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青銅器作偽的方法有哪些

青銅器作偽的方法有哪些

全器偽作大約有兩種方式:

1、不以真器為模本,而是自行設計形制、紋飾。在設計時可能參考《考古圖》、《博古圖》等書所著錄之圖像及銘文,這些書摹繪本已多失真,再加上作偽者又常對器形與紋飾作局部改造,銘文亦多加以杜撰,於是使此種偽器常出現形制、紋飾不合規範,形制與紋飾不吻合及銘文字體、文句不合古法之漏洞,多見於乾隆以前偽器,在《西清古鑒》等書中即可以看到此種器物。如該書之「商父庚鼎」,形制雖無大錯,但口下渦紋帶間夾以獸面,商鼎紋飾無此種形式,顯為偽制;又如「周仲尊」雙耳半環式,實是西周期壺形,但耳間紋飾卻為饕餮與曲身夔龍,器形晚而紋飾早,圈足上紋飾也為西周時器所不見,銘文亦不通。這種全偽之器,在著錄劉體智藏器的《善齋吉金錄》中亦有不少,如「子觶二」,西周早期偏晚至中期偏早之形制,但紋飾形式似觚紋,而且帶扉棱,皆為西周觶所不見。容庚先生以為偽,甚是。此種全偽器中,有一著名之器應該提到,即現藏於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的晉侯盤(又稱「晉侯平戎盤」),盤內底有銘文五百五十字,有錯金銀紋飾。其銘文為刻成,書法拙劣,文辭雜取自散氏盤、石鼓文及《尚書》、《左傳》,雙耳製造不佳,圈足為焊接,內底呈圓形凹陷。此盤約偽造於乾隆時,曾藏於清怡王府,同治九年(1870)流入英國。

2。以真器為模,用翻砂的方法或失蠟法(貼蠟法)鑄成。多見於乾、嘉以後。以此種方式所作偽器,由於形制合於規範,且往往又於其上創造假銹,故較難識破,尤其是作偽高手製品,幾乎能亂真。但研究者們經數年探討已積累了一定的辨偽經驗,主要是從青銅器鑄作技術角度進行辨偽,其要點可以概括為:

(1)新鑄偽器一般比等大的原器沉重。這是因為商周青銅器長期埋葬於土中,多已經緩慢腐蝕,銅質已有不周程度的朽壞,而偽器無長期腐蝕過程。如陳佩芬先生曾著文公布上海博物館所藏西周晚期師兌簋,重4.28公斤,而按原器偽制之器,尺寸與原器相似,但比原器重0.26公斤。由於有此種現象,故有經驗的鑒定者都有用手掂量亦可感知真偽的體會。

(2)用失蠟法(貼蠟法)所鑄偽器器表無突起的范線。商周銅器多採用塊范法鑄造,合范澆鑄後,器表多留有范線。用失蠟法制偽器既不用塊范,故器表不可能有任何范線。用此種方法制模,是先於外范上貼蠟,分割成幾塊,然後拼合在一起。這樣在澆注銅液後,即會在器表上看到蠟模拼合處所留下的凹陷的痕迹,與塊范法鑄器凸 ,起之范線形狀顯然不同。

(3)偽作器多無墊片。古代用塊范法鑄造,需用碎銅片按一定方式墊在內外范間以固定二者間距離。有的青銅器甚至能在體表憑肉眼看見墊片。但作偽者,特別是早期作偽者,限於對商周鑄銅技術的了解程度,一般並不懂得使用墊片,更不可能清楚地了解不同時期墊片的分布方式,因此墊片的有無與墊片的分布方式可作為判定真偽的的重要參考。關於商周銅器內墊片的分布方式,台北故宮博物院張世賢先生曾有專文論述。他用強度可達200KV的x光透視機對若干商周銅器進行觀察的結果,發現商器腹底墊片一般不超過三個,放置在模、范之間距離最小的地方,呈三角排列,器壁上很少見墊片。西周時器(如鼎)腹底墊片數目皆多於三,比較常見形式是除在靠近底紋部分有三個墊片,呈小三角形排列(或在足與足間呈大三角形排列)外,每足旁又各有一或兩個墊片對稱排列,此時期器壁上有數量甚多的墊片。春秋戰圖時期圓形器腹底與器蓋墊片也多作有規則的(如呈環狀)排列,方形器則不規則。此時器壁較薄,故墊片使用極多。張文並介紹用強力X光機對台北故宮博物院所藏毛公鼎進行透視的結果,知其墊片的分布及其他內部特徵與大部分西周銅器表現的一樣,從而肯定其為真器。

