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即墨:曾經,這個村莊的大蒜就像煙台的蘋果萊陽的梨一樣有名
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即墨市移風店鎮西太祉庄村有一種農產品在方圓百十里地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那就是太祉庄出產的大蒜。
太祉庄大蒜有三個特點:
一是辣。大蒜素含量特別高,是普通大蒜的幾倍。就飯吃時,只要幾個蒜瓣兒即可,不一會額頭上就冒熱汗了,很少有人敢吃下整頭蒜。大蒜很適合用來拌冷盤,夏天的黃瓜,冬天的白菜心,倒上一點蒜泥,就是一盤十分好的下酒菜,越吃越辣,越辣越愛吃,吃的是面紅耳赤,直吐舌頭,大呼過癮,吃到最後,連菜湯都喝了。太祉庄大蒜是營養豐富、鮮美可口的調味佳品。
二是紫色的蒜皮。說來也怪,不管是白皮的或者是黃皮的大蒜,只要在太祉庄這裡種下,到了收穫時就會變成紫色,並且種的年數越多顏色越深。據說,太祉庄的土壤里含有多種礦物質,特別是硒元素含量極高,使果實在地下發生顏色變異。
三是粘度高。但凡上了一點歲數的人都知道,以前,用太祉庄大蒜搗出來的蒜泥,握著蒜臼把兒,能把三四斤重的蒜臼子提留起來。
今年七十多歲的王慶暖老人說過一件親身體驗的事。那是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他家中玻璃燈罩子碎成上下兩部分,不捨得扔掉,於是想到用蒜泥粘合。他將大蒜搗成很細的蒜泥,抹在玻璃燈罩子斷裂的橫截面上,然後,將上下兩部分重合壓實,放置一段時間後,玻璃燈罩子上下兩部分竟然粘結的嚴絲合縫,十分結實,掰都掰不動,一直使用了許多年。
也不是村裡所有的土地都能種出與眾不同的大蒜。在村莊南面,大沽河的支流流浩河蜿蜒流過,在村莊西面,又有泉庄河緩緩流淌。據老人說,最適合種蒜的地方位於流浩河以北、泉庄河以西,大概也就幾畝地。其餘的地也能栽種,但是效果稍差。
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太祉庄大蒜一時間聲名遠揚,南到青島,北到煙台,一提太祉庄大蒜,都知道是好東西,就像煙台的蘋果萊陽的梨一樣。
每到大蒜收穫時節,有很多外鄉人來這裡「尋功夫」,就是打短工,幹完活兒也不用付工錢,給兩把大蒜就頂了工錢。那時,村裡人出門走親戚,也不拿別的東西,背著兩把兒蒜就行了,主人會高興得不得了。
當時,太祉庄人嫁閨女,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女兒出嫁這天,200頭紫皮大蒜作為娘家的陪送,也就是嫁妝。這樣的嫁妝,被認為很「豪華」,女兒風風光光的就嫁過去了。如果沒有200頭紫皮大蒜作嫁妝,女兒會感到憋屈,夫家則會感覺很沒有面子,在眾親戚面前抬不起頭來。
太祉庄紫皮大蒜成為一個響噹噹的品牌,在市場上格外好賣。在那個經濟匱乏的年代,賣大蒜換來的錢就像「及時雨」,使鄉鄰們在應付日常開銷時多了幾分從容,清湯寡水的一日三餐也經常飄出葷腥味。
這些年來,農民掙錢的門路多起來,而種植大蒜工序太多,且收益不大,漸漸地,種的人越來越少,只有一些老年人種一點,夠自己家食用,最適合種蒜的地全部種上了其它作物。
大蒜就像是昨日黃花,曾經的輝煌和風光只能留在村裡一些老人的記憶深處......
TAG:陌上輕吟 |
※實拍:煙台牟平大山旮旯里的一個小村莊,名叫牧豬夼
※膠東半島一個薛姓村莊的影像,在煙台蓬萊天崮山腳下
※山東煙台的棲霞蘋果,脆、甜!
※在山東煙台和威海之間的這片海灣,為什麼白天一個人也很難遇到?
※煙台的蘋果碭山的梨!國內水果出名的地區,你的家鄉在榜嗎?
※煙台,被稱為雪窩的城市,歷史上有哪些名人?煙台名字怎麼來的?
※山東最富有的城市,不是濟南也不是煙台,而是這個傳奇般的城市!
※煙台有這樣一種石頭,乾隆也要給它點贊
※煙台海陽山地多,以前馱貨靠毛驢,曾有個關於驢的笑話
※山東省正在「雄起」的城市,有望成為下一個國際大都市,不是煙台!
※煙台萊陽有個地方叫「黃花溝」,傳說以前那裡黃花菜多
※個大肉厚、清甜多汁的煙台大櫻桃來了!
※煙台:是火到韓國的魯菜之都,也是邊邊角角都好吃到炸的海鮮名城
※探訪煙台萊陽一個很小很小的自然村,現在只住了一戶人
※組圖:煙台海陽這個村有雌雄兩棵流蘇樹,現已開花了
※鳥窩、知了猴、咖啡屋……煙台有這麼一個地方,夏日充滿原鄉的記憶
※山東這一個小城市,千萬富翁比濟南和煙台還多,逐漸與國際接軌!
※組圖:膠東半島一個葛姓村莊的實景,位於煙台海陽境內
※山東的航運中心城市,還做過山東的省會,不是煙台、濰坊
※山東煙台最好吃的幾道菜,沒吃過的可就虧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