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淺談《傷寒論》中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淺談《傷寒論》中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張仲景在《傷寒論》中記載了許多關於疾病自愈的條文,其相關文字表述有「愈」、「欲愈」、「必自愈」、「必愈」、「解」、「欲解」、「自止」等。六經病各篇、霍亂病篇、陰陽易差後勞復篇均有此類條文若干條。這些條文雖然表述不同,但均表明傷寒病(外感病)到了某一特定的階段,正氣來複,出現了自動向愈的趨勢,醫者要審察病機,勿失其宜,要因勢利導,促其陰陽自和,幫助患者恢復「陰平陽秘」的健康狀態。

《黃帝內經》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傷寒病為外來之邪損傷了人體的正氣,正氣被邪氣鬱遏,表現為正氣不足的病理狀態。人體正氣集中體現在陽氣的固密、陰液的濡潤和胃氣的充沛,因此,仲景在《傷寒論》中非常重視扶陽氣、存津液和保胃氣,認為此三者有助於正氣來複、有助於疾病自愈。

一方面,強調陽氣回復是其病自愈的徵兆。如《傷寒論》第23條:「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為欲愈也」,太陽病脈象本為浮緊,今見脈微緩,是陽氣伸張,邪退正復的徵兆,再加上不嘔(無少陽證)、清便欲自可(無陽明證)故為欲愈。

另一方面,胃氣和津液的存亡是決定自愈與否的關鍵。如《傷寒論》第332條:「傷寒始發熱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當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為除中,食以索餅,不發熱者,知胃氣尚在,必愈」。人以胃氣、津血為本,有胃氣、津液則生,無胃氣、津液則死,所以仲景非常重視保胃氣、存津液,並以胃氣、津液的存亡來作為判斷預後的重要指標。

人體在長期進化中形成的自愈功能是客觀存在的,這是人體戰勝疾病的內在動力,也是中醫學治病養生的內在依據。辨證論治的出發點應是協助人體實現「陰平陽秘」,使「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搜羅 的精彩文章:

中國量子技術又大突破!一能力填補世界空白,引領新軍備規則!
OPPO R11第一批入手用戶最新體驗分享:外觀和人像模式是亮點

TAG:全球搜羅 |

您可能感興趣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中醫是如何認識手足口病的?
氣斂入骨,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太極拳對預防傳染病的特殊作用
正氣存內,邪不可侵,真氣從之,病安從來!正氣和真氣是什麼氣?
「邪氣」清則正氣存,富貴病絕非不治之症!
正氣存身 邪道難侵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10招養好正氣能防癌
港片回憶之林正英:一世清明正氣存,黯然灑淚敬道人
人能孝順父母,就是天地正氣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