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談科學與儒釋道三家的關係和「民科」現象

談科學與儒釋道三家的關係和「民科」現象

偽科學——傳統文化

宋正海等人在《不要讓「偽科學」一詞成為滅亡傳統文化的借口——懇請將「偽科學」一詞剔除出科普法》150人簽名的公開信中,開篇伊始就給反對偽科學扣上了「假借批偽科學,打擊的卻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以及紮根於傳統文化深厚土壤上的挑戰性的科技原創性成果和民間科學」的大帽子。這種說法極具中國特色,可以作為反偽科學事業中的比較文化學教材,值得認真分析。

先來談談科學與傳統文化的關係。科學肇始之初,曾為「神學的婢女」,其任務在於證明「上帝的偉大和光榮」。牛頓定律可以解釋太陽系各行星的徑向加速度,卻對切向初速度無能為力,只能將其歸結為「上帝的第一推動」,使得《原理》也對上帝有所交差。然而科學一旦誕生,其自身的規律使其不得不擺脫神學的束縛,使喚丫頭(婢女)公然造反,把上帝貶成了「多餘的假說」(拉普拉斯語),科學和神學(西方最正宗的傳統文化)從此分道揚鑣。可能是基於這樣的歷史情結(其實是源於科學本身的性質),在科學的論述中形成了一個重要的規則:不能使用「傳統文化」作為證據。無論你是基督徒還是穆斯林,都不能在科學的論文中依據自己的「傳統文化」展開議論。這個規則不僅保障了科學的明確性,也有助於科學能夠成為跨越國籍、種族、文化、階級、宗教、意識形態的通用學問。或者說,科學可以「紮根於」任何東西(當然包括「傳統文化」),但是其論證不能依靠這些東西,必須遵循科學自身的論證規則。所以,受夢中白蛇舞動的刺激而發現苯環結構的凱庫勒不會在論文中提及「紮根於夢蛇的原創性成果」。

另一個例子是印度數學天才拉馬努金。人們驚訝其不斷提出新定理,問他怎麼想出來的。拉馬努金說是一個婆羅門教的女神在夢裡告訴他的。儘管如此,按照科學的規則,定理是否正確仍然需要依靠常規的數學證明,不因其「紮根於傳統文化深厚土壤上的挑戰性的科技原創性成果」而獲得任何特殊待遇。拉馬努金也不會稱自己的數學是「東方數學」、「印度數學」或者「女神數學」。

西方的偽科學推行者們明白科學的規則,總是費盡心機地撇清或掩蓋他們和「傳統文化」的密切關係。

例如2005年美國出現了堪薩斯州教育委員會試圖把「智能設計論」塞入基礎教育課本的偽科學事件。美國38位諾貝爾獎得主發表聯名信堅決反對這種改頭換面的神創論。作為階段性的結局,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聯邦地區法院2005年2月20日作出裁決,認為「智慧設計論」系宗教理念,在公立學校科學課上講授該理論屬於違憲。

美國的反偽科學爭論與中國有很多相似之處,例如2002年1月,在俄亥俄州的教育委員會為決定該州的科學教育大綱而舉行的全國性大型聽證會上,進化論一方提出智慧設計論沒有經過同行審查(peer review),因而不是科學。「智慧設計論」一方則說:「在進化論者所把持的雜誌登不上文章,並不是因為不夠科學,這是被岐視的結果。哥白尼和加俐略要活在現在,也會有同樣的遭遇(和中國偽科學爭論雙方的理由十分相似)。」

但是也有和中國相反的地方,在美國,是科學一方著重指出「智慧設計論」就是神創論的變形,而偽科學一方則極力否認「智慧設計論」與神創論(正宗傳統文化)的關係,並不利用宗教或民族主義激情來支持偽科學。

