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騰訊組局造世界級科技灣區,順豐、格力、大疆都入伙了!

騰訊組局造世界級科技灣區,順豐、格力、大疆都入伙了!

今日,馬化騰親自在香港組了一個局,他拉來順豐王衛、格力董明珠、大疆汪滔參加由騰訊承辦的首屆粵港澳大灣區論壇,與企業家們展開了一場對話。

粵港澳三個地方緊鄰,馬化騰一直致力於該區域的發展,今年恰好是香港回歸20周年,兩會上,他還提案了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內容。

騰訊組局造世界級科技灣區,順豐、格力、大疆都入伙了!

馬化騰表示,過去的20年里,整個大灣區培育了華為、中興、格力、順豐、大疆等等一大批企業,對順豐的王衛表示了特別的感謝:「對於順豐來說,超過20年的發展過程,完全見證了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的成長曆程,是典型代表,不來不行。」

騰訊組局造世界級科技灣區,順豐、格力、大疆都入伙了!

而下午的分論壇上,難得在媒體面前露面的王衛則說到:「十年前我就留意了馬老闆的騰訊,當時我理解騰訊是 QQ,我就說這是泡妞的,認為沒什麼,但我在思考 10 年下來,差別咋這麼大呢?開放的一念之差,短時間看不出來,十年之後差別非常大。」

加上港珠澳大橋即將通車,意味著從珠江西岸的澳門、從珠海到香港開車只需要花一個小時,灣區真的成為一個閉環了。

騰訊組局造世界級科技灣區,順豐、格力、大疆都入伙了!

在場的董明珠也表示希望和騰訊合作,「對於格力來講已經是一個科技型企業,有萬人的研發隊伍,我們願意做這樣的投入。我們希望吧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做空調已經不能主宰未來的家裝,大數據和科技都將融入其中。」

馬化騰認為香港要發展創新,抓了「一副好牌」,有很多優勢和條件。但粵港澳大灣區抓了不只是一副,而是「幾副好牌」。未來軟體、硬體、服務三位一體,缺一不可。

騰訊組局造世界級科技灣區,順豐、格力、大疆都入伙了!

同時馬化騰認為AI才是未來:「移動優先的浪潮已經過去,AI是未來。我們內部有四個團隊已經開始AI的研發,自動駕駛、圍棋AI(決弈)也都在進行中,通過圍棋的深度學習,在醫學領域、量化金融方面都給我們積累了很多經驗。其中也應用在模具的開發,在製造業上也做一些積累。」

以下為馬化騰演講全文:

歡迎各位來到香港參加首屆粵港澳大灣區論壇。今天非常榮幸能得到各位重量級嘉賓的支持。在我開始演講之前,我想特別感謝在座的多位嘉賓。首先我要特別感謝的是董建華主席的蒞臨,我從董先生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在最近幾次的溝通,我「偷師」了很多靈感,我對粵港澳大灣區的一些想法,可以說從董先生身上受益良多。

我也很感謝袁寶成副省長的支持,袁副省長從在深圳擔任副市長起,就看著騰訊從小到大不斷成長,給予了特別大的支持,在此表示感謝。我也感謝兩位司長剛才的精彩致辭,也特別感謝聯絡辦副主任陳冬副主任和廖京山主任的到來。

今天很多粵港澳大灣區的企業家也來到了現場。在此特別感謝恆基兆業地產集團副主席李家傑先生,我跟他是都在愛佑慈善基金會擔任副理事長,他對內地的很多情況非常熟悉,我相信他在之後的論壇會有更多精彩的見解。

感謝新世界集團的鄭志剛先生,他很年輕,但是我感覺他非常有想法。他會把建築房地產和藝術結合。幾次溝通下來,他給我很多新的啟發。我相信他一會兒的論壇也會給大家更多的建議。

還要特別感謝順豐的王衛,大家知道他是一個極其低調的人,我是花了很大精力才把他請來的,因為他一直都比較低調。對於順豐來說,超過20年的發展過程,完全見證了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的成長曆程,我說你是典型代表,不來不行。所以非常感謝他蒞臨現場,謝謝!

一會還有百忙中趕來的董明珠大姐,也感謝她。大疆的汪滔先生會參加下午的特別發布環節,他也是一個特別低調的人,堅持不發言,但是他願意參加一個發布儀式。他的老師李澤湘教授在這兒,也參與了今天的活動。李教授和紅杉資本的沈南鵬先生在去年創立了「Hong Kong X創業計劃」。我也有幸參與其中,成為顧問委員會的榮譽主席。正是在這個「Hong Kong X創業平台」中我了解和學習了很多東西。

也感謝林建岳先生以及羅康瑞主席,感謝你們的到來!以及特別感謝長期支持我們發展的周其仁教授,也是我們著名的經濟學家,以及樊綱院長今天的支持。同時特別感謝許多重量級的學者,以及從舊金山和東京灣區遠道而來的專家。今天還有一百多位媒體朋友到了現場,感謝大家的支持!

