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雷雨天出門該帶的不只傘,還有一份「生存指南」

雷雨天出門該帶的不只傘,還有一份「生存指南」




眼看著天氣一天天變得「毒辣起來」,你的心情可能也是燥熱不安。







這不,老天似乎聽到了大家的呼聲,用大雨送上一絲清涼。







北京市氣象台預計,受高空低渦影響,北京地區21日起開始降雨。預計21日午後到夜間,

大部分地區有雷陣雨

,以小到中雨為主,雨量分布不均,局地短時雨強較大,

並伴有短時大風或冰雹

。最強降雨時段出現在22日白天到夜間。23日至24日仍有陣雨或雷陣雨天氣。








本次降雨過程具有持續時間長,影響範圍廣,累計雨量大的特點,並伴有強對流天氣。而造成此次暴雨主角,是一個從蒙古國東移而來的巨大低渦。




圖片來源:中國天氣網




《生命時報》

(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

採訪權威專家,幫你應對城市的「暴雨大考」,教你正確的雨天防護措施。




受訪專家: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教授、災害與環境研究中心總工程師 劉樹坤


國家氣候中心副研究員 葉殿秀


北京急救中心副主任醫師 溫新華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中醫骨傷科主任 屈留新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婦產科主任 蔡雲朗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皮膚科主任 張敬東




暴雨預警的正確閱讀方式




中央氣象台6月21日18時發布暴雨黃色預警:預計,6月21日20時至22日20時,山西北部、河北大部、北京、天津西部、內蒙古中部偏南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其中北京西南部、河北中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




暴雨預警中,這些顏色代表什麼?我們該如何看懂暴雨預警?





國家氣候中心副研究員葉殿秀表示,氣象預警包括颱風、暴雨、高溫、乾旱等,老百姓一定要養成關注氣象變化的習慣。






「白色」和「藍色」就屬於「狼要來」的預警信號,儘管天空看起來還是風平浪靜,但人們心裡應該清楚:一個小時之後或許就會風雨大作!




更高級的信號,比如「黃色」、「橙色」和「紅色」,一般是在惡劣天氣已經影響本地,而且可能持續甚至變得更惡劣的時候發布。



如非必要,人們應該儘可能留在安全地點直到信號解除,並做好意外發生的準備。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教授、災害與環境研究中心總工程師劉樹坤認為,氣象部門在發布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時,不應僅發布顏色,還應具體說明風險會產生怎樣的結果,例如暴雨後哪裡會積水,大致有多深。在氣象部門做好預警工作的同時,宣傳部門也應做好常識性自救知識的宣傳。




雨天出行,揣好一份安全指南







北京急救中心副主任醫師溫新華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在這樣極端的惡劣天氣中,存在很多安全和健康隱患,市民應以防範為主,盡量避免外出。




在這種惡劣天氣下,120實施急救也十分困難。如果一定要外出,應注意以下出行事項:




