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戲曲動畫:把程式化和趣味性同時展示出來有多不容易?

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戲曲動畫:把程式化和趣味性同時展示出來有多不容易?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來自中國戲曲學院新媒體藝術系動畫專業的畢設作品。小編猜你們對戲曲肯定還停留在刻板印象中,更別說戲曲動畫了。但是你真的有想要去了解他們嗎?你真的去現場看過他們的作品嗎?

今年5月20日至26日,中國戲曲學院新媒體藝術系第四次在北京地標性的798藝術區舉辦了師生作品展(在此之前在學院里也展出過一波)。這兩年小編在現場觀展的感受就是:內容越來越豐富,越來越精彩!

學院展區

過去看到比較多的戲曲動畫畢設主要是二維的。但是今年,作品形式採用了更多的創作手法——剪紙動畫、偶動畫、三維動畫、真人與動畫結合;而且二維動畫作品也做得更加細緻——多部作品都是一拍一製作。還有一點,今年的動畫畢設都是同學們獨立完成——一人包攬了整個流程。

誠然,傳統戲曲與動畫的結合早已不是什麼新鮮的話題,與主流動畫相比戲曲動畫更顯小眾,作為90後,他們起初其實也和你一樣,對戲曲動畫十分陌生,但通過四年的學習生活,對戲曲動畫有了新的認識和感受。一起走進學生當中,去聽聽他們背後的聲音吧。這次,我們採訪了中國戲曲學院2013級動畫設計專業的三位應屆畢業生,她們是李蘊涵、孫禕萌、王碩。

展覽上的周邊產品

在學院新媒體系動畫專業畢設展區——六把官帽椅,兩張方木桌,少不了的是瓜子兒花生兒,讓你好生坐著,把戲看——絕對的本院特色。孫禕萌和王碩兩位同學正好值班,十分熱心的招待起看客。

「還記得藝考的時候,第一次來學校,咿咿呀呀地聲音瀰漫在學校里,感覺特別好,雖然對戲曲不熟悉,但是整體氛圍讓我感覺就是我想要來的學校。」孫禕萌說起自己的感受,經過四年的國戲生活,她充分的認識到藝術氛圍熏陶的重要性,每天耳濡目染,創作出來的東西自然也帶著戲曲濃厚的味道。她說,「戲曲動畫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有著先天的優勢。我個人認為戲曲動畫不僅僅參考了戲曲人物的形象或者動作,也是在借動畫這種容易被接受的方式來推廣戲曲。」其實這同時也能很好的豐富新媒體藝術的內涵,兩者相得益彰。

中國戲曲學院將以戲曲藝術為代表的傳統文化與新媒體藝術結合進行教學和探索已經有十一個年頭了,在戲曲傳承與傳播方面開展了豐富的教學內容,在四年的學習和研究中,李蘊涵發現戲曲動畫並不僅僅是對戲曲藝術的傳承,而且還能通過改編、誇張人物造型和劇情起到寓教於樂的作用。雖然比之於主流動畫,戲曲動畫小眾的多,但是它有著獨特的文化魅力。而且最有趣的地方在於傳統的戲曲藝術和現代化的數字動畫相碰撞帶來的過程,在創作的時候會產生很多有趣的靈感。最困難的地方則在於如何將兩者協調起來,把程式化和趣味性同時展示出來。

王碩深有感觸的說「戲曲動畫並不是照著戲曲動作照搬的膜片,不是限制自己創作的條框,而是將傳統戲曲元素融入自己想法創意的動畫。」她認為傳統戲曲與動畫結合,最有趣的是把戲曲的虛擬表演轉化成動畫畫面,動畫本來就可以天馬行空的想像任何事物,加上戲曲的無實物表演可以有很多創新點。每一齣戲都是一個完整的故事,他們製作短片動畫的時候往往需要把兩三個小時的戲濃縮成三分鐘,而且要保證故事的完整性和趣味性

下面邊看作品邊聊吧。

《巧說媒》3分42秒

作者:孫禕萌

指導教師:何飛

Q1,《巧說媒》詼諧有趣,角色動作流暢,你是如何把握片子的節奏的?整個製作過程花了多長時間?

孫禕萌:恰好我的畢業論文就是寫的動畫中的節奏,節奏的把握呢需要在前期就需要把影片的大基調調整好,在製作影片時會隨時和導師溝通,再根據情節的變動再調整片子的整體節奏。

大概是大四上一直在準備前期工作,除了片子還有一些別的事情,所以前期時間耽誤了一些。主要的製作過程是在大四下天天熬夜完成的。

Q2,作品中的三個主要角色在視覺上首先給了很多搞笑的點,在角色造型上你是怎麼設計的?

孫禕萌:《巧說媒》來自一個民間故事,本身是講述媒婆一張巧嘴給倆個身體有缺陷的人說媒的故事。後來我決定改編一下,借用媒婆這個人來做一個喜劇故事。所以在角色設計上就得誇張,突出人物的特點,媒婆本身就借用了戲曲中媒婆的形象,一桿大煙槍、一個小嘴。設計成小嘴呢是因為我爸說了能說的人嘴都不能太大。土財主在我心裡就是武大郎那樣的,臉上一個白豆腐塊,身材小巧但是靈活,就是喜歡不一樣風情的女子。所以這個相親的對象得是背影殺手,一張「如花」的臉,造型上在視覺上形成反差,自然就有搞笑的點啦!

《盜銀壺》3分25秒

作者:王碩

指導教師:

Q1,《盜銀壺》中主角邱小義的設計上你是如何構思的?有哪些要注意的細節?

