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選神器:數據挖掘與噴子的網路游擊戰
CNN於6月16日發布了一個報道,大致的意思是國會俄羅斯干預大選調查組要邀請川普的數字媒體總監Brad Parscale去「喝茶」[1],Business Insider的記者補了一刀,聯繫了數據挖掘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並指出FBI正在檢查其數據分析程序,調查其是否與俄羅斯水軍合作,在大選期間推送假新聞[2]。
國會俄羅斯干預大選調查組請川普的數據總監Brad Parscale接受調查
Parscale的人生也挺傳奇——這位前任大學籃球隊員留著一把大鬍子,川普一開始付了1500美元讓他做競選網站,隨後又讓他來管理、協調網路競選廣告事宜。在他位於德州聖安東尼奧的辦公室里,有100多名工作人員和共和黨國家委員會的專家一起合作,在臉書上花費數百萬美元精準推送競選廣告。雖然他一直保持低調,說自己曾在半夜時接到電話被問「是不是幫川普搞數字營銷的那個傢伙」,並告訴媒體他的團隊里並沒有任何數據科學家,只是做一些簡單的內容營銷、在社交媒體上擴大影響等。大選期間,與他一起工作的還有共和黨資助的數據挖掘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被認為使用心理數據(psychographic data)在社交媒體上尋找到潛在的川普支持者(這其實是政治傳播界常見的一種推廣方法) [3] 。而川普的軍師班農,曾經是Cambridge Analytica董事會的副主席。
川普競選的數字媒體總監Brad Parscale
另一名關鍵人物——川普的女婿Jared Kushner登上了福布斯12月10日的封面。這篇文章探討了Kushner如何把推廣川普作為一個創業公司來跑,找了矽谷的專業技術人才來提升營銷效率,以前在網上賣MAGA小紅帽一天賺8千美元,一下變成8萬。在另一個測試中,Kushner花了16萬美元將一系列川普專門談低技術政策(low-tech policy)的視頻推送給用戶,瀏覽量過千萬。
通過結合數據挖掘的分析,競選團隊可以觀測選民關心的話題(貿易、移民,變革)和其所在的街區,甚至發現了一些神奇的關係:比如喜歡看殭屍劇《行屍走肉》者憂心移民,喜歡刑偵片《NCIS》(海軍罪案調查處)者反對奧巴馬醫保。通過向不同州投放不同內容,以更低廉的廣告支出吸引到更多用戶的互動與捐款[4]。
形成假新聞信息傳播產業主要有三個步驟:
首先,需要有平台來提供新聞信息的載體,這一點通過在境內、外建立的極右假新聞網站即可達成。
建立假新聞網站者不一定需要政治利益的驅使或大量資金投入,簡單地購買像模像樣的域名,使用亞馬遜雲端伺服器,使用開源平台便可建站,幾個還沒畢業的大學生在人均GDP只有一萬五千美元的東歐小國馬其頓可以做到月收入五千美元以上。他們通過誘導點擊的標題黨(clickbait)來吸引臉書讀者前往,再通過網頁廣告(display ads)收取廣告費。
倘若你在大選期間觀察過臉書推送的競選新聞,肯定見到過不少此類小站的假新聞(還有部分是朋友偷偷的點贊推薦)。點進這些小站,頁面上下左右都是廣告,還都是些「大胸美女要和你做朋友」,「如何一個月讓yj長5厘米」之類的廣告。
這些網站的主要的盈利方式是通過每千瀏覽量收取30-60美元的廣告費。讀者若不點擊,網站可按廣告的瀏覽量賺錢;讀者若點擊了廣告(不小心也算),還可以按點擊量賺錢,色情網站的價格更高。谷歌廣告只是一個比較大的平台,其他還有成千上萬個網頁瀏覽廣告平台,不需要執行谷歌所謂的「假新聞網站不予投放廣告」的政策。
其次,俄羅斯被指控通過網路噴子和機器人(bots),建立大量的臉書賬號、甚至購買臉書廣告來迅速傳播這些內容[2]。