行人步行




雷雨閃電時,不要撥打、接聽電話,最好關機。



不要在高大獨立的大樹下避雨,至少離大樹5米外。



不要接近一切電力設施,如高壓電線、變壓電器等。



暴雨可導致井蓋沖開及路段塌陷市民應注意觀察,或尋找一個木棍探路,小心前行。



行走時要與高層建築保持一定距離,避開高層建築施工現場,避開廣告牌、玻璃、花盆等可能的高處墜落物。




騎車出行




在立交橋處應遠離深水,遠離車輛,不要穿行於汽車間,選擇地勢較高處安全慢行。




騎車人不要被雨衣遮擋視線以及影響聽力,要注意觀察路況。




路況不佳時,最好推車步行。




駕車出行




要盡量避開容易積水的路段,路遇較深積水路段,不要強行通過。




汽車專家提醒,暴雨中行車的核心是控制車速,一要低速駛入水中,二要勻速過水域,三要穩住油門,一氣通過。




遇特大暴雨時,千萬不要冒險行駛,應選擇較高安全地帶停車。




一旦車進入深水,應立即開門下車,以防溺水。打雷時,要關好門窗,不要將頭、手伸出窗外。




如果車子不小心進水熄火後,千萬不能再啟動,否則發動機將「報銷」,且保險公司可能不予理賠。




地勢低洼的居民住宅區




可因地制宜砌圍牆或在門口放置擋水板。



一旦室外積水漫進屋內,應及時切斷電源,防止積水帶電觸電傷人。



如果房子年久失修或是土坯房,一定要出去,不能呆在屋裡。面臨泥石流等危險地方,市民應在危險徹底過去後再回家,不要馬上回家。




暴雨過後,進水的房屋要及時通風,讓室內保持乾燥,並對被水淹過的房屋進行消毒處理,並採取相應的防蚊、防蠅措施。




雨季要防六種病




夏天雨季是常態,潮濕的天氣也讓不少疾病肆虐起來。別再把下雨當做是浪漫,它可能暗藏疾病,以下幾種常見病要留心了。


丹毒


連陰雨天丹毒成為常見病之一。






徐昌盛主治醫師認為,丹毒主要癥狀是下肢大面積潮紅,皮溫上升,帶有疼痛感,局部出現腫狀紅疹,炎症向四周擴散,中心部逐漸褪色呈現黃色,有落屑。




一般患者會出現足癬、靜脈擴張等癥狀,還會伴有淋巴腫大、高燒畏寒等。患者應去正規的醫院進行檢查、對症治療。




婦科病


蔡雲朗表示,黴菌性陰道炎在雨季容易複發。




長時間穿著緊身不透氣衣褲,會讓陰部透氣不良,長期使用護墊,同樣容易受到感染。


濕疹


連續陰雨天,空氣濕度大,黴菌、污染物和致敏物增多,也容易附著在皮膚上。




張敬東主任表示,夏季是濕疹的高發期。防止黴菌搗亂,首先要保持生活環境乾燥。不要過於頻繁使用洗護用品,以免破壞皮膚屏障。





足癬


雨季潮濕,不透氣的鞋子如不常刷洗會產生真菌,引發足癬。如不妥善治療,容易傳染到其他部位,引起手癬、股癬、甲癬等。


甲溝炎


甲溝炎是外科常見病,雨季人們不注意衛生,發病率就會增高。




對於有些患者腳上有小傷口,趟過污水後,使得甲溝部污物積聚,細菌繁殖產生炎性癥狀。繼而引起紅腫,有分泌物流出。提醒大家,雨天出門回家後應立即清洗皮膚,特別是腳部,並保持鞋子乾爽。




關節炎


屈留新表示,當關節被雨淋濕了舊患容易複發,在膝關節、肘關節、脊柱等處有疼痛感。適當的熱敷可緩解。




專家提醒,夏日不要貪涼,別在地板及風口處睡覺,避免因潮濕、著涼而引發關節疼痛。




下雨時建議穿上防水的雨鞋,避免腳關節泡在水中引起疾病複發。

▲(生命時報記者 張彤 李迪 生命時報特約記者 劉敏)





生命君提醒


雨天出門多做功課,別讓自己狼狽不堪







本期編輯:徐振羽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生命時報公眾號矩陣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標題


我們不做只為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請你相信原創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人民日報主管 環球時報主辦

微信ID:LT0385



合作垂詢


010-65363786


010-6536379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時報 的精彩文章:

臀部是被遺忘的「黃金養生區」,原來這個形狀的最健康
兄弟,挺住!丨叨可特先生
這是一封母親離世三年才敢提筆的信
夏至已至,名中醫推薦餐桌必備三道菜

TAG:生命時報 |

您可能感興趣

今天不止有紙尿褲,還送你一份霧霾天終極生存指南
除了吃土,你還需要一份「沙塵天生存指南」
生存還是死亡,總有一天不會再是一個問題
擁有特異功能的蟑螂,如何在沒有頭的情況下,生存好幾個星期呢?
如果地球只有你一個人,該怎麼生存?
暴雨橙色預警!你需要的不只是傘,還有6大「生存法則」
我的世界:MC中缺少這些東西,就沒有價值,沒有火把你能生存嗎
當遇到原子彈爆炸的時候,如何才能生存下來,跳水裡有沒有用?
讓三角梅「餓」幾天,給它「生存危機」,花苞冒不停,花比葉還多
留學生回國自救生存指南:每天三杯一點點,出門只帶手機
刺激好玩的六款生存遊戲,有名的就不說了,第二個幾乎沒人玩過!
男子野外生存一天沒吃東西,突然聽到點動靜,抬頭一看眼睛亮了!
戴了一天口罩就安全了?沙塵襲城,你需要一份「沙塵天后生存指南」!
生存期長的癌症患者都有這幾個習慣,你有嗎,有一個也是好兆頭!
野外生存,一把刀和一個打火機,只能選一個,你選誰?
如果沒有了太陽,人類在地球上可以生存下去嗎?這樣做是可以的
將它一除,腰椎間盤突出就失去生存的溫床!
沒有一寸出海口,曾發生過慘絕人寰的大屠殺,這個國家該如何生存
現在的青年人有一大部分都不會做飯,以後他們該怎麼生存?
如果你在野外生存的話,你會選擇下面哪一個工具,只能攜帶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