很榮幸今天騰訊承辦今天粵港澳大灣區的論壇。今天的論壇從想法到落地只有短短兩三個月時間,之所以順利舉辦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結果。組委會的嘉賓,包括政府、大學、企業、智庫和媒體,可以說全社會各界都非常關注對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剛才正如主持人介紹的一樣,騰訊的發展離不開粵港澳大灣區。我們在1998年在深圳創立,2004年在香港上市,四天前剛剛的6月16日,是我們上市13周年。我們不知不覺在香港從一個非常低股價的股票成長到現在的香港龍頭股之一,我們和香港的很多市民也在這十幾年的過程中結下深厚的友誼。

騰訊有2/3的員工就在粵港澳大灣區工作、上班,可以說香港是我們走出去的窗口。在這個過程中,騰訊一直思考如何回報我們港灣的家園。今年我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在兩會期間提出打造粵港澳科技灣區的建議。今年政府報告中可以看到政府報告首次提及「粵港澳大灣區」,更讓我們感覺到在香港回歸20周年之際,以及港珠澳大橋即將開通之際,粵港澳大灣區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機遇。

前不久,接受香港經濟日報一位記者採訪時,我評價說,香港發展創新不是沒有機會,而我認為它抓了「一副好牌」,有很多優勢和條件。粵港澳大灣區我感覺抓了「幾副好牌」,不只是一副。

舊金山灣區和東京灣區在消費電子以及PC互聯網時代引領全球科技,但是最近十年,尤其最近五、六年的移動互聯網時代,中國企業其實正在趕超全世界。我們有很好的基礎。我們再看粵港澳灣區,我們手上的幾副好牌恰恰反應未來科技發展的趨勢。未來,軟體、硬體、服務三位一體,缺一不可。大家現在看到,不管是電子產品還是軟體開發,已經不能孤立發展,一定是整合在智能設備裡面,軟硬結合,同時又連到雲端,與後端的雲服務進行整合。這是大勢所趨。這個趨勢恰恰是粵港澳灣區的優勢,包括香港、深圳、廣東很多珠三角企業,剛好具有這三者優勢。如果能把這三方面的優勢整合起來,我覺得大有可為。

過去的20年中,整個大灣區培育了華為、中興、格力、順豐、大疆等等一大批領軍企業,為未來打下了很好的基礎。簡單舉幾個例子,比如大疆,十年前創辦時,從港科大的一個研發項目落地到深圳,在珠三角來製造。創造性的開拓了跨界的「Flying Camera」市場,把航模和照相機跨界整合,變成無人機(音)。大疆佔據全球無人機90%的市場,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績。我基本上想不出來,還有哪個行業能看到這麼高的全球佔有率。

第二個案例,王衛創辦的順豐。它是大灣區服務業創新的代表。大家都知道,順豐最早是在順德和香港之間,包括整個珠三角來實現快遞服務和貨運服務,現在成長為全國投遞速度最快、服務品質最高的快遞公司。我們看到順豐不斷的創新,它的高科技含量也越來越高。

第三個案例是製造業的。大家知道珠三角號稱「世界工廠」,過去從傳統製造到未來的智能製造,成長非常迅速,誕生出了大家耳熟能詳的企業。比如格力、美的、TCL、Vivo、Oppo等等,也包括蘋果最大代工企業富士康在珠三角也有很多工廠。格力可以說是珠三角製造業的典範,它在傳統的家電行業已經以它的技術和質量、品質來征服全球市場。我還聽說格力的工業機器人也可以自用了,這是非常有潛力的市場。

最後我想談談對大灣區發展的建議。其實,現在大灣區的概念剛剛才出現,我們認為未來有很長的路要走,有幾個觀點想和大家分享。

大家知道,全球前十大市值的企業在最近這半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市值最大的公司不是能源就是金融,來來去去就是這些企業排名。但是最近半年,全球最大市值的公司有七家是科技公司。如果再去掉巴菲特的投資公司,那隻剩下兩家,前五家是美國的科技公司,中國有兩家是騰訊和阿里巴巴,很榮幸最近兩三個月躋身其中,就變成七家。這個事情很有意思。