華盛頓郵報報道指出,不少從俄官媒RT和Spuntnik上傳開的小新聞,被俄水軍在臉書上廣泛點贊轉發傳播,甚至騙過了社交媒體的推薦演算法(algorithm),被當成了「熱門頭條」新聞推送給用戶[4]。
在大選前很多臉書討論主頁(group),甚至主流新聞網站的發帖下,總會湧入大量水軍噴子(troll)複製粘帖陰謀論、跟人爭吵、人身攻擊、帶亂評論節奏。以前我也好奇點開過這些噴子的主頁,裡面只有挺川新聞,而在大選之後,這些人彷彿一夜之間消失了。
目前美國司法部正在調查的「俄羅斯干擾大選」一事,除了要查明俄是否有針對性地攻擊黨派國家委員會伺服器、攻擊選票機器,也正在調查俄羅斯是否通過網路輿論控制,影響美國人的觀點。
最後,川普團隊恐怕更多的只是坐享其成,順手轉發。
至於川普團隊是不是」與俄羅斯有預謀地聯手傳播假新聞「,還需要司法部的調查才能下定論。然而個人認為,通過順勢來推送這些有利自己的新聞,再加上無數的免費媒體報道,坐收漁翁之利也是一種選擇。
Buzzfeed上有兩篇對於馬其頓建立右派小網站少年的的報道。「馬其頓的經濟太弱了,就想通過這樣的方式賺些外快」,接受採訪的少年表示他們的出發點主要是為了錢。最早在年初的時候,他們寫過很多支持Bernie Sanders的文章,但效果一般。到了川普正式當上共和黨候選人時,網站流量直線上升,「美國人就是愛看川普的新聞」[6][7]。
一位馬其頓少年寫得最成功的一篇 《希拉里在2013的時候說,希望有像川普這樣的成功人士競選總統》,被掛上臉書僅僅用了一星期就有48萬的互動(分享、點贊和評論);對比當時紐約時報關於《川普1995年的報稅有9億美元損失》的獨家報道,僅有17萬互動。
然而這些假新聞網站的製造者並不都在馬其頓,假新聞也並不是這次大選才出現的,在美國國內做假新聞的人也不少。媒體NPR通過域名註冊順藤摸瓜找到了一連串類似的網站,比如:
NationalReport.net
這些網站都是山寨了主流媒體National Review,USA Today,Washington Post的域名。在洛杉磯的郊區,記者最終找到了這家「謠言工廠」的負責人並採訪了他。負責人說一開始只是想搞笑,結果發現,假新聞在自由派那邊傳不開,很快被闢謠,而在右翼一邊會爆炸性傳播。於是從2013年起,他就開始專門為極右做「新聞」,並雇有20多名寫手。大批謠言、斷章取義和扭曲的結論就是這樣被生產出來的。
與真正的ABC網站,logo和網站設計完全不一樣:
相對於微博上莫名奇妙的水軍轉帖,「五毛」二字所有中文社交媒體用戶都不會陌生,然而對幾乎沒有體驗過什麼是「網路監管」的美國人來說,「水軍」反倒是個新鮮事。本來自由言論和民主就是假定大家都是隨機的,自然對以「國家機器出動帶頭宣傳」的網宣形式毫無免疫能力。
前有俄控水軍堵塞了言路、在網上用網路暴力壓制自由發言;後有假新聞的牟利形式提供了平台,帶著恐懼和困惑轉帖的吃瓜群眾成了「幫凶」。
政治宣傳(propaganda)可以被分為黑色和白色,白色一半來自公開、可識別的來源,信息基本正確,以技巧性的勸說為主,常會以單邊觀點的闡述;而黑色宣傳的信息來源多為偽造,信息中摻雜了大量的謊言、欺詐和誇張,以抹黑敵對者的公眾形象為目的。主流媒體的政宣主要是白色,本次大選的右翼則選擇了黑色。
對普通民眾而言,「陰謀論」比枯燥乏味的專業數據有趣多了。互聯網普及對民主制度的挑戰絕對不小:在言論控制的環境下,網「監管」很大程度上能起到作用;而不受控制的輿論,假新聞就像游擊戰模式一樣在全世界範圍內的大規模重演:它能來你處到處搗亂,你卻不能到它處老老實實開店。
前FBI局長科米在國會作證中談到了一點:「(俄)想要當著全世界的面破壞我們的信譽,他們認為我們偉大的實驗(指民主)對他們而言是威脅,所以他們會儘可能地嘗試抹黑。他們還會捲土重來,因為我們,儘管內部矛盾重重,仍是這個世界的燈塔,他們不喜歡這一點。」
2016年大選,假新聞的傳播起到了一定影響輿論的作用,然而具體影響了人們的選擇多少,我們無法量化。只是我們知道,針對美國民主與自由社會的攻擊,在不久的將來,還會回來。
