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摔跤吧,爸爸》絕不是讓我們成為「虎爸狼媽」

《摔跤吧,爸爸》絕不是讓我們成為「虎爸狼媽」

隨著電影《摔跤吧,爸爸》的熱播,天南地北,街頭巷尾,許多人都在談論之。虎媽狼爸的崇拜者們似乎找到了知音,一個個都捏緊了拳頭,看著牽在手上的小不點,心底無數次告誡自己,咬咬牙,加油干,孩子會如吉塔那樣,走上勝利的殿堂。

有好事者以孩子,學習哪有快樂可言,挺住就是一切為題,大張旗鼓地為虎媽狼爸式的父母助威,似乎一個孩子,無論天資如何,只要逼一逼,什麼問題都沒有了。讀《孩子,學習哪有快樂可言,挺住就是一切》這篇文章,我發現,作者無非在斷章取義,說這位印度爸爸如何的嚴格,讓兩個女孩子咬緊牙關挺住,似乎唯有如此,孩子的未來才會光明無限。我納悶了,如果兩個女孩子沒有摔跤方面的天賦,或者沒有拿到世界冠軍,恐怕許多大人又會絕望透頂了。

電影《摔跤吧,爸爸》需要細心的人認真觀看,才能領會教育的真諦,而不是走馬觀花,看上去似乎懂得一切,殊不知,失之毫釐,謬以千里。事實上,這位偉大的父親本來把摔跤的希望寄托在男孩子身上,等到妻子一連串生下了四個女孩,並沒有抱多大的希望,義無反顧地把冠軍獎章從牆壁上清除。電影開頭,這位國家摔跤冠軍安安心心地過著平常人的生活,直到兩個女兒在一場糾紛中竟然三下五除二,讓三個高了一截的男孩子難堪,才欣喜如狂。父親馬哈維亞決定讓兩個女兒進行嚴酷地訓練,完全建立在了解孩子天賦的基礎上。馬哈維亞打破世人的偏見與嘲諷,給兩個女兒的未來更多的選擇,用嚴格地訓練來實現。天賦,在馬哈維亞的心底佔據重要地位,如果不是打架事件,說不定,兩個孩子永遠過著平常人的生活。

天賦的發現不在早晚而在於到底是不是存在馬哈維亞沒有把摔跤寄托在女孩身上固然有著民族與生俱來的偏見但又離不開天賦規律的遵循。NBA歷史上有許多冠軍家族,父子、兄弟都在打籃球上有天賦,不說遠的,就說時下馳騁球場的庫里、加索爾兄弟。不是所有人都能打籃球,同樣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著名摔跤手。我們在叫囂繁雜的世界裡,常常會以偏概全,不能用一顆平靜而理性的心來審視並判斷一切。

馬哈維亞把孩子的成功建立在以天賦為起點,嚴格訓練的基礎上,而不是不切實際,明明沒有天賦,還要愛慕虛榮,搞所謂趕鴨子上架之類的蠢事。愛迪生說過,一個人的成功需要1%的天賦加99%的汗水,但沒有1%的天賦是萬萬不行的。如果沒有天賦,硬著頭皮去訓練,哪怕流的汗再多,恐怕留下的更多的是傷痕與無奈。

也許有人問,孩子的天賦到底是什麼,我想,作為大人,不要過分的幻想,似乎孩子就是一個超能戰士,幹什麼都能夠高人一籌。中國式的家長,他們在孩子誕生之時,滿懷著希望與憧憬,恨不得明天就能站在金子塔尖歡快跳舞。等到孩子咿咿呀呀的說話,就開始盤算到底該上什麼培訓班。可以說,希望愈大,失望愈大。孩子屢戰屢敗,家長不免鼓噪,慢慢開始懷疑起來,話不能好好地說,一切都在絕望中度過,大人與孩子之間充斥著無數的矛盾。一個合格的家長,不要老是想著如何培養天才,心安理得地培養一個合格社會主義公民,等到孩子在某些方面有了特別的能力,再幫助,恐怕會愈來愈興奮,反而有利於挖掘孩子的天賦。

天賦與人權我想大人在孩子成長問題上千萬不能專制與蠻橫上天創造了無數的人類只要存在就有意義然而,許多孩子愣是在大人的逼迫下干著不怎麼適合的事兒。實際上,合適才是最美好的教育,我們在孩子問題上不能跟風,只有結合孩子的天賦,再提供合適的平台,才能讓孩子有可能走上成功之道。

在網路信息化時代,人們被鋪天蓋地的育兒經迷失了方向,似乎天地間存在靈丹妙藥,只要用了,再怎麼複雜的孩子,都能立竿見影發揮作用。人活著,最大的悲哀就是沒有判斷力,而隨意跟風式的教育正在摧殘更多孩子的信念與希望。一個孩子之所以變得平庸,可以肯定,那是平庸的教育得到的。如果教育真正意義上提供豐富多彩的平台,讓合適成為挖掘孩子的教育理念,不知多少孩子眼睛閃爍著希望之光,到時,無論吃多少苦,恐怕也不會覺得那麼的累。

