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兒童閱讀,我們在為什麼而焦慮
回顧6月10日和11日在廈門、福州兩場讀小庫活動的現場提問環節,感受最深的就是家長內心的各種焦慮、矛盾和衝突,我們遴選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問題放在這裡,希望可以給各位家長提供一些參考。
-1-
提問:我的孩子最喜歡的兩件事情,一個是讀書,二是玩遊戲。現在的社會充斥著各種電子產品,有時候你很難把一個東西禁掉。應該如何結合電子遊戲和自然界的東西?
張立憲:我覺得讓小朋友不去玩遊戲是不可能的,他玩遊戲得到的不僅僅是快樂,玩遊戲也不僅是在消磨時間,他學到的很多技能也許是讀書帶不來的,至少不用把遊戲視為一種無用的娛樂。最重要的是他對時間和精力的分配能力。
因為他現在還比較小,我認為反倒沒關係。他現在可能讀的是繪本,以後可能還會有所謂的橋樑書,最後會變成給真正的大人看的很厚很厚的書。美國科幻電影《星際迷航》其中有一集,外星怪物侵入宇宙飛船,船長帶著幾個船員逃生。他去了飛船配備的圖書館,進了圖書館之後,他隨便選了一本書,比如《戰爭與和平》,這時書已經不是一本書了,是一本電子卡片,他就把《戰爭與和平》的電子卡片往讀取機上一插,整個圖書館馬上變成了一個宏大的舞會,就是《戰爭與和平》的那場舞會。然後各種虛擬影像穿梭其中開始跳翩翩起舞,他們這幾個人就混在裡頭。當然了,那些外星人也很傻,分不出真實的生物體和虛擬影像的區別,就騙過去了。
我當時看到這一段的時候,真正的疑問是讀小說和看小說拍的影視劇是不是等量齊觀、不能取而代之的。《紅樓夢》的電視劇也拍了幾個版本,不能說看完電視劇《紅樓夢》就算讀過了小說,或者宛若讀過了。文字是最簡單的,但是通過文字架構出來的空間世界、想像力,是落到實處的這種影視化、舞台化的表現方式都不能具備的一種優勢,也就是文字的優勢。
所以小朋友以後玩遊戲、看電影、追美劇都沒問題,但是盡量讓他專門空出一點時間來讀很厚很厚的書,純文字的書。這是一種自我意識,能讓你變成一個非常快樂的人。讀純文字的書不是枯燥無味的,它會真正給你帶來那種刺激、新鮮。
-2-
提問:我家兩個兒子,一個六歲上一年級,從小就有看繪本的習慣,一個三歲多,到現在也看了很多的書,但是識字量不是很大。我現在很糾結,因為他看書都是我們念給他聽,他拼音會一點點,字也識一點點,但又構不成自主閱讀。我到底是要給他多念呢?還是讓他多識字多認拼音呢?
張立憲:其實您無意中做對了一件事,就是沒有教他們識字。我看過一個真實案例,是歐美的一個國家,幼兒園的老師教小朋友認字,結果被家長告上法庭,最後這個老師被罰了。幼兒園時代就不應該認字。當然這個放在中國會非常難,因為家長是需要攀比的,一看人家的小孩拿起一本書,毫無障礙地讀出來,您這小孩看幾個字,相看兩不厭,誰也不認識誰,確實會很焦慮。
但我認為這個焦慮沒有必要。小朋友認字,也不一定從拼音認起。我們看中國的「中」這個字,只有四劃,但是如果讀的話有五個字母,比認字還難。他在生活中有各種途徑可以認識「中」字,我們的「大熊阿比」系列繪本,還有《熊夢蝶 蝶夢熊》,都有光碟錄音,是有聲書。很多家長後來跟我們說,他們就是送小朋友上幼兒園的路上,車裡放這些聲音,小孩突然有一天就拿起書,一個字一個字對著讀下來,他就是通過聲音來識字。這個過程最好玩的不是認這些字母,而是他把聲音和字母一一匹配上了,這其實更了不起,這比認識「熊」字,還是「夢」字,還是「蝶」字更了不起。所以我覺得您真的不用那麼焦慮,遠遠有比認字更有樂趣,也更有意義的事。
讀小庫所有的書都沒有拼音,因為我認為通過拼音認字是很不科學的。孩子上學之後,讓他在課堂上完成就好。
-3-
提問:關注讀小庫是因為做了家長,能否給我們介紹一下讀小庫選擇作品的標準?此外,讀小庫有沒有打算跟小讀者進行一些互動?
