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趣事之「看電影」
GIF/1K
2017年06月01日 星期四
寫
在
前
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美好童年,不管你是生於城市或農村,也不管你家境富裕還是貧窮;童年的往事總是耐人回味。
在我看來,現在的小孩比起我們那個年代缺少了些天真爛漫和開心。「撿鞭炮、砍柴、看電影、煨豆子、捉泥鰍、擔水賣、洗冷水澡、打彈子、栽禾、夏夜乘涼等」這些趣味,都是現在的孩子(特別是城裡孩子)無法享受的。
我出生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童年是在美麗的大圍山下大溪河畔農村度過的。生長在特殊的年代,整個童年與「火紅的年代」同步,在飽經艱辛的生活中跌跌撞撞長大。回味往事點滴,猶如一幕幕電影在腦海放映,場景仿如昨日,美好的感覺暖人心田。宛如一個個小故事,記錄在歲月這本既珍貴又古老的書里,閑暇寂寞時將其翻閱,令人陶醉愉悅,別有一番風味。
休閑時間將思絮梳理,特選輯了十件印象深刻的童年往事,整理成文《兒時趣事十則》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勾起同年代的你內心塵封的記憶,並為後輩們提供一些了解過去的素材,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
李建軍
哈哈
兒時趣事之
看電影
白
1
文|李建軍
鄉村的兒時,文化生活很單調。一年能看上幾場電影就很開心了。
還記得這樣的鄉村放影場景嗎?
雖說家住在大圍山下的小鎮上,但那時,只有少數機關單位才有一台黑白電視機。
且電視信號要靠設在大圍山之巔的雞籠尖差轉檯人工轉播,颳風下大雨或人上不去,信號不好。電視機的屏幕上就只有白花花的麻點點了,既無圖像又無聲音,只剩下電視機的「沙沙」聲。
你家可曾有過這樣的黑白電視機?
後來的電器三大件冰箱、彩電、洗衣機,你見過嗎?
同年代的你,是否還記得這樣的畫面?
那時的文化生活很單調,能看場露天電影人們已經很滿足了。
以前,放電影都是露天放映,多數地點選擇在比較開闊的學校操場上。那時的鄉村簡易小學多。放電影多是以生產隊或大隊上名義,集體出錢,由人民公社放映員輪流放,隊上派勞力,去幫放映員擔放映設備,來鄉下放。
那時很少有電,放電影要靠放映員自帶發電設備。早期是腳踩發電機,一場電影需要三、四個全勞力輪流踩,才夠用電,一人放映。
後期有了汽油發電機,就只要放映員2個人操作就行了。放電影的設備和技術也不是很好,經常放一下就出故障。有時修一下就好了,有時修上很久也沒辦法修好,只好播放改期通知。
在等待的過程中,走還是不走讓人好心焦的。經常出現人一走,放映設備又修好了,而是又返回來繼續看的情況。
有電影看的時光,小夥伴們玩得可歡啦!
那時,放電影之前總要先放幻燈宣傳片、科教片或中央新聞簡報,然後就是大隊幹部、生產隊長講話,做某個時期中心工作的宣傳。
這個時候,小夥伴們就會時不時地將自己的頭部做成鬼臉或用手做出各種動物造型,伸到放映機前投影到熒幕上。
幹部講完話,才會開始放正片子。一個晚上通常只放2個正片子,放到十點半鐘左右就結束。起先放電影只有黑白電影,後來進步了,就有了彩色電影。
那時的正片子基本上只有兩大類,一是樣板戲,如《紅燈記》、《沙家濱》、《龍江頌》、《奇襲》等,另一類是戰鬥片,如《上甘嶺》、《渡江偵察記》、《南征北戰》、《洪湖赤衛隊》、《地道戰》、《地雷戰》等。
瞧瞧,他們看得好認真喔!
放電影的消息多數時候是通過學校學生們帶回家的。小夥伴們一聽到有電影看,就甭提有多興奮了。放學後就早早地回家邊做作業邊催大人早點做飯吃。
吃過夜飯,有些大人沒在家的就乾脆不吃夜飯,三下五除二利索地洗完澡腳,喊上同伴,三三倆倆就往放電影的地方趕。
有時怕變天下雨,準備工作做得好的人還帶上斗笠或雨傘(經常因為中途下雨被迫中斷放映,有時也堅持冒雨放映)夏天,有些做事收工晚的大人也就乾脆夜飯不吃,澡腳不洗,光著膀子先看完電影再回家。
沒有什麼比看電影更令人興奮了!
