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思|皇帝只有一個
《滿江紅》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看完一篇寫岳飛含冤風波亭的文章,偶有所思,就通過這個歷史故事,來引申出一點道理,僅以為與讀者朋友們的分享。個中犀利之處,望有所啟發。
晚安。
皇帝只有一個文|伯懷
公元1127年,金軍南下攻佔北宋首都——汴京,虜去皇帝宋欽、徽宗兩父子及無數北宋子民。北宋滅亡。趙構在南京應天府即皇帝位,開啟南宋。
這便是「靖康恥,猶未雪」。
但金軍沒有停下,一直推進,趙構逃亡海上,金兵甚至叫囂「搜山檢海」。岳飛,挺身而出,集結宋朝軍隊收復帝都,消滅宋人投降政權的地方割據。迎接趙構從海上回京。
此後,岳飛一直積極北伐,企圖收復北宋故土,直到1140年,終於抵達只距離北宋都城開封府45里的朱仙鎮,但朝廷傳旨十二道金牌,岳飛班師。
次年,被誣陷造反,以「莫須有」罪名被問斬。
含冤風波亭。
簡單講完這段故事,是想讓大家除了看懂忠奸正邪的簡單對立下的後人為岳飛造神形象和宣揚的忠君情懷,更應看穿皇帝的行為背後的邏輯。
試想著當年的趙構皇帝,面對手握國家最精銳戰力軍隊的將領在外,心中是怎麼一番滋味。
前車之覆,後車之鑒。東晉南遷,大將王敦手握重兵在外,兩度攻陷都城,軟禁晉元帝。兵權,對於皇帝來說,太根本了。況且宋朝開國以來就奉行「重文抑武」策略,以加強君權。加上趙構這個皇位來的實在太不容易,承受過太多屈辱了。首先為了他自己,他不願放棄!而岳飛,揚言要迎接被俘虜的二帝回京,問題來了,那麼皇帝該讓誰當呢?
歷史有相似的一面。後世明朝正統年間,明英宗朱祁鎮率帝國幾乎全部精銳北征瓦剌,被埋伏於土木堡並全軍覆沒,英宗本人被俘虜。其弟朱祁鈺即皇帝位,此時,于謙站了出來,組織了京師保衛戰,成功保住大明帝都。後來,英宗回朝,奪回皇帝位,並殺害於謙等當年擁護朱祁鈺的大臣。
皇位的爭奪,便是如此殘酷血腥,全不顧所謂民族英雄。
這些,卻不能簡單怪罪於某個皇帝本人,我們要發現的是,隱藏在權力制度框架下的必然。
因為,權力制度下,皇帝就必須只有一個,手下的官僚個個渴望著分到一杯權力的羹。這就像一劑迷藥,讓你欲罷不能。
無不是人性在作祟。
當你身處地位越高,掌握資源越多,越難以學會放下。而普通個人之所以可以隨意放下,只是因為根本沒什麼好放不下的!
那麼,所謂順治皇帝出家僅僅只應是個傳說。只要這個政權尚在,他代表的利益就必須有人去維護,既得利益者們是不會坐以待斃的。這就是一個緊密的共同體,各人扮演各自的角色而已。
滅人論者,方為寡人!
簡單來說,只有當你是皇帝,才明白什麼是「孤」!
看來,當個好皇帝,並不是那麼一件容易的事情啊。當好皇帝,是好累的喲。所以啊,下次許願時,在想希望做皇帝前,可千萬要三思啊。
相比於權力的爭奪的黑暗殘酷,我還是寧願沉醉於良將報國的意淫情懷吧。
※小日本和中國的唐元明清全部開戰,為什麼唯獨對這個朝代畢恭畢敬?
※妃子硬塞給皇帝一個女人,卻是改變了一個時代
※徐氏家族出了13位進士12位舉人 還形成奉化的一個美麗山村
※精彩發現:此人本是一乞丐,後一人事三朝,遼宋金三朝大將!
TAG:宋朝 |
※史思明墓出土一隻銅坐龍,它有個詭異的名字,讓諸葛亮都躺著中槍
※史思明:我有千匹好馬;李光弼:我有五百母馬
※史上最清晰的歷史思維導圖,想搞清中國歷史時間軸,這個必須看!
※史思明說了一句什麼話,他兒子非要將其殺死,是不孝還是另有隱情
※唐朝秘史:從逃犯到將軍,史思明的一個陰謀讓他就此飛黃騰達
※安史之亂除了安祿山,還有一位攻城拔寨無所不能的將領,史思明!
※安史之亂的史思明你了解多少?讓這個故事告訴你他有多厲害
※安祿山、史思明:兩個治家失敗的老豆
※安祿山和史思明,差點毀掉大唐江山,最後卻死在2個小人物手裡
※文學漫談:安史之亂,沒有史思明什麼事嗎?褚人獲為什麼這麼寫?
※同樣是安史之亂叛軍之首,為什麼很少有人提及史思明?
※安祿山死史思明降,安史之亂為何平不了?兩代皇帝犯同一致命錯誤
※史思明向此戰神炫耀馬匹,戰神:派500匹母馬,把它們都勾搭走!
※揭秘!史思明被兒子殺死的真正原因,你根本想不到!
※安史之亂為什麼只重點提了安祿山,史思明呢?
※郭子儀等九大節度使六十萬人為何打不過史思明的五萬人?
※李光弼用500母馬勾來公馬千匹,史思明氣壞了:這馬真容易劈腿!
※安史之亂後,為何安祿山和史思明兩個叛軍首領還被尊稱為聖人?
※同是安史之亂叛軍首領,安祿山臭名昭著,史思明又是什麼人物?
※唐朝安史之亂,史思明登基稱帝,如何被兒子所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