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壞」老人的新聞那麼多,這個鍋不能讓所有老人一起背

「壞」老人的新聞那麼多,這個鍋不能讓所有老人一起背

如果你注意新聞你一定會發現,最近大大小小關於老人的新聞比較多,引人關注,也讓「老人變「壞」這個話題一直備受討論。

有哪些事呢?我們簡單來回顧幾個。

6月5日,四川一65歲老人跳河輕生,兩位民警先後跳下河中營救,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老人先後兩次勒住兩民警的脖子往水裡按,並不斷高喊:「我六十多歲的人了,我就是死也要拉你們年輕的墊背……」

青島某社區附近的老人,組織了暴走團,規模越來越大,人行道容納不了,就在大馬路上走,這是一條雙向八車道的快車道,老人就排成長龍走在馬路左側的超車道。

GIF/1287K

GIF/989K

在高考前,洛陽王城公園籃球場,打籃球的年輕人和跳廣場舞的大爺大媽因為場地問題產生矛盾,之後由言語衝突發展為肢體衝突。

據微博@半島都市報 曝光,近日,四川成都網友@蘑菇小蓋 解鎖了一輛共享單車,但是卻被一位老大爺搶走並拿回家裡。視頻里,網友語氣很無奈的說:「這是我們租的,這不是你的車啊。」老人並不理會,拍了一下共享單車,繼續把車往裡推。

GIF/1150K

5月31日,遼寧瀋陽一名女大學生拎著的鞋盒乘公交車,因為車上太擁擠的緣故不小心碰到了一位老奶奶,在女孩道了歉的情況下,老人仍然怒氣值爆表,開始破口大罵。

除了在新聞中,生活中或多或少也會遇到一些與老人起衝突,或者「看不慣」的情況。但因為「尊老敬老」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所以多數人也不太計較。

為什麼「壞」老人的新聞那麼多?

從幾年前的「彭宇案」讓「扶老人」這個舉動有了「風險」之後,碰瓷、搶座、打罵、猥褻女性……越來越多關於「壞」老人的新聞出現。一時間,「倚老賣老」「為老不尊」成為了人們憤恨,且時常討論的主題。

孔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則從欲,不逾距。」可見,自古便認為人年齡越大,眼界更為開闊,心境也應更為豁達。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經濟學家」仲大金被指在北京地鐵對女孩「蹭胸」

1、成長的年代背景

面對這種「壞」老人情況的出現,有人將少數老人「為老不尊」的根源歸結為他們的成長年代及背景,「在物質和精神雙重匱乏的環境下,這一時期的人們也並沒有得到良好的家庭、學校和社會教育。他們是喝著狼奶完成啟蒙和基礎教育,得到的是一種叢林里比劃誰的拳頭大的價值觀。而最要緊的是,沒有什麼禁忌也沒界限。」

又或許是對「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信奉,你不給老年人讓座,就「該打」,年輕人就該聽老年人的。這種思維,在很多上了年紀的父母心中根深蒂固。

2、陌生人社會下的不適應

也許上面這樣的說法並不無道理,但也不得不提,如今從熟人社會到陌生人社會的轉變,或許也對少數老人有所影響。過去的人們,就如《白鹿原》中,有著「國法」也有著自己的「鄉約」,人們抬頭不見低頭見,也有著「約定」制約著人們的行為。但隨著人口的遷徙,推開門都是一年見不了幾回的陌生人,所以也會出現那些被子女從老家接來的老人,對這樣的生活產生不適應感。

也許,其中少數老人會在陌生人社會中,以某種方法來保護自己。

3、年輕人與老人之間「代際」差異

「我們仔細想想,說老年人變壞的主要是年輕人。」 北京回龍觀醫院臨床心理科心理治療師劉艷說,如果年輕人能夠客觀地想一想,「自己做得不足的地方可能也不少。」

或許從另一方面看,有的時候也許是年輕人在最開始處理時有些不當,才導致個別老人的「不依不饒」。不同時代的人之間的代際問題,也不容忽視。「就如同老年人看不慣年輕人一樣,年輕人也看不慣老人。」劉艷說。

4、社會問題與心理問題

其實,關於「壞」老人的新聞,仔細想想也並不一定都是老人「壞」而引起的,這中間也包含了一些需要人們關注的社會問題和老年人心理問題。

比如,廣場舞大爺大媽和暴走團,就暴露了城市公共運動空間的不足。試想在廣場舞剛剛興起時候,很多人都認為這是對老年人一種很好的運動,也值得提倡,只不過是在空間不足的問題出現後,才被人們所詬病。

再比如跳河輕生的老大爺,有文章表示,從心理學上講,一個鐵了心要自殺的人,當人們去救援的時候,往往會把情緒往救他的人身上發泄,從而導致不理性行為的發生。這種心理活動,跟年齡沒有任何關係。

而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到了老年脾氣、性格都會發生變化。北京回龍觀醫院老年科病區主任燕江陵表示,即使是年輕時通情達理的一個老人,進入老年之後,也有可能出現性格變化:變得以自我為中心。「只關心自己,不關心別人。」而且,老年人的這種「自我」不僅體現在社交場合,有的老人在家中也會出現這種情況。

「老人變壞了」?