看場電影,走上三五里路是常事。如果不在本村本隊,就可能要走上七八上十里路。記得我最遠的一次是走了20多里,趕到鄰近的達滸鄉去看了一場電影。
有時是太陽都還沒落山就到了,家住附近的小夥伴更早些,他們早就搬來凳子佔據了最佳位置。因為下午,放映員就早早掛好了熒幕,擺好了放映機,反覆調試音響廣播。
遠道而來的小夥伴就馬上找來磚頭、石頭、樹棒等當凳坐。佔了位置後,小夥伴們就開始與同伴嬉戲開來,打的打板(煙盒紙摺疊的三角板和課本紙摺疊的四角板)、打的打鬧追趕。
有的小夥伴生怕他人移動自己的好位置就坐著不動,乾等!這時,一些有經濟頭腦的大人們,他們得知放電影的消息後,總會手提竹籃裝些葵花籽、楊梅干、浸蘿蔔、浸菜梗、香煙等小食品來放映場賣。
葵花籽、楊梅乾等都先用廢書紙一小包一小包包好,賣五分錢或一角錢一包。電影散場後,趁著放映員拆設備的時機,小夥伴們還會仔細地圍著操場轉轉,看是否有人掉錢。如果運氣好,說不定看場電影還可以撿到幾分甚至幾角錢。
放映員,在當時人們看來可是很吃香的啦!
看電影的時候,也是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好時機。那時候,青年男女談戀愛還很害羞,生怕人家發現。看電影時才會有公開見面、坐一起牽手的機會。
到了八十年代初期,在區公所的旁邊建起了一個大禮堂。可以容納千餘人,既可以開大會用,更多時候是放室內電影。每個星期,放三至五場。觀眾購票入場,每次票價格不同,單片一角五,雙片三角錢。
放映員早早地掛好熒幕,吸引不少人提前收工,回家洗澡做飯,趕來看電影
我的兒時為了看電影究竟趕了多少場子,已經記不清楚了。但時至今日,看電影的諸多經歷中,有這麼二件事印象還十分清晰:
一是為了看《少林寺》、《峨眉飛盜》這兩部功夫片,從東門街上出發,我上走到了十五里之外的白沙集鎮,下走到了二十多里的遠的達滸集鎮,先後共看了八場。
二是有一次在鄰近的都佳村看電影,吃飯後穿著媽媽給我縫製的一雙新布鞋去看電影。沒想到中途突然下起了大雨。
沒帶雨具,與人共傘回家,半邊衣服都被淋濕了。我怕淋濕了新布鞋,竟脫下布鞋捂在胸前衣服中,打著赤腳走了三里多路才回家。
回家後,媽媽看到我的窘樣,又氣又憐地說「怎麼咯子蠢,是鞋要緊還是腳要緊咯,萬一被什麼刺傷了腳怎麼辦喔,下回千萬莫做蠢事達啦」。
文章圖片部分源自網路
本文作者:李建軍
花炮之鄉,瀏陽河畔,大圍山下,男士一枚,
生在農家,長在農村,干過農活,學過木匠,
任過教師,當過秘書,做過鄉官,主職多年,
時至今日,改非賦閑,重拾舊好,寫點文字,
品味生活,暢聊往事,與君共享,留作記憶。
如果你也喜歡此文,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心情閱讀雞湯視聽牢騷
瀏陽視覺
請留下你指尖的溫度
讓太陽擁抱你
記得這是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
TAG:瀏陽視覺 |
※電影背後的故事!
※沒事兒看部電影吧,反正閑著也是閑著
※法桐書韻電影時間——那些溫暖了你的故事
※電影導演不看好楊冪,稱她不屬於電影圈內的電影臉,主流電影一般都不看好她
※看村晚,不如看電影
※搞笑動漫:在電影院做這種事?後面的人都不知該看她們還是電影!
※電影西遊記女兒國首映影評 看完你是否也想馬上看電影
※不要為沒電影看而煩惱!這些電影會讓你回味無窮!
※如果沒有想寫的電影的時候
※生活中那些如電影般的時刻
※歷史上十大經典電影場景,愛看電影的看一眼就知道電影名字!
※看小電影的時候遇到過什麼尷尬的事?
※假期你看了哪些電影
※不要碰我講述了什麼故事 柏林電影節最佳影片不要碰我電影介紹
※看電影電視時,很多人習慣開彈幕,你遇到最搞笑的彈幕什麼?
※看了電影之後,才知道什麼是「無問西東」
※電影中的懸疑敘事
※電影票背後的故事
※十餘部電影扎堆春節檔 春節期間您想看電影可以「隨意挑」
※故事漫畫:女友認為在黑暗的電影院中就可以做這種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