因此,我們講發展大灣區,首先要更重視發展科技。我們希望能向國家多主動爭取政策,也希望國家給予大灣區更好的政策,能夠讓大灣區成為內地企業「走出去」的窗口,也希望這裡能夠成為國外企業進入中國市場、作為「引進來」的重要橋樑。我想,香港的金融、法制、教育環境對很多國際高端人才來說是非常容易適應的。所以,我非常希望香港政府能夠主動出擊,這樣香港就有更多的機會吸引到國內外的科技企業來到這裡落戶。我也希望政府會更有緊迫感,有時不我待的魄力。只有政府搭台出政策,我們企業才能更好地在台上演戲。

其次,大灣區要有鼓勵創新的氛圍,培養產學研一體化的創新生態。大家知道,在矽谷有斯坦福等很有名的大學能夠培養人才,有矽谷能留住人才。其實香港也有很多非常優秀的高校和基礎研究的平台,但是很可惜,培養出來的學生,尤其理工科的學生很難留在大灣區。我相信,未來需要營造更多的創新的氛圍,我建議「搬大樹,引鳳凰」,吸引更多的科企與高校進行合作,讓人才有用武之地。

最後,我建議粵港澳三地政府建立常態的協調機制。大家可以更加敞開心扉。過去可能會覺得「你發展好了,我就受影響了」。現在我們把這種競爭的心態,轉變為一種合作的心態。大家要一起發展,我們向海外、全球要人才、要市場。我覺得這是大家可以共同提高的地方。比如,人才引進方面能不能聯合推出「灣區人才計劃」。還有相關優惠政策方面,比如出入境政策方面能不能推行高科技人才的綠卡,讓高端人才的流動和跨地域的發展能更加便捷。在個稅方面能不能實行一些補貼,能讓在港澳的高端人才在大灣區範圍內工作、生活都視同於在港澳生活、工作。不像現在很多高端人才回到內地工作要數著日子,一年不能超過180天,否則的話就按國內的稅率來納稅。這對我們吸引高端人才來說,是非常不便的,我希望這裡能有一些措施能改善。

聽說港珠澳大橋即將通車。這給我直觀的感覺是,灣區真的成為一個閉環了。我們去舊金山灣區,如果坐直升飛機會看到幾座大橋連起來,整個灣區的感覺非常有氣魄。我希望在明年,應該說今年底,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之後,整個灣區的氛圍將更加形成起來,會有越來越多人願意談我們的大灣區。

今天下午我們還會啟動「粵港澳青年交流計劃」,這次我們聯合深圳的大疆、萬科等一批企業,給港澳地區和內地的中學生提供夏令營的機會,也給三地的大學生在我們大灣區企業實習的機會。我希望更多的大灣區年輕人能夠合作創新。

最後,我希望粵港澳大灣區將成為中國的世界級的灣區。

以上是我拋磚引玉,也期待在座的各位意見領袖能夠多多支持,提出你們寶貴的建議。

謝謝大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氪星情報局 的精彩文章:

和馬化騰懟完後就漲價,ofo的押金從99元調至199!
騰訊史上第一款硬體竟是閱讀器,這個選擇一點都不「騰訊」!
機器人都能繁殖後代了!「親生」小機器人具備「父母」基因
3天銷量翻500倍!董明珠:羞答答的色界手機,靜悄悄地開

TAG:氪星情報局 |

您可能感興趣

家電大戰:格力、美的、海爾三巨頭的大結局!
新能源汽車成「香餑餑」?碧桂園、恆大、格力緣何踏入跨界豪賭?
OV、華為、入局家電市場,格力、康佳入局智能手機市場,雙方的相互攪局意欲何為?
富士康入珠海、格力進南京 製造業大軍跨足晶元領域
蘇寧618戰績:是海爾、美的、海信、西門子、格力等最大渠道
格力、美的、海爾、海信、志高、奧克斯空調 網友:該買哪款?
中國家電海爾、格力、美的三巨頭在全球影響力如何?
美的、格力、海爾、海信、TCL等空調大佬5月「小八卦」
海爾、美的、格力誰最有潛力成為中國的三星?
美的、海爾、格力、TCL、海信等中國八大電子、家電集團2018年第一季度業績
每日辣評:華為、搜狐、甲骨文、賈躍亭、董明珠、江小白、格力
空調行業「三國殺」:格力、美的、奧克斯的專利爭奪白熱化
海爾、美的、格力……誰甘願淪為互聯網巨頭的代工廠?
智能早新聞:美的格力打官司、榮耀五周年升級……
AWE前夕,美的、海爾、格力、TCL連出大招!太震撼!
格力、美的、海爾等發聲:家電市場蘇寧持續第一
創維、康佳、格力投入晶元行業,中國「芯」值得期待
格力、美的、海爾、老闆電器,哪個更具有投資價值?
格力電器歐陽俊:智能製造助推中國電器行業做大做強
格力、美的體育營銷長期互懟 世界盃比賽「吹冷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