張立憲:任何選擇本身就是一種三觀的體現。我自己的考量,第一就是洗眼睛,通過一本書讓孩子能夠體會到一種美,書除了能傳遞歷史知識、科學知識、社會常識等,更主要的是審美教育。這種審美教育不是看幾幅世界名畫就夠了,而是貫穿在生活的各個細節中。他看的書,他穿衣戴帽、衣食住行,吃飯用的碗,都有美和不美之分。我們希望能夠讓小朋友有這種審美體驗,一種高品質的體驗。
第二個同讀小庫的自身特點有關係。讀小庫的書沒有在噹噹、亞馬遜等平台售賣,只在我們自己的小體系里,這樣就要求我們盡量做得完備一點,所以我們的書現在是五個年齡段,從剛生下來一直到十五六歲全部涵蓋,橫跨各個領域,希望它比較完備、比較系統地為孩子提供精神食糧。我們用套餐的方式把書搭配好,家長可以直接選擇套裝,也可以選擇單品種,組織自己的套餐。
第三,我們才剛剛起步,做了三四年,也希望大家把自己看到的更好的信息、出現的各種問題反饋給我們,讓我們來逐漸優化讀小庫,做得越來越好。
孩子最重要的是時間,一個家長把一個小孩成長中最寶貴的這段時間交給你們,去讀你的書。所以我們的努力能不能對得起小朋友的這段時間,確實是茲事體大。
至於互動環節,希望明年能夠實現,我們想做一個「讀小庫會員通訊」。假如我們還是分成五個年齡段,比如說你的小孩是五歲,你就可以選擇一個三至六歲的會員通訊,可能是一個季度出一本,或許是網上用電子書的方式,增加小讀者與讀小庫的交流。
-4-
提問:孩子受我們的影響,從小就在一個很好的繪本環境中長大,可是他的同伴非常喜歡看其他類型的書,因此他在班裡面沒辦法和其他人交流。比如很多孩子喜歡看《熊出沒》,而我們覺得這個片子有暴力傾向,孩子會去學習、模仿。但孩子說其他人都在看,這樣就產生了一個融合的問題,要怎麼去處理?
張立憲:這有關小孩的孤獨感。他在家就很孤獨,家裡所有人跟他都不是一個型號的動物,他只有找到同樣大小的動物,才會有安全感。結果同樣型號的動物,別人都在談論這個,他一句話都插不上嘴,並且也不知道別人談論的是什麼,他想談論的東西別人都嗤之以鼻。
我們大人也是這樣,現在所有人的關注點都被微博熱點追著跑,如果吃飯的時候不聊這個,不聊聊福州的房價,好像就沒別的話題。這個可能就是人在社會化中必須要做的一件事。但是你依然要讓他體驗到這種孤獨的價值,他會被排擠、被排斥,但這種排斥給他帶來的價值,是獨一無二的。
所以我認為,可以讓他也去體驗一下《熊出沒》,讓他內心有自己的判斷。我可以去和我的小夥伴們分享《熊出沒》,但是我自己內心喜歡的是什麼。這其實是對他社會化的一個很好的訓練,因為一個人走向社會,不可能全由著自己的性格來,也不可能全聽別人的,在這中間怎麼找平衡?
如果一個小孩他自己喜歡的東西和他周圍的小夥伴都格格不入的話,他是格格不入到底呢?還是試圖完全向對方投降呢?還是在中間找到一個度呢?你看這是多好的一個課題,如果這個小朋友能夠做好這個平衡,我想他可能就迅速成年了,他內心就成年了。一個能夠遇到這種問題的小朋友,我認為他比那些和都喜歡《熊出沒》而歡聚一堂的小朋友更幸運。
-5-
提問:孩子不可能永遠生活在繪本和童話的世界裡,結合不久前發生的林奕含事件,女主人公遭受了教師的暴力侵害,後來自殺身亡。有一種聲音說是因為文學的欺騙性害了這個女孩。所以閱讀童話之外,我們如何能夠讓孩子更理性、更客觀地去看待這個現實的世界?
張立憲:我參加過一次稅務方面的培訓。一個培訓老師說,很多中國企業家都抱怨稅交得多(當然交得多是肯定的)。他說為什麼你覺得交得多,是因為你不想交稅,不想交稅指的不是你抗拒交稅,而是你沒有想到要交稅,所以你才覺得交得多。如果你很早就想到我要交稅,並早做準備的話,其實在合理合法的情況下是可以少交的。
我們很多時候給小朋友提供的讀物是太偏食了,根本沒有想到他們長大後會面臨一個什麼樣的險惡環境。這就是我們為什麼會保持文藝腔,或者小清新。文藝腔、小清新沒有一點毛病,但問題是文藝腔和小清新不是全部。我們有很多家長從小就讓小朋友喝純凈水,結果小朋友的抵抗力反倒下降了,因為他體內可能缺乏那種歷練,那種細菌。病毒給他的傷害會讓他變得更加強大。
這個錯誤不是閱讀本身的錯誤,是我們自己設置的閱讀議題導致的錯誤。明亮美好的閱讀肯定是對的。但明亮和美好不是這個世界的全部,這個世界有很多暗黑,但這些暗黑家長有沒有勇氣讓小朋友去了解,或者給小朋友適當也採購一些這樣的書。
讀小庫裡頭有很多這種書,不能說暗黑,但有很多這種傾向的,比如面臨死亡的話題等等。我想我們中國小孩和外國小孩會面臨不同的問題,很多外國書拿到中國水土不服,而很多中國小孩面臨的話題是外國小孩連想都沒有想過的。比如排隊,外國小孩不需要教怎麼排隊,但是對於中國小孩來說,不僅要教育他排隊,而且要教育他怎麼面對加塞,還要教育他,如果前面的人不斷地加塞,加塞到你如果老老實實地排隊,就永遠排不到的話你怎麼辦?甚至他要面臨的問題是他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去加塞,那他怎麼辦?
