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身體健康、心理健康、思想健康三者之間的統一性關係

身體健康、心理健康、思想健康三者之間的統一性關係

身體上的痛苦、心理上的痛苦、思想上的痛苦各自有著不同的表現形態,正是為了解除這些痛苦,在人類文化發展過程中依次出現醫藥學、心理學、文化診斷學。

如果身體出現健康問題,醫藥學可以提供幫助;心理出現健康問題,心理學可以提供幫助;思想文化出現健康問題,文化診斷學可以提供幫助。對此曹政鈞在《當代中國思維狀況的系列報告》中對真理迷惑、價值迷失、思維混亂、思想痛苦等文化亞健康現象進行了論述和解答,並指出身體、心理、思想在健康上的統一性

身體疲勞會導致心理疲勞,心理疲勞會導致精力不集中,注意力減退,情緒抑鬱,進而出現消極退讓,無所作為、渾渾噩噩、精神頹廢等思想性的疲勞和文化病態。反之,健康的文化能克服精神頹廢——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合理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充滿著希望和美好憧憬的思想能克服精神空虛,進而使身體充滿健康活力和文化創造力。

《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認為,人的身體健康不但與環境有關,而且與心理活動有關。認為憂傷肺、喜傷心、怒傷肝、恐傷腎、思傷脾。中醫臨床對此進行了更為具體的闡述:

憂傷肺:肺主皮毛。人在悲傷憂愁時,可使肺氣抑鬱,耗散氣陰,出現感冒、咳嗽等癥狀。悲憂傷肺還表現在某些精神因素所導致的皮膚病上,如:蕁麻疹、斑禿、牛皮癬等。

喜傷心:過喜的異常情志會導致心慌,心悸,失眠,多夢,健忘,多汗,胸悶,頭暈,頭痛,心前區疼痛,甚至神志錯亂,喜笑不休,亢奮欲哭等癥狀,還會導致一些精神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嚴重者會危及生命,如大喜時造成中風或突然死亡。暴喜傷陽,心神渙散,中醫稱之為「喜中」。

怒傷肝:表現為肝失疏泄,肝氣鬱積,肝血瘀阻,肝陽上亢等病證。出現胸脅脹痛,煩躁不安,頭昏目眩,面紅目赤。發怒時還可能引起唾液減少,食慾下降,胃腸痙攣,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血壓上升,血中紅細胞數量增加,血液黏滯度增高,交感神經興奮。長此以往,會使人患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對患有心腦血管疾病者,可導致病情加重,誘發中風、心肌梗死。

恐傷腎:驚恐過度會耗傷腎氣,使得腎氣下陷,二便失禁,遺精滑泄。嚴重的驚恐還會導致人的死亡。

思傷脾:表現為氣血不足所致的乏力,出現頭昏,心慌,貧血等癥狀。有的還可出現噁心,嘔吐,腹脹,腹瀉等消化道疾病。

心理學認為,人的意志力對喜、怒、懼、憂、思等心理活動有一定的控制和調節作用,這種調節和控制對於維護身體健康和身心協調具有重要意義。但文化診斷學認為,喜、怒、懼、憂、思雖然是心理活動,但它們常常是由於外界的客觀事實和矛盾糾紛引起的,有一定的客觀屬性。如果僅僅採用主觀的方法強力控制、竭力忍耐、長期壓抑,有時候適得其反,這樣不但不利於解決實際問題,反而會加劇對身心的傷害。因此,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比培養迴避問題的心態更加具有現實意義。

對於同樣的事情,由於思維方式和思考力水平不一樣,心理反應強度、承受能力和處理方法也不一樣,進而對人的健康影響也不一樣。比如范進中舉,考中了舉人當然是一件高興的事情,可是范進卻控制不住自己的過度興奮,導致癔症。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對於討厭的人和事,有人能夠做到心態平和,寬容大度。有人則大動肝火,火冒三丈,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即使有人勸解也沒有用。我經常聽到有人這樣說:「不是我不想忍,是因為忍不住;不是我不想忘記,是因為我無法忘記;不是我喜歡生氣,而是我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對此,文化診斷學進一步指出,人的心理活動與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和思維體系存在必然關係,當思維體系不完整、思維方式不完善的時候,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很難釋懷,因而會導致心理問題——而解決這些心理問題的辦法並不完全取決於如何調節自己的心理活動,還取決於提高思考力水平和改善思維方式,以及培養自己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

(1)因為「想不開」,所以憂鬱,長期積累,導致「憂傷肺」。當提升了自己的思想高度,就能夠化解現實中的具體矛盾,就不存在想不開的問題了。所謂思想高度,就是要有站得高看得遠的包容胸懷和戰略眼光——如果掌握了價值思維方法論,思想高度就能夠得到大幅度提升,就不會出現想不開的憂傷。

(2)因為「看不透」,所以「想不通」,如此就會思慮過度。長期積壓,導致「思傷脾」。霧裡看花、思維模糊、邏輯混亂會制約人的思維速度,出現看不透和想不通的困惑——如果能夠掌握文化診斷學的十字口訣,就能迅速梳理思路,增強思維速度,培養良好的直覺思維能力。思路清晰了,邏輯理順了,思維速度也就增強了,遇到事情就不會出現看不透和想不通的困惑。

(3)因為「忍不了」,所以憤怒,長期積壓,導致「怒傷肝」。之所以「忍不了」與一個人的思維廣度有關。如果眼界開闊,能夠多角度看問題,就不會鑽牛角尖,也就不會局限在一件事情上而怒氣衝天。

(4)因為「禁不住」,遇事過度興奮,導致「喜傷心」。之所以禁不住與思維深度有關,浮躁、淺薄、缺乏城府的人遇到變故沒有定力」,容易興奮過度。如果掌握了時空掃描的思考方法,就能夠拓展自己的思維深度,進而看清楚事物的矛盾關係和利害背後的聯繫性和價值制衡關係。一旦看問題深刻了,全面了,就不會有「禁不住」的膚淺和浮躁。情緒穩定,思想深刻,心態安詳,就不會產生「喜傷心」。

(5)因為「放不開」,所以擔驚受怕,長期積壓,導致「恐傷腎」。之所以放不開,與一個人的思維方式有關。過分看重利害得失就會放不開,即使一些很小的利害得失也會提心弔膽。其實,有利必定有弊,其中存在制衡關係和矛盾轉化。如果掌握了制衡規律,就能夠看清楚利害之間的價值平衡,即使處在危險的環境中,也能夠化險為夷。有了這樣的自信,就不會出現「放不開」的擔驚受怕。

……

總之,養生不但要從身體和心理上修養自己的精、氣、神,也要從思維深度、思想高度、思維廣度、思維速度上改善思維和調整心態,進而確定合理的人生目標、形成科學的實踐方法、建立有效的執行體系,從而更好的解決互聯網時代的真理迷惑和價值迷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身體才更健康
五臟與心理健康的關係
心理健康了,身體才會健康
一個人在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
中醫的心理健康
健康從心開始——如何培養心理健康的孩子
健康大腦成就心理健康
關愛居民身心健康 共建心理健康門診(四)
「心理健康」的標準
關愛居民身心健康 共建心理健康門診
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漫談·人的心理健康
促進心理健康和一般健康的6種方法
解讀「健康中國行動」之心理健康促進行動,維護家庭心理健康這九項你得知道
女性心理健康的隱形殺手——進食障礙
產後抑鬱症與心理健康
吃得好心情才好,研究:健康飲食能改善心理健康
呵護職業女性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真的很重要嗎?保持心理健康應具備的4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