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鳥類這一支的內恆溫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

鳥類這一支的內恆溫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

鳥類

鳥類這一支的內恆溫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由於所有現代鳥類都是內恆溫,那麼它們的最近共同祖先也可能是。Bakker提出恐龍從祖先那裡得到了溫血,所有恐龍都是溫血動物。而有人認為有些鳥類還不是內恆溫,內恆溫出現晚於鳥類飛行。還有人認為有些恐龍是內恆溫,而在恐龍的主龍類祖先中有一定程度的內部調節體溫的能力。如果內恆溫不是所有恐龍具有的,那麼應該問哪些恐龍可能是內恆溫的。

長久以來恐龍被認為是冷血、遲緩的動物。1972年Bakker主要基於恐龍與哺乳類及鳥類運動器官的相似性,以及捕食者與被捕食者的比率提出恐龍是內溫動物。根據恐龍足跡可以得知恐龍是直立行走(即四肢位於身體下方而非側方),他推測大型恐龍速度可以達到30千米/小時,而有些兩足行走的可以達到50~80千米/小時。他還引用恐龍骨骼具有密集的哈氏管和層狀骨來支持自己的結論。

後來Bakker將自己的觀點擴充,在1986年出了一本科普讀物《恐龍異端:新理論揭開恐龍的秘密和它們的滅絕》。他在其中擴充了證據,從多方面來論證,包括:恐龍成種和進化速度很高,生長速度快;溫血代謝是頂級捕食者以及大型植食動物的進化優勢,如果恐龍不是,就不會成為中生代的主角;一些恐龍居住在很靠北的地方,那裡冷血動物很難暖和起來,所以恐龍應該是溫血動物;大型恐龍如腕龍為了將血液輸送到頭部,心臟應該很高效;而溫血動物的心臟比冷血動物的高效得多。

提出鳥類溫血代謝的起源更可能發生在恐龍與主龍類間,而不是從恐龍到鳥類。他的學說提出後引發激烈爭論,反對者甚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科學見真理學常識 的精彩文章:

無毒、廣譜抗菌性、抗菌時效長
傳統消毒和殺菌方法存在諸多缺點
信息的傳遞可以通過電子的自旋,而不像傳統材料通過電荷
受昆蟲和動物青睞的刺槐種子將在成熟時被一掃而光
粉白色的花綴滿枝頭華麗不失高雅

TAG:愛科學見真理學常識 |

您可能感興趣

人均366元/晚起!長白山20000㎡室內恆溫水樂園+滑雪+正餐+溫泉+接送機!雙12搶限時特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