這些問題只要存在,我們就要有勇氣去面對他,而不是說給他提供一本什麼《快樂王子》,然後就不再管這些事了。所以我認為,還是有關閱讀的系統性和完備性。我們為什麼對交稅特別不高興?是我們沒有想到要交稅,為什麼很多小朋友長大以後面臨很多問題猝不及防,是因為從小就不想讓他面臨這些問題。
如果看到有一些書主題相對沉重,相對暗黑,我覺得也不妨鼓起勇氣來讓小朋友讀,而不是把它繞開。
-6-
提問:我給我家的小侄子買過一本類似《民國老課本》那樣的書,他今年大概四年級,但讀了幾章後就不感興趣了,可能因為是個男孩,閱讀口味更偏科幻、科普方向。我是不是應該堅持讓他去讀一些《民國老課本》這樣的讀物,還是說讓他長大以後自己去發現?
張立憲:他現在四年級,正是自我意識覺醒的時候,自我意識覺醒的最大表現就是對抗。你認為他應該做什麼,他會覺得這不是我的義務,你認為他應該讀老課本,他覺得這是你認為的,不是我認為的。會有這種衝突,我確實覺得老課本沒有那麼重要,如果他實在不想讀就不讀吧,它不是教材也不是必修課,只不過是課外書中的一種。但是我認為在這個過程中,更重要的是與小朋友對這種對抗情緒做溝通和交流,我們也有跟爸爸媽媽對抗的時候,對抗情緒肯定是存在的,並且它是人成長過程中最有價值的東西。你是和小孩把這個對抗情緒發展到不可調和,甚至發展到一個分裂性的結果,還是和小朋友一起來面對?
讀書本身的衝突屬於柔性衝突,吵翻了天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真正重要的是我們一起解決這種衝突的能力,這樣以後當剛性衝突來臨的時候,我們有智慧、有經驗去解決。所以他願意讀科普書就讓他去讀,但是也和他分析一下,這個老課本我們不願意讀,有什麼解決辦法嗎?你是不是也可以不一下就全盤否決?所以我認為這種溝通本身比溝通的結果,更有意義。
-7-
提問:今天的主題是「親子閱讀」,家長總是在尋找關於兒童閱讀指導方面的書,但時間和精力都比較有限,能不能給我們開一兩份關於親子閱讀的的書單呢?
張立憲:我們出的書就是書單,這不是吹牛。因為每一本書對我們確實都是真愛才出的。兒童圖書浩如煙海,英美法德日意這幾大語種,幾乎所有我們都有版權合作。不用說跟那麼多國外出版社合作,就是選其中任何一家,它的書都出不完。所以在這裡,我們的選擇本身就已經是書單了。
讀小庫現在用套裝的形式,一年出四輯,每一輯就是現成的一箱書,按照我們的理解給小孩配好,但這並不意味著這個書單就是現成的,你要看他的反映。如果說一個7歲的小孩,你給他買了一套7-9歲的書,他讀著覺得不過癮,那你嘗試讓他換一個更高年齡段的書。如果他讀得吃力,不妨換一個更低年齡段的。
比如《猜盒子》,我們現場給到上小學的學生,我想大部分人都會覺得這太不值一提了,這麼簡單的一本書看過扔掉就得了。但是家長有沒有可能幫助他讀深、讀透?我們大人不是說花錢給他買書就完事了,讓小孩自己去讀書;我們大人在這裡看微信,在朋友圈裡點個贊就得了。買完書之後,真正的辛苦才剛剛開始。
說到這,不得不提到出版的本質,出版的本質其實特別殘酷。我們買其他的商品,一罐可樂兩塊五,那個水給你帶來的價值大概是兩塊五,但是這本書您是花二十塊錢買的,這本書有可能讓你覺得一文不值,甚至還虧掉很多錢,也有可能會讓你覺得值兩百還是兩千。為什麼?因為您花二十塊錢買的書只是它的物理成本,它的物理成本就是這本書印了多少紙,印得怎麼樣,是精裝還是平裝。
一本書真正賦予的是情感價值和精神價值,都沒有在定價里體現。還有可能是負數,有可能是極高極高的價值。並且對於不同的人,它的價值體現也會不一樣,所以就看你有沒有能力和小朋友一起把這本書的價值挖掘出來。買完之後真正的旅程才剛剛開始,真正費心費力的閱讀才剛剛開始,一本書對小朋友精神世界的入侵和撫慰也才剛剛開始。
