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瑞士軍刀算什麼,我們有蹀躞呀

瑞士軍刀算什麼,我們有蹀躞呀

GIF/2K

說起來瑞士軍刀,很多男性都把其作為型男必備神器之一,機械製作精美,外形炫酷而功能齊全。

腰帶、手錶、鋼筆、瑞士軍刀等,都是極具男人氣息的配件象徵。

瑞士軍刀

而在中國古代,竟然有一樣東西整合了腰間配飾和功能性的結合——蹀躞。

那麼也許有人會問,古人男子腰間不都是佩戴玉石作為裝飾嗎?

沒錯,王公貴族佩戴不同制式的玉石象徵身份地位。也素來有「謙謙君子、溫和如玉」一說。且佩戴玉石之後,只能穩步前行,如若不穩便會發出碰撞之聲,是不合規矩禮貌的。

功能型蹀躞帶

但是浪蕩江湖的風流才子,亦或者江湖豪俠之人,這種精美但不實用的裝飾品怎麼可以滿足需要呢?

於是!一種實用的!齊全的!令人大開眼界的東西就出現了!

蹀躞是唐代流行的一種功能型腰帶,據2013年揚州出土的隋煬帝墓葬中已有實物表明,至少在隋朝時即已有蹀躞。

帶鞓和系垂的小帶用薄銀片製作,銀帶鞓的前端鉚有1件金帶扣,套金帶箍1件,中部釘11件文武獸面紋金帶,後部釘5件桃形有孔金帶,帶末釘1件圭形金尾。11件帶上均有「古眼」,下系小帶,並釘有金帶飾,還套有1件小金帶箍。

蹀躞帶

帶有很強的收納功能,可以懸掛水壺、錢包、扇子、香囊、刀、劍、樂器、箭袋、筆、墨、紙、硯……等等可以想得到的東西。

多為皮質與金屬材質,佩戴在腰帶外側。

古代浪跡江湖的武者並不是把酒壺笛子和劍全塞在腰帶裡面的,而是使用「蹀躞」固定於腰間。

或者由於掛物眾多,倒是跟佩戴繁瑣的玉石一樣,「風流才子」們也不能蹦來蹦去的。

因此後來這個詞語衍生出很多引申義。

1

小步行走

唐 權德輿《從叔將軍宅薔薇花開太府韋卿有題壁長句因以和作》:「環列從容蹀躞歸,光風駘蕩發紅薇。」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長亭》:「女郎急以椀水付之,蹀躞之間,意動神流。」

2

行進艱難貌

南朝 宋 鮑照《擬行路難》詩之六:「丈夫生世會幾時?安能蹀躞垂羽翼?」

明 謝肇淛《五雜俎·地部二》:「越明日,朔風舉帆,踴躍碧虛,蹀躞於黃混水,號曰望昊洋,依憑延真島。此皆從來人跡不到之。」

3

謂事情、文字等方面費斟酌

《太平廣記》卷三 唐 戴孚 《廣異記·王法智》:「眾求其詩,率然便誦二首雲……自云:此作亦頗蹀躞。」

4

佩帶上的飾物名

宋 司馬光《涑水記聞》卷九:「元昊遣使戴金冠,衣緋,佩蹀躞,奉表納旌節告敕。」

宋 張樞《謁金門》詞:「重整金泥蹀躞,紅皺石榴裙褶。」

《遼史·二國外記傳·西夏》:「其冠用金縷貼,間起雲,銀紙帖,緋衣,金塗銀帶,佩蹀躞、解錐、短刀、弓矢,穿靴,禿髮,耳重環,紫旋襴六襲。」

5

謂浮漫不莊重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胡四相公》:「若個蹀躞語,不宜貴人出得!」

何垠 註:「蹀躞,猶雲瑣碎也。」

而這個詞語。竟然還被很多地方的方言在線使用:

濟南人說的蹀躞大體是很失敗的意思,或是形容一個人的臉色很難看。如「真蹀躞,又把事情搞砸了」,「這人整天蹀躞著個臉」

濰坊人(特別是昌邑一帶)說的蹀躞是形容一個人窮顯擺的意思,貶意。

台龍口一帶說蹀躞有不穩重、踏實之意,「看看你這個蹀躞(dieshi)樣,始能老實點?」

也有盲目積極性或無效勞動之意。「真能瞎蹀躞!能不能找個箱子盛著,一次拿這麼點兒。」

九環白玉蹀躞

「蹀躞」是先秦漢語在現代語中的活化石,在鮮活的民間方言中得以流傳發展,遺憾的是它被現代書面語給忽視了。

古代文字。博大精深。每挖掘一個都能順帶出一連串的學問。小編也是日益「絕知此事要躬行」。

本篇靈感來源為冷香讀書二群群友「cyfing」提供的靈感素材,特別表示感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香小築 的精彩文章:

重金懸賞,一字百金!
如何用詩詞優雅地撕叉
雍正王朝最重要的五位功臣

TAG:冷香小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