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啥不可能將反華言論付諸實施?外媒:中國影響力在不斷變大
據香港亞洲時報在線17日發表的題為《美國不太可能將反華言論付諸實施》的評論文章。文章指出,美國雖然在很多領域往往有反華言論,但卻因為美國目前依然沒有從金融危機的泥潭中走出,中美之間的經貿關係越來越緊密,中國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等原因,美國政府最終難以將這些言論付諸實施。
亞洲時報在線網站報道截圖
美國雖然常爆出反華言論 但也不得不顧及中國核心利益
這篇署名為肯·默克(Ken Moak)在文章開頭稱,中國的經濟崛起改變了全球經濟和地緣政治版圖,這引起了西方和中國周邊與之有爭議國家的焦慮。美國一些人尤其警惕中國經濟和地緣政治影響力的增強,指責中國在非洲搞新殖民主義政策、在亞洲恐嚇弱小鄰國……
最近,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職責中國在南海的「侵略」行為,美國國務卿蒂勒森重申美國對台灣的所謂「承諾」,一些美國國會議員甚至敦促特朗普向台灣出售武器,以應對巴拿馬與台灣「斷交」並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帶來的影響。
但與此同時,美國也請求中國在朝鮮核問題上予以幫助,並表示尊重「一個中國」政策。
面對美國反華言論 中國更有決心維護核心利益
在面對美國的種種「敵視」言論,中國似乎有比以往更強大的決心保護其核心利益並擴大全球影響力。例如,中國勸服包括菲律賓在內的南海主權聲索國以雙邊談判的形式解決南海爭端,與此同時,中國還對這些國家增加投資,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在非洲,中國不僅投資當地的工業,同時還為基礎設施進行投資,例如剛剛竣工通車的蒙內鐵路。
在剛剛結束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中國吸引了包括美日在內的130多個國家的注意,此外還有7個國際組織。同時,中國倡導的亞投行也在和美國主導的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進行競爭。
可以說,正是美國的遏制之勢迫使中國反擊。在希拉里宣稱南海屬美國「國家利益」及前東京都知事宣布「購買」釣魚島之前,東海和南海一直是相對平靜的。
南海永興島(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從歷史上看,國家之間發生衝突實屬正常。中國經濟增長及其全球影響力惹惱美國,因為前者能挑戰後者的霸權和國家利益。那麼,中國是美國的威脅嗎?若認為中國收回《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下令日本二戰後歸還給中國的領土、增強經濟和金融影響力並實現軍事現代化,是對美國或世界的威脅,那麼「中國威脅」罪名成立。
但與美國不同,中國並未在全球各地設立「司令部」(如太平洋司令部),也沒轟炸不服從自己的國家,更沒在南海發動「航行自由」和「飛越行動」,或派出航母戰鬥群威嚇別國。
誠然,中國在南海建島並安裝軍事硬體,但並沒阻止任何船隻航行。中國經濟日益強大是政府務實政策的結果。中國進行軍事現代化,也是借鑒奧地利腓特烈大帝的哲學:沒有強大軍力為後盾的外交,就像舉辦一場沒有管弦樂隊的音樂會。
不必要把中國當敵人
不公平、不必要地將中國當成敵人對待,無外乎以下原因:
美國和英國,尤其是美國,欲保住二戰後全球經濟、金融和地緣政治世界霸主的決心依然強烈。二戰末期,這兩個盎格魯國家在布雷頓森林體系創建後主導了戰後國際貿易和金融體系,美國成功地控制了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並在世貿組織中佔據主導地位。而現在,美國繼續維持這一地位的想法依然很強烈。奧巴馬就稱,他希望未來的世界貿易規則由美國來書寫,這也是他推動《跨太平洋夥伴協定》的重要原因。
將中國塑造成威脅或敵人形象,對美國企業——尤其是軍工綜合體有利可圖。軍售貿易暴利促使軍工企業僱用專家、退役高級政府和軍方官員,並利用媒體煽動反華言論,影響對中國的輿論和政策。而美國的這些舉動很可能成功。美國民眾大多對中國持負面看法,如果美國政府、國會打出「遏制中國」的旗號來向盟友出售武器、增強軍備,將很容易獲得美國輿論的支持。
但是,美國面對的現實狀況可能並不允許其這麼做。美國尚未從2008年以來的金融危機中緩過勁兒來,在過去九年中,美國的平均經濟增長率不到2%,即便是這樣的經濟增長率,也是大量的消費和政府借債的結果。而美國的消費和政府債務在短期內不可能出現下降,緩慢的經濟增長減少了政府稅收,增加了轉移支付(如養老金、失業救濟金、退伍軍人補助金等),這都會讓公共債務進一步增加。對消費和政府債務增長的預期將會進一步削弱需求,從而讓經濟恢復變得更加困難。
2008年10月,抗議人士反對美國政府在金融危機中的救市方案(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果真按反華言論做了 美國將會砸到自己的腳
若美國將反華言論付諸行動,很可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中國是美最大貿易夥伴,還是美國在北美以外最大的出口市場。美國從中國的「進口」超過65%是由美國外包公司製造的。中國是美最大投資者之一,估計2016年超過600億美元。中國雄厚的財力或許是特朗普的基礎設施願望的解決辦法。
簡言之,美中需要彼此來維持經濟增長。特朗普不太可能因為一幫反華人士和軍工企業製造的「威脅」,就甘願付出不可想像的代價。
肯·默克在加拿大溫哥華北部的卡畢蘭諾大學授課33年後退休,主要教授經濟理論、公共政策、全球化等議題。2015年,他與其他學者共同出版了《中國的經濟崛起及其全球影響》一書。他最近剛完成的一本名為《發達國家及其對全球化的影響》的書即將在今年出版。
※安心執政!馬克龍陣營在法議會選舉中大獲全勝
※因這國阻止 歐盟首次沒能在聯合國聲討中國人權
※又一起綁架案?美亞裔女子校園內被強拉車內帶走
TAG: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
※對越反擊戰中無論付出多大的犧牲,也不丟下一具戰友遺體
※比爾蓋茨確定客串《生活大爆炸》,謝耳朵是否會因為自己劇中的言論付出代價?
※無論付出還是行善,一旦執著,就有障礙
※日本最想佔領中國的一座城市,無論付出何代價,計劃舉國移民至此
※在感情中,論付出多少,對得起任何人的星座!
※特朗普:加拿大將為特魯多的言論付出巨大代價
※火箭在夏天無論付出多大代價,最優先的就是續約保羅
※《紅海行動》首超《唐探2》,引領票房榜,論付出,只服佟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