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人最怕:子欲孝而親不在

人最怕:子欲孝而親不在

人最怕:子欲孝而親不在

「孝悌」之道是儒家倫理思想的重要內容,它根源於人類純真的親親之情,生長於中國特有的以血緣為紐帶的宗族、家族社會之中。

子欲孝而親不在

人最怕:子欲孝而親不在

「孝悌」之道是儒家倫理思想的重要內容,它根源於人類純真的親親之情,生長於中國特有的以血緣為紐帶的宗族、家族社會之中。在以農耕文明為基礎的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孝悌」之道不僅具有道德約束的功能,而且具有法律條文的性質,成為封建統治的工具。其中既有充滿著人性和人倫色彩的傳統美德,又有封建專制主義的糟粕。那麼,對於中華文化的這份遺產,我們應當怎樣去粗取精、古為今用呢?

「孝悌」是為人之本。

孔子說:「仁者,人也,親親為大」,就是強調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愛是人與人關係中最真實、最根本的感情。父母對於子女的愛,稱為「慈」;子女對於父母的愛,稱為「孝」。「父慈子孝」是相互的,父母對子女付出了慈愛,子女回過頭來報答父母就是「孝」。

《論語》記載,學生宰予認為「三年之喪」時間太長,孔子批評他說,「予之不仁也」,接著指出了為什麼「三年之喪」是「天下之通喪」的道理:「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這就是說,一個嬰兒出生以後,需要三年的精心呵護,才能脫離父母的懷抱。因此,子女也應有三年的愛心回報他死後的父母。

人最怕:子欲孝而親不在

卧冰求鯉 :

西晉時期的王祥,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但他卻不曾抱怨父母,對父母極其孝順,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繼母吃了之後,果然病就好了。王祥後來一直隱居二十餘年,從溫縣縣令最後一直做到大司農、司空、太尉。

人最怕:子欲孝而親不在

百里負米:

孔子的得意弟子——子路,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小時候家中非常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來吃,卻從百里之外背米回家,孝敬自己的父母。父母死了之後,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數百人,運帶的糧食有很多。休息的時候,坐在疊好的錦被上,吃著豐盛的飯菜,他常常懷念自己的父母,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百里之外背米,又哪裡能夠再得呢?」孔子讚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儘力,死後思念哪!」

其實從古至今最怕的就是:子欲孝而親不在!

......

當前,我國已經進入老年社會。什麼是符合我國國情的應對之策呢?一方面要在全社會大力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另一方面更為重要的是在家庭中大力提倡敬老孝老的精神,把這兩者恰當地結合起來,才能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適應老年社會要求的新路子。為此,應該突出強調子女對父母及長輩的孝道,子女、晚輩不僅要承擔贍養老人的法定義務,更要在精神上尊敬、體貼、關愛老人,多和他們進行感情上的交流,讓他們在身心兩個方面都得到幸福和快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不喝心靈雞湯 的精彩文章:

記住古人這7 句話,受用一生!
《論語》第一句,你讀懂了嗎?

TAG:我不喝心靈雞湯 |

您可能感興趣

子欲養而親不待,及時行孝,人子之道……不論在哪裡,只願父親一切安好!父親您辛苦了!
人生最大的遺憾,子欲養而親不待,趁父母健在,多孝順一點
父親不敵癌魔病逝,袁偉豪傷痛欲絕:子欲養而親不在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
「我成名了,母親卻不在了」,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痛請遲點再來
一個中年男人的悔恨:父母都走了,我才知「子欲養而親不待」
子欲養而親不待,孝順的孩子們,你會孝順嗎?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孝心不能等!
子欲養而親不待,誰的錯?
人生最遺憾的事,莫過於子欲養而親不待
父愛如山,對父母好一些,不要等到樹欲靜時風不止,子欲孝時親不在的遺憾
子欲養,而親不待
可憐天下父母心,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鄧超父親節懷念父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樹欲靜而不知,子欲養而親不待
希望大家都能明白,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盡孝要趁早,莫等子欲養而親不待
封神演義:妲己為復仇竟勾引太子,兩人歡好後,太子欲罷不能
一個女同學說的故事,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