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齊霽:近十年來南昌起義研究之新進展

齊霽:近十年來南昌起義研究之新進展

近十年來,學界關於南昌起義研究的新進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關於南昌起義成敗評價的新見解

南昌起義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長期以來傳統的觀點認為,南昌起義失敗了。客觀上革命處於低潮,敵人力量強大;主觀上缺乏武裝鬥爭的經驗,沒有和湘贛地區的農民運動相結合進行土地革命,而是南下廣東,進行第二次北伐,加之兩次分兵等原因,最後遭受失敗。

有學者撰文指出,南昌起義本身是成功的,其理由是:第一,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全殲南昌守軍,佔領了南昌城,在全黨和全國人民面前豎起了一面鮮紅的革命武裝鬥爭的旗幟;第二,南昌起義部隊改編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軍隊,成為中國共產黨獨立創建人民軍隊和領導革命戰爭的重要標誌;第三,南昌起義成立了具有統一戰線性質的革命委員會,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受到了國民黨左派和各界民眾的熱烈歡迎和擁護。因此,不能因為南昌起義部隊南下失利而認為南昌起義是失敗的。

關於南昌起義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關係的新熱點

長期以來,學界評價南昌起義的主要觀點是:肯定它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獨立掌握武裝力量的開端,標誌著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正式誕生,揭開了土地革命戰爭的序幕。而對於它與探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有什麼關係?一般很少提及。這一問題已成為近十年來研究南昌起義的一個新熱點。

有學者指出:我們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在理論上有一個搞清楚「什麼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怎樣搞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問題,南昌起義對此作出了深刻回答。儘管我們黨對新民主主義革命規律的認識經歷了一個很長的過程,但南昌起義和井岡山鬥爭畢竟是正確探索的起點,對毛澤東思想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把它們並稱為「創立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的偉大開篇」,不但完全正確,而且寓意深刻。

對於如何解讀南昌起義是「創立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的偉大開篇」,有學者認為可以從三個方面認識:一是南昌起義作為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武裝鬥爭的開端,可以視為探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革命道路偉大開篇的一個組成部分;二是南昌起義為探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正確道路,提供了極其重要的歷史教訓;三是南昌起義部隊在三河壩分兵後,由朱德率領的起義軍輾轉上井岡山同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會合,為開闢井岡山道路作出了巨大貢獻。

關於共產國際與南昌起義關係的新視角

過去,有關南昌起義的研究較少涉及當時負有指導中國革命責任的共產國際。近年來,一些學者通過研究指出,共產國際與南昌起義確有密切的關係;但在共產國際對南昌起義所起作用方面,有不同的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共產國際對南昌起義起了積極作用,在起義醞釀和發起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另一種意見認為,共產國際對南昌起義起了積極作用,但也有失誤和不足:首先,對共產國際給予南昌起義援助這一事實應充分肯定,特別是在起義失利後共產國際高度重視和支持,使遭到挫折的中國共產黨人得以重新積蓄革命力量,從這一角度來說共產國際功不可沒。其次,共產國際援助態度不堅決,是導致南昌起義失利的原因之一。

關於南昌起義前敵委員會成員的新考釋

關於南昌起義前敵委員會的成員問題,學界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由周恩來、惲代英、李立三、彭湃、譚平山五人組成。有學者認為,根據黨指揮槍的原則,南昌起義軍中黨的前敵委員會自然是最高領導機關,譚平山在前委中也佔有一席之地。李立三曾說:「八一革命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完全在黨的指導之下,實際上不過是許多C.P.分子的個人指導,最後幾乎變成平山同志的個人指導。……前委的組織原照中央命令,沒有平山同志,但是當時平山在政治(上)負了很大的責任,中央並未將他撤換,所以前委商量的結果,只好要平山參加前委會議。」所以說,譚平山實際上也是前敵委員會的成員之一。另一種觀點認為,由周恩來、李立三、惲代英、彭湃四人組成,譚平山不是前敵委員會的成員。2011年出版的《中國共產黨歷史》就指出:1927年「7月27日,周恩來從武漢經九江到達南昌。根據中央的決定,中共前敵委員會(簡稱前委)成立,由周恩來、李立三、惲代英、彭湃組成,周恩來任書記。」

有的學者認為,中共中央在1927年7月25日的會議上任命周恩來為前敵委員會書記的同時,有可能也指定了其成員,但暫時還未看到相關文獻,不好妄下結論。不過在8月4日的一份中央給廣東的文件中,可以看到中共中央已經對哪些人是前敵委員會的成員作了明確的指示。這份歷史檔案的公開解決了人們此前在此問題上的疑問,前敵委員會的成員為周恩來、李立三、惲代英、彭湃四人,成為無可爭辯的定論。

關於「八一精神」內涵的新概括

1977年《八一精神萬歲——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五十周年文集》出版發行,「八一精神」——這個與南昌起義密切相關的辭彙首次運用。但此時「八一精神」僅僅是與南昌起義相關的辭彙,與南昌起義相關的文章對其概念與內涵並未提及,直至1997年才有學者提出了「八一精神」的內涵和概念。此後,「八一精神」的內涵成為研究的熱點。

近十年來,專家學者又發表了不少論文,進一步概括了「八一精神」的內涵,主要有四種:其一,敢為人先,聽黨指揮,百折不撓,為民奮鬥。其二,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聽黨指揮的堅定信念,不屈不撓的頑強作風,為民奮鬥的崇高品德。其三,敢為人先的英雄氣概,聽黨指揮的堅定信念,不屈不撓的剛強毅力,為民奮鬥的獻身精神。其四,高舉旗幟,聽黨指揮,勇敢頑強,百折不撓。有學者指出,「八一精神」的內容很豐富,有其深刻的內涵:敢於鬥爭是「八一精神」的主要特點,勇於創新是「八一精神」的政治品質,信念堅定是「八一精神」的核心內容,統一戰線(團結合作)是「八一精神」的重要觀點。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圳微生活 的精彩文章:

小說:新五代十國演義
王輝斌:論杜甫的節氣、節俗詩

TAG:深圳微生活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陳勝吳廣起義
北魏爆發六鎮起義
明朝北直隸的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劉六劉七起義!
明朝末:張獻忠在湖北谷城重整旗鼓再度起義!
秦朝滅亡之陳勝吳廣起義始末
乾隆盛世的末期:饑民遍地,起義四起
南昌起義十大叛將, 兩個官至國軍上將, 五個官至國軍中將
清朝初年發生在山東半島的牙山地區的「於七起義」
張小龍溫酒斬新貴:第一次社交起義覆滅記
他在南昌起義上犯錯,淞滬會戰中崛起,最後官至副國級
南昌八一起義中的解放軍將領們
清王朝的掘墓人:1911年辛亥革命中風起雲湧的清朝海軍起義
南昌起義的幾個歷史疑問:起義為何打出國民黨旗幟?
南昌起義中的紀律建設
參加過秋收起義的開國上將,他晚年成為八大元老之一
五年後的續集《環太平洋2:起義時刻》即將來臨,新的時代來臨!
周恩來如何面對南昌起義這段歷史
毛主席關於南昌起義的兩點評價,第二點超前幾十年
隋朝建立之初,江南起義兵四起,楊廣巧妙應對!
13歲參加南昌起義,後成為開國將軍,傳奇少年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