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耍猴式曬娃的人不配做父母

耍猴式曬娃的人不配做父母

文 | 葉克飛

前段時間在群里聊天,見到這麼一樁事:某小朋友就讀一間名校,同班有據說背景深厚的同學過生日,要辦鋼琴獨奏會,於是老師出面,要求全班同學穿禮服出席。

之後的事情想想也能知道,必然是一番雞飛狗走。中國家庭少有常備禮服的,只能去租,還得置辦禮物。想想那些穿著未必合身的禮服,捧著禮物,跑到一個嚴肅地方正襟危坐熬時間的孩子,就免不了心疼。

群內諸位向來三觀正,對這事兒的評價也是一邊倒,表示「很煩人」、「聽著就老土」、「不擾人難道不應該是最大的美德嗎」……

這事兒很容易引申到近來十分流行的那個話題:我們已經無法做一個安靜的父母。因為,在新聞里,攀比從幼兒園便已開始。連評選一個園內的最漂亮寶寶,家長們都一窩蜂發微信紅包刷票,最後還被掏三千元買刷票軟體的家長搶走了獎項。至於不跟沒有英文名的孩子交朋友,更被視為階級分野的佐證。前兩天還看到一個朋友的段子,在某親子微信群里,一個媽媽說「我家那瑪莎拉蒂不行,孩子一坐進去就哭」,另一個媽媽說「我家那阿斯頓馬丁就沒問題」,朋友笑言,那一刻只想退群。

因此便有了無比焦慮的家長,有錢有權有豪宅已然不夠,還要「贏在射精前」,「贏在子宮裡」。

焦慮的家長並沒有忘記自己的孩子,她們總會提及孩子的不快樂,也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同或說感同身受。但似乎有一個群體被忘記了——那些足夠成功、也許看起來並不焦慮的家長,當他們為孩子不惜重金,不惜動用各種資源的時候,他們的孩子快樂嗎?這些孩子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是同學艷羨的焦點,是傳統意義上「含著金鑰匙出生」的贏家。他們過著優渥的生活,擁有同齡人不具備的視野,什麼都吃過、見過、玩過,但在其他同學穿著租來的禮服,獃獃地正襟危坐,參加據說屬於他的盛會時,他真的快樂嗎?

不要說「有錢人的世界你不懂」,對於孩子來說,即使被大人的功利之心侵蝕,對攀比再為熱衷,也難敵「快樂」二字,這是天性,也是本能。即使,優越感確實會在某種程度上帶來另一種並不那麼真實的快樂。

這很容易讓我們在「羨慕妒忌恨」的同時,以阿Q的方式嘲笑一下這些孩子的家長,嘲笑他們的暴發戶行徑和自以為是,卻不了解孩子內心的渴望與需求。

這是老生常談,甚至被視為一種無力感乃至阿Q式嘴炮,畢竟世道如斯,哪輪得到你挑三揀四。我更關注的是,自以為是這事兒並不僅僅發生在那些為孩子置辦盛大生日的人生贏家身上,很多喜歡或不得不把「簡單的快樂」掛在嘴邊的家長,同樣自以為是。

我最受不了的自以為是,是將孩子的生日、節日和聚會變成一場供大人觀看的彙報演出。

我年少時就非常反感這樣的場景:在外吃飯,或逢年過節的聚會,一桌子大人齊齊逗弄一個孩子,「來,唱個歌」,「來,背首詩」。那些才三五歲的孩子,有的怯生生地猶豫很久,有些明確地表示不願意,甚至哭鬧。尷尬的自家大人就會謙遜幾句,「哎呀,這孩子不懂事,得多鍛煉」。也有些孩子很「成熟」,會用演講腔背詩,會唱著不合年齡的歌,甚至會說一些三五十歲的人才說的套話。我討厭這種帶著土氣的成熟,但我更討厭的是把他們教成這樣的大人。

有了網路後,便有了曬娃黨。其實我特別支持曬娃,即使狂魔級別也不覺討厭,但唯一受不了的是層出不窮的耍猴式曬娃。比如搞個生日會,讓小朋友們站一排唱歌跳舞,家長在沙發上坐一排看。有了淘寶之後,類似情況更是災難,一個個原本天真爛漫的小女生小男生,穿上幾十塊錢的同款淘寶爆款裙子或者西裝,嚴重點還會化妝,表演節目後還得擺各種姿勢拍照,沒有一個姿勢像孩子。相比唱歌跳舞的討厭,統一服裝簡直是罪惡——它更進一步抹殺了個性二字,將大人粗暴的審美灌輸給孩子。

你們問過孩子願不願意嗎?如果他們回答不願意,那你們應該檢討。如果他們回答願意,你們同樣應該檢討,因為一個以追求快樂為天性的孩子,居然會放棄自己難得的聚會玩樂時光,在你們面前表演節目,讓你們像古代達官貴人看歌妓舞女一般享樂,如果孩子不是神經病,那就是太過善良,太過體諒你們這些不配做父母的大人了。

我們的孩子都很累,因為在學校里,他們在正常學習之外,總免不了要做布景板。我記得自己讀小學時,所在學校承擔區小學生運動會的看台背景工作,就是在看台上集體拼出各種口號,供對面主席台的領導們「檢閱」。所以我們就扛著不同顏色的紙板,足足練了一個學期!每天下午,坐在操場上,枯燥地等待老師指示,牢記自己的順序,比如一號指令就舉紅色牌,二號指令就舉綠色……我不知道周圍其他同學的舉牌順序,更不知道我們到底拼了些什麼字或圖案,老師也從未告訴我們——也許在老師眼裡,我們這些工具並不具備任何知情權。

