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餓能將胃變小,有利於減肥?傻了吧!糾結,到底怎樣才是對的呢?
常常聽到很多人說,「吃太多胃部會被撐大,導致越來越能吃!」「忍餓能將胃變小,有利於減肥?」
糾結,到底怎樣才是對的呢?
01
胃就像氣球?
我們的胃部是有一定彈性的,大家可以把胃想像成一個氣球,胃裡沒東西的時候,我們的胃壁有1厘米厚,而當暴飲暴食等原因導致急性胃擴張時,胃壁能薄得像一層紙。
一般來說,正常進餐後胃容量約為1500毫升,吃撐後為2000毫升。如果每天吃過多東西,久而久之胃就會被撐大,長期下去會加重胃的負擔,比正常人更易出現胃下垂,進而影響正常消化機能,出現消化不良反應。更甚者會壓迫心臟和肺部,為身體帶來很大的負擔。
02
胃撐大了,真的會吃更多哦!
經常吃太多確實會把胃撐大,讓你吃得更多。但是,人體有著非常完善的自我保障機制,會自發地出現嘔吐、打嗝等反應,強制減壓。
不過,暴飲暴食引起的急性胃擴張的人群大部分年齡比較大,或是有糖尿病、胃潰瘍、慢性萎縮性胃炎病史,才可能出現這麼嚴重的情況。對於年輕人,如果平常沒有什麼胃腸基礎健康問題,不太會輕易出現急性胃擴張的情況。
但這也警告我們,不要挑戰胃部極限!
03那忍餓能將胃變小,便於減肥嗎?
不少人害怕肥胖,就主動挨餓,認為這樣就可以把胃變小有利減肥?
胃容量不會因為飢餓而變小,而且長期空腹可能會導致低血糖,過多的胃酸也會損傷胃黏膜。而且,如果機體營養來源不足,無以保證營養供給,消耗大於補充,就會使機體逐漸衰弱,體力、精神注意力、免疫力下降,引起低血糖會加重肝臟、心臟和大腦的負擔,對機體造成損傷。
因此,大家的進食量最好保持在七分飽。所謂七分飽是既不飢餓,也不感覺到撐。想要達到這種狀態,還需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怎麼做呢
1吃得慢點
緩慢地進食可以讓胃和大腦同步感受到七分飽,不必刻意去數每口飯在嘴裡咀嚼了20次或30次,只要到食物咀嚼成靡狀,自然咽下即可。
2少食多餐
餓的時候很容易吃多,因此少食多餐更容易做到七分飽。每天3頓正餐和2頓加餐,每隔3小時1餐,加餐也要選擇健康的零食,比如一個水果、一杯酸奶和一小把堅果。
還可以用另一個判斷標準:如果吃飯時間很規律,並且兩餐中間進行了適量地加餐後,在下一餐之前還是提前餓了,那就意味著你 並沒達到七分飽,可以適當再增加一點飯量哦。
大家記得哦,不過飢、不過飽,吃飯要吃七分飽~
「飢餓式節食減肥」是不可取的,人體每天至少需要1200千卡的熱量才能滿足基本的生理功能,保證身體各個臟器安全有效地運轉,否則,機體蛋白質會消耗並可引發代謝紊亂,嚴重時可危及生命。只以蔬菜水果為主的「減肥營養餐單」是不可取的。改善飲食習慣,尤其要避免暴飲暴食,就餐次數仍應以3次為佳,餐次少時血糖起伏大,飢餓的細胞會超強吸收和貯存養分,不利於減肥。
節食減肥危害1.優質蛋白不足。
大家都知道,人體形成的基本單位是細胞,而細胞的形成主要成分則是蛋白質。既然每個器官都會涉及到蛋白質,那麼當我們優質蛋白攝入不足的時候,便會影響整個身體的機能。皮膚變得暗沉、無光澤、易衰老(膠原蛋白流失);新陳代謝紊亂,內分泌失調,長痘(酶和激素不能充分生成);抵抗力下降(缺少抗體);缺乏嚴重者更會水腫(滲透壓無法調節)。
節食減肥危害2.各種維生素不足。
缺少維生素A容易引起腸胃及泌尿系統感染,甚至影響生殖系統。缺少維生素B會使降低碳水化合物及脂肪代謝,易肥胖。缺少維生素會使膠原蛋白合成出現障礙,影響皮膚的彈性及光澤。身體排毒功能出現障礙。抵抗力明顯下降。
節食減肥危害3.體內蛋白質被消耗。
營養吸收不足時,身體會優先消耗體內蛋白質而非脂肪!而蛋白質通常不會被完全分解,從而產生自由基!自由基絕對是人體疾病及衰老的罪魁禍首。
節食減肥危害4.基礎代謝率下降,成為易胖體質。
長期節食會使我們身體缺乏營養,為了維持生命的正常活動,基礎代謝率會降低。這也是節食減肥遇到瓶頸的原因。
節食減肥危害5.極易反彈的更高。
大家都說越減越肥。其真相就是節食減肥帶來的這個「功效」。當達到瓶勁減不下來後,很多MM會自暴自棄,開始恢復正常飲食。而此時脂肪細胞由於長時間被抑制,就像緊繃的彈簧恢復了原來的彈性,加速成長及擴張。外加因為節食而低的可憐的基礎代謝率,使脂肪如雨後春筍般堆積起來。
因為單純的過度的節食,只會造成身體所需營養素的缺失,致使免疫功能下降,影響身體健康,久而久之,就會感到疲憊、虛弱和易怒,並加大了感染流行性疾病的概率。
計算理想體重理想體重的計算方法是:理想體重=身高(厘米)-105。
