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號外:還沒背完《賣炭翁》《賣油翁》的同學,課後我們來聊聊賣茶翁
將為傳宗振祖風,卻堪做個賣茶翁。
都來榮辱亦何管,收拾茶錢賑我窮。
——by ·買茶翁
昔日一篇白樂天的《賣炭翁》,再加上一篇歐陽修的《賣油翁》,將這些貨郎的入木三分的形象傳達向世間,他們或清苦寒素,或技藝超群,活靈活現的形象或多或少都會讓人看到在他們身上的自己,千百年來,曾令多少後世人為之瞻仰和傾倒。
可是,您了解過買茶翁嗎?在這些虛構的故事背後,還有一個更為真實的活生生的賣茶翁:
有他地方,就有茶的精彩和傳奇。
不同於這兩位土生土長的是,賣茶翁來自島國日本。他是日本江戶時代煎茶道中興之祖高游外的別號,再他們的時代,他們的地方,盛極一時,其名號至今流傳。
煎茶道肇始於陸羽《茶經》,南宋時,日本榮西禪師把茶種、茶藝從中國帶回日本,煎茶開始在日本流行開來。因此他是日本開始喝茶的始祖人物,原名有石川丈山及隱元隆琦,也被稱為日本的「賣茶翁」。
賣茶翁生於德川幕府時代的1675年,14歲隨師父化霖禪師去長崎唐三寺,拜訪過中國僧人,吃到了武夷茶。15歲徒步千里,到萬福寺參加了黃檗禪文化活動。22歲開始隻身雲遊,遍訪高人。29歲已具有自由通達的詩文才智,仰慕唐人的煎茶三昧之風流生活。
過了整整50年的禪僧生活,賣茶翁十分厭倦當時僧侶社會的腐敗,念念不忘重振宗風,曾作詩曰:
將為傳宗振祖風,卻堪做個賣茶翁。
都來榮辱亦何管,收拾茶錢賑我窮。
61歲時,他在東山開了一間叫「通仙亭」的小茶店,燃起茶爐,擺上錢筒賣起茶來,他在酒旗上寫道:
百兩不嫌多, 半文不嫌少;
白喝也可以, 只是不倒找。
此後,賣茶翁聲名大噪,稀稀落落的門庭前頓時變的賓客盈門。曾一生早就過很多種有名的茶具,享譽日本國內,功利之徒更是拚命的收集他的各種用具。但賣茶翁卻在臨終之前,將他所有茶器一把火燒光,使之化為灰燼。他的行為與人生哲學激發了當時文人墨客的創作熱情,對當時的茶人、畫家、詩人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古代飲茶器具的樣式也幾近失傳,幾乎僅剩下以上的這些關於他的書面記載。
但他那首《仙窠燒卻語》卻像一把火炬,從此照亮了日本茶道的黑暗天空:
從來孤貧無錐地,汝佐輔吾曾有年。
或伴春山秋水,或鬻松下竹陰。
以故飯錢不缺,保得八十餘歲。
今已老邁無用汝,北斗藏身終天年。
其後或辱世俗手,於汝恐有留遺恨。
是以賞汝火三昧,直下火焰轉身去。
劫火洞然毫未盡,青山依舊白雲中。
此《賣茶翁茶器圖》就乃木村孔陽氏模寫賣茶翁茶具計33件,都彩繪木刻,甚精細,雖為日本古代茶道器具,但亦猶可遠窺唐宋古器形制之大略。
- 烏楦-
烏楦:收納廢物的器皿,用以將日常的茶具以及用罷的器物的置放。
- 爐龕 -
爐龕:放置爐子的小閣子,做收納用,有蓋子和底部兩部分組成。
- 都籃 -
都籃:飲茶完畢,收貯所有茶具,以備來日。
- 急燒 -&- 銅爐 -
急燒:又稱急須,可用來煮茶,也可以用來盛放熱水以暖酒。
銅爐:為生火煮茶之用,以鍛鐵鑄之,或燒制泥爐代用。
- 子母鍾 -
子母鍾:成套的茶杯,早些時候的豪華版茶具套裝。
- 瓢扚 -&- 注子 -
瓢扚(di):大多由葫蘆製成,用來堯水。
注子:古代漢族酒器。金屬或瓷製成,可坐入注碗中。始於晚唐 ,盛行於宋元時期, 起到保溫和盛放茶具的作用。
- 茶罐 -&- 吹管 -
茶罐:存放茶葉的罐子,錫製成。因錫穩定密封度好,故多用其存放茶葉。
吹管:起爐火時用的吹火管子。街邊賣茶必要茶道具。
- 坐褥 -&- 滓盂 -
坐褥:鋪或蓋用的毯子,用來蓋住所拿器具的外表,以防灰塵。
滓盂:盛放廢水茶渣的器皿,如同我們茶席上的建水、茶台的作用。
- 檐子 -&- 錢筒 -
檐子:類似與扁擔的作用,挑貨擔子。