《陽光燦爛的日子》劇照

這種反人類的事情,投胎得力的孩子根本不可能遇到,但在中國,我的同齡人或多或少都經歷過類似的事。就算你沒在運動會上傻乎乎舉過牌子,也可能曾現身領導視察的歡迎隊伍中,在蕭瑟冬天穿著短裙,或者在烈日下穿著西裝長褲,等著喊上一嗓子「領導辛苦了」。就算你沒迎接過領導,也可能上過各種公開課,學著早已學過的課文,按照老師的規定一次次舉手回答問題,然後在屬於你的那個問題序號,被老師如期叫起來回答。就算你連公開課都沒上過,你也可能參加過所謂的彙報演出,唱著老掉牙的歌,跳著毫無美感的舞,用老土的演講腔完成連你自己都不信的演講,以應付台下那些正襟危坐的領導。什麼?你沒上台表演過?那你總在台下看過吧?你可能已經煩死了台上那些虛頭巴腦的玩意兒,但作為布景板,你就得坐在那裡……時至今日,這情形沒有改變,甚至變本加厲。

我無法想像,一個家長要有多麼老土、多麼無腦,才會讓一個在學校里已經做過無數次布景板的孩子,回到家裡還要以同樣的方式去應付大人,甚至在原本屬於他們的生日、節日和聚會裡,依然無法成為主角,依然像被耍的猴子一樣。

又或者,這些家長已經成為「耍猴體系」的一部分,他們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並失去了質疑和反抗的能力。他們甚至會認為,這種方式對孩子才是好的,能讓他們更大方、更主動,如果張嘴能說大人話、拍照就能擺姿勢,更是意味著成熟,甚至統一服裝也會讓他們更有集體榮譽感……

老外有一種說法,大意是不要認為孩子欠了父母,父母沒有得到孩子同意便將之生下來,讓其面對這個並不美好的世界,應該是父母欠了孩子才對。

有人認為這話特別矯情,因為誰也不可能在生孩子之前得到孩子的同意,但與其糾結於一個比喻,倒不如細想其中的道理。最大的道理,也許就是別自以為是。

面對孩子,我們很容易自以為是,很容易有「你懂什麼」之類的想法。我自問是個有一定知識、見識和修養的人,但同樣會不自覺地陷入這種自以為是之中。我們的暴躁、缺乏耐心、不願傾聽、強迫症發作……還有我們那些似是而非、實則全無邏輯的大道理(比如錯怪了孩子卻永不認錯,反而以原本是自省要求的「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來要求孩子),無不根源於我們的自以為是。

甚至,連我們的愛都往往基於自以為是。之前有個段子,「世界上有兩種冷,一種是你自己覺得冷,另一種是你爸媽覺得你冷」,噓寒問暖本是愛的表現,但當噓寒問暖變成一種強迫式的越俎代庖時,它就已失去了愛的本意。逼婚之類的事情同樣如此,這類衝突當然基於不同代際之間的認知差異,但很大程度上也基於缺乏邊際的愛。

不太懂得該如何愛的我們,很難告別自己的自以為是。唯一讓我慶幸的是,雖然我毛病多多,算不上一個稱職的父親,但從未讓孩子給我表演過什麼。前幾天,為他搞了個生日聚會,布置到夜裡一點半,第二天,看著一群孩子在家裡大叫、瘋跑,在心裡說了一句:「你們真是太吵了,不過,你們現在肯定是快樂的。」

原標題:面對孩子,我們很難告別自己的自以為是

【作者簡介】

葉克飛 | 騰訊·大家專欄作者,作家

【精華推薦】

·END·

大家∣思想流經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見 · 價值 · 美感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魏陽:從什麼時候開始,人類不再拿孩子的丁丁開玩笑
尼德羅:妻子是否應該辭職在家帶孩子?
小時候你/你的孩子做過哪些讓父母哭笑不得的事
維舟:就讓孩子玩吧,別帶什麼目的
在中國,中產標準為什麼那麼高?

TAG:騰訊·大家 |

您可能感興趣

尊重你做父母的權利,卻痛恨你做父母的行為,這種人不配做父母!
啰嗦的父母,為什麼養不好孩子
父母感情不和,孩子也在買單,可別做坑娃的事兒了
男孩女孩都是自己的寶貝,父母不要做傻事
父母把孩子的舊玩具丟掉,孩子賭氣不理父母,怎麼辦?
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只有不理解父母的孩子
以人為鏡:這種很賣力待孩子的父母,卻讓孩子躲之不及
孩子撒謊,父母最不該做的一件事
孩子不獨立都是父母惹的禍
父母這樣做,孩子再也不撒謊了!
父母物色的男人可以不從,但父母反對的人最好別嫁!
狗與人,就像孩子與父母
很多父母,被孩子「寵」壞了
父母相濡以沫一輩子,母親為維護父親手撕活母雞,嚇呆了所有人
父母把嬰兒和巨犬養在一起,他們堅信狗不會傷害孩子
父母與孩子「換臉」,這樣的「娃娃臉」你喜歡嗎?
景甜衝出「保護殼」曬戀情曬父母,先做自己的女王再做別人的公主
說討厭狗狗的父母,結果養狗後,發現自己不是父母親生
愛頂嘴的孩子——父母應該怎麼做
為人父母,別把孩子養成了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