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走路姿勢不對,小心骨科疾病在作怪

走路姿勢不對,小心骨科疾病在作怪

不同的人走路姿勢也有著極大的區別,可是你知道嗎,走路這一再普通不過的動作,卻透露著健康大秘密。仔細觀察,有的人走路姿勢很有「特色」,如「內八字」、「外八字」、彎腰駝背、一瘸一拐等。麥瑞醫生提醒您,這些走路姿勢或許是一些骨科疾病的信號。當走路的姿勢突然改變,就要警惕可能是骨科疾病「找上門」了。

一、走路姿勢:間歇性跛行

特點:剛開始走路時並無異常,一段時間後,腳部漸生沉重感、麻木感,就像被灌了鉛一樣,沒有力氣。有的人在蹲下來或坐下來後沉重感漸漸消失,休息一會兒後頓感輕鬆。早期間歇性跛行的癥狀較輕,老年患者每次能走500米以上,只需要停下來休息2~3分鐘就可以繼續前行;而癥狀較嚴重的患者,就連10米的路程也是舉步維艱,需要休息7~8分鐘才能勉強再走一小段路。

病因:60歲以上的老年人走路出現間歇性跛行,比較常見的原因是腰椎管狹窄症。造成腰椎管狹窄的原因又有很多種,包括先天性和退化性,如骨質增生、韌帶的肥大增厚,甚至椎間盤突出的病人長時間沒有治療也會導致椎管狹窄。因此,老年人走路出現間歇性跛行要引起重視。

治療:癥狀比較輕的患者通過保守治療、適當休息、理療、藥物等手法可以減輕病情;但當走路較艱難時就要手術干預了。一般來說是在患病的腰椎節處開一個小刀口,對相應的腰椎管進行減壓,切除增厚的韌帶、骨贅,必要時可能還要通過釘子對手術部位的腰椎節進行固定。

預防間歇性跛行,腰部的保護很重要。中老年人平時不要做彎腰搬重物的動作,適當增加挺腰運動,可佩戴護腰帶保護腰部。

二、走路姿勢:長短腿

特點:走路一瘸一拐的,看上去是一隻腿長一隻腿短。

病因:長短腿的走路姿勢並不是腿真的短了,而是髖關節脫位所導致的。很多患者的髖關節在出生時已經是發育不良,但因早期沒有癥狀而不自知。日後可隨著使用髖關節時間長了,導致髖關節進一步變形並脫位,不但會出現髖關節疼痛、也可以導致走路一瘸一拐等癥狀。

治療:如果長短腿的主要原因是髖關節脫位導致的,那麼成年以後進行置換人工關節的手術能有效改善癥狀。

專家提醒,當中老年從原來的步態突然轉變為以上「特色」姿勢時,最好到醫院進行相關的檢查,排除骨科疾病的影響。

平時我們走路也要注意正確的姿勢:雙目平視前方,頭微昂,頸正直,胸部自然前上挺,腰部挺直,收小腹,臀部略向後突,步行後蹬著力點側重在跖趾關節內側。彎腰搬重物的動作,適當增加挺腰運動,可佩戴護腰帶保護腰部。

三、走路姿勢:O型腿、X型腿

特點:走起路來兩腿向外翻或者向內翻,並且走一段時間會感覺雙腿無力,甚至不由自主跪倒,俗稱「打軟腿」。

早期表現可能走路沒有問題,但坐下來休息時間長了就覺得膝關節難受,要甩甩腿才感覺舒適。中期表現為走路時會有疼痛感,特別是在上下樓梯時和蹲下時腫痛感明顯。到了後期,就出現膝功能障礙,膝關節不能伸直,彎曲不能超過90度(屈曲攣縮),站起來就可以明顯看到腿部變形,呈O型腿或X型腿,走起路來更明顯了。

病因:走路呈O型或X型樣子,可能患有骨關節炎,這是一種退行性病變,是由增齡、肥胖、勞損、創傷、關節先天性異常、關節畸形等諸多因素引起的關節軟骨退化損傷、關節邊緣和軟骨下骨反應性增生。若走路是邁著外八字腳步,則可能是髖關節疾病的問題,如之前髖關節周圍骨折沒有得到正確治療、畸形癒合所導致的。

治療:早期可通過吃藥、理療等保守治療方式來減輕癥狀,若關節已經變形了,並且出現關節活動障礙就需要手術治療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麥瑞骨科王正義院長 的精彩文章:

腳後跟疼怎麼辦 足跟痛怎麼治療好

TAG:麥瑞骨科王正義院長 |

您可能感興趣

痛經癥狀越來越重的背後,小心是這幾種婦科病在作祟!
不小心「走」掉了一些疾病
抱娃姿勢不對 小心患上「媽媽手」
5個常見動作誤區——姿勢不標準,小心健身變傷身!
男性疼痛點在這就需要小心肝炎疾病
我們一起小心「肝」,讓身體遠離疾病「肝」擾
?原因不明的無痛性腫大更要小心白血病來襲
經期不要隨意亂吃藥,小心誘發婦科病!
謹慎小心地活,不如憨著頭過
噁心!走在悉尼路上,小心這種不顯眼的東西!不僅散發惡臭,還會射出有毒液體,導致失眠!
骨刺的癥狀 小心這些因素會導致骨刺
肺癌患者管不好嘴,小心增加複發風險!
小胃病,大隱患,一不小心會致胃癌!嚴把飲食關,積極除小胃病
剖腹產後不注意,小心疾病纏身
骨髓瘤:隱藏在腎病背後,一不小心就錯過!
小心,耳垂上發現這個痕迹,很可能有冠心病!
如果你經常偏頭痛,請小心,這可能是一類嚴重疾病的暗號!
眼睛經常模糊看不清?小心是肝病惡化的徵兆
這4種出汗女人要當心,不注意小心疾病纏身
不可小視,胃摸著硬,小心這兩種致命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