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燕齊恩怨之一:強齊滅燕、昭王謀齊

燕齊恩怨之一:強齊滅燕、昭王謀齊

齊國經過齊威王、齊宣王兩代國君的勵精圖治,國勢日盛,與秦國成為天下的兩大強國。齊宣王時期,孟嘗君聯合韓魏兩國,分別打敗過秦國和楚國。可以說齊國在戰國中期是天下一流的強國。

一 子之之亂與齊國滅燕

而燕國卻一直積貧積弱,國勢布陣。燕王噲在位時,還發生了子之之亂。公元前316年,燕王噲決定把王位禪讓給相國子之,自己稱臣,出居別宮。這一決定引起燕國貴族的不滿。

將軍市被率領本部兵馬攻打子之,奮戰十多天,死傷數萬人。市被轉攻太子姬平。子之則以平叛為由戰勝並殺死市被,還下令捉拿太子姬平。姬平微服逃往無終山,庶弟公子姬職則流亡韓國。這次燕國內亂達數月之久,《史記·燕召公世家》記載:「因搆難數月,死者數萬,眾人恫恐,百姓離志。」

齊國是燕國的近鄰,歷來對燕國有所企圖。看到燕國內亂,齊宣王果斷下令將軍匡章領兵攻打燕國。由於燕國上下亂成一團,軍隊毫無戰鬥力,齊軍僅用五十天就攻克燕國首都薊城,將燕國滅亡。燕王噲自殺,子之被齊軍殺死。齊國本來準備吞併燕國,但是齊軍在燕國行事殘暴,到處燒殺擄掠,運走燕國國都的寶物,引起燕國人民的仇恨。齊軍無法再燕國長期立足,就撤軍了。但是這次齊滅燕事件,使燕國國內對齊國充滿了仇恨。

齊國撤軍後,燕國流亡在韓國的公子職在趙國的支持下回國繼位,是為燕昭王。燕昭王面對齊國大肆擄掠之後殘破的燕國,滿目瘡痍,決心一定要伐齊報仇。

二 燕昭王的強國之志

燕國國內有一位隱士名叫郭隗,素有賢名。燕昭王想要求賢,苦於找不到人才,就問計於郭隗。郭隗給燕昭王講了一個千里馬骨的故事。

古時候,有個國君,最愛千里馬。他派人到處尋找,找了三年都沒找到。有個侍臣打聽到遠處某個地方有一匹名貴的千里馬,就跟國君說,只要給他千金,准能把千里馬買回來。那個國君就派侍臣帶千金去買。沒料到侍臣到了那裡,千里馬已經病死了。侍臣就把帶去的金子拿出一半,把馬骨買了回來。

侍臣把馬骨獻給國君,國君大發雷霆,說:「我要你買的是活馬,誰叫你花了錢把沒用的馬骨買回來?」侍臣不慌不忙地說:「人家聽說你肯花錢買死馬,還怕沒有人把活馬送上來?」國君將信將疑,也不再責備侍臣。這個消息一傳開,大家都認為那位國君真愛惜千里馬。不出一年,果然從四面八方送來了好幾匹千里馬。

郭隗說完這個故事,說:「大王一定要徵求賢才,就不妨把我當馬骨來試一試吧。」燕昭王聽從郭隗的建議,築起黃金台,大張旗鼓地尊崇郭隗。果然,燕昭王愛賢敬賢的名聲傳遍天下,各國才士爭先恐後的奔赴燕國。如從趙國來的武將劇辛,從齊國來的謀士鄒衍,從魏國來的樂毅。其中樂毅是燕昭王最為器重的人才。在樂毅的主持下,燕國整肅吏治,發展生產,關心百姓,訓練軍隊,逐步恢復國力,具備了一定的實力。

三 重用間諜蘇秦

蘇秦是洛陽人,被燕昭王重用,到齊國當間諜,幫助燕國實現復仇大業。在史記中記載的張儀和蘇秦的故事,與史實相去甚遠;而由於蘇秦身為間諜在齊國多年,被發現後又被車裂,名聲不好,所以在很多史料當中隱去了蘇秦的名字,用「蘇代」、「客」等稱呼代替。

蘇秦去齊國後,主要活動是建議齊湣王與趙國決裂,並且把進攻重點放到宋國。蘇秦對齊湣王說:「我聽說天下的聖王應該主持公道,討伐無道。現在宋國的國君擅自稱王,用弓箭射天,用鞭子鞭打大地,自以為非常了不起,在國內也非常殘暴,應該去討伐。並且宋國的土地肥沃,佔領十里宋國土地,就比一百里燕國土地要強。」齊湣王覺得有道理。

蘇秦覺得時機成熟後,就要求燕昭王發兵攻齊,然後暗中派人對齊湣王表示,應該讓蘇秦這樣的人才來領兵與燕國交戰,一定能打敗燕國。齊湣王聽從之後,蘇秦領兵敗給燕國,使齊國損兵折將。蘇秦就是用這種手段,從各個方面削弱齊國,營造有利於燕國的態勢。

公元前286年,齊湣王終於派兵滅掉宋國。宋國是個中等國家,地廣千里,土地肥沃,人口眾多。齊國滅掉宋國之後,實力大增,對中原的魏趙和南方的楚國都形成了極大的壓力。在西部的秦國也感覺到,齊國實力大增是一個強有力的威脅。齊湣王時期的齊國,一直咄咄逼人,在內政外交上自以為是,有很多失誤。滅宋之後,天下各國感覺到應該聯合起來打擊齊國。這下燕昭王復仇的時機到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度知道V 的精彩文章:

稷下學宮:兼容並包百家爭鳴

TAG:百度知道V |

您可能感興趣

秦滅六國的先後順序,為什麼會是「韓趙魏楚燕齊」?
戰國軼事:秦滅六國的順序,為什麼是韓趙魏楚燕齊?
《天天向上》黃聖依霍思燕齊齊助陣,爆料幕後富豪老公
《歸燕》堤岸有歸燕齊飛,曲調系長天一色
他是讓韓信抹冷汗的人,說了什麼兵不血刃下燕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