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楊選喜:鋸房走出來的標兵

楊選喜:鋸房走出來的標兵

物資供銷分公司潘一供應站鋸工班班長楊選喜今年被評為集團公司十大標兵,受到了表彰。一名普通的鋸房職工是怎麼獲得這一榮譽的,他在工作中如何與眾不同?帶著這個疑問,筆者前往潘一供應站對此進行了採訪。

儘管是提前約好採訪的,但在採訪現場筆者並沒有看到楊選喜,最後在潘一供應站兩場隊長吳炳虎的帶領下,在鋸房才見到正在裝料、送料的楊選喜。一身簡單的工作服,憨厚而又黝黑的臉龐掛滿了汗水,因為天氣炎熱,楊選喜的衣服上除了沾著些許鋸末,大部分都被汗水浸濕了。看到筆者,楊選喜擺擺手說道:「今天沒時間接受採訪了,目前礦上要的料比較多,我得加快速度,保障供應。」

這怎麼辦?看來完不成採訪任務了。看到筆者有些尷尬,吳隊長連忙說道:「不要急,我給你找兩個工友進行採訪,談談他們對楊選喜的感覺和印象吧。」於是在吳隊長的帶領下,我先對楊選喜的兩個工友進行了採訪。

工友:「楊班長,是我們的『傻』班長。」

楊選喜

在談到對楊選喜的印象時,楊永橋、任翔兩個工友一致表示,楊班長有點「傻」,卻「傻」得令人佩服。原來,雖然楊選喜是鋸工班的班長,而工資收入卻和鋸工班的職工一模一樣,沒有多一點獎金,但是卻要比普通職工多承擔安全責任,有臟活累活要帶頭先干。特別是2012年4月以來,隨著潘一東井合并到潘一礦以來,鋸工班的木料加工任務一下增長近一倍,像採訪當天這種急活是經常遇到,楊選喜總是二話不說,帶著班裡職工加班加點保證木料按時供應。

鋸工楊永橋在談話時向筆者透露了楊選喜的一件「傻」事。「我是2011年6月從李一礦調過來的。剛來的時候,擔心楊班長會不會欺負新來的,派活時偏心。可是後來發現,我的擔心是多餘的。」

「楊班長派活時總是大家輪著干,今天你幹得累些,明天就輕鬆點,一視同仁。有時單位臨時安排的一些活,他自己就做完了。前段時間,大家正在幹活,鼓風機突然被堵住了,楊班長誰也沒派,就自己下去掏鋸末的。每次下班前,楊班長都主動留下來,把鋸房內的樹皮木屑全部清理乾淨後才回去。」

鋸工班的磨鋸工任翔也向筆者透露了一件他覺得楊選喜做的「傻」事。他說:「隨著2013年潘集木材片區庫建立,潘一供應站的木材加工量增加了許多,相對來說,對鋸子的使用和消耗量也在增大,為確保安全,站里要求每周對鋸房使用的大小鋸進行維修和養護,作為鋸房班長的老楊不放心,每周都到鋸房看著,等鋸子全部維修和保養好後才回家,維修鋸子又不是他的事,又不增加工資,每周都來,是不是有點傻。」

當筆者就別人覺得他做的「傻」事問楊選喜時,他憨厚地笑了:「傻不傻要看你怎麼理解了,既然大家讓我當班長,那就是對我的信任,我就要對大家負責,負起這個班長的責任來,就不能裝孬。」

站領導:「老楊是個實誠人,工作交給他,我們放心。」

楊選喜正在搬運木料。

眾所周知,木料場的鋸房是供應的第一線,工作量大,保供任務重,「老楊在那當班長,我們放心。」潘一供應站站長韓超雲談起楊選喜時肯定地說。

韓站長話並非沒有依據。認識老楊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對工作極其認真的人,只要單位交派的任務,他都保質保量地完成。今年5月初的一天,恰逢周五,站長韓超雲接到礦調度通知,礦運輸工區急需加工道板搶險,這時,職工都已經下班了,但險情就是命令,韓站長立刻打電話給老楊,此時已回到家的老楊沒有任何耽誤,反應迅速,立刻召集其他工友趕赴鋸房,直到加工到晚上7、8點鐘,連晚飯也沒有吃,在礦上要求的時間內完成了任務,受到礦運輸工區的好評。「像這樣的事,在老楊身上已司空見慣了,只要礦上有需求,不管多晚,不論多累,他都能保質保量完成任務,從來不讓我們操心。」韓站長表示。

在抓安全管理方面,老楊達到了「倔」的境界。「楊班長在木料開鋸前,堅持做到「一查、二試、三運轉」,將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鋸工小楊談到楊選喜的認真勁搶著說。去年五月份,潘一礦木料廠接到礦重點頭面的木料需求,楊選喜迅速組織鋸工準備工作。隨著開鋸後的異常聲音響起,楊選喜判斷鋸條出現問題。他趕忙來到設備旁,要求鋸工停止作業,檢查鋸條。這時鋸料的同志回答:「停鋸就完不成任務了,隊長那裡沒法交代。」原來,該鋸工為了儘快完成工作,在沒有檢查鋸條的情況下,就開鋸工作。楊選喜嚴厲地回答:「鋸條異常就是隱患,沒有百分之百的安全保障,不能工作!」說罷,他將閘刀閉合,停止工作。經檢查,鋸條從焊口處炸開約40mm長的裂縫,如果繼續工作下去,斷開的鋸條可能會給操作人員帶來危險。正是楊選喜「寸步不讓」的安全責任心和紮實的工作作風,避免了一起潛在的安全事故。

目前,木料開工前加強安全檢查做到「一查、二試、三運轉」,已成為該鋸房班一條不變的操作標準,正是在楊選喜的嚴格要求下,潘一站木料加工廠房實現多年安全生產無事故,被物資供銷分公司命名為「標兵兩場」。

楊選喜:「工作著就是幸福的,我熱愛我的工作。」

在採訪完其他職工後,恰逢楊選喜工作休息時間,筆者瞅著這個時間,趕緊對他進行了採訪。當筆者問到當標兵的感覺時,老楊又露出憨厚的笑容,用手撓了撓頭說道:「其實我乾的只是我的本職工作,企業和領導給我的榮譽太高了。」他表示,「這個榮譽不僅是他自己的,也是大家的。愛護榮譽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到自己與榮譽的差距,不斷完善自己,激勵自己。」

老楊告訴筆者,潘一礦作為去產能礦井,人員分流是必然的,作為潘一供應站一名老職工,他非常理解並支持集團公司及分公司的各項決定,「有人說,你辛苦了一輩子了,在人員分流時,可以向分公司領導提提,找個相對輕鬆的工作來干,但是,我打心裡沒想過換工作,我在鋸房工作了28年,我對這份工作有很濃厚的感情,如果可以,我願意一直干這份工作,因為我感覺工作著,就是幸福的。只要集團公司需要我這個老黨員、老鋸工,我就努力做出更好的成績。」

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過多的言辭,一席樸實的話道出一名老共產黨員、一名企業老職工的心聲。我們有理由相信,正是有許多像楊選喜一樣的職工們的無私奉獻,我們企業一定會越來越強,更加輝煌。

(作者:程萌 杜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淮南礦業 的精彩文章:

TAG:淮南礦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