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海街日記》:此際「療愈」勝過任何

《海街日記》:此際「療愈」勝過任何

自20世紀90年代起,在日本,「歷史問題」以高度政治化的姿態重新浮出水面,並不斷拷問著戰後廢墟中站立起來的現代日本在「起源」上的「原罪」。於是,在即將跨入一個全球化新世紀之際,擺脫和抹平被上世紀國家歷史所籠罩的心理陰影和精神重負,自然而然地成為整個社會的一種集體性無意識。「療愈」(し)在日語中是一個派生出來的新詞,它最初進入日本年度流行語排行榜是在1999年。其用法諸如「療愈」型風景、「療愈」型音樂、「療愈」型漫畫等等,由此派生出一種全新的事物修飾和分類。與許多曇花一現的流行新詞不同,這個辭彙的流傳不只限於年輕群體,同時滲透至老、中、幼各個年齡層。而且在媒體和商業的聯手造勢之下,追逐「療愈」之風此後三四年間有增無減,甚至愈演愈烈。在世紀之交的日本,「療愈」竟弔詭地成為一個國民性的主題。

評論家小森陽一在《村上春樹論》里提出的觀點是:《海邊的卡夫卡》受到歡迎,也是是因為其始終貫穿著「療愈」作用。對於日本戰後、90年代初經濟泡沫兩個重要的歷史分水嶺,《海邊的卡夫卡》以「無罪釋放」的姿態,將「一代人」的責任輕易地抹掉。此後這種「療愈」色彩,不僅在村上春樹的作品中有所呈現,在日本的眾多電影中我們也可以讀到。受到評論界廣泛好評的《海街日記》,便把「曖昧」的「療愈」進行到底。

《海街日記》講述了一個簡單的家庭故事。被父母拋棄的三姐妹過著相依為命的生活,在父親離開了15年之後的一天,她們接到了父親過世的消息,遂回到父親離世前生活的地方參加葬禮。在葬禮上,她們相認了與自己同父異母的妹妹——淺野玲。淺野玲是父親第二個妻子的女兒,卻在母親去世後,跟著父親與繼母生活,也就是父親的第三個女人。生性軟弱的繼母在父親生病之後,並沒有承擔起家庭責任,讓淺野玲一人照顧生病的父親。因此,她有著與同齡人不不一樣的成熟。

葬禮之後,老大小幸邀請小玲到鎌倉一起生活。儘管小玲是父親與第二個妻子所生的孩子,三姐妹並沒有對小玲抱有恨意。「上一代人的責任與我們無關」是聯結海街四姐妹的關鍵。正如大姐幸跟四妹淺野玲所說:「那都是我們不能控制的事。不是誰的錯。」四姐妹當中,因為老大幸以及老四淺野玲對父輩的記憶最深,與排在中間的老二佳乃和老三千佳在性格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前者成熟、穩重,而且在不同的細節里都表現出不言而喻的個人記憶創傷,後者則性格活潑、敢愛敢恨。輕重之間,四姐妹體現了當代日本青年一代不同面貌的典型特徵。

如何處理「上一代人」留下的傷痕?是原諒、是理解、是忘記,還是假性失憶?當我們已經認知敘事倫理不具有道德教化的責任時,如《海街日記》這樣的作品就會慢慢抹掉它的社會功能,歷史社會認知。電影將創傷移植入人們的普遍情感問題——婚外情當中,將「上一代人」的印象模糊化,留下來的是「下一代人」在日常敘事中聊以自慰的化解方式。在電影中,老大小幸與老四小玲頻頻對話,尋求撫摸「創傷」的可能性。讓「療愈」變得複雜化的是,老四小玲也是經歷父親與其他女人相愛的受害者。相比起一個背負「創傷」的,等待被原諒的「罪行種子」,老四的「罪行」早已在成為受害者的時候被化解。她也是一個等待「療愈」的人。而老大小幸,在自己的感情生活里也成為了他人的第三者。老大原本作為「行刑者」,卻因為自身的經歷也埋下了「罪行種子」而被消解了原本的罪行角色。在這種糾纏不清的狀態當中,老二千佳和老三佳乃是「假性失憶」的代表。父輩記憶模糊不清,回憶、責任對她們來說太過沉重。當下的愛戀與歡樂,更為重要。

當然,我無意譴責《海街日記》對「療愈」主題的依賴。老大與老四的個人經歷複雜化了這場消解「原罪」的路徑。忘記、理解、原諒,都不是最終的歸屬。導演看到的是,「上一代人」的「罪行」在「下一代人」中依然隱約出現。只是它以一種更為個人主義的、日常化的形式出現。

《海街日記》的點睛之筆也是面對「上一代人」責任的處理方法。老大小幸拒絕了和情人一起到美國生活的邀請,她作出了改變。而情人最後跟小幸所說的:「你承擔得太多,被奪取去了童年時代。」正是電影找到的「療愈」藥方。找回童年時代,從無罪的、歡樂的、無自我意識的童年開始,重新認識自我。擺脫「上一代人」的影子,用「隔絕」的方法拒絕與「原罪」認親。《海街日記》在歷史認識的層面上,依然不夠誠意。電影太輕,逃逸了我們原本能夠直面的「罪行」導致的「死亡」與「責任」。同樣,在卡爾維諾的《千年文學備忘錄》中,他所提出的「輕逸」,可能也是對「沉重」的逃避。

《海街日記》的舒緩作用,好比「小確幸」這種也從日本傳入的名詞。小小的確實的幸福,果然比「苦大仇深」、「家國情仇」令人愉悅得多。童年、海邊、煙花、美食,它們在人類的生死邊緣之間悠悠相伴,再多的痛苦也不在話下。

主編丨周祚

責編丨憨憨&BIUBIU

犬瑩瑩:文藝學碩士·自由撰稿人·品牌策略師·遊走在學院與廣告公關圈的雙面人。喜歡一切冷靜、剋制、理性的事物,禁止煽情和套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影 的精彩文章:

老爺子80歲還是寶刀未老,還在拍他38年前開啟的異行系列
《異形:契約》:眾神皆入英靈殿
吸毒、濫交、背叛,等了20年這幫廢柴青年還是那德行!

TAG:知影 |

您可能感興趣

從《小森林》到《海街日記》
我的海街日記
海街日記:霓裳四重奏
《海街日記》·溫柔的梅子酒
五月的鎌倉,恰似《海街日記》的溫柔
《海街日記》之後,是枝裕和的新作《第三度嫌疑人》來了!
美麗人的美麗人生 評影片《海街日記》
《海街日記》、《深夜食堂》…分享一部治癒系電影吧!
還可以再期待一下 《海街日記》將在9月刊載番外篇
12年的謝幕!漫畫《海街日記》6月完結
海街日記-向著光的方向生活
沒有他,就沒有是枝裕和最美的《海街日記》
是枝裕和《海街日記》很溫柔,很平靜
這四部有深度的影視作品,《海街日記》在列,你看了嗎?
像《海街日記》這樣的日本好電影都在這裡扎堆誕生
《海街日記》背後的這位攝影師,真的很圈粉啊!
98年出生的她因《海街日記》大紅,演技在線卻被批性格差、情商低
淞滬抗戰老照片:中國軍人在上海街頭抓捕日本女間諜
臨時女友舞台劇化、海街日記6月完結、町田君的世界電影化決定
是枝裕和的《海街日記》,鎌倉四姐妹的暖心治癒和若有若無的小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