(4)古代以塊范法鑄造的青銅器,表面較嚴密、光潔,而用翻砂或失蠟法所制偽器表面有時會出現砂眼、縮孔等現象。

(5)新鑄偽品所做銹與真銹有區別。古代青銅器長久埋於地下,與潮濕土壤、地下水及其他諸種有機、無機物相接觸,表層即會發生化學反應而生鏽,由於此種銹是逐漸生成的,故有複雜的層次,諸層次色澤不同,且周圍邊緣有自然的斷面。其質料堅硬,用指甲剝摳不易脫落,用刀剔或用錘敲擊後會成片或成塊脫落。但假銹是用人工方法在較短時間內造成的,故與真銹在形態、質地方面均有別。

據宋、明、清歷代文獻記載,假銹的製作有多種方法。如上文提到的趙希鵠《洞天清祿集》即曾講述時人製作假銹方法是以水銀夾錫末,塗於新制的古器上,令勻,然後以濃醋調細砂(按:即氯化錏Salammoniac)末,以筆蘸於器上,調成臘茶麵色或漆色,立即浸入新汲水中。不入水即變成純翠色。

自近代以來,作假銹的方法更為豐富,對於各類假銹之製法,近年來曾有多位長期從事實際工作的先生作過研究,並指出了識別各類假銹的方法。概言之,有的假銹是用漆調色塗抹在器表製成,其色澤、層次複雜、自然,但不結實且發白,用指甲即能摳掉,用鹼水煮,用酒精、香蕉水揩之亦皆可去掉。還有的假銹是用硫酸銅加化學品在潮濕環境下生成,其質地堅硬不易剝摳,但浮薄、層次單調。也有的假銹是將銅器浸泡於醋、石灰、鹽水中,再埋入地下,經幾年後生成,但其亦層次淺薄,顏色帶土氣,疏鬆而不堅硬。這後兩種假銹均可用硝酸、氨水揩除,露出銅之本色。

真器作偽銘

凡屬此種類型者多是在原來無銘的真器上偽制銘文,而且常選擇大口器,如鼎、簋、盤、匜之類,因為於這些器類上後制銘文較容易。前文已提到,於真器上作偽銘,興盛於乾隆以後。咸豐以前,此方面的名手有陝西的蘇兆年(即蘇七)及其兄蘇億年(即蘇六)、張二銘(即鳳眼張)。商承祚先生曾指出,葉志銑藏器中有不少陝西人偽刻之器,朱為弼《敬吾心室彝器款識》收錄此種偽銘最多。陝西作偽者多在真器上刻銘,可能與該地多有素器出土(秦更年《金文辨偽》)有關。咸豐以後,同治、光緒降至民國期間,山東濟南、河北衡水(居住北京)、濰縣與蘇州也皆有不少作偽銘之好手。乾隆以後於無銘真器上製作的假銘又可細分為以下幾種形式:

一是偽刻銘文雖有所本,但字體、內容與真器器形時代不相合,或銘文自名與器類不相合,出現明顯的錯誤。這是由於作偽者對商周青銅器及銘文缺乏斷代知識所致。凡屬此種情況今已較易辨識。例如《善齋吉金錄》「諸女匜」,器真,屬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形制,但銘文卻屬殷代晚期,顯為後刻,此偽銘乃轉摹自《三代吉金文存》五者婚方觥銘,是書標器名為「匜」,但實是觥,作偽銘者不知,故以其銘文摹刻於匜。又如同書「叔賓父鋪」,在西周晚期鋪上刻假銘「叔賓父乍寶盨,子子孫孫永用」,以鋪為盨,是作偽銘者不懂二者之差異,故露了馬腳。再如《善齋吉金錄》「中義父鼎」,是在西周早期鼎上偽刻西周晚期偏早之中義父鼎銘,器形與銘文年代發生矛盾。銘文實仿於《三代吉金文存》中義父鼎銘文。