在中國,偽科學卻高舉「傳統文化」的大旗,利用民族主義激情來對抗科學理性。

鼓吹易經可以解開宇宙密碼的曾仕強

科學與儒、釋、道

這種區別產生於東西方文化背景的區別。中國傳統文化大致可以分為儒、釋、道三家。

佔主流地位的儒家,遵循孔子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的傳統,不提倡「強不知以為知」,對於不知道的事不去硬造。所以對於宇宙起源、人類起源、死後的世界等問題的解答留給了民間神話沒有形成自己的權威解釋。加之儒家重視人際關係,不關心認識自然(吾不如老圃),對於自然的知識也積累不多,所以很難和科學發生正面衝突,而容易和平相處。這也是科學進入中國能夠暢行無阻的原因之一。

凈空和陳大惠都對這部偽科學頂禮膜拜、深信不疑

佛教是一種出世哲學,與入世的科學各行其道,也不容易發生碰撞。但是在科學深入人心的今天,也會發生佛教向科學尋求支持的現象,而他們選擇的「科學」,往往就是偽科學

例如近年被日本科學家列為第一號的偽科學——江本勝的《水知道答案》,在日本沒有一家正經出版社願意出版的書,在中國卻被不止一家出版社大量印刷。如果用「江本勝」作為關鍵詞進行網上檢索,除了賣書網站之外,大多是一些佛教網站。日本是個佛教勢力較強的國家,所以偽科學也就容易「紮根於」這個「傳統文化深厚土壤」之中。但是,江本勝被批為偽科學,也並沒有反擊科學家「打擊的卻是我國的傳統文化」。這一招恐怕在日本也上不了檯面。而中國的偽氣功卻往往打著佛教的旗號招搖撞騙,利用佛教這一傳統文化資源。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秉承了中國文化為現實服務的傳統,無論是降妖捉怪、驅鬼伏魔還是煉丹藥、房中術,都是著眼於現世而非超越。這就使得這些古代技術與現代科學的應用領域在某些方面產生重疊。從而像陰陽五行、易經八卦之類的古代理論也就經常被人拿來為偽科學撐腰。古代理論像一盆黑水,誰把腦袋伸過去都只能看到自己的臉。這些含義不清的概念和理由便於隨意解釋,適用於各種牽強附會的胡扯,唯獨不滿足科學概念所要求的明確和清晰,所以和科學無緣。明乎此,可知凡是自稱科學而拉扯「傳統文化」的,都有偽科學之嫌,細細審查便能看出破綻。

民 科

此次公開信的發起者主要是一些在偽氣功特異功能橫行時期的活躍人物,其企圖也不言自明——徹底剝奪方舟子、何祚庥、司馬南等反偽人士的「話語權」,讓偽科學和各種迷信騙術暢行無阻。出於共同利益,擁偽統一戰線幾乎囊括了所有被反偽人士揭發過的偽人偽事:用假學歷、假教授職稱混飯吃的江湖騙子,算命、風水界的迷信騙子,民科人士,偽氣功和特異功能騙子……。只有學術腐敗分子和假藥廠家沒有出面,前者已經被宋正海偷換概念打成了偽科學的替罪羊,後者比較聰明,知道趟這個渾水只會使自己更加臭名昭著,撈不到什麼便宜。

騙子的社會危害性比較清楚,民科問題則比較複雜,因此宋正海們除了高舉「傳統文化」的大旗之外,給反偽人士扣的另一個帽子就是「打擊民間科學」。

「民間科學」之說並不恰當,其對立面「官方科學」也不存在。實際上人們談到「民間科學家」(簡稱「民科」)時所指的人是那些不靠科學拿工資吃飯的群體,這些人的正確稱呼應該是「業餘科學家」或「業餘科學愛好者」。愛好科學絕對是好事情,業餘從事科學研究值得大力提倡,雖然從實際效果來看,更應該提倡的是那些從事技術開發的業餘發明家。真正成為問題的是一些「科學妄想家」,一般在網上簡稱「科妄」。

美國著名科普作家馬丁·加德納就已經給西方的科學妄想家畫過像,歸納出他們作為妄想狂的5個特點:

1,他們認為自己是天才;

2,他們認為和他研究同一問題的專家全都是一些傻瓜;

3,他們認為自己受到學閥的歧視和打壓;

