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隱隱於市,不在紅塵中,「鬧市叢林」蓮溪古寺探幽
01
初次聽到蓮溪寺這個名字,除了陌生還是陌生,來漢數十載,卻不知鬧市中還隱藏著這樣一座清修之地。
所以當的士司機將我們放在繁華的丁字橋路段時,我還詫異地問道「這就到了蓮溪寺了?為什麼在這麼熱鬧的地方?」
蓮溪寺位於在雄楚大道200米外的居民樓之中,巷子並不深,所以站在路邊就可窺見隱匿在民居間的灰瓦飛檐,再往前走就見到一座白牆灰瓦的古樸山門,那便是蓮溪寺。
山門有三個門,其實山門本身也叫三門,分別象徵「空」、「無相」、「無作」三解脫門,故山門也稱「三門」。
山門前有兩座石獅,工藝較為簡單,只能通過爪子下面的物件,才能分辨雌雄。
武漢的寺廟,去的最多的是歸元寺,而古德寺因其獨特的建築風格,雖未至,倒也聽說過多次。
和這幾座寺院相比,眼前這座大門緊閉的蓮溪寺顯得太過清凈了,以至於那兩頭石獅在陽光的照耀下都顯得格外寂寞。
輕輕推開了右邊的木門,吱嘎的聲音似乎驚擾到了房門處的幾位老居士,她們很詫異的看著我這個不速之客.......
我這才知道——蓮溪寺是一座不對外開放的佛教叢林。
02
蓮溪寺起源於何時具體不詳,但曾經挖出過南北朝北魏年間鎏金佛像。
前幾年周邊拆遷曾經挖出過元耶律公獻地字樣的碑石,有石碑上明載「本寺初建於唐朝」。又據寺內民國十年(1921年)所立石碑《武昌蓮溪寺記》記載:「蓮溪寺者,武昌城郭東南之勝境也。南則楚水繚繞,北則洪山崢嶸……其地勢如蓮花,形如荷葉、自唐宋以來稱曰盤龍山蓮溪寺者久矣。」
種種考據顯示,該寺應為唐代所建。也即,蓮溪寺比歸元禪寺(1658年)、古德寺(1877年)要早得很多了,只是後來由於戰火,屢廢屢興。
據武昌區文體旅遊廣電局 2013年12月所頒布的牌匾顯示——
蓮溪寺是武漢的四大佛教叢林之一,始建於唐朝,由於戰火,歷史上屢廢屢興。光緒十五年(1889年),道明和尚在廢墟上重建,現存至今的主要建築,為標準的佛教叢林格局四進三院落,即出門、彌勒殿、大雄寶殿、禪堂藏經樓、東西側為附屬建築,東有齋堂、佛學院、方丈堂;西有客堂、千佛殿等。
03
我第一次走進這座寺廟,安靜肅穆的氛圍讓我肅然起敬。
這座寺院比我想像中的要小,從山門到彌勒殿之間的大路兩旁的景象更像農家小院;左邊是一大片菜地,種著各種蔬菜果品,右邊則是一片待開墾的荒地。
我的到來,顯然打破了寺里的寧靜。一位花白頭髮的老年居士出門問我來的目的。
「我就是想來看看,聽說這裡很有名!」我答道。
對於這種不對外開放的寺院,尤其還是女眾的庵,是很有可能不會讓人進去參觀的。或許是因為我的女性身份,老居士默許我進去參觀,只是叮囑我不要喧嘩,切莫驚擾了師傅們修行。
蓮溪寺的尼眾們每天凌晨3:30開靜,到早上8點已完成 早課、早齋、打板、進堂的修行。
就在我與老居士閑聊之際,不少比丘尼從殿堂里出來,有的拿著鋤頭在掘荒地上的雜草,有的則在菜地周圍拔草,各自忙各自的,認真的姿態就像對待修行一般,全然不會顧及旁邊是否有陌生人經過。
我沿著山門前的那條路往前走,一直走到懸掛「慈悲」匾額的山牆前,高大的灰磚山牆上有歇山頂,並不是殿堂,只是一般的察房。
右手邊,是座嶄新的彌勒殿,門窗皆為新木製作,被塗上了深棕色的油漆。殿前九級台階,石階上很乾凈。拾級而上,邁步進殿,迎面的是金身的彌勒佛,左右手邊分別是四大天王,布局與一般的彌勒殿無二。
彌勒殿後是大雄寶殿,裡面有幾位比丘尼在打掃衛生,門口設置了「遊客止步」的警示牌。
雖未能進入裡間,卻能清楚的看到殿內的布置——正中間是釋迦摩尼,佛祖左右兩側分別為阿難迦葉,一個合掌,一個握拳。佛祖背後的左右兩個殿角,分別為普賢文殊二位菩薩,普賢菩薩胯下白象,文殊菩薩胯下黑獅。大殿的左右兩邊各有九尊羅漢,共計一十八尊。
院落間有幾顆古樹,枝繁葉茂,與灰牆形成鮮明的對比。窗欞窗欞上的雕花精巧細緻,甚是好看。站在院落里,還能聽到禪房裡時不時傳來的講經的聲音。
大雄寶殿的左側是千佛寶殿。殿內,正中供奉的應該是毗盧遮那佛,左右兩邊各有四層佛像。
千佛寶殿的後面是一個三廳堂的建築,中間一個懸掛著「江城煙雲」的匾額,進去正中供奉一位千手千面觀音,華麗細緻的火焰雲,頭頂是色彩斑斕的藻井。環繞著大殿四周的是各式羅漢,形態各異。 殿右手邊是延壽殿,內有私人簽位若干,左手是往生殿,內設置與延壽殿無二。
沿著殿外的台階登上邊上的小花園,可以大致看清楚園內的設置,尤其是近在眼前的千佛寶殿,中規中矩的重檐歇山頂似乎觸手可及,不遠處的是客堂的三層馬頭牆清晰可見,牆上湖綠色的華藏莊嚴四個字更填幾分古樸氣息。