二是真器與偽銘時代大致相合,偽銘亦有所本,但字體較鬆散、呆板,沒有真銘之神態。此種偽銘如與其所本真器銘相比較,其為偽刻可一目了然,如《善齋吉金錄》「白色彝」,器形為西周早期偏晚之簋,銘文六字為後刻,實轉摹自《簠齋吉金錄》鼎一五之銘文,兩相對照,簋銘之偽即很明顯。

戰國時期兵器本多刻銘,故作偽者多喜將無銘之戰國器上加刻偽銘,且亦多有所本或略加改動,但偽刻字體筆畫往往顯獃滯且間有錯字。

三是於真器上加刻偽銘,並無所本。純出於杜撰、字體往往拙劣,文詞亦多不通。如台北故宮博物院所藏西周弦紋鼎,器真屬西周早期偏晚或中期偏早,其上偽刻六字,幾不成字,為偽刻中下乘之作,且字體原欲仿商器,亦與此鼎制不合。又如《善齋吉金錄》之「霉斝」,鋬下、柱上有銘,但字體鬆散無章法、且柱上誤將 「彝」字寫成似「霬」的字。再如戈銘,是在戰國時戈上加刻之偽銘,字體死板並有錯誤,且「孝於大宗」句只適合用於祭祀所用之酒食器及樂器,亦不適合兵器。凡此違背器物性質、用途的銘文均屬偽作。

在此種後刻偽銘中,多見仿宋人金文著錄著作中已變形的書體,筆道末尾作尖頭,筆畫軟弱無力,且時有錯字及不辭之處,凡此多屬清中、晚期作品。今皆不難辨識。《善齋吉金錄》中所收之「齊侯豆」,是在戰國銅豆上刻偽銘,文字可能參考了齊侯敦,但文句出於杜撰,字體亦近宋人變形體,且多有訛誤。

除以上在原無銘的真器上刻假銘外,亦有的作偽者在真器原銘前後又增刻偽銘,此增刻部分筆法、氣韻均與原銘不符,且偽銘為刻成,與原鑄銘字口及銹色亦皆不合。典型例子即《敬吾心室彝器款識》收錄之遂啟祺鼎,原銘九字,於道光年間該銘前後被作偽者加到了一百二十四個字。

對於偽刻銘文的辨識,上面講到要從內容、字體等方面著眼,但當作偽技術較高或作偽者對青銅器屬內行,以上兩點無明顯錯誤時,判斷是否偽刻,即需要仔細觀察筆刻、字口。凡鑄成的真銘文如是陰文,字口與橫直交接處均較圓,字口內銹色與素地相一致。但偽刻銘文字口多方直,由於使用鏨子而留有痕迹,且必然損傷原器氧化皮色,所作假銹與原器素地亦不相協調。

由於刻銘存在以上致命弱點,所以進入民國後,作偽者開始採用腐蝕方法作假銘文,即先在器表塗蠟,再於上刻字,然後用硝酸或三氯化鐵之類腐蝕字口,使器表形成陰文。這樣做出的偽銘不再有刻文那鏨痕,但由於塗腐蝕劑時,有時在量上會把握不準,例如塗的不勻稱,會使字口深淺不一,甚至有斷筆。而當腐蝕過度時,又會使銘文臃腫不堪。這種假銘的例子,如容庚先生指出的《善齋吉金錄》中的師麻孝叔簠、申比父豆。又如羅福頤先生所指出的偽銘,此銘即因腐蝕過度,文字已粗笨無筆法。近年,又有學者深入考察了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所藏「兮甲盤」,將此器形制、銘文與《商周彝器通考》所載真器器形、《三代吉金文存》所收此真器銘文相比照,斷定其器真而銘偽,偽銘即是用腐蝕法做成的,而且可以看出有筆劃不連貫,缺筆劃或過於粗肥、臃腫之毛病。

