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黃梅季節須防癬

黃梅季節須防癬

江南地區溫暖潮濕,每到黃梅季節更是悶熱不爽,真菌趁機大量繁殖,悄然侵襲人體表面。

癬是由黴菌引起的表皮角質層、毛髮和指甲的病變,是最常見的一種淺表性真菌感染,可分為頭癬、足癬、手癬、體癬、股癬等多種,其中足癬發病率已超過了全國總人數的3%。足癬俗稱「腳氣」,嚴重的也稱為「香港腳」、「爛腳丫」,好發於糖尿病患者、運動員、士兵、煤礦與建築工人,以及其他重體力勞動者等手足多汗的人,夏秋季特別高發,常因共用腳盆、毛巾、拖鞋接觸傳播。南方暖濕氣候最適宜真菌的生長與繁殖,廣東尤其高發,因此當地的腳氣葯銷售勢頭一直很旺。然而這種常見病卻一直難以根治。

足癬主要分為三種類型:糜爛型好發於3-4趾間,往往潮濕浸軟伴有糜爛,並有脫皮現象,治療比較困難;水皰型很癢,足緣多見細小的水皰,多合并於趾間型;角化型有表皮脫落,日久皮膚變粗變厚,冬季癥狀加重常開裂疼痛而影響行走。三種類型可同時發生在一個患者身上,瘙癢是普遍癥狀,於晚間加重,易並發小腿丹毒、淋巴管炎、蜂窩組織炎等細菌感染。

治療足癬的原則是外用抗真菌葯和剝脫皮膚角質層的藥物,我國民間用醋治癬就是很好的單方,可用於脫屑、角質增厚或起皰的皮膚損害。

抗真菌感染的藥物按時間順序可分為五代:

第一代的抑制真菌代表葯為碘酊、碘化鉀,療效肯定,價格低廉,但副作用大,用作用機理尚不明確。

第二代的抑制真菌代表葯為灰黃黴素、制黴菌素,盛行於50-60年代,使用時間相對較長,但抗菌譜狹窄,毒付作用大,因而也慘遭淘汰。

70年代出現了第三代抑制真菌生長繁殖的藥物咪唑類,其特點是抗菌譜廣但抗菌活性較弱,適用範圍大但用藥時間較長,可以口服但長期使用有可能會引起肝臟毒性,其代表葯有:克霉唑、咪康唑、聯苯苄唑、酮康唑等。

第四代抗真菌葯為三唑類,出現於80年代,代表葯有伊曲康唑、氟康唑,依然沒有改變只能抑制真菌繁殖而不能殺滅真菌的情況。

九十年代,出現了第五代抗真菌葯丙烯胺類,它與前幾代的最大區別是不僅能夠抑制真菌繁殖,而且還能直接殺滅真菌,同時不易產生耐藥性,副作用也較少,適用範圍廣泛,用後複發率相對較低,其代表葯有蘭美抒、丁克、順峰康寧等,化學名稱均為鹽酸特比萘芬。

有些外洗藥水在控制癥狀方面會有比較好的短期效果,如腳癬一次凈、復方土槿皮酊等,但這類葯不能用於已經破損的皮膚,可改用足光粉、腳輕鬆等,洗凈腳後還可往鞋內噴洒一些藥粉以加強療效。

2004年-舊稿

(圖片來自網路)

作者簡介:

王黛菲,杭州市科普作家協會會員,醫衛專業委員,曾用筆名雨薇。在人民日報、都市快報、科學24小時、博愛、健康博覽等近四十家報刊雜誌發表文章近七百篇,在錢江晚報、浙江老年報、大社區周報開設過救護隨筆個人專欄,曾在媒體擔任過健康版編輯。

2016年10月開啟自媒體「醫文雨薇救護與健康」公眾號, 「人在天地間」從2017年1月開始,現為主打公眾號。

生活愉快,身體健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在天地間 的精彩文章:

TAG:人在天地間 |

您可能感興趣

楊梅季節說楊梅
蘭花防病重在三季,梅季控制澆水,秋季及時澆水,冬季勿暴晒受蒸
南京中山陵梅花開放 賞梅季到來
春暖花開,轉眼又到賞梅季
18年楊梅季來了,讓人垂涎欲滴的顆顆楊梅,你吃了嗎
丁立人等級分超越馬梅季亞洛夫 榮升世界第三
又是一年賞梅季
又到踏雪尋梅季 品詩作畫觀盆景藝術這才是賞梅正確的打開方式
楊梅季怎麼少得了楊梅酒?這樣釀的楊梅酒才好,以前都做錯啦!
又到一年賞梅季!寧國高橋梅花園,許你三生三世十里梅花!
又到楊梅季,愛吃楊梅又怕有蟲?除了用鹽泡,還有這3個除蟲方法
Mark一記‖還有10天,中心城區最大梅園迎來最佳賞梅季!
6月楊梅季即將來臨,這座連空氣里都是酸甜味的小城,還藏著一家網紅親子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