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孫權五次親征伐魏,都從合肥下手

孫權五次親征伐魏,都從合肥下手

東吳軍事比較有意思,幾任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幾乎一直打勝仗;孫權估計也想證明一下自己的軍事能力,五次帶兵攻打合肥,均告失敗。孫權為何對合肥一往情深?


孫權五次攻打合肥,全部失敗

第一次,208年,赤壁之戰時,因曹操主力在荊州,孫權帶兵圍攻合肥。曹操赤壁兵敗,派一名小將張喜救援合肥,孫權聽說援軍將到,撤軍。

第二次,215年,曹操征漢中。孫權藉機率十萬軍隊圍攻合肥,發生了著名的「張遼威震逍遙津」,孫權差點喪命。

第三次,229年,孫權虛實結合,麻痹魏軍,打算魏國大軍撤走後猛攻,被滿寵識破。孫權大軍到來,因魏軍有備,只得撤走。

孫權五次親征伐魏,都從合肥下手

第四次,232年,滿寵建合肥新城,孫權以為魏軍膽怯,便發兵進攻。因新城距水遠,在船上呆了二十多天不敢進攻,上岸後被滿寵的伏兵殺了幾百,撤軍。

第五次,234年,孫權配合諸葛亮北伐,率十萬大軍再度進攻合肥,圍城兩個月,因魏帝曹叡親征救援,孫權撤軍。


合肥地理位置獨特,進可攻、退可守

合肥位於江淮之間,是東吳最大的天然屏障,臨近東吳首都建業(南京),對孫權來說,無論是出兵北伐,還是拱衛首都,都必須拿下合肥。

孫權五次親征伐魏,都從合肥下手

東吳要北伐,最佳方式是西(荊州)、中(合肥)、東(揚州)三路,中路合肥最為關鍵,控制合肥,就能輕易進入淮河流域,獲得江淮糧倉,利用水路優勢,魏軍想打還打不著。三路大軍,如同一隻展翅的大鵬鳥,中路必須快速打開局面。

從防禦的角度看,魏軍伐吳,水軍要從淮水進入長江,最佳路線也是從合肥進入巢湖,經濡須進入長江。東吳長期經營濡須塢,死死扼住魏軍進入長江的通道,控制巢湖水面,使魏國水軍無路可走,才是最佳選擇。


孫權無吞併中原雄心,合肥是割據自保的最佳前線

孫權是守成之主,並無吞併中原的雄心。在割據自保的戰略指導下,採取先保存實力、割據江東,再尋機進取的戰略,他不會出動傾國之兵和魏軍主力決戰。所以他一聽說對方有援軍,立即就撤走,絕不在陸上決戰,這一點跟諸葛亮的決心截然不同。

孫權五次親征伐魏,都從合肥下手

247年,孫權又要北伐,零陵太守殷禮吸取之前的失敗教訓,提出了一個大膽計劃:聯絡姜維牽制魏軍西路;諸葛瑾、朱然進攻重鎮襄陽為中路;派陸遜、朱桓攻壽春,繞過兵力很少的合肥;孫權率大軍走東路由揚州取徐州。如此數路並進,魏軍必然首尾難以救應,若進展順利,敵軍全線崩潰。前景雖然美好,但一旦失敗,東吳數年不能恢復元氣,守成的孫權未予採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九州歷史 的精彩文章:

大清王朝末年,發生了4件匪夷所思的怪事,預示清朝即將滅亡
同為「河北四庭柱」,袁紹為何喜歡顏良文丑、而輕視張郃高覽?
侵華日軍最害怕中國五支部隊,川軍暫居第二,第一是小鬼子的惡夢
中國一座帝墓,孫中山見了都磕頭起誓,600多年來無人成功盜取
國軍最大的敗仗,戰死8名將軍,犧牲10萬人,日軍才死673人

TAG:九州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