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體面」有多重要?
在剛結束的這場家庭旅行前,我曾很緊張的和朋友討論擔心葫蘆娃坐飛機的問題。適逢「熊孩子」的問題被推在風口浪尖,我擔憂別人看到孩子會特別關注。雖然葫蘆娃已經有過不少長時間交通工具的經歷了,但小孩子一時一變,兩歲後的自主意識是一天一爆的,我想像了很多在飛機上搞不定他的狀況。
直到我坐上了一班主要乘客為大爺大媽組成的旅行團的飛機,才知道自己多慮了。在大爺大媽們高聲興奮的交流中,我渾身充滿了安全感,我那乖乖看著動畫片、吃著棒棒糖,累了睡會兒覺的兒子,在四個小時的飛行中,分明是個天使嘛。
出行前,我還和朋友特地討論了當時看的一篇公眾號文章,文中的母親提到因為她女兒的吵鬧,令她被一個女孩兒指責「有你這麼當媽的嗎?」以及「我見過的小孩多了,還沒見過她這麼沒教養的」。在對方激烈的言辭下,這位母親連道歉也說不出口,羞憤難當下抱著女兒去洗手間,洗乾淨了臉上的妝,才冷靜下來。
我一開始讀的時候,覺得母親的反應挺可以理解的,那個女孩的指責是過分了吧,無論如何小孩一時哭鬧至於被上升到「這麼沒教養」的高度嗎?
但是我認為挺正常的母親的反應,也被網友罵得很慘(據說主要陣營是在豆瓣上)。
經朋友提醒,我發現了這位母親在字裡行間埋的「招黑點」,她說:我每天出門都化妝,每周都要跑至少三次五公里……除了懷孕那一年,體重從未超過48公斤。
雖然一開始讀到這裡我也覺得有點怪怪的,但倒沒有太被冒犯的感覺,重新讀一遍,才覺得這段話里的邏輯的確有點讓人起疑——
首先,她特地強調了自己對體重、身材、妝容的管理、重視,並認為這是「體面」的象徵;
然後,因為孩子哭鬧而被人指責了,她因對方的態度而不願道歉,甚至產生了孩子使她丟人了,使她精心維護的體面「全面坍塌」了的想法。
我仔細回想了一下每次在公共場合葫蘆娃哭鬧的時候,我有的只是不知如何處理孩子的無奈和煩躁,還有對路人確實產生的歉疚,只希望在他們忍無可忍之前趕快搞定,光這兩種心情就佔據了我全副心神,還真的沒空去想自己是不是丟人了,也沒想過孩子害自己失了體面。
一定是因為我長年控制不了自己的體重,又不愛化妝,沒有建立過「體面」以至於對體面喪失這件事太過鈍感。
雖然我依然認為今天的中國社會對孩子的反感度一定是有問題的,但是我也想談談看寫這篇文章的媽媽所在意的「體面」的問題。
01
不得不說,做了母親以後眼睛會上一層濾鏡,看到的「體面」和沒孩子時是不一樣的。
有一次帶著葫蘆娃在銀行辦事,等待的時候我在陪葫蘆娃玩。一起等待的也有一個媽媽帶著孩子。這位媽媽從打扮到氣質上,是絕對算得上體面的。但是她全程都在打電話或看手機,應該是在處理公事吧。大概半個小時的時間,她兒子就在大廳里四處跑、玩。看到葫蘆娃,他很高興的過來要和弟弟玩,但是他不太愛說話,手腳也比較重。玩著玩著他又跑起圈來,跑過來的時候突然從背後要抱著葫蘆娃往地上撲。
我馬上扶住兩個孩子,倒是沒出什麼事。這個時候這個小男孩的媽媽終於出現了。
他媽媽蹲在他身邊,用輕柔的聲音和他講道理,不要亂跑,喜歡小弟弟可以輕輕的摸,不要這樣抱……反覆強調了幾遍,語氣完全稱得上「溫和而堅定」,和她的氣質妝容都很稱。
但是我看到他兒子全程不走心,沒有傾聽的意思。
容我當時心裡也吐了個槽:比起事後的道理講得好聽,剛剛你兒子滿大廳跑的時候,你看著點也好的呀,我看著他那麼跑都不放心呢。
