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企業微信到底是給用戶減負還是

企業微信到底是給用戶減負還是

騰訊在即將公布「企業微信」APP的消息之前,邀請了部分企業進行內測,據移步到微種草君七嬤嬤了解,企業微信有員工「休息」、默認不帶消息的已讀未讀狀態,還有回執、多人通話等功能。

大家都知道微信為什麼要推出企業微信,顯然是與微信的發展有關的。隨著微信滲入到每個人的生活,生活和社交的交流幾乎都在微信上,但是這樣的狀態久了,就會讓人產生厭倦感。大多數人還是希望把工作和生活分開的。所以這就是企業微信產生的最直接原因。

但是企業微信推出的背景遠不止這個,在年初的「微信公開課PRO」上,張小龍說過「用戶花在微信的時間太多了,我開始擔心」,表示要給微信用戶減負。

其實,企業微信的初衷很顯然是包括了很多種目的,一方面是卡位競爭對手,雖然阿里釘釘目前的企業用戶數尚不足以成氣候,但在發展之中,社交畢竟是騰訊的主戰場,這一地盤不容他人覬覦。其次是在國外的Slack目前的發展勢頭也還不錯,目前估值已達數十億美元,目前業界也不斷傳出微軟想要以 80 億美元價格收購的消息。顯然在微信看來,Slack的成功可以複製到國內,因為國內潛在市場大,企業級市場是一個被業界認定的「萬億級」的市場, 微信方面表示,中國的成規模企業至少有數百萬家,但真正實現辦公移動互聯網化的屈指可數,中國企業裡面還沒有成長出一個巨人出來。

企業微信還需要思考,如何避免因為自身產品左右互搏而造成對用戶多重打擾的壓力,與減負與高效的初衷南轅北轍。

我們知道,騰訊本身有企業級社交產品,就是2003年就已經推出的辦公溝通軟體 RTX 。RTX雖然也有移動端APP,但其屬性相對於稍微偏向於PC端,在職場之外的人群中普及度與知名度相對有限,而通過推出一款以微信命名的移動端進化版的辦公產品,更容易引發全民關注的傳播效應並快速打響知名度。但事實上,這樣一來,騰訊則有三款產品左右互博:微信、企業微信與RTX。當然這是騰訊一貫的運營思路,對於有錢有資源的騰訊來說,所謂運營的成本與資源的內耗則不在考慮範圍之內。

騰訊的想法是好的,比如說,讓職場與生活分開,但事實上,對於辦公人士來說,一般不會暫時放棄任何一個職場溝通工具。而對於微信這款架構了所有熟人社交關係鏈的重度社交產品而言,你要真正分開職場與工作很難,你即便有企業微信,但在你的微信社交裡面,你的同事工作群與討論小組依然會不斷出現未讀消息,你不可能因為企業微信而解散你的同事工作群與刪除你的微信同事,甚至你也會保留RTX,因為每一種社交方式的背後,它都需要一個備份與備選的工具。這樣一來,則導致工作消息會從RTX、微信與企業微信各種社交入口源源不斷出現,繼而造成持續重複的騷擾。

另外,企業微信中為不讓員工在休息期間受到打擾而生的「休息」功能,看起來好像是可以幫助到員工區分工作和生活,但是這樣會討老闆喜歡嗎?如果老闆在緊急時刻找不到員工,還是會回到微信處理工作事務。

這樣看來,從用戶體驗的層面來看,企業微信可能會讓用戶被多個社交產品騷擾,多重打擾而讓用戶產生疲憊感。仍記得企業微信的初衷是為了給用戶社交減負的,但是會不會出現一種情況:打擾更多,效率更低,用戶更疲憊,也會更焦慮。但似乎,微信好像沒有從多維度考慮這個問題。

那麼問題來了,企業微信的推出到底是給社交用戶減負還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移步到微 的精彩文章:

關於微信小程序新功能,99%的人都誤會了
公司微信企業號升級為企業微信,原有企業號怎麼辦?

TAG:移步到微 |

您可能感興趣

隱私信息使用不能僅基於「用戶願意」
知乎回應隱私政策:不會濫用用戶信息,也不會主動收集
中國移動資費不降,卻還是作用9億用戶,背後的原因讓人信服
如果脫離用戶談商業模式,不是耍流氓就是耍自己
一加手機確認手機買家的信用卡信息泄露,4萬用戶可能受到影響
還有這麼多盜版音樂用戶,但你可能不是其中一員
蘋果或考慮涉足數字廣告業務 說好的不使用用戶信息賺錢呢?
其實用戶運營就是養羊,產品也是這樣
為什麼國內用戶不怎麼使用iOS自帶應用?說出來你都不敢相信
用戶位置信息泄露,誰來承擔?
同樣是用戶在用,為何說ofo是被用戶抹殺了
已經認錯整改的中國移動,表現出了它的誠意,卻還是得不到用戶的信賴?
你是如何拿到登陸用戶信息的
說起隱私,可能我就是那些不注重隱私的用戶吧
不交出這些隱私信息,你就別想用知乎?用戶炸鍋,官方回應來了
一加承認部分用戶信用卡信息恐已泄露
企業與用戶角色重塑,把握好用戶需求是關鍵
用戶需求和用戶價值是什麼?
螞蟻花唄「額度」見底,這類用戶果斷卸載,用戶:錢我不還了!
用戶個人隱私已死,接下來會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