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演義》十大降將的結局,有的成了大將軍,有的則晚節不保

《三國演義》十大降將的結局,有的成了大將軍,有的則晚節不保

《三國演義》訴說了東漢末年群雄割據混戰以及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有戰爭那自然就是會有勝負,勝的一方當然是凱旋而歸,那麼失敗的一方呢?比如那些投降的將領,他們的命運又是怎樣的呢?

這裡我們就來盤點下,小說演義中十大降將的最終結局(排名不分先後)。

《三國演義》十大降將的結局,有的成了大將軍,有的則晚節不保

十、姜維

今甘肅甘谷東南人,原本是曹魏的一名小將,諸葛亮北伐時被懷疑有異心,姜維不得已投降了蜀漢,後被諸葛亮重用。諸葛亮死後姜維開始在蜀漢中展露頭角,費禕死後姜維開始獨掌軍權,繼續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官至大將軍。

《三國演義》十大降將的結局,有的成了大將軍,有的則晚節不保

九、孟達

扶風郡郿人,原本為劉璋的屬下,後來歸降劉備。關羽圍樊城、襄陽時因不發兵救關羽而觸怒劉備,於是又投奔了曹魏。在曹丕時受到重用,為散騎常侍、建武將軍,封平陽亭侯,曹丕還專門將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為新城,任命其為新城太守。

但是曹丕死後,他又在諸葛亮的引誘下,企圖歸蜀漢,結果事敗而死。

《三國演義》十大降將的結局,有的成了大將軍,有的則晚節不保

八、龐德

今甘肅天水市武山縣四門鎮人,先是投奔了馬騰、馬超,後隨馬超降張魯,最後又跟著張魯歸降了曹操。被授官立義將軍,封關內亭侯,食邑三百戶。

立義將軍,只是個雜號將軍,唯一一次重用的機會,就是跟著于禁協助曹仁抵禦關羽。兩軍對壘之期間,經常騎著白馬馳騁廝殺,曾一箭射中關羽的前額,被關羽軍稱為「白馬將軍」。後來關羽水淹七軍時,將其拿下。

關羽敬重他的剛毅威武,以封將勸降,但他卻怒目不跪,怒斥關羽,終被斬首。

《三國演義》十大降將的結局,有的成了大將軍,有的則晚節不保

七、 馬超

扶風茂陵人,漢末群雄之一,潼關之戰中被曹操擊敗,退走後聚攏部隊再次攻取隴上諸郡,失敗後依附漢中的張魯。

劉備攻打劉璋時,馬超又投降了劉備,輔佐劉備稱王。蜀漢建立後,馬超官至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斄(tái)鄉侯。公元222年,馬超病逝,年僅47歲,劉禪時被追謚為威侯。

《三國演義》十大降將的結局,有的成了大將軍,有的則晚節不保

六、張郃

河間鄚(mào)人,原先在冀州牧韓馥手下任職軍司馬,後在官渡之戰中投降曹操。

此後便隨著曹操攻烏桓、破馬超、降張魯,屢建戰功,官至蕩寇將軍。曹丕稱帝後,遷升左將軍,封鄚侯,在街亭大敗蜀軍,迫使其退回漢中,因功升任征西車騎將軍。公元231年,領兵追擊蜀軍,至木門中箭身亡。

張郃戎馬一生,以用兵巧變、善列營陣,長於利用地形著稱。

《三國演義》十大降將的結局,有的成了大將軍,有的則晚節不保

五、張遼

今山西朔州人,原從屬丁原、董卓、呂布,下邳之戰後歸順曹操。此後隨曹操東征西討,戰功卓著。與關羽同解白馬圍,降昌豨於東海,攻袁尚於鄴城,率先鋒在白狼山斬殺烏桓單于蹋頓,又討平遼東柳毅、淮南梅成、陳蘭等。

張遼被歷代所推崇,位列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

曹丕登基後,仍命其守御孫權。221年,張遼大病期間,孫權對其依舊十分忌憚。次年,張遼不負眾望,抱病擊破吳將呂范。同年在江都病逝,謚剛侯,終年54歲。陳壽在撰寫三國志時,稱其為「五子良將」。

《三國演義》十大降將的結局,有的成了大將軍,有的則晚節不保

四、于禁

今山東泰安人,原為鮑信部將,後屬曹操,曾於張綉造反時討伐不守軍紀的青州兵,同時為迎擊敵軍而固守營壘,因此曹操稱讚他可與古代名將相比。然而在公元219年的襄樊之戰中,于禁在敗給了關羽之後選擇了投降,以至於晚節不保。