錢筒:大小竹筒用來存放錢幣。
- 水注 -&- 瓦爐 -
水注:注水壺,和我們平時使用到的水壺相差不多。
瓦爐:顧名思義,用瓦燒製為生火煮茶之用。
- 炭籃 -&- 小爐 -
炭籃:盛放燒水炭的容器,外面多由竹篾製成,裡層包裹黑色油紙。
小爐:即生火爐,形同我們今日的風爐。
- 提籃 -&- 檐子 -
提籃:存放雜物的籃子,茶席上工具可以用它來帶去。
檐子:提籃的搭配用具,類似於扁擔的用法。
- 炭撾 -&- 焙鉤 -
炭撾(zhua):用來砸炭的鐵鎚,鐵制的頭部,木質的握柄。
焙鉤:又名茶焙,是一種竹編,外包裹箬竹的葉子。因箬葉有收火的功效,可以避免把茶葉黃。茶放在茶焙里,要求小火烘製。
- 建水 -&- 具列 -
建水:和今天的建水一個用途,如圖所示「納污」,即收集廢水,廢茶渣之用。
具列:用以陳列茶器,現在通常稱為茶棚。
- 茶旗 -&- 茶壺 -
茶旗:類似今天店鋪門口的廣告牌,招攬客人用。
茶壺:存放茶葉的罐子。日本稱為茶入或者茶心壺。
- 灰爐 -&- 瓶床 -
灰爐:燒水爐的一種。下面沒有通風口,現今日本茶道具中發展為火缽或瓶掛。
瓶床:現在統稱為瓶座,穩定壺和瓶的放置。
賣茶翁所創立的日本茶道,一般是指抹茶,即是把生茶葉蒸青後乾燥,然後弄碎挑掉筋脈,將挑選的葉肉片碾成細粉,以芽為原料的叫「濃茶」,其餘的為「薄茶」。這種對於茶的喝法也被稱淹茶,在碗中注入熟湯,攪拌均勻後一起喝下。在日本還流行著另外一種飲方法,即是煎茶,說起來是和中國差不多的,在茶壺裡泡過後來喝。但是在日本這二者的產生時間卻有所不同,煎茶道比抹茶早五百年,成為茶道的時間卻晚了二百年。
在74歲時,賣茶翁寫下了他的唯一的傳世之書《梅山種茶譜略》,描述了茶傳入日本的簡史,介紹了神農、陸羽、盧仝等茶祖的事迹,從種茶、制茶、賞茶一直說到茶思想,他說:「智水滿於內,德澤溢於外之餘,始及於風雅茶事。」這種思想在下面這首詩中,表達的極為充分:
酒偏養氣功如勇,茶只清心德似仁。
縱使勇功施四海,爭如仁德保黎民。
感覺不過癮,還有老朋友二維碼君在此:掃!給她最嚴重的關懷!
關於茶的一切,你所需要的,這裡全都有 !
【注】本文部分圖文來源於網路
※六一,喝茶,保持一顆純真童趣的心
※台灣負能量奶茶店爆紅,謝謝那些打倒我的人,因為躺著真舒服
※你以為所有的菊花茶都能清熱去火嗎?其實你錯了,真實的原因在這
※武夷岩茶的:清涼感和回甘有何不同
TAG:茶 |
※教科書為什麼刪去《賣油翁》最後一句話,讓我們少學了兩個典故
※午夜賣油翁:賣油的老翁不是人
※《賣油翁》的最後一句,為什麼被教科書刪掉?只一句意思就全變了
※《賣油翁》中最後一句為何被教科書刪掉,原來那些年我們都誤讀了
※《賣油翁》最後一句,為何被教科書刪掉?網友:學生看了不學好!
※《賣油翁》最後一句,為啥被教科書刪掉?意思全變了
※《賣油翁》最後一句很經典,卻被教科書刪掉了,失去了其中的韻味
※隨筆:由「賣油翁「所想到的
※《賣油翁》最後一句被教科書刪掉了?真實原因你可能想不到
※《賣油翁》被選入教科書,卻刪減了最後一句,這究竟是為何?
※《賣油翁》最後一句為何被教科書刪掉?因為擔心學生看了就不學了
※《賣油翁》最後一句為何被教科書刪掉?只因學生看了耽誤學習
※語文課本《賣油翁》中的這句話為何被刪掉了?怕學生認為讀書沒用
※課本中《賣油翁》的一句話被刪掉,為防止學生產生「誤解」?
※《賣油翁》最後1句,為什麼被教科書刪了?專家的解釋讓人無語!
※為何《賣油翁》的結尾被刪除?難道那結尾真能教壞學生?
※關注虛詞,注重誦讀——從丁鳳老師執教的《賣油翁》談起
※重讀古文之二:因為一成語,歐陽修《賣油翁》入選教材刪了一句話
※《賣油翁》原文還有一句是什麼?為何教科書要刪掉?老師都不敢教
※書法就如賣油翁的「唯手熟爾」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