王碩:在設計動畫形象之前,我先去了解了京劇《盜銀壺》中邱小義的形象,然後對他再進行簡化,這個時候邱小義的形象與最終形象相差很遠,但也是武丑造型。再結合我的劇本給邱小義的形象進行深入的設定,最後修改出了現在的造型。

最需要注意的還是臉譜吧,剛一開始設計邱小義的形象時,我把他臉上的「豆腐塊」設計成了很常見的四方形,這是錯誤的。四方形的「豆腐塊」是文丑用的,跟武丑形狀完全不一樣,而且武丑的臉上畫的裝飾也更多,像邱小義眼角的「小閃電」就是我沿用了京劇邱小義的形象設計的。

Q2,聽說這是你第一次應用三維技術做動畫,作為本片最核心的動作設計,要做到精準難度非常大,期間你遇到了什麼困難,如何解決的呢?

王碩:因為以前對maya的了解還是停留在建模型的基礎上,我遇到的困難大部分都是一些很低級的錯誤,像是骨骼蒙皮的時候還帶著歷史,或是表情裝配用的表情做少了,口型不能說「O」這樣縮嘴角的字等等,都是些能返工的小問題。

《打瓜園》2分43秒

作者:李蘊涵

指導教師:馬馳

Q1,你的畢設《打瓜園》和戲曲劇目中的故事有點不一樣,你做了哪些改編?

李蘊涵:因為是與實拍影像結合的動畫作品,所以我的作品《打瓜園》更加具有現代氣息,場景選擇在教室發生,劇情上改編為因為鄭子明搶了陶三春畫的西瓜、引發了鄭子明被拍入畫紙而發生的一系列具有荒誕感的故事。

Q2,你是如何確定使用戲曲動畫和實拍影像結合的創作方法的? 在技術上遇到哪些難題?

李蘊涵:其實一開始我的影片風格就設定為趣味和武打,在與我的指導教師馬馳老師交流的過程中我們偶然提到了這個嘗試。因為暫時還沒有太多的相關影片和文獻可供參考,戲曲動畫和實拍影像相結合這個手段對我來說是從來沒有嘗試過的,我們在拍攝實拍影像的過程中就遇到了很多麻煩。後來在馬馳老師和孫根慶同學的幫助下我們再次拍攝,才有了現在的這部《打瓜園》。後期合成的時候因為AE特效合成並不是我擅長的,實拍影像部分和動畫的結合還是有一些不協調。不過其中得到的關於實拍影像和戲曲動畫相結合寶貴經驗是十分珍貴的。

最後,這是她們對戲曲動畫的表白:

戲曲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戲曲與動畫的結合是一種創新也是一種發展,希望可以有更多的中國動畫人才發現戲曲的美,做出更多更好的戲曲動畫。希望大家能更加關注戲曲動畫、更深入了解戲曲文化,感受到戲曲動畫的特殊魅力,讓戲曲動畫發展更好。

今年展覽的主題叫「邊式」,取自於戲曲的行話,特指戲曲演員在舞台上扮相漂亮、表演完美,從字源上來講,這兩個字取自於《周禮》中的「籩實」,在古語中表示在收穫的季節以重要的儀式來慶賀、檢驗豐碩的果實。校方希望通過今年的展覽,在展示新媒體藝術系教學成果的同時,接受各教學系部和部門的檢驗和指正,共同為戲曲藝術的創新傳播探索新的形式和內容。

作為「2017青春國戲畢業季」的重要活動之一,本年度的「國戲視界2017」作品展共展出新媒體藝術系的師生作品三百餘件(幅),其中包括2017屆優秀本科生作品、碩士畢業生作品、部分在校生及教師作品,涵蓋了戲曲繪畫、戲曲動畫、戲曲文化衍生品、數字交互設計、VR交互體驗、戲曲音響設計等形式,體現了新媒體藝術系在各種藝術邊界之間開展集成創新做的探索,展現了學院師生在傳統文化傳承與傳播方面所做的努力。

*文章內容根據採訪整理

*本屆國戲動畫專業畢設作品全集後續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動畫醬 的精彩文章:

TAG:動畫醬 |

您可能感興趣

把啞鈴這個器械用好,練出寬大的肩膀,也就不是一件難事了
這三個動作做不好,說明你的肩膀已經在退化
背闊肌發力沒有感覺?做這5個動作,可以練出漂亮的寬肩膀!
對肩部進行鍛造,三個動作,讓你練出寬厚無比的肩膀
練對哪些動作,你的肩膀也像高手那麼寬和飽滿?
怎樣練出寬厚肩膀?這4個練肩動作,讓我的三角肌變厚了不少
反手俯卧撐動作不會做?學會了這些,練出椰子般的肩膀
把肩膀練寬,動作不用太多,5個動作,虐遍三角肌,練出寬厚肩膀
肩膀上的紋身,好看的不得了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竟是嘲諷?
肩膀肌力弱,小心影響你的運動表現,一個動作幫你彌補
逞強的人,有時也需要肩膀
趙薇亮相某活動,一襲黑色長裙很是有魅力,肩膀上的網紗看著好彆扭,拿下來吧
把肩膀練得寬大,其實也不複雜,把這2點做好練出倒三角
在交通工具上靠著陌生人的肩膀睡著了或是被陌生人靠著肩膀睡著了是怎樣一種體驗?
做好這3點,練出更寬大的肩膀,快讓身材變壯實吧
願你,會有肩膀可依靠,能如孩童一樣放肆的哭
只有一對啞鈴,如何練出飽滿圓潤的肩膀?
別人在強化肩膀,而你可能在摧毀自己的肩膀
柯基犬被主人背在肩膀上,好奇的問出原因後笑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