真的是「老人變壞了嗎」?

不,千萬不要輕易這麼說,小編很理解那些因為少數老人的行為而感到憤怒的人們,雖然可能真的存在個別壞的老人,但也如上面所說有些並不一定是真的壞。況且,個別老人的行為不當,不能讓所有老人一起背鍋。

反觀社會上的正能量,值得人們點贊的老人也不在少數。

比如最近一張刷爆了互聯網的照片:在高鐵二等座上,一位身穿舊皮鞋、白髮蒼蒼的老人拿著筆紙,神情專註地在修改校對著什麼。這位老人是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劉先林。今年已78歲的他同時也是測繪儀器國產化的積極倡導者,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曾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除了老年的專家學者們,小人物的老年人也有著很多正能量。

2014年9月,河南省鄭州市建設路與桐柏路公交站台上,3名八十多歲的老人手持標牌呼籲:「老年人要給年輕人讓座」。其中一位81歲的梁永祥老人稱,年輕人讓座是人情,不讓座是本分,老年人應當站在長輩的角度,更多地理解現今的壓力過重,上班忙碌的年輕人。讓座首先是謙讓,絕不是索取。

來自合肥市某社區的老年勸導隊的成員,在公交站點和公交車上向上下站的老年人宣傳勸導老年人錯開上下班高峰,為上班族和孩子讓車、讓座。

來源:中新社解琛 攝

2015年5月,早高峰時間段,瀋陽地鐵1號線站台,一74歲老人在人群中因擁擠而摔倒。摔倒老人在休息一會後安慰急得落淚的涉事人:「我有老保,我不訛人」。

來源:中新社 孫昊聲 攝

前些日子,重慶一位八旬老人的讓座記錄在網上火了起來,從2015年開始,這位老人用照片記錄了62位在公共交通上為她讓座的人,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記住他們。

還有很多默默無聞的、令人尊敬的老人,他們在高考時為考生關上廣場舞的音樂,他們坐公交時不需要年輕人給讓座,他們還在幫人修車,力所能及地幫助他人……

《摔跤吧!爸爸》主演阿米爾·汗在某節目里說,尊重老年人應該尊重他的行為,而不是他的年齡。

編輯:郭瑋瑾

微信編輯:喬雪

來源:鳳凰網、京報網、每日新華電訊、錢江晚報、北京晚報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之聲 的精彩文章:

父親節,我們一起讀篇課文
「我怎麼不知道我死了?」名人為什麼接二連三被去世?
父親節之「爸」氣來襲!我的爸爸他……
四川緝毒犧牲警察追悼會全屏馬賽克:戰友還在戰鬥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沙畫版

TAG:中國之聲 |

您可能感興趣

家裡有老人的注意了,這菜,夏天要多做給老人吃
家裡老人傳下來的小吃,現在會做的人不多了,這個味道可是很不錯的
多少老人,不知不覺養了一個啃老的「老崽」,要多悲哀有多悲哀!
這道菜名把我嚇壞了,卻是老人小孩的最愛,吃一次就上癮
一位老人住過的「土胚房」,多年後竟破舊成這樣了,有想哭的衝動
老人帶娃歲雖不易,但這幾個壞習慣一定要改,一個都不可以有
常做這幾件事,老年痴呆不來找,老人一定要多做
這個奇葩女人放著老人不伺候,去伺候一隻豬,幾個月後她想哭了
空巢老人,愛依在,請多給一些溫暖給老人,你也有老的那天
孩子小時候不要和老人睡,和這幾類人一起睡最好,不看會後悔
老年人踢毽子竟然有這麼多好處,多陪家裡的老人活動下筋骨吧
現在好多人都有老人味和口臭是為什麼?
老人若有這5個「特徵」,提前恭喜,你有可能是長壽的不二人選!
這3類老人帶出來的孩子,既聰明又有教養,你家老人是這樣的嗎?
「長壽老人」一般會有這3個「共性」,如果你全有,就偷著笑吧!
老人有五個能幹的兒子,他卻死在了老房子里,一封信聽哭了眾人
人老了要成為這「四有」老人,才能幸福!說的真是太對了
如果沒有這位貧窮的老人,我們不會看到邱少雲唯一的真容和字跡!
據傳,愛吃紅燒肉的老人一般都能長壽,這到底是不是真的?
老人帶孩子有三大好處,可惜很多年輕人沒有意識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