4,他們竭盡全力攻擊最偉大的科學家和最確定無疑的科學理論;

5,他們的著作荒誕不經,大量使用杜撰的術語,就像是「瘋話」。

雖然業餘科學家中「科學妄想家」比較多,但是也有不少業餘科學家是很正常的,他們能供遵循科學規範進行研究,也能取得不錯的成果。反之,職業科學家中也有科學妄想家,筆者也曾見過幾位,他們的行為方式與業餘的科學妄想家很相似。科妄是妄想狂的一種,屬於精神疾患或心理疾患,其癥狀的核心特徵是價值體系的錯亂,導致上述五大癥狀的表現。這些人幾乎都沒有受過科學研究應有的訓練,對於所研究領域的前沿研究動態知之甚少,所選的研究問題大抵來自於一些大眾傳媒和科普讀物,所用的工具也都很初等。初次接觸「科妄」的人,往往被他們的執著和熱情所感動,在指出他們不足的同時,會給以鼓勵。這種世故的二分法常常惹出事端,經過科妄錯亂價值觀的過濾,否定意見徹底消失,禮貌性的鼓勵之語變成了完全肯定,而且被科妄廣為宣傳,弄得評價者百口莫辯。幾經磨練,職業科學家們也都有了經驗,盡量避免對科妄進行評價,不見面最好。

「科妄」本身只是一個精神衛生問題,通常受害者是其本人和家屬,並無廣泛的社會危害性。「科妄」能夠成為社會問題,主要是其中少數活躍分子和傳媒、官員、名人結合的產物。宋正海所謂「三大冤案」中的張穎清就是這樣一個典型,其科妄性有限,卻兼有社會活動家特質,不僅混入正規大學當了教授,而且有能力操縱駐瑞典大使館為其編謊,製造將要獲諾貝爾獎的假象,進而鬧到李嵐清處尋求支持,最後栽在剛正不阿的真正科學家手裡。宋正海為其翻案,當然不是什麼不平則鳴,而是公然指鹿為馬。萬一得逞,從此反偽者噤聲,偽氣功、算命看相、風水大師這些裝神弄鬼的人士都可以打著「傳統文化」的大旗出來公然行騙,中國從此成為騙子天堂。如意算盤誰都可以隨便打,但是如果以為中國人普遍弱智可欺,那倒正是暴露了他們自己缺乏知人之智和自知之明。

「科學文化人」這次只敲邊鼓卻不肯簽名,足見還不願意當眾貶低自己的知識和智力水準,畢竟是名校教授,有些底線是不能突破的。

趙南元教授

原標題:難得的教材--再談「傳統文化」和「民科」

來源:博客中國、新語絲

作者簡介

趙南元,清華大學教授,著名科學家,當代思想家。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公園 的精彩文章:

光速和時間有什麼關係?為什麼說達到光速時間停止?
植物或許擁有一顆「大腦」
根據量子理論,是否一切皆有可能?
豬器官移植你能接受嗎?未來或能解決器官短缺問題

TAG:科學公園 |

您可能感興趣

儒釋道三家的經濟思想
范 曾當代中國集詩書畫、文史哲、儒釋道於一身的文化大家
觀點〡孔見:儒釋道「大意文化」與書法藝術的「共性美」
儒釋道三教合一與我國傳統文化的淵源
林安梧訪談:以儒釋道三家思想安頓中國人精神
端午:中國人三種情懷,儒釋道三家智慧
儒釋道三家格語精選
儒釋道:三寶之外的其他供養
儒釋道中的生涯觀
冷歷史:在中國古代,儒釋道三家誰的影響力最大?
儒釋道:星雲法師談業力
現代儒釋道八大家
儒釋道:《易經》的智慧
儒釋道:學會控制情緒
儒釋道:道家「性命雙修」
中國的儒釋道三教是如何合流的?因為它們在哲學上殊途同歸
復興儒釋道 給力中國夢
韓國中「五字心法」揭示傳統文化儒釋道精髓 圓夢幸福人生
《周易》中的「洗心」:儒釋道共有的智慧
儒釋道在國人中的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