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故里——蒙邑
蒙邑,古代地名。春秋為宋之蒙邑,莊子本邑。戰國於蒙邑設蒙縣,治今山東曹縣南二十里商都亳墟一帶。西漢屬梁國(漢高祖五年封彭越於梁,都定陶),漢武帝元朔三年,梁國一分為五,蒙縣縣治東南移三十里,屬梁國(梁國五分後之小梁國,都睢陽)。於蒙縣舊址置薄縣(又作亳縣),屬山陽郡(從梁國分出,治昌邑,今巨野東南)。
◎戰國時期所築蒙縣(史稱小蒙城),即西漢初期的蒙縣(今曹縣土山集一帶)。漢武帝元朔三年,蒙縣一分為二,於戰國蒙縣(曹縣小蒙城)舊址置薄縣;於蒙縣故址東南三十里另新置蒙縣(即大蒙城,一說曹縣東南石香爐,一說梁園區蒙牆寺)。莊子生於戰國的蒙,這個說法,自古沒有疑義。《漢書·地理志》謂蒙縣屬梁國,司馬貞《史記索隱》、裴駰《史記集解》等,皆從其說。曹縣境內古代有戰國至西漢初期蒙縣(小蒙城)為莊子故里。
◎劉邦滅秦,分封諸侯,建梁國(今山東省菏澤市、河南省商丘市、濟寧市西部、安徽省北
部),都菏澤定陶,後徙商丘睢陽。
漢武帝之前,梁國面積很大。梁孝王死後,梁國一分為五,分別為山陽郡(治昌邑,今菏澤巨野縣東南)、濟陰郡(治定陶,今菏澤定陶區西北)、濟川、濟東、梁國(小梁國,治睢陽,今商丘梁園區)。
◎漢元朔中(前126)因王后任氏犯死罪,漢武帝削梁國(小梁國)八城。蒙地就是在此時,被再一次一分為二:一曰薄縣,一曰蒙縣。即原蒙縣所在地蒙亳之蒙縣故城(小蒙城),改曰薄縣,劃歸山陽郡;梁平王在蒙地削減一半土地之後,遂又在蒙亳城的東南三十里新建一城,即梁國蒙縣(大蒙城)。薄縣屬山陽郡,蒙縣屬梁國。《史記梁孝王世家》說:「乃削八城,梟任王后首於市,梁余尚有十城。」
【山東省菏澤市東明縣有莊子墓,至今仍存】
◎三國魏時省蒙縣入薄縣,故北亳又稱蒙亳。按今商丘北蒙牆寺為梁國之蒙縣(大蒙城)所在,則山陽郡薄縣(小蒙城,商都亳墟)在西漢蒙縣(大蒙城)西北三十里。曹縣至商丘梁園區界五十里,西漢蒙縣(一說今曹縣東南五十里石香爐,一說今蒙牆寺,在商丘北五十五里)西北三十里,正是曹縣南二十里,王國維所證商都亳城(戰國至漢初之小蒙城)在「曹州府曹縣南二十餘里」。
◎商都水城莊子故里
西周分封文王六子於曹國,為得名之始;北周武帝改西兗州為曹州,取故曹國名;明朝洪武四年降曹州為曹縣,此稱沿用至今;
夏朝前屬東夷空桑之地,,為上古部落聯盟首領堯、舜、禹中原活動之地。公元前16世紀,商湯建都於此,史稱北亳(今記之曹亳),春秋戰國之世諸侯爭霸多會盟此地。歷史上先後孕育至聖大禹、大聖商湯、元聖伊尹、道聖莊子、名聖惠施、兵聖吳起、農聖氾勝之、科聖燕肅等。
許多名人留有遺迹或安葬於此,如盤庚陵、湯王陵、箕子墓、伊尹墓、萊朱墓、穰侯魏冉墓、楚春申君墓、項羽龍鬚崗、澹臺子羽祠等。塗山是夏禹會萬國諸侯之地,景山是商湯受命之地,青山是項羽發跡之地,歷史遺迹遍布縣域各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