辱行污名,不宜全推
文史
06-19
一個有修養的人,應該知道居功之害。同樣對那些肯能玷污行為和名譽的事,也不應該全部推諉給別人。
公元前194年,黥布反叛,漢高祖劉邦親自率軍征討他,期間多次派人回來詢問相國在幹什麼。當時,蕭何因為劉邦帶兵外出,就安撫勉勵百姓,拿出自己全部家財捐助軍費,如同討伐陳稀叛亂時一樣。
有一位門客對他說:「大人,我看你離滅族大禍不會很遠了。」蕭何一聽忙問怎麼回事,讓他把事說清楚點兒。門客說:「大人位居相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功勞第一,功名已經無以復加了,然而子聰大人當初進入關中,就深得民心,至今十幾年了,老百姓都親附您,您還在孜孜不倦的辦事,由此更加得到民
劉邦像
眾愛戴。皇上之所以屢次詢問大人您的情況,就是害怕您威震關中啊!如今大人何不多買些田地,低價出租以玷污自己的聲譽?只有這樣皇上才會安心啊。」蕭何一聽,恍然大悟,深以為然,馬上依從了這個建議。
蕭何像
接著就有官員向劉邦打小報告,反映蕭何在關中為自己低價買地的事,劉邦聽了心中不但不憤怒,反而還大為高興。
蕭何為了避免兔死狗烹,只好自潑污水,作踐自己。古代中國政治道德的內在矛盾就在於此,貪財好色,廣置田宅,恣意妄為,往往被認為沒有政治野心而可以加以信任。反之,必為人主猜忌,同僚排擠。
這反映出中國古代政治道德的困境。伴君如伴虎,做大臣的廉潔不一定好,貪賄也不一定壞,皇帝判斷你的標準隨時在變化。
所謂:完名美節,不宜獨任,分些與人,可以遠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歸己,可以韜光養德。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