-8-
提問: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也是一名家長,有的時候我感覺蠻分裂。因為孩子們會把在學校里學到的很多東西帶到家裡,我很想知道,如何平衡教師的權威性和家長要給孩子的多元化的引導?第二個問題,我給老二講故事,比如小紅帽的故事,最後獵人從大灰狼的肚子里把外婆和小紅帽救了出來。這時候老大馬上說:「他們怎麼可能再從肚子裡面出來呢?這是不可能的。」或者講《匹諾曹》的故事:「說謊的話鼻子會變長。」老大馬上就會插一句:「媽媽是騙人的。」
張立憲:先說第二個問題,這是所謂的神補刀,小孩就是專門負責潑冷水的,這是小孩的天性,他到了那個年齡就一定要干這個事,刷存在感。在這樣的情景下,你可以告訴老大,你在成長的過程中已經學會了辨別這些故事,這很了不起。
對於老二來說呢,他就有了榜樣,聽到這些故事以後,他會有自己的解讀,有自己的判斷。比這個更重要的是「群商」,所謂「群商」就是群體中的每個人的智商。你可以告訴老大:「你這樣潑冷水傷害了多少人,你把你媽媽傷害成這樣對你有什麼好處?」讓他在這個裡頭得到一個群商教育,可能比您被他潑冷水之後特沮喪要好。
但是真的到這一步的時候,大家都已經歷經滄海,就知道不管是到了福州,到了北京還是出了國,什麼豪宅什麼寶馬香車,跟幸福並不是完全地劃等號。我們就發現焦慮依然存在,這些焦慮不是來自那些外在的東西,所以我說有了焦慮反倒是好事,總比以前自欺欺人,或者總是生活在物質中,覺得有物質的東西就夠了,要好得多。
我覺得這就是人生,就是克爾凱·郭爾說人生三大絕望:第一個絕望叫你不知道什麼是你自己;第二個絕望叫你想成為你自己;第三個絕望是你不能成為你自己。其實我們一輩子,就是在這三個問題的自我折磨、自我掙扎和自我拷問中度過。
我們剛才提到小朋友有他愛讀的書,但周圍小朋友都在讀《熊出沒》;他們在學校接受的是一種教育,回到家裡又是另一種教育;或者我們的小孩讀了這麼美好光明的書,沿途去面對的又是一個黑暗、孤獨的社會;包括我們自己努力奮鬥,到最後發現自己得到的東西並不是自己想要的。
這可能就是人生,人生下來就得面臨這樣的困境。這就是此岸和彼岸,我們生下來都在此岸,心靈嚮往著彼岸。有的人一輩子都達不到,有的人最後放棄了,不想成為他自己,有的人一輩子都以為我生活的此岸就是彼岸。但我覺得我們活著不就是干這些事嗎?
※一日一誦:《感遇·其二》
※讓孩子快樂的源泉就來自內心
※一日一誦:《江上漁者》
※一日一誦:《烏衣巷》
TAG:讀小庫 |
※我想跟你聊一些關於兒童使用抗生素的問題
※關於兒童房裝修,我有這3點經驗告訴你!
※讀讀那些關於兒童的詩詞
※關於兒童支氣管哮喘你想知道什麼,我們直播給你聽~
※假笑男孩的背後不僅有朱一龍,還有關於兒童教育的迷思
※關於兒童肺炎,很多家長仍認識不夠
※關於兒童防晒那些事兒
※4歲胖墩睡夢中去世,關於兒童肥胖你可能不知道這些……
※了解關於兒童自閉症
※那些關於兒時的年味,你還記得多少?
※關於兒童白血病,父母應該了解的基本常識
※別犯錯!關於兒童安全座椅,你必須知道的
※家的改造,關於兒童閱讀角
※關於兒童預防接種,你需要知道的幾件事
※關於兒童教育你可能不知道的?
※關於兒童性侵害你需要知道的一些事情
※關於兒童青少年近視,存在哪些誤區
※關於兒童吃糖的「好與壞」
※關於兒童腺樣體肥大的問題,一篇精選問答全了解
※關於兒童生活質量,看看美國哪些州是最佳,哪些是最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