如果實際體重超過理想體重,並且實際體重與理想體重的差值在理想體重的10%以內,那麼體重在正常範圍之內;如果差值超過理想體重的20%,則屬於肥胖;如果差值為理想體重的10% - 20%,則處於超重狀態。舉例來說:某人身高為175厘米,現在體重為85公斤(160斤),那麼其理想體重為175-105=70 公斤(140斤),實際體重與理想體重的差值為85-70=15公斤,差值與理想體重的比值為(15÷70)×100%=21%,已經超過了理想體重的20%,由此可知,此人已經處於肥胖狀態。
「飢餓式節食減肥」不可取
簡而言之,肥胖的原因是因為能量攝入超過身體所需,多餘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貯存在體內,導致體重增加。因此,減輕體重就要從飲食和運動兩個環節入手。
調整飲食包括調整食物攝入的總量、營養素構成和改善飲食習慣。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不同,用一些簡便的方法可以很快地算出每日的進食總量和各種營養元素的需要量,在此基礎上,有選擇地挑選食物,既要滿足身體的需要,又不會過多地攝入。
「飢餓式節食減肥」是不可取的,人體每天至少需要1200千卡的熱量才能滿足基本的生理功能,保證身體各個臟器安全有效地運轉,否則,機體蛋白質會消耗並可引發代謝紊亂,嚴重時可危及生命。只以蔬菜水果為主的「減肥營養餐單」是不可取的。改善飲食習慣,尤其要避免暴飲暴食,就餐次數仍應以3次為佳,餐次少時血糖起伏大,飢餓的細胞會超強吸收和貯存養分,不利於減肥。
每周運動3-5次
要多參加體育鍛煉,多進行體力活動。如果能根據身體的承受能力,保證每周進行3-5次、每次為時30分鐘的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對於保持體重,改善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提高心血管、呼吸系統的功能均是大有裨益的。
許多飲食計劃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失敗,為什麼呢?
許多飲食計劃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失敗,為什麼呢?節食者往往趨向於採取錯誤的策略,他們通常計劃「丟棄」一些特別喜愛的食物,並且以不太讓他們滿意的食物來替代。相反,成功的節食者往往更加關注及時加入健康的食物,而這些食物也是他們最喜愛的。
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雜誌Psychology & Marketing上,研究者David表示,這項研究表明,代替制定規則來避免自己最喜歡的食物,節食者往往更加關注攝入一些健康的食物,限制自己攝入最愛的食物往往會將節食者置身於失敗之中,相反,通過偶然性地添加一些食物並且對健康食物更加關注或許會讓節食者的飲食計劃可以更好地實施下去。
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共對542名參與者進行研究,同時該研究的結果依賴於個人的自我控制水平;研究者指出,在未來增強自身健康的計劃中,自我控制能力較低的個體或許會通過避免一些「誘惑」的食物來使其在成功之路上屢屢遭受困難,相關研究數據表明,一般可以成功達到自身目標的個體更趨向於制定一些激勵性的計劃,比如制定一些健康食物的條目,盡量避免不健康條目的出現等。
這項研究發現:1)當被要求列出個體經常用來指導飲食攝入的條目時,很大一份個體都會列舉一些限制或避免特殊食物的規則,而這種情況往往發生在較低控制水平的個體中,而這些個體往往很難成功達到他們的目標2)當考慮避免將不健康食物作為飲食的一部分時,較低自我控制的個體往往會認為這些食物是他們真正所喜歡的,比如很多零食等,而自我控制能力較強的個體儘管認為這些是他們喜歡的食物,但他們仍然會合理地放棄;3)當考慮將健康食物作為飲食的一部分時,自我控制能力較低的個體會認為這些食物是他們不喜歡的,相反,自我控制能力水平較高的個體則認為這些食物是他們喜歡且非常享受的食物。
最後研究者David表示,我們周圍善意的神奇食物列表往往會給予我們一些健康建議,如今很多人都會攝入一些本可以避免的「有毒」食物;未來我們或許就可以通過改變食物的攝入來改善機體的健康,或者在飲食中重點關注一些健康的食物來避免疾病的發生,並且改善機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