儘管這個媽媽全程的表現可以說「滴水不漏」,但我很難覺得她體面。
我也見過不那麼「體面」的媽媽,在一個小旅館裡。她皮膚黝黑,穿著普通,趿拉著一雙拖鞋,和她的母親推著雙胞胎女兒。葫蘆娃對兩個長得一模一樣的小姑娘很感興趣,互相進行著小朋友間的交流。這個媽媽逗著三個孩子玩,也沒有說什麼特別的話,但是我聽著就是特別舒服,也許是她的聲音很好聽,也許是她的笑容非常燦爛,也許是她對著孩子說話的樣子特別不急不徐,即使中間孩子們之間有點小「危機」,她也樂呵呵的化解了。總之我當時覺得,即使她的經濟條件未必多好,社會地位未必多高,但是她身上有超越客觀條件的「體面」存在,這對她孩子的成長,未必是不重要的。
這就是我做了母親以後,對於一個母親的「體面」與「不體面」的看法:身材衣著妝容固然絕不多餘,但是你身邊的孩子是機械的被綁定著的神思游離,還是被你調動起了生命力和你快樂的融合在一起,才是關鍵。
我當然也明白很多人對女人身為母親後的不體面有痛心疾首的批判,身材臃腫,蓬頭垢面。甚至很多人對母親們最不體諒的一種「不體面」,就是在公眾場合的哺乳。
一方面我覺得社會對女性對母親真的太嚴苛了,太多時候缺乏本質上的尊重。母親,如果自己願意,當然可以也應該儘力健身減肥化妝,恢復形象上的體面,但是不需要與這些體面的標準死磕(甚至一個女人也完全可以對這些美的標準say no,你的形象完全可以自己做主),因為那可能真的妨礙你對自己「母親」這個身份的接納。而你不從心裡接納自己的每一重身份,是怎麼也不能做到真的體面的。
02
我現在說起來好像很自然,但是我在兩年多前剛做母親時,就是和那些「體面標準」死磕過的人。我剛生好孩子以後,一度認為對一個母親的最大讚美應該是,就像沒有孩子一樣,無論是外形,還是心態。
一個新手媽媽最恐懼的事會是什麼?是自我的突然被吞噬。
身材還可以補救,但是思維、氣質,也會不可遏制的滑向一個母親的樣子——一種很難酷起來的身份。為了那個不諳世事的小人兒,你得掏出全副身心。你屬於自己的時間急劇減少,與此同時,和孩子相關的一切,動不動就顛覆著你累積了二三十年的生活方式、態度、觀念。
我也沒想到自己長那麼大,一直以為自己可以越活越有選擇的權利,最後還是無可選擇的熟練操作屎尿屁,忍不住聊媽媽經,不喜社交懶搭理社會,但為了兒子又得投入火熱紅塵。
當然你也可以一直就像自己沒生過孩子一樣生活,堅持著你的自我,這對你自己並沒有什麼影響,只是孩子會比較可憐。因為一個母親過於突出的自我,會影響到她和孩子的連結。
因為孩子需要非常多的觀察,非常多的傾聽,非常多的關愛。你太在意自我,可能就看不見他。
孩子在路上覺得某個走路姿勢特別好玩,讓你和他一樣的時候,你不做,他就很失望,你做不做?你多少總要發一些有失體面的「神經病」的。
孩子哭鬧而你只在想自己的體面被丟掉了的時刻,孩子感受不到你的關心,孩子感受得到你的焦慮,他哭得更凶。
我現在終於接受了一件事,就是身為母親,自己的自我就是要犧牲一部分的。
這其實是一個非常殘酷的真相,就像我之前寫過《付出是客觀,犧牲是價值觀,不能因為價值觀不當而否定客觀》,我說「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否認母親為孩子是在付出的,也沒有任何一個人有資格把母親為孩子的付出放在輕描淡寫的位置上」。但其實有時候我自己也很難明確區分從「付出」到「犧牲」的那條線。