《摔跤吧,爸爸》之所以在中國式的家庭產生了影響,說到底依舊是許多大人的成功學在作怪。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孩子,是不是只要嚴格訓練,孩子就一定能走向輝煌,對天賦置如罔聞。試問,如果馬哈維亞沒有從孩子的天賦出發,胡亂地給其上所謂的培訓班,又怎麼可能讓孩子的成長增添更多的選擇。

不要忘了,馬哈維亞的嚴格教育,不能離開溝通的幫助。兩個女孩不理解父親為什麼這樣嚴格的訓練,選擇地是有形與無形的反抗,如果不是鄰居家孩子的開導,說不定,父親的教育只能歸於失敗。合格的教育不應該只是無情訓練,更需要彼此暢意地溝通。中國式的家庭教育,常常是有話不好好說,動不動就訓斥孩子,似乎唯有如此才能維繫大人的權威。同事在談論上清華的兒子,說道,「人家羨慕我教育如何成功,殊不知,我與兒子之間,更多的是民主與商量」。真的,民主與商量有時能讓大人與孩子之間產生默契,而專制與蠻橫常常會激化彼此間的矛盾。「摔跤吧,爸爸」,從題目來看,就是孩子在理解父親之後,發出的人生宣言。曾經,虎媽戰歌在大中國引起了爭議,殊不知,人家成才的女兒站出來說話,自己的母親並沒有書中所說的那樣可怕,而是在相互達成一致基礎上的嚴格。家庭教育,大人與孩子有必要形成相應的約定,一旦觸犯了底線,彼此雙方又應該接受相應的懲罰。

許多大人看上去如咆哮之雷霆事實上並沒有多大的權威原因就在於教育方式沒有建立在彼此尊重的基礎上馬哈維亞在特定場合給了兩個女兒難堪但又意外地得到了女兒同學的幫助正因為如此父女倆才會心靈相通遇到各種挫折與困難都會咬緊牙關挺住最終在國際性大賽中贏得了榮譽與掌聲

孩子的天賦在一定程度上是逼出來的,就像一個教練想要發現合格的隊員,需要讓其置身運動之中,才能做出正確地判斷。許多大人一廂情願地給孩子強加所謂的天賦,只要孩子稍微眼睛發光,立刻興奮起來,等到孩子真正走進其中,才發現不是那塊料。一旦孩子走到哪裡都不是,大人難免會失望透頂,教育只能走向死胡同,想來是多麼悲哀的事兒呀!教育在偶然中發現天賦,在必然中挖掘天賦,如果不能處理天賦與汗水的關係,我們往往花費了許多心思,到頭來只能是楊白勞一個了。

當然了天賦不代表獨一無二在同台競技中難免有成功與失敗在虛榮心強的家長面前孩子常常是只能成功不能失敗更可悲的是不去想辦法讓孩子成功馬哈維亞一位偉大的父親,在吉塔屢戰屢敗之後,不是選擇抱怨,而是主動承擔責任,讓冠軍的分量變得更加沉重。我想,朗朗不虧是鋼琴界的神童,殊不知,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朗朗這樣的幸運,據說,第二名的孩子就因為失敗過多,沒有人幫助,竟然走上了盜竊的道路。

摔跤吧,爸爸,我想,親愛的大人們,不妨給點時間,睜大眼睛,看看孩子到底有什麼樣的天賦,再搭把手,擼起袖子干,又何必在起跑線上手忙腳亂呢?

█ 問題求助,分享感受,請在公眾平台留言。

編輯:鞠 鋒

作者:錢永華

你買《三國人物家庭教育啟示錄》了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做睿智父母 的精彩文章:

TAG:做睿智父母 |

您可能感興趣

「你不是我爸爸,你是手機的爸爸!」
爸爸媽媽,你們愛我,還是成績?
爸爸媽媽,你們真是傻的可愛
「葉叔叔,我跟媽媽回來是要找爸爸!可是我媽不知道我爸是誰!」
爸爸媽媽,我喜歡你們這樣「吵架」
爸爸媽媽,其實我不是壞孩子
爸爸媽媽,我們有錢嗎?
爸爸給媽媽按摩,兒子卻霸氣的一把推開爸爸,「這是我媽媽不許你碰」
「爸爸媽媽,我希望你們離婚」
你家娃爸到底是好爸爸還是壞爸爸?
寶寶,爸爸不是一個好爸爸,爸爸對不起你
你爸爸就是你爸爸:吃雞嗎?
爸爸媽媽,我想和你們在一起!
「壞」爸爸,「好」爸爸
「壞爸爸」的幾種表現,你是好爸爸還是壞爸爸?
爸爸媽媽不陪我,是不是不喜歡我?
爸爸沒有爸爸媽媽了
爸爸媽媽,為什麼我們不能好好說話?
《爸爸》:奶奶說爸爸病了,叫我不要亂說
爸爸媽媽,我想你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