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斬首全過程:行刑不用刀,程序很複雜,第八道程序把犯人嚇癱
斬首是古代一種死刑方式,自夏代起便被列入刑法,稱為「五刑」之一。因為行刑事關重大,所以古代每次行刑,都是一次小型軍事行動。行刑之前,軍隊要提前到刑場戒嚴,以防有人劫刑場。到了清朝,行刑更加規範,有一套程序,很複雜。值得注意的是,清朝斬首行刑時,用的不是刀,而是雙手劍。下面我們就介紹一下清朝斬首的全過程。
第一道程序:劊子手磨刀。朝廷處決犯人之前,首先要通知劊子手。劊子手接到通知後,要做一系列準備工作,其中最重要一項工作就是磨刀,把刀磨得越快越好,以減輕犯人痛苦。清朝劊子手用的斬首兵器是雙手劍,比一般的寶劍寬大,雙手持握,劈砍力度相當大,可以一劍斬落首級。
第二道程序:提刑。要處決的犯人都關在死囚牢,全都是經過一審判處「秋後問斬」的,秋後問斬始於唐代,因秋冬肅殺之氣最重,故選在此季。行刑之前,要先把犯人從死囚牢提出來,最後過一次堂。
第三道程序:宣判。就是最後一次過堂,宣布對處決犯人,相當於如今的公判大會,此時的犯人已經沒有申訴的機會了,宣判只是通知一聲。
第四道程序:遊街。宣判結束,要把犯人裝上囚車,在全城主要街道遊街,以達到警示作用。
第五道程序:押赴刑場。遊街結束,將犯人再裝上囚車,直接押往刑場,如果刑場比較近的,直接步行押往刑場。如果犯人受過大刑走不了,還要有人用筐抬著去刑場。
第六道程序:驗明正身。行刑之前,要對犯人驗明正身,以免殺錯人。這個時候,是犯人心裡最受煎熬的時候,每個人都是提心弔膽,因為驗明正身後,就離死不遠了。
第七道程序:監斬。行刑之前,負責監斬的官員要提前到場。這個時候,劊子手也已經到場了,只等午時三刻一到行刑。之所以定在午時三刻,是因為那時日在中天,陽氣最重。
第八道程序:準備行刑。到了這一步,犯人就死到臨頭了。行刑時一般都由兩個劊子手進行,一個是主刀,一個是助手。主刀高舉斬著劍於犯人頭頂,因為到了這一步,犯人大多被嚇癱了,助手要揪著犯人的辮子,以保證其頭伸直,等著監斬官命令一下,便一劍下去,人頭落地。
第九道程序:行刑結束。劊子手行刑結束,要高舉寶劍,報告行刑結束,而後是家屬運屍,整個行刑過程到此結束。
※世界神秘消失的四大古城:其中一座古城居民被火山灰瞬間烤死
※世界六大神秘水下古城:一處已經存在了一萬多年
※晚清第一罪臣:不是他貪生怕死,八國聯軍攻不下大沽口進不了北京
※史上三個三千年沒改名城市:一個連城址都沒改,是唯一的省會城市
※古代失傳的奇門要術:不食人間煙火,跺腳無影無蹤,還有平地飛升
TAG:京津小飛俠歷史空間 |
※國外最沒人性的刑罰!設計者是第一個受刑的人,行刑過程不敢看
※慈禧命令劊子手用鈍刀斬殺此人,行刑過程令人唏噓不已
※清朝命最硬的和尚,因通姦殺人被判斬首,行刑時連斬七刀才死去
※一品大官被判斬首,行刑前:兒子你回去打包行李,我肯定不會死
※一品大官被判斬首,行刑前為何卻對兒子說不會死?早有打算!
※清朝一奇人,行刑後不死,再次犯罪被抓,知縣:你不是砍過頭嗎?
※外國最沒人性的刑具,行刑過程讓人發毛,設計者卻第一個受刑
※古代最人性的一種刑法,施刑過程飄飄欲仙,行刑完畢毫髮無損!
※行刑式槍殺"華人夫婦,3嫌犯被全部抓獲!過程極度殘忍
※一品大員被判斬首,行刑前告訴兒子:你去打包行李,我絕對死不了
※古代劊子手行刑程序嚴格,有7大步驟,少一步都不行
※古代被判腰斬之人,行刑前為何要笑著賄賂劊子手?看完很心酸!
※老照片記錄清末民初的行刑與審判,當時的手段真是殘忍至極,最後一張是什麼刑罰?
※這日本戰犯到底幹了何事,行刑軍官對其連開二十槍擊斃其還不解恨
※一品大臣被判砍頭,行刑前:兒子你回去打包行李,我肯定不會死!
※古代最殘忍的刑罰,行刑時犯人慘叫不止,如今卻是常用之物
※「單雄信」行刑前為何只喝程咬金的送行酒?揭露了人性的一面
※死刑犯行刑時為何用繩子「五花大綁」?繩之以法?還是另有其意?
※為何「死刑犯」在行刑的時候,都要跪著?其實很「人道」
※假如死刑犯在行刑前,被嚇暈過去了怎麼辦?方法很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