我能得到安慰的是,自我消失的時候,我是用我的情感和能量在幫孩子構建他的世界。但是我得妥善安排「自我消失」和「自我顯形」的時間。
《奇葩說》第四季最後一期的表演賽,辯題是「人終將變成自己曾經討厭的人是好事還是壞事」。羅振宇最後講了一個「破碎又重建」的角度,變成自己曾經討厭的人,也可能是你打破了自己,又重新建立了自己的過程。
令我想到做媽媽後,也無數次感到內心的自我粉粉碎,又無數次重新拼湊回來。這個過程中,我也重新建立了自己對「體面」的認識。身為母親的體面,不是擁有像沒有孩子一樣的少女身材少女樣貌少女心態,而是和自己的孩子能夠好好的相處互動,是在一起就很和諧的畫面。
倡導身為母親而去坦然接受一部分自我的消失,是件很危險的事。因為你接受了一部分的消失,你可能會滑向全盤的放棄;甚至你只願意接受一部分的消失,而他人卻以為你要全盤的放棄。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媽媽們自己,和整個社會環境,都更應該去認識到母親「消失的自我」的存在,並為它定義價值。
03
而身為母親,在意體面的另一個「陷阱」是什麼?
是想讓你的孩子成為你的體面的一部分。
是在孩子表現得有教養時感到自豪、長臉,在孩子表現不佳時著急、倉皇,嫌他丟了自己的臉。
因為怕孩子吵而丟了自己的臉,所以甚至有家長寧可給孩子在長途旅行中喂安眠水。而即便沒有給孩子喂安眠水,但是在孩子哭鬧的時候,覺得孩子丟了自己的體面的家長,思路和喂安眠水的家長思路並無二致。把孩子作為自己的附屬品,沒有從內心真正尊重這個自己帶出來的生命,在這種思想下所做出的行為,是虛偽,而不是體面。
我們父母那代,特別在意孩子和他們的面子的關係。而我們這代做父母,似乎正把孩子的表現還給他們自己,不去強行關聯孩子的表現與我們的體面的關係,給他們表達的自由,也更關注他們的情感和心理。
如若真能做到,我們和孩子的關係,在鬆弛中又充滿無限的連結。如果真的在乎體面,我希望能收穫這種不靠孩子掙體面的體面。
帶娃的路上已經有很多人teach you how
不如我們一起分享一下如何take it easy
TAG:逗逼父母育娃日記 |
※做人要體面,姿態要好看
※有一種體面,叫「不要臉」
※要想體面的養老,現在到底要存多少錢?
※不懂得體面拒絕的人,究竟有多累?
※雙宋離婚:不體面的分手,能有多難看?
※「我媽說,女孩子要有份體面的工作」
※分手為什麼要體面?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答案
※2018夏季闊腿褲「體面」 不重要?舒適與體面並存才重要。還是喜歡棉麻的
※紅樓夢中很多老僕人,唯有賴嬤嬤最體面,為何?處世智慧很重要
※經常手麻的人,或許你身體面臨了這7大問題,要注意了!
※體面這首歌大火,你們真的聽懂了么?
※一個值得我們學習的離婚女人:不管多難,都要保持這三種「體面」
※一個人要活得體面,需做到這五點
※離婚了,體面還要嗎?
※做到這「三不要」的分手,才是最體面的
※不要病到眾籌求助,是我最想要的體面
※《體面》大火,可是真的面對分手,又怎麼做到體面?
※想要體面過冬?你就差一雙它!
※網紅產業鏈背後的真相,一鍵摳圖游全球?有多少錢,才算擁有體面的人生…
※耄耋之年的你,是否還能這麼精神矍鑠,既有體面又受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