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廣州市科創委: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

廣州市科創委: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

(資料圖片)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王小霞

「厚積薄發。」

廣州市科技創新委員會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為國家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和華南地區中心城市,廣州集聚了廣東省大部分創新資源,後勁值得期待。以需求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的成果轉化體系『最後一公里』攻堅,也正在收到成效。」

頂層設計搭建科技成果轉化政策體系。出台了「1+9」系列政策,基本涵蓋了科技成果源頭供給、成果轉化的體制機制保障、成果轉化收益分配、服務支撐體系建設等方面,以期達到優化生態、支撐發展的效果。

協同創新聯盟推進成果轉化和產業化。依託廣州產學研協同創新聯盟,已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健康、3D列印、高端裝備製造等產業技術領域和服務領域,組建廣州大數據產業協同創新聯盟等130個各領域創新聯盟。2016年,廣州產學研協同創新聯盟開展成果轉化項目數達25項,轉化產值約3000萬元。

強化載體構建科技成果轉化支撐。支持具有整合技術、資本、人才等創新要素能力的科技創新服務機構建設,計劃3年共支持30家科技成果轉化示範機構,每家補助100萬元;扶持50家科技服務機構,每家補助不超過50萬元。在廣州市科技計劃中設立「技術轉移示範機構(中心)建設」專題,重點引導廣州地區高校、科研機構加快技術轉移示範機構(中心)建設,著力解決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問題。

科技金融結合降低企業研發轉化市場風險。設立科技信貸風險補償資金池,構建風險共擔機制。2015年底,廣州市就設立了全國規模最大的廣州市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風險補償資金池。

創交會平台推動創新成果和技術交易「落地」。2017年創交會已於5月26-27日在琶洲廣交會展館舉行,5月18日上午,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平台正式上線,宣告了「永不落幕」的創交會全方位運行體系形成。

發揮帶動作用撬動中小微企業創新投入。2016年是廣州市首次實施科技創新券工作,較好地激活了中小微企業和創客的熱情。

在培育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方面,廣州市也在發力。如形成了科技企業孵化育成體系,打造了涵蓋苗圃、孵化和加速三個階段的全鏈條孵化(含眾創空間)服務體系。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科技企業孵化器203家,孵化總面積超過850萬平方米,湧現了達安基因、中大創新谷等139家特色鮮明、模式多樣的眾創空間。

主 編丨毛晶慧編 輯丨曹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時報 的精彩文章:

王昌林:著力構建差異化區域創新體系
化肥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迫在眉睫

TAG:中國經濟時報 |

您可能感興趣

匯桔網「機器人+AI醫療大健康」專利技術成果發布對接會 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
邯鄲市民車:打通城市公共交通「最後一公里」
萬鋼談科技成果轉化:要打通行業壁壘 融合產學研
南京秦淮區紅會:推動「博愛家園」建設 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
以智能化助推金融科技發展,打通數字普惠金融「最後一公里」
東方網力打通城市安防「最後一公里」
柯城區打通學前教育「最後一公里」
打通政務傳播與百姓最後一公里,快手與牡丹江達成戰略合作
馬化騰:打通「最後一公里」,助力主流媒體數字化升級
汕頭:打通城市交通「任督二脈」
國家公園應推動生態產品價值轉化,打通保護、發展、富民三大通道
助力南向出海大通道建設 自貢傳化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項目揚帆起航2:「三港合一」打通自貢南向出海大通道
打通技術貿易「最後一公里」 2018上交會匯聚國內外高尖科技
AI民主化打通AI底層技術線
打通最後一公里 形成價值鏈閉環——衛生經濟學家馬進教授談醫保精細化控費
寧夏打通縣級黨校教師正高級職稱評審通道
主打通道和服務 「高輻射」新加坡成「一帶一路」東南亞樞紐
創略科技楊辰韻:打通線上線下數據,用AI和大數據玩轉營銷
打通雙創最後一公里 南沙香江獨角獸牧場這樣做
打通粵港澳灣區「任督二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