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許渾千首濕 杜甫一生愁

許渾千首濕 杜甫一生愁

李白原配許夫人的生平考究

許渾,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更有「許渾千首濕,杜甫一生愁」之語。

許渾(約791~約858),字用晦,一作仲晦,祖籍安州安陸(今湖北安陸),寓居潤州(今江蘇鎮江)。武后朝宰相許圉師六世孫。文宗大和六年(832)進士及第,先後任當塗、太平令,因病免。大中年間入為監察御史,因病乞歸,後復出仕,任潤州司馬。歷虞部員外郎,轉睦、郢二州刺史。晚年歸潤州丁卯橋村舍閑居,自編詩集,曰《丁卯集》。其詩皆近體,五七律尤多,句法圓熟工穩,聲調平仄自成一格,即所謂「丁卯體」。詩多寫「水」,故有「許渾千首濕」之諷。

從總體上說,許渾缺乏對現實的自覺關注與剛健高朗的性格,追尋曠逸閑適、逃避社會的思想在他詩中顯得更特出。所以,儘管他也寫過不少詠史詩,如「荒台麋鹿爭新草,空苑鳧鶩占淺莎」(《姑蘇懷古》),「行殿有基荒薺合,陵園無主野棠開」(《凌歊台》)之類,但他在嘆息的同時並沒有批判意味,而是情緒更偏於消沉,一味哀嘆歲華變遷,給人以灰暗的感覺。也正因為如此,他更大量地寫的是消極恬退的閑適詩。

從藝術角度來看,正因為他反覆詠嘆個人境遇和描寫閑適的生活,詩的內容很單調,雖然技巧嫻熟,意境卻容易重複。像「扣舷灘鳥沒,移棹草蟲鳴」(《送同年崔先輩》),「魚沉秋水靜,鳥宿暮山空」(《憶長洲》),這種以鳥禽蟲魚來點綴的句子單獨地看還不錯,寫多了就成了俗套,後人所謂「許渾千首濕」(《苕溪漁隱叢話》引《桐江詩話》)的說法,就是對他總是重複地用「水」、「雨」之類景物構成詩境的諷刺。

許渾以登臨懷古見長。名篇如《咸陽城東樓》、《金陵懷古》、《故洛城》、《途中寒食》、《凌台》,追撫山河陳跡,俯仰古今興廢,頗有蒼涼悲慨之致。但往往限於傷今弔古,別無深意,讀多難免有落套之感。其宦遊、寄酬、傷逝諸作,亦時有佳句,如「馬上折殘江北柳,舟中開盡嶺南花」(《暮宿東溪》),「兩岩花落夜風急,一徑草荒春雨多」(《鄭秀才東歸憑達家書》),都能在寫景中托寓情思,婉麗可諷。而意境淺狹,氣格卑弱,是其通病。另外,許渾是《清明》一詩的作者,由於南唐編《千家詩》時出錯,導致《清明》一詩的作者至今仍誤傳為杜牧,在此改正。

其詩現存 500首左右,無一首古體。近體以五、七言律詩居多,圓穩工整,屬對精切,致有「聲律之熟,無如渾者」(田雯《古歡堂集·雜著》)的贊語。 但也有人批評他「專對偶」、「工有餘而味不足」(方回《瀛奎律髓》)。一般說來,他的警句常出現在第二聯,如「溪雲初起日沉閣(一作「谷」),山雨欲來風滿樓」(《咸陽城東樓》)、「水聲東去市朝變,山勢北來宮殿高」(《故洛城》),而到後半篇往往流於平沓,各首間句意也時見復出。他喜歡將律句三字尾的聲調改為「仄平仄」對「平仄平」,以顯示拗峭變化,為後人所仿效,稱作「丁卯句法」。

《丁卯集》2卷,有明汲古閣刻本及《四部叢刊》影印的影宋寫本。涵芬樓影印宋蜀刻本,題名《許用晦文集》,多拾遺2卷。《唐詩百名家全集》本所收,則於正集2卷外,有續集1卷,續補1卷、集外遺詩1卷,較為完備。《全唐詩》析為11卷,有相當數量詩篇與杜牧及他人詩作重見互出。事迹見《唐詩紀事》、《唐才子傳》。

·······························

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許氏 的精彩文章:

李白原配許夫人的生平考究
關於對《新編家訓》之探討
你知道祠堂為什麼要掛祖先的畫像嗎?
湖南長沙瀏陽市文家市鎮梅樹村許氏宗祠
蘇州甫里梅花墅主人許自昌《水滸記》

TAG:許氏 |

您可能感興趣

許渾最經典的一首詩凄美悲愴,一句警言流傳千古
許渾是幾流詩人?僅憑這首七絕就足以躋身一流
《唐詩三百首》中許渾三首傳世之作,開篇兩句就足夠出奇
許渾最著名的兩首唐詩,每首都有一個千古名句!
許渾的這首七絕,意境開闊高遠,神完氣足,為唐人登臨詩篇之佳作
許渾很經典的一首詩,全文不著一個秋字,卻秋意濃郁
許渾最經典的一首詩,其中一個千古名句人人皆知
晚唐詩人許渾的這首送別詩,可與王維的《渭城曲》媲美
殘花落盡,燕子西飛,許渾的這首詩寓意深遠,最後7個字直擊人心
晚唐著名詩人—許渾最有名的兩首詩,驚艷千年,你一定要背會
許渾!晚唐最不應被忽視的一位詩人,一個名句千古流傳人人皆知
許渾路過潼關,被眼前壯闊美景吸引,於是揮筆成詩,驚艷了世人
許渾的《謝亭送別》,如何媲美王維的「西出陽關無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