真器後制偽紋飾

此種作偽類型包括在原本素麵無紋的真器上作偽紋飾與在有簡單紋飾的真器上增補偽紋飾兩種情況。其中比較好辨識的是,作偽者對青銅器紋飾之時代特徵缺乏深入了解,故而「張冠李戴」,如在東周時期青銅器上刻商代流行的紋飾。但亦有作偽紋飾與器形時代大致相合的,此種偽紋飾如刻工技術不高,紋飾形象與商周銅器紋飾不合,亦較易辨認出來。但入民國以後(特別是三、四十年代),偽制紋飾的水平有了顯著提高,如羅福頤先生曾指出,《夢幃草堂吉金圖續編》二十四之果尊,原素麵無紋飾,1946年入北京廠肆後被作偽者在尊腹刻紋飾一圈,由於刻工甚好,如不與原器相比較即難以辨認。所以遇到此種情況,判定紋飾之真偽即要審慎,需對紋飾製作手段作精細的考察。偽刻紋飾具有與上述偽刻銘文相近同的一些難以避免的破綻,仔細觀察是可與鑄成的真紋飾相區別的。此外,商周青銅器紋飾多有三層花(如地紋最低,主紋飾高出地紋,而饕餮紋之類的目紋又高出主紋飾),這是偽刻紋飾難以作出的。少數偽刻紋飾亦可能高出器表,乃是用工具在器表鏨出的,但被起走的底子往往不平且留有刀痕。也有的高出器表的紋飾是用銅片或錫、鉛片焊貼上的。據程長新等同志所撰文,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商乙父癸觶」紋飾即是用錫或鉛片貼成,但花紋粗糙、死板,與殷代銅器紋飾的風格難以相融。

註:文章源自網路 版權屬原作者我們敬重和感謝原創作者,如有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告知,我們將及時糾正刪除。

更多古玩收藏資訊 添加微信公眾號HWH6252專業古玩鑒定平台

GIF/53K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文化交流 的精彩文章:

清代竹根雕獸足鼎成交價2415萬元
頂級翡翠佛牌:方寸間形神交融,盡顯鬼斧神工
清代吉語花錢狀元及第
翡翠賭石 遇到這樣的裂,這煮熟的鴨子都飛了
清代宮錢知多少 如何鑒別後鑄品、民鑄品?

TAG:古文化交流 |

您可能感興趣

青海不止有華美的金銀器,還有造型各異的青銅器
青銅器中「青銅」的含義是什麼?青銅器又是如何鑄造出來的?
青銅器上的書法故事
中國出土的著名青銅器有哪些,它們的銘文是什麼?
收藏江湖這些青銅器你認識幾個
鑒定青銅器的一些實用「招」
德山出土三個「詭異」青銅器,經武術家鑒定,它們是古人用的暗器
古代人的科技有限,這麼精美的青銅器是怎麼被鑄造出來的
古墓出土神秘青銅器,青銅器上卻刻有使用說明,專家說不出其用途
這些青銅器型認識三個算你厲害哦
動物形青銅器 你覺得哪個最可愛?
玉器對於殷商貴族意味著什麼?為何玉器的影響比青銅器大?
蓮鶴方壺:東方最美的青銅器
銅鏡是否是青銅器中的瑰寶 漢代銅鏡的魅力
吉金鑄史,那些有趣的青銅器:「匈奴鳴鏑」與「冒頓弒父」
閑話「青銅器」之一
青銅器是如何世俗化的?
帶有神秘色彩的青銅器為何如此被人們看中,它究竟神秘在哪裡?
「青銅之鄉」的文物——青銅器也有地域差別
這座諸侯墓中出土件青銅器,專家認為是銅燈,其實是干這個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