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活得像個孩子,才能看見美

活得像個孩子,才能看見美




孩子在很多時候,

是大人的老師。



他們敢做敢說,天不怕地不怕;


他們的問題天馬行空,

他們的情緒充沛飽滿,


他們充滿朝氣、好似陽光。







為什麼在成長過程中、在生活磨礪里,

你長成了現在的模樣?


為什麼你變得變得麻木、功利、消極,


忘記了天真?


為什麼你不會愛生活,


更忘了愛自己?



你應該像孩子一樣,


去愛,去感知生活,表達情緒,


你會發現,生活處處都是美好。










有一次,「美學大師」蔣勛去造訪一家上市公司。在來的路上,他看見公司門口有一排小葉欖仁,葉子漂亮得不得了,綠色會在陽光里發亮。






到公司後,他了解到,這家企業的員工平均年齡是31.8歲,他們都是來自最優秀大學的菁英。




但他們常常加班、用很草率的方式結了婚、用世俗的固定模式買了房子。




蔣勛問道:

「你們在這裡工作5年了,有沒有人可以告訴我公司門口那一排是什麼樹?」

很少人能夠回答出來。







蔣勛覺得有些遺憾。



我們從年輕開始,就因為工作忙碌、生活繁瑣,忽略了體驗美的感覺。

但我們是個人啊,必須每分每秒提醒自己回來做人的部份。




不應困在繁忙工作中、家庭瑣事里,而是應該像孩子一樣,開啟自己的心,去感受美,去找回生命本元的熱情。




只有這樣,才會覺得這個世界是值得活下去的。如果你看到的只是業績、品牌、只是假的美,你不見得快樂。







「找回美的感覺其實很簡單,去觸摸一片葉子,去聞一下在很熱很熱的夏天、下完午後暴雨的氣味,那是都我們有記憶的感覺,那都會引發我們的感觸和感動。」





後來,蔣勛又有機會重返那家公司。




一位員工上前和他說,「謝謝你告訴我這件事,我現在下班時會先看看小葉欖仁再回家,比較不會和太太吵架了。」









蔣勛曾經給學生布置過一個作業:去畫廊或博物館裡,觀察看畫人。看看他們是欣賞畫的時間多,還是看畫旁邊的牌子的時間多。




答案是後者。




在這個理超越感性的時代,很多人對藝術品的關注往往集中在價錢上,價錢的高低指引著人們的判斷、決定了人們的敬意。




可他們卻很少有時間,用眼睛直接跟藝術品發生接觸。





這是因為,現在大部分的美學教育,還是比較偏重在知性的認知上,譬如作者是誰、史料故事、作品地位等等。







而蔣勛認為,美其實應該是一個感性教育,不應該是一個有答案的東西。




應該像一個孩子一樣,去看一朵花在開,花在開不需要解釋的,一張畫也是如此,一個音樂也是如此。




一個可以把貝多芬幾年幾月幾日生、做了哪幾首曲子倒背如流的人,不一定是最能感受到貝多芬樂曲的人。貝多芬的樂曲靠的是聽覺。




感性教育是要去充分開發人的五感。美,是聽、是看、是品味。









蔣勛曾在蔡康永早年的訪談節目《今天不讀書》中,講過一個有趣的故事:




他在巴黎讀書的時候,兼職做導遊。有一回,他帶一個台灣旅行團,去參觀盧浮宮裡的藝術品。







因為行程很緊,所以他只能很匆忙地帶大家走到斷臂維納斯的雕像面前,快速向他們介紹維納斯是什麼、有多麼重要。




這時候,突然有一位婦人冒出來問,

這是誰的太太?

為什麼維納斯不穿衣服?為什麼她的丈夫不來管她?




他當時直接被問呆掉了,怎麼會有人問這樣的問題?







但蔣勛說,在自己開始教美學之後,最感謝的就是這位婦人。




蔣勛開始去理解,這位受到儒家思想影響的傳統東方婦人,她的關注點確實就是這麼直接——




這樣的雕像到底美在哪?





但也正是她的不理解,開始讓蔣勛思考,怎樣能讓一個此前沒接觸過藝術品的婦人知道,我和她是可以溝通的?




