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歐陽修主持進士考試的趣聞軼事

歐陽修主持進士考試的趣聞軼事

歐陽修主持進士考試的趣聞軼事

歐陽修主持進士考試的趣聞軼事

自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八月,歐陽修被宋仁宗留在京城編史,做了翰林學士以來,編史就成了歐陽修的主業。作為史官,歐陽修把通達的文筆用於修史,顯得格外得心應手。雖然他是《新唐書》編纂修撰的主持,但實際還有很多人參與了纂撰與寫作。為了防止體例不一,歐陽修負責統籌全稿。當時,北宋文壇的古文發展得有點過火,大家都願意寫古文以吸引眼球。可是,如果寫古文沒有足夠的文學天賦,文章往往會被寫得生僻難懂,看著唬人,其實沒什麼實際內容,更談不上藝術價值。其中,負責寫列傳的宋祁,就總喜歡用些生僻的字眼。

無論從年齡或資歷上說,宋祁都是歐陽修的前輩,歐陽修有點不便直截了當的說他,只好委婉地諷勸。一天早上,歐陽修在唐書局的門上寫下了八個字:「宵寐非禎,札闥洪休。」

宋祁來了,端詳了半天,終於悟出了這八個字是什麼意思,笑著對歐陽修說:「這不就是一句俗話『夜夢不詳,題門大吉』嘛,幹嗎要寫成這樣呢?」歐陽修也笑道:「我是在模仿您修《唐書》的筆法呢。您寫的列傳,把『迅雷不及掩耳』這句大白話,都寫成『震霆無暇掩聰』了。」宋祁聽了,明白了歐陽修的意思,也禁不住哈哈一笑。此後,宋祈寫文章也平易起來了。

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二月,已屆知天命之年的歐陽修做了禮部貢舉的主考官,以翰林學士身份主持進士考試,他提倡的平實文風,對北宋文風轉變有很大影響。

當時,有個文學派別「太學體」,領袖劉幾是一名太學生,最大的特長就是常玩弄古書里的生僻字詞。歐陽修的古文向來是通達平易的,最反對「太學體」的文風。

在這次考試批閱試卷時,歐陽修看到一份試卷,開頭寫道:「天地軋,萬物茁,聖人發。」用字看似古奧,其實很彆扭,意思無非是說,天地交合,萬物產生,然後聖人就出來了。歐陽修便就著他的韻腳,風趣而又犀利地續道:「秀才剌(音同「辣」,意為乖張),試官刷!」意思是,這個舉子的學問不行,試官不會錄取!

放榜的時候,那些自高自大寫「太學體」的考生,發現自己居然沒有被取錄,便紛紛鬧事,有人甚至說,要到街上去,截住歐陽修痛打一頓。但仁宗皇帝充分相信歐陽修的人品和判斷力,給予了他極大的支持。

歷史也最終證明了歐陽修的正確,北宋文風自此一振。就連「太學體」的領袖劉幾,也改過自新,更名劉輝,重新參加考試,並獲取了功名。

也就是在這次考試中,歐陽修也看到一份較好的答卷,文章語言流暢,說理透徹。歐陽修估計是自己學生曾鞏的,這種文風需要鼓勵,但畢竟是「自己人」,不好取第一,就把這份卷子取成第二。結果試卷拆封后,才發現這份卷子的作者是蘇軾。

與蘇軾一同被歐陽修錄取的,還有他的弟弟蘇轍,以及曾鞏等北宋文壇上的一批重要人物。歐陽修以其卓越的識人之明,為北宋朝廷及整個中國文學做了一份突出的貢獻。

蘇軾考中進士後,給歐陽修寫了一封感謝信。歐陽修稱讚蘇軾文章寫得好,說讀著他的信,「不覺汗出」,感覺自己也該避讓這後生三分。他對蘇軾獎掖有加,蘇軾也沒有辜負歐陽修的期許,最終成為繼歐陽修之後的又一位文化巨人。

歐陽修晚年,還經常拿出自己年輕時寫的文章來修改。夫人心疼地規勸道:「這麼大歲數了,還費這個心。難道還是小孩子,怕先生罵你嗎?」歐陽修笑道:「不怕先生罵,卻怕後生笑。」正是這種文學史意識和認真的態度,成就了一代文學巨匠。

故在仁宗嘉祐年間,有「嘉祐四真」之說:即,富弼為相,歐陽修任翰林學士,包拯任御史中丞,胡瑗在太學為侍講,是集天下之望。當時,士大夫相傳道:「富公真宰相,歐陽永叔真翰林學士,包老真中丞,胡公真先生。」這便是「嘉祐四真」。

(本篇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蕭家老大 的精彩文章:

奇聞:誰是只當二十七天皇帝的短命皇帝冠軍?
隋文帝姿貌無雙的寵妃為啥會被兒子楊廣纏上
做風流天子:這是五代十國時一個開國皇帝的美夢
為啥歐陽修又一次被「緋聞」纏身?
劉弗陵是因為私生活的不爽被霍光憋屈死的嗎?

TAG:蕭家老大 |

您可能感興趣

唐代外國留學生的特權:朝廷專設「賓貢進士」單獨考試
考清華和中進士哪個難?
即墨歷史文化研究:進士周士皋
唐代科舉考試以詩賦為主,為何李白、杜甫連個進士也考不中?
清代寧國府進士群體的初步考察(二)
清代寧國府進士群體的初步考察(一)
包拯不善於寫詩,考進士基本不可能,主考官道:為你改考試內容
考進士難不難?比考清華還難
財主寫對聯「父進士子進士,父子進士」,長工改完後財主直接氣倒
明弘治進士於廷春
有才考進士,貪財翹辮子
京劇表演的「技」與「戲」——說說《四進士》
古事奇談——唐朝落魄進士夜行奇異錄
清代進士歷史地理分布研究
元春進宮後,考上進士的賈敬為什麼會心灰意冷出家當道士?
【榕城故事】特賜進士董養河與《西曹秋思》
清翰林等科進士書法
書訊|《最後的天子門生:晚清進士館及其進士群體研究》出版發行
吾村進士王錫韓
「任性」的大唐科考——從《及第後作》看唐朝進士科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