客堂的師父告訴我,蓮溪寺在2013年翻修後,整個建築呈現徽派建築風格,嚴肅古樸,時不時會有攝影愛好者來此取景。
或許是太過低調,來此之前,查閱相關資料,就連百度百科顯示的圖片無一例外的都是黃牆紅瓦,衰敗中透著明艷亮麗的過去。
而如今,寺院顯然大變樣,只是一如既往的那樣安靜。
陽光下的古樹、灰牆、青磚,就連放生池邊一叢叢透著生命力的盆栽,都彰顯著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令這個乾淨安靜的寺院像在游離在世外一樣,誰都沒法想到它就處在武漢繁華的丁字橋路段。
所謂「大隱隱於市」大抵如此。
04
蓮溪寺是座民間寺院,與武昌區的其他幾座寺院比起來,它佔地面積不大,四面環繞的都是居民小區,還有小學。
對於清修之人來說,這裡確實不是幽僻之所,可這並不妨礙它享譽全國。
因為在佛教界享有「黃埔」之譽的武昌佛學院就位於這座寺內。
1928年,時任湖北佛教會理事長的蓮溪寺方文體空法師,在武昌蓮溪寺內興辦了「中華佛教湖北華嚴大學」。該校3年的成功辦學,學生最多時有60多人,期間培養出高水平的佛教人才30多位,在國內具有一定的影響。
1994年恢復辦學後,分為一院兩部,其僧眾部設在寶通寺,尼眾部設在蓮溪寺。
慈學老法師任副院長。在辦學資金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她依然堅持武昌佛學院的教學活動,佛學院的學生們也紛紛捐助,昌明老和尚、慈學老法師親自給學生上課,所有的教師也全部義務上課,不拿報酬。
在慈學法師的攝受下,武昌佛學院已走過二十餘春秋,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
2006年印宗法師繼承慈學法師的弘願,著重於佛教教育事業,一手抓寺院建設,莊嚴寺院環境;一手抓學習修持,常年早晚功課不斷,冬期坐香念佛,夏季結夏安居。
如今的蓮溪寺,在慈老與印宗法師的領導下,已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開始了新媒體渠道的宣傳,只是她們本能的排斥商業化,拒絕商業化。
修行一事,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就像昌明法師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時時入定,仍在定靜之中,片刻未離法性,如何不是修行?
想想有些人為了修行而修行,恨不得堵了雙耳不聞塵聲,刺瞎雙目不看塵煙,自封了口不言塵世,豈不是根本沒有悟道的心卻強求悟道的德?
即將離開之時,一位阿姨走了進來,和菜地旁邊勞作的比丘尼打著招呼,想必是一位居士前來學習。
新鮮的青菜已經長滿了菜畦,瓜藤掛滿了枝丫,葉綠花黃,青翠欲滴,如此美好的田園生活定會讓城市中的大多數羨慕不已。
山門依然關閉,只留有小門,出門時回望了一眼這個隱藏在高牆內的清幽之所,依然安靜祥和,不忍去叨擾。
就像我,唐突的闖進來,看一眼後安靜的告別,就像不曾來過一般。
※再別得勝橋!見證武昌城600年的小巷終將消失,比美食更讓人不舍的是故事……
※大武漢開啟酷炫的人工智慧時代,機器人可寫書可治病可停車可修復管道…Ta和人類之間,只差了一個身份證號?
TAG:老家武漢 |
※隱於鬧市中的嶺南水鄉
※雲中古剎華嚴寺,鬧市中的一片寧靜
※阜新海州廟:三百年古寺香火旺盛,隱於鬧市怎麼也缺錢?
※實拍:隱藏在鬧市的「古寺」
※在京城的鬧市中,在最深的紅塵里——訪明代古剎大慧寺
※一座古式園林,猶如鬧市中綠洲般的存在:香港南蓮園池
※勝地花開香雪海!隱藏在北京鬧市裡的禪林花海,這丁香盛開的地方!閱盡歷史滄桑 ,看遍人間美景!
※鬧市中的紅葉狩
※藏身韶關市區的老街,前身是豪宅和衙門!如今竟成了鬧市桃源
※山東鬧市驚現大量盜洞,市民說是羅成墓,挖開一看:東漢琅琊王
※山東鬧市區有一座古墓,考古隊以為是唐朝羅成墓,挖開一看是王陵
※藏在北京鬧市中的「山水秘境」!
※鍾落潭鎮有座隱於鬧市的民國建築
※環球家居隱於鬧市,又坐擁海景的時尚大宅
※民宿|都江堰鬧市之中,竟有一處白牆青瓦、綠蔭小院,隨手一拍都是「高級美」!
※藏在武漢鬧市的神仙道觀,景美人少,還有全國唯一神奇古建
※吸引眾多明星朝禮的中國最大的寺院「大佛禪院」雖身居鬧市卻猶如置身世外
※晉南隱藏於鬧市邊的小村裡,百年建築造型獨特古樸,現還有人居住
※那些藏於蘭州鬧市裡的墨香書房
※上海普陀:鬧市裡竟然私藏了一座「絕美古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