蔣勛認為,雖然他們之間的認知標準有衝突,但是「美」可以來和解。






此後,蔣勛在講「美學」時,會換一種方式:




他用聽眾熟知的表述和故事去講解;

他將自己的經歷、感受結合進去;

他儘力去激發聽眾那顆孩子般的好奇心;

他在「美學」和「聽眾」之間,建立一座平直的橋樑。




因此,他的課場場爆滿,愛聽蔣勛講課的,不止是大學生和文化人,也不僅是大明星、企業家和貴婦,還有街邊的白菜攤販,路上的貨車師傅。



「你慢慢讓她眼睛這樣發亮,開始感覺到『呀!這個美!』,從恐懼、害怕、排斥,到慢慢可以了解一點,可以欣賞一點的時候,我覺得好快樂!」










蔣勛意識到,

我們缺失了對於

感受美

的教育,我們還有好多潛能沒有開發。

只有

活得像個孩子,才能看見美。




因此,他用了將近四十年的時間,用佈道的心情傳播對美的感動,號召人們靜下心來感受和觸摸這個世界,找回生命本元的熱情、進行自我完善。




本次,相生一課聯合蜻蜓FM,邀請到了這位

謙遜殷誠的

大師,他想把他關於美的沉思,好好說給你聽。











美的曙光:從創世紀到文化藝術


生活美學:這是一種尊重


美的覺醒:開啟你的感官覺知


身體美學:從肉體美到精神美








掃描圖中二維碼


每天30分鐘


找回孩子般快樂的心












講 師 介 紹





蔣 勛


華人世界的文化教父


家喻戶曉的生活美學大師


百萬暢銷書作家


台灣《聯合文學》社長


台灣知名畫家、詩人










課 程 內 容









蔣勛-美的沉思試聽節選


來自相生一課


00:00

04:36












掃描圖中二維碼


每天30分鐘


找回孩子般快樂的心












大 咖 推 薦




林青霞


華語影壇最具傳奇色彩的女星之一


「永遠的夢中情人」


聽了蔣勛的有聲書八年,跟他學了些對美的鑒賞和文學寫作知識,他的聲音能安定我的心。蔣勛是我唯一偶像。








席慕容


當代著名畫家、詩人、散文家


他是這個時代踏入藝術門檻的最佳引路人。








張曉風


台灣散文名家


他善於把低眉垂睫的美喚醒,讓我們看見精燦灼人的明眸。善於把沉啞喑滅的美喚醒,讓我們聽到恍如鶯啼翠柳的華麗歌聲。








我們不需要對於藝術抱著表面的熱烈,而應該像孩子一樣,從生活的每一個小細節里,發現感動和驚喜。





願你在蔣勛先生的指引下,打開五感,感受生活之美;了解世界藝術,啟發自己的美學細胞,獲得獨屬自己的美的見解。







【閱讀原文】


尋找屬於你自己的審美感知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情簽名 的精彩文章:

別涼了人心!
讓高曉松摔琴算什麼,又有一民謠教父被童聲征服了:等你長大!
一些實話!
寫給想放棄又不得不堅持的你
一家人,什麼最重要

TAG:心情簽名 |

您可能感興趣

未來,孩子能不能獲得幸福全看這種能力,你教會孩子了嗎?
那些不適合孩子的玩具,看到孩子玩都快笑死了,你見過幾個
孩子感冒後,看著他難受的樣子,除了遵醫囑還能做點啥?
看了這些瞬間,覺得生個孩子真好
只能偷偷過來看孩子的法斗爸爸,寵溺的盯著孩子睡覺看,好捨不得走
冬天再冷也不能讓孩子這樣睡,得不償失,寶媽後悔看晚了
什麼樣的孩子更能贏得未來?
這6個教育孩子的最佳時機,你一個都沒得抓住!難怪孩子不聽話
想讓孩子將來更聰明,這些能力不能忽視,及早做到位才好
孩子不聽話,家長千萬不能這樣做!父母早看到,孩子早受益!
經常發脾氣的父母,會有一個什麼樣的孩子?幸好看得早!
袁弘看見孩子就忘了老婆,張歆藝摔倒在地,他卻視而不見
那個覺得家裡窮的孩子,懂事得讓人心疼
不得不去婆家的寶媽,收好五個錦囊,帶孩子過個快樂年
情感美句:在最愛的人面前,你會看起來像個孩子
這幾個星座男愛你之後就不再高冷,幼稚得像個孩子
怎麼樣才能夠讓孩子愛跟你聊天?
搞笑段子:熊孩子不聽話 只能把他掛起來了
艾莎公主、米老鼠,這些孩子愛看的動畫片可能已經被變態動了手腳!趕緊看看你家孩子有沒有看過!
孩子不吃飯?或許你得這樣做!不光孩子有胃口,大人也會垂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