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千古風流寒食帖》

《千古風流寒食帖》

這書法之中,古往今來,有三大行書為世所稱頌,分別是:東晉王羲之的《蘭亭序》、唐代顏真卿的《祭侄帖》和北宋蘇東坡的《寒食帖》。

三大行書中,秀才更喜《寒食帖》。《寒食帖》,是北宋文豪蘇軾被貶黃州,於第三年的寒食節,因景觸情寫下的兩首詩:

1.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卧聞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須已白。

2.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小屋如漁舟,蒙蒙水雲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街紙。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

寒食節的典故,是晉文公為祭奠聖賢高潔之士介子推,感其不求利祿、從容就死,自此下令此日禁火寒食,以示追緬。一年復一年,又是寒食,"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被貶到黃州三年的蘇東坡借彼之遭遇,感懷到自己的烏台詩案、孤獨零落,於清明寒食之際,更不免蒼涼,因緣際會之中,率性寫得這被譽為"天下三大行書"的《寒食帖》。

介子推不能忍受同流合污,選擇與母同歸,蘇東坡則在"卧聞海棠花,泥污燕支雪"里兩難。這種糾結,不僅在文字中流露,而且整幅作品的書法境界都是欲訴還說、欲走還留的無奈。與唐代書法的華美大氣不同,宋代文人的書法,已經開始顯得更為自然蒼涼,這與宋代之時,常處于山河破碎的家國背景,應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與反映吧。

而寒食帖,更將其中的自然蒼涼之勁推至了峰頂。歷代鑒賞家均對《寒食帖》推崇備至,稱道這是一篇曠世神品。南宋初年,張浩的侄孫張演在詩稿後的另紙題跋中說:"老仙(即東坡先生)文筆高妙,燦若霄漢、雲霞之麗,山谷(則指黃庭堅)又發揚蹈歷之,可謂絕代之珍矣"。自此,《黃州寒食二首》詩稿被稱之為"帖"。明代大書畫家董其昌則在帖後題曰:"餘生平見東坡先生真跡不下三十餘卷,必以此為甲觀"。清代將《寒食帖》收回內府,並列入《三希堂帖》。乾隆十三年(1748年)四月初八日,乾隆帝親自題跋於帖後"東坡書豪宕秀逸,為顏、楊後一人。此卷乃謫黃州日所書,後有山谷跋,傾倒至極,所謂無意於佳乃佳……"為彰往事,又特書"雪堂餘韻"四字於卷首。

《黃州寒食詩帖》通篇洋溢著起伏之情緒,靜隱滿紙辛酸淚,動顯千古風流韻。詩意中飽藏蒼涼惆悵,書法也正是在這種心情和境況下,有感而出的。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穩健,痛快淋漓,一氣呵成。東坡將詩句心境情感的變化,寓於筆鋒,或正或側,轉換多變,順手斷聯,渾然天成;結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輕有重,有寬有窄,參差錯落,恣肆奇崛,變化萬千;其用筆或清俊勁爽,或沉著頓挫,字體由小漸大,由細漸粗,有一種徐起漸快,突然終止的節奏。正是東坡「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又或「天真爛漫是吾師」的最佳寫照。難怪黃庭堅跋盛讚此卷於詩勝過李白,於書兼有唐、五代諸家之長,在此詩後跋題曰:"東坡此詩似李太白,猶恐太白有未到處。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李西台筆意。試使東坡復為之,未必及此。它日東坡或見此書,應笑我於無佛處稱尊也"。

後世之人將此帖與東晉王羲之《蘭亭序》、唐代顏真卿《祭侄稿》合稱為"天下三大行書",還有人將"天下三大行書"作對比說:《蘭亭序》是雅士超人的風格,《祭侄帖》是至哲賢達的風格,《寒食帖》是學士才子的風格。它們先後媲美,各領風騷,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書法史上行書的三塊里程碑。

此日有雨,再於家中細品此帖,只見此書隨意拙樸中,依約天真爛漫,藏鋒頓挫間,竟訴嫵媚委婉。似如其人飽經生死患難後,洗凈鉛華,已如孩童般無牽無掛、從容自如。更遙想東坡先生當年,一生中的最好詩文,都是在這落難黃州的中年之時,於茫茫江漢之上,感悟而得,一如那「大江東去浪淘去,千古風流人物。」,一如那《前後赤壁賦》。其時,他的"烏台詩案"不僅個人幾罹死罪,也牽連了家人親友,或被搜捕,或被貶謫。他常言的"多難畏人",一方面是說小人的誣陷,另一方面,是讓自己,連深愛的家人親友也寧願遠遠避開,以免連累他人。他與友人的一封信中說到:"得罪以來,深自閉塞,扁舟草屨,放浪山水間,與漁樵雜處,往往為醉人所推罵,則自喜漸不為人識。"

而這放下一切、與名利揮手告別的東坡先生,大概正是在這「漸喜無人識」的返璞歸真中,在這「與漁樵雜處"的平淡自然里,在這飽經患難後的無羈無礙間,揮毫而得這無一作態、通達自在的千古《寒食帖》吧。

情至濃時,不禁以拙筆寫來《寒食帖》兩首詩的釋文:

自我來黃州,三次寒食節。年年都惋惜,嘆春匆匆離,無奈春光走,何需人悼惜。今歲春雨綿,兩月亦不絕,春寒如秋瑟,天氣更凄苦。卧聞海棠謝,雨後凋更殘,花瓣落污泥,顯燕之狼藉。這美麗綻開之花,經雨水摧殘凋謝,就像是被有力者,在半夜背負而去,直叫人無力可施。和這患病之少年,病起之後發衰白,其實有何分別呢?

春天江水高漲,將要浸入門內,雨勢漫卷襲來,沒有停止之跡。 小屋如一葉扁舟,飄流在蒼茫煙水,廚房裡空蕩曠達,也只好煮些蔬菜,濕蘆葦燒於破灶,無心想今時何日,看見烏鴉銜紙錢,才知今天寒食節 ,想回去報效朝廷,無奈君門深九重,可望而不可及;亦想回故鄉,祖墳隔萬里, 也想如阮籍,作途窮之哭,但此時之心,已如死灰,不能復燃。

古人曾云:曲彌高,和彌寡。這東坡之曲不可謂不高,卻是為我等凡俗輩所能和,真真超凡脫俗之人也,難怪能得此自然流淌、一動千古之《寒食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真知洞見 的精彩文章:

TAG:真知洞見 |

您可能感興趣

風流千古《涼州詞》
千古風流,中國扇
懷素狂草《風流帖》,真風流!
繞樑千載《蘭亭序》 萬種風流貫古今——朝聖王羲之
千古風流人物
六句經典詩詞,堪稱千古風流
自古風流芍藥花
【瀫水風流】邑人有古風
《逆水寒》龍吟-吟風流攻略
風流才子唐伯虎《落花詩冊》
詩酒風流賦華章:風雅千年的詩與酒
千古風流唐伯虎 嬉笑怒罵皆成詩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十首古詩詞,描寫出風流共古長
重尋民族的文化脊樑——鮑鵬山《風流去》解讀
千古風流的犀角雕
十首詠懷古迹詩詞,大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八首古詩春日游,花下無語盡風流
復古風流!昆汀《好萊塢往事》曝小李海報
瀟洒古淡,東晉風流 | 行書早期典範之作——《伯遠帖》
瀟洒古淡,東晉風流|行書早期典範之作——《伯遠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