這只是一個開始。
[1]http://www.cnn.com/2017/06/16/politics/russia-investigators-trump-digital-director/index.html
[2]http://www.politico.com/story/2017/05/23/fec-trump-russia-facebook-238695
[3]https://www.buzzfeed.com/henrygomez/donald-trumps-michael-bay
[4]https://www.forbes.com/sites/stevenbertoni/2016/11/22/exclusive-interview-how-jared-kushner-won-trump-the-white-house/amp/
[5]]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business/economy/russian-propaganda-effort-helped-spread-fake-news-during-election-experts-say/2016/11/24/793903b6-8a40-4ca9-b712-716af66098fe_story.html
[6]https://www.buzzfeed.com/craigsilverman/how-macedonia-became-a-global-hub-for-pro-trump-misinfo
[7]https://www.buzzfeed.com/craigsilverman/how-macedonian-spammers-are-using-facebook-groups-to-feed-yo
[8]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ews/the-intersect/wp/2016/11/17/facebook-fake-news-writer-i-think-donald-trump-is-in-the-white-house-because-of-me/
※國會棒球訓練槍擊:子彈不分左右,亂槍之下都是輸家
※退出《巴黎協定》的背後:掙脫環保束縛的夕陽工業
※你還能看到「女德課堂」,是兒童節最大的諷刺
※北美留學生日報:穿越國境的網上紅衛兵
※FBI局長科米離職疑云:被嫌疑人開除的警探
TAG:反吃瓜聯盟 |
※七大加密貨幣挖掘工具和殭屍網路
※《魔獸世界》數據挖掘:祖達薩之戰武器外觀
※專訪中投屠光紹:「中國視角」挖掘機會,打造跨境投資生態網路
※二戰舊戰場挖掘現場:遺留武器銹跡斑斑,戰士骨骼堆積如山
※藍翔電競戰隊選手ID亮瞎眼,打野真的就叫「挖掘機」?
※探寶人員挖掘二戰武器,收穫大量戰爭彈藥,投擲出去瞬間爆炸!
※探寶人員挖掘二戰武器,發現德國地下隧道口,這才是地下軍火庫!
※基於社交網路大數據的時空模式挖掘
※從大沽造的盒子炮騎槍看進一步挖掘駁殼槍的潛力!
※《戰地1》大神玩家進行數據挖掘 發現了這些新武器!
※探寶人員挖掘二戰武器,卻收穫德國「大巨蛋」,看著就膽戰心驚!
※探寶人員進入洞穴挖掘,發現二戰軍火庫,沒想到全是嶄新的武器!
※探寶人員挖掘二戰武器,隧道中意外收穫嶄新槍械,打死都不願賣!
※《火紋風花雪月》數據挖掘!瘋狂難度死神騎士主動出擊
※數據挖掘在洋碼頭的風控與反作弊應用
※探寶人員郊外「探險」,挖掘二戰銹跡斑斑武器,最後發現隧道!
※數據挖掘乾貨總結-神經網路和深度學習
※探寶人員挖掘二戰武器,荒野中「大豐收」槍械,一挖就是一麻袋!
※藍翔電競選手ID曝光!打野的叫挖掘機 輔助叫廚神 上單叫汽修……
※火箭奪冠?勇士不幹了,科爾挖掘新戰術,杜蘭特庫里躺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