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關頭,心肺復甦很重要!專業醫生手把手教你怎麼做!
核心觀點
婁醫生健康講座,教你心肺復甦。
本周二,媽媽知道邀請江北區兒童醫院醫生婁嘯宇來到江北區文教街道育才社區,為居民們帶一場家庭急救知識講座,婁醫生今天為我們著重講心肺復甦術(CPR)。
開課現場
帥氣的婁醫生登場啦!
根據世衛組織調查表明,70%以上的猝死發生在院前,而絕大多數的人沒有得到及時的救助。如果心跳停止4分鐘內進行心肺復甦(CPR-BLS),並於8分鐘內進行進一步生命支持(ALS),則病人的生存率43%, 4分鐘以後再進行心肺復甦,只有17%能救活。可見得學習掌握CPR有多麼重要了,下面讓我們來看看CPR的具體操作流程:
遇到危重病人,首先首先評估現場環境安全;接著要在10秒鐘內判斷是否心跳呼吸停止,就是看看這個人有沒有意識,以及大動脈的搏動是否消失。方法很簡單,就是搖動雙肩,大聲呼叫。如果沒有反應就再看看頸動脈的搏動。
判斷循環:觸摸頸動脈搏動:
1、頸動脈位置:氣管與頸部胸鎖乳突肌之間的溝內。
2、方法:一手食指和中指併攏,置於患者氣管正中部位,男性可先觸及喉結然後向一旁滑移約2-75px,至胸鎖乳突肌內側緣凹陷處。
CPR順序(CAB)
C.胸部擠壓。
A.保持氣道通暢。
B.人工呼吸。
C的方法:胸部按壓
部位:胸骨下1/3交界處;或雙乳頭與前正中線交界處。
定位:用手指觸到靠近施救者一側的胸廓肋緣,手指向中線滑動到劍突部位,取劍突上兩橫指,另一手掌跟置於兩橫指上方,置胸骨正中,另一隻手疊加之上,手指鎖住,交叉抬起。
按壓方法:
按壓時上半身前傾,腕、肘、肩關節伸直,以髖關節為支點,垂直向下用力,藉助上半身的重力進行按壓。
頻率:至少100次/分
按壓幅度:至少5cm;壓下後應讓胸廓完全回彈
壓下與鬆開的時間基本相等
按壓-通氣比值:30:2。
A.保持氣道通暢
仰頭-抬頜法和托頜法(如果懷疑有頸椎損傷則應用托頜法)
抬頜法
托頜法
B.人工呼吸。
口對口:開放氣道捏鼻子口對口 「正常」吸氣緩慢吹氣(1秒以上),胸廓明顯抬起鬆口、松鼻氣體呼出,胸廓回落。
單人:5個按壓/通氣周期(約2min)後,再次檢查和評價,如仍無循環體征,立即重新進行CPR。
雙人:一人行胸部按壓,另一人保持患者氣道通暢,並進行人工通氣,同時監測頸動脈搏動,評價按壓效果。如果有2名或更多急救者在場,應每2min應更換按壓者,避免因勞累降低按壓效果。
注意事項:
1、口對口吹氣量不宜過大,一般不超過1200毫升,胸廓稍起伏即可。吹氣時間不宜過長,過長會引起急性胃擴張、胃脹氣和嘔吐。吹氣過程要注意觀察患(傷)者氣道是否通暢,胸廓是否被吹起。
2、胸外心臟按壓術只能在患(傷)者心臟停止跳動下才能施行。
3、口對口吹氣和胸外心臟按壓應同時進行,嚴格按吹氣和按壓的比例操作,吹氣和按壓的次數過多和過少均會影響復甦的成敗。
4、胸外心臟按壓的位置必須準確。不準確容易損傷其他臟器。按壓的力度要適宜,過大過猛容易使胸骨骨折,引起氣胸血胸;按壓的力度過輕,胸腔壓力小,不足以推動血液循環。
5、施行心肺復甦術時應將患(傷)者的衣扣及褲帶解松,以免引起內臟損傷。
大家學會了嗎?
沒學會的趕緊收藏一下,反覆練習!
GIF/1K
江北|發燒|咳嗽|腹瀉|便秘|哮喘|鼻塞|濕疹|輔食|疫苗|性早熟|孕期營養|母乳|早教|婦科|
來源:媽媽知道原創。
本文小編:圓瘦瘦,歡迎爸比媽咪們來留言!
※全員心肺復甦科普培訓
※第十五課:心肺功能運動試驗(二):馬拉松與CPET——四個跑者的檢測報告
※養生科普:心肺功能好不好,進來測測就知道
※學習心肺復甦 增加應急能力
※他冒死為人間盜來天火,卻被囚禁高加索山,巨鷹啄食心肺三萬年
TAG:心肺 |
※胃炎、胃潰瘍患者,這麼做很危險!醫生良心提醒,「要長心」!
※搞笑漫畫:手術還沒做看見醫生不僅動手動腳還要求退錢!
※得了頸椎病,醫生叫我做手術。好慌!做了會不會癱瘓?
※尿酸高無癥狀不要緊?醫生:當心引發心肌梗死,別不重視哦
※益陽老人頭暈目眩送進急診,醫生卻讓他掛耳鼻喉科,有關係嗎?
※專家答疑:醫生,我孩子檢查出先心病能治好嗎?什麼時候適合做手術?
※3根手指頭「摸」出疾病徵兆,教你做自己的「家庭醫生」!
※得了癌症究竟要不要手術,醫生說這三種情況一定不能手術!
※得了癌症要不要手術?醫生:真正抗癌的是「它」!你都知道嗎?
※這樣的饅頭最好不要買,醫生也不敢吃,很易滋生癌細胞危害健康!
※得了癌症要不要手術?醫生:真正抗癌的是「它」!
※帶橘貓去醫院做絕育手術,醫生想跟它握個手,貓咪的反應卻令人哭笑不得!
※手上長小水泡,不僅瘙癢還脫皮?皮膚科醫生:主要跟這幾點有關!
※高血壓能治好嗎?醫生,只要把這4件事做好,一切都好辦
※肺癌治療,為什麼醫生不給手術呢?專家給了你答案!
※關於抽搐的急救,為何有些醫生都做錯了?
※為什麼勸你選擇專註頜面領域的醫生做削骨磨骨手術?
※腎病醫生:不管是尿蛋白還是潛血,都應該關注這件事情
※經常噁心,你以為就是胃病?醫生為什麼非要讓你做心電圖?
※機器人正式進軍手術界,手法不輸專業醫生,就問你敢不敢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