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乾隆間汪烜稿本《書經詮義》

乾隆間汪烜稿本《書經詮義》

上海博古齋 · 2017年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6月24日 中國書畫· 文房雅玩

6月25日 古籍善本·文獻資料

上海大劇院八樓宴會廳

(上海市黃陂北路200號A1門入口)

緊急通知

各位賓朋:

6月25日古籍拍賣當天下午恰逢上海國際電影節閉幕式在大劇院舉辦,大劇院實施人員和交通管制,下午14點之後大劇院(包括拍賣大廳)對人員進出進行限制,只可以離場不可以進場,請各位參加25日古籍拍賣的藏友注意!

另考慮到本場拍賣可能晚間才能結束,我司會安排茶水和晚餐供應,並提請各位提前安排好返程交通。古籍專場拍賣會將於6月25日舉行,預展時間6月22-24日,地點上海大劇院八樓宴會廳,歡迎各位藏家蒞臨!

圖錄已寄出,請各位藏友注意查收

LOT 1562 汪烜稿本《書經詮義》十二卷首一卷

清乾隆間汪烜稿本

竹紙 線裝 舊裝十三冊

尺寸:24*15cm

見書名即知是書解《尚書》,但非泛泛而解,如古代典制、禮器、服飾等均有圖幅,星宿羅陳鈞有詳表。為汪烜解經名著。

本品為汪烜手自校改的,並未刊行的待刊稿本。

一、內中有首空一格,要行線等語,可知此為刊刻樣稿。

二、是書最早刊本在道光間,本品紙張無疑早於道光,因此並非道光間刊書樣稿,而是清中期的校樣稿。

三、《自敘》中「門侄麗南」硃筆改為「族子麗南」,並加「道周昆弟」、「及洪鱗雨」等字。此皆汪烜成書緣起,親歷之事,絕非後來刊版者所能知,而文內諸多校改之處,非學問精熟及對是書極了解之人不可。因此本品中校改必汪烜親為。

所以綜上判斷,此稿是清中期,經汪氏親校改的一種待刊樣稿,不知何種原因,最後並未刊行。直到道光年間方付梓。是書今稀如星鳳,無論最早刊版的道光本或光緒間刻本,民間、拍場均未見。此汪烜親自經眼的未刊稿本,硃批墨校,更是乾嘉學者勤勤修業之影。本品舊裝品佳,有精寫書根。汪烜,清乾嘉時著名學者,未仕,宗宋學,一反當時流行的漢學,著作有《四書詮義》、《易經如話》、《樂經或問》、《樂經律呂通解》等,其書搜采較廣,不拾人牙慧,多有創見發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