關羽敗亡後,于禁從荊州獲釋到了吳國。公元221年,孫權將其遣還回魏國,被曹丕羞辱,羞愧離世。

《三國演義》十大降將的結局,有的成了大將軍,有的則晚節不保

三、關羽

這個太熟悉了,劉備的結義兄弟,曾被曹操生擒,不得已投降曹操。曹操以禮相待,任命其為偏將軍。

《三國演義》十大降將的結局,有的成了大將軍,有的則晚節不保

二、潘濬

今湖南漢壽人,蜀漢大司馬蔣琬的表弟,東吳的重臣。

為人聰慧,不到三十就被劉表任命為江夏從事,因按殺貪污的沙羨長而聞名。後被劉備闢為荊州治中從事,孫權得到荊州之後,拜其為輔軍中郎將,領兵。又遷奮威將軍,封常遷亭侯。

孫權稱帝後,又拜其為少府,進封劉陽侯,改任太常(九卿之首)。

《三國演義》十大降將的結局,有的成了大將軍,有的則晚節不保

一、夏侯霸

今安徽亳州人,夏侯淵次子,在魏國官至右將軍、討蜀護軍,封爵博昌亭侯,屯駐隴西。公元249年,司馬懿發動政變,誅殺了曹爽。為此他心中不安,投奔了蜀漢,被任命為車騎將軍,曾隨姜維伐魏。

車騎將軍在當時是僅次於大將軍和驃騎將軍的存在,可以說待遇不錯。夏侯霸在蜀漢時追隨姜維北伐,曾不到十回合打敗郭淮救出姜維,最終卻在洮陽之戰中被鄧艾伏擊射殺。

這十位降將中,結局最差的應該當屬於禁,晚節不保,最後還是被君主羞辱致死;最好的則應該是姜維,從曹魏的一名小將,成為了蜀漢的大將軍。

編後:公眾號古歷小軍(gulixiaojun)同步開通啦,更多精彩內容歡迎訂閱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歷小軍 的精彩文章:

三國鼎立看似微妙,實則早就註定,是由遺留的兩種觀念所導致的
東漢末年的四大家族,諸葛和司馬家族勉強有看頭,曹、劉、孫靠邊站
都說「郭嘉不死,卧龍不出」,其實這裡面矛盾重重
劉備逃亡到此,結果關羽卻想起了傷心事,張飛為此還把縣長殺了
盤點:三國時期八大最強戰略家,有兩位您未必知道

TAG:古歷小軍 |

您可能感興趣

三國有4位大將,投靠曹操後都大放光彩,被稱為「最成功」的降將
三國混得最好得以善終的五大降將,沒有馬超也沒有姜維
三國時最膽大的降將,行刺劉禪不成後,就刺殺了蜀漢丞相
《三國演義》結局最慘的八大降將:三人被斬首,五人死於箭下
三國混得最好的7大降將,張遼倒數第四,榜首官至大將軍
《水滸傳》最不起眼的一位朝廷降將,竟也是將門之後
從有國士之風的悍將,到叛國投敵的降將,李陵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三國最有影響力的降將,為何蜀漢就佔了大半?原因很簡單
三國最成功的六大降將,第五讓諸葛亮頭疼,第三是孫權的噩夢
三國運氣最好的五大降將,投降敵軍後,不但升官發財,還名揚天下
三國降將的幸運:被俘後,仍有建功立業的機會
三國最厲害的五大降將,有4個名留青史,最後一個,讓關羽頭痛!
大明與後金的首次大規模戰爭,大明失利竟因為一降將!
《水滸傳》降將派中最沒有骨氣,也是最無恥的一位是誰?
幫滿清打江山,口碑卻很好的三個漢人,有一個是明朝最無奈的降將
三國中最被低估的名將,他本是荊州降將,卻數次大敗關羽和孫權
五子良將有三人是降將,為何投降之初張郃的待遇最好?原因有四
蜀中無大將到底有多現實?五虎將之後,降將撐起蜀漢的門面
此人是太平軍降將,一戰斬殺李秀成九位大將,後被爆頭而亡
細數三國里的8大「降將」,一人被譽為千古忠義,一人至今才洗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