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浙水敷文 書山競秀

浙江省書法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委員網路作品展

前 言

採用新媒體展示創作成果,是當今書法人對傳統展示方式的時代超越。網路展覽的最大優點或在於其時空界限的最大化,按照美國《連線》雜誌對新媒體的定義:這是「所有人對所有人的傳播」方式。

浙江省書法家協會創作委員會是浙江省書協下屬的8個專業委員會之一,現有委員75人,他們大都是活躍在當今書壇的創作能手,是一個肩負著浙江書法創作、培訓任務的核心群體,是衝刺全國重大賽事,為浙江書壇爭得榮譽的中堅力量。此次舉辦的「網路展」,是創作委員會年初部署的重點工作之一,旨在藝事交流,聽取批評。為使這樣的活動不致流於形式與空疏,每位作者盡量選擇了各自目前擅長的創作樣式,同時,部分委員還出之以率真表達的創作(學習)感言,與自家作品「如影相隨」,便於大家對照觀察。

我們認識到,無論作為一個團體組織,還是個體的社會文化藝術工作者,均有自己的角色擔當。浙江省委、省政府早在2000年底發布了《浙江省建設文化大省綱要(2001—2020)》,最近又提出了「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努力實現從文化大省向文化強省的跨越」的新要求。為此,浙江省書協明確提出:繁榮創作是省書協的中心工作,面對當今整個書壇現狀,全體創作委員會委員必須更加堅定地樹立起責任意識、服務意識,弘揚奉獻精神,充分發揮創作委員會的組織特性,帶動、引領全省書法創作工作,為努力打造一支在中國書壇頗具影響的創作隊伍,體現浙江書法新優勢提供重要支撐;同時強調,必須從書法創作的本體出發,重視書法創作的原創性,在樹立面貌、確立理念方面應有所追求。

本次浙江省書協創作委員會委員的作品進行網路展覽,就是對自己角色擔當的一個小小實踐。在優秀的浙江歷史文化和書法傳統視野下,在當今社會格外關注當下藝術創作的現狀下,各位委員的創作探求和群體亮相,具有怎樣的現實意義與學術價值,真誠地需要聽聽各位朋友的意見。

您的寬容或嚴厲,均是我們進步的動力。

浙江省書法家協會創作委員會

2011年12月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汪永江

1966年4月出生。原籍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1989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書法專業。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篆書委員會委員、西泠印社社員、中國教育學會書法專業委員會理事、韓?中書藝家協會中方理事長、浙江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團成員、浙江省書法家協會書法創作委員會主任、浙江省青年書法家協會主席。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王順章

1957年12月生,1981年畢業於杭州大學中文系。長期在機關部門工作,現供職為德清縣政協主席。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書法家協會理事,創作委員會副主任,湖州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德清書畫院院長。

創作手記

草書為我最愛。通暢簡便,縱情奔逸,趨速急就,流利婉轉,變化神奇,意態無窮,是一種大智慧、大景象。書法為辯證法,也只有在草書中各種關係才能盡情展現。書與畫相通,基於線條,形於意象,而草書即為意象也。創作中數字可為一字書,一字可為數字作,情意綿綿,滔滔不絕,一瀉千里,落紙雲煙,莽莽蒼蒼,氣象萬千,唯草書可為也。

無想像不足於為草書,應基於書寫內容想像為一種意象而為之。無豁達不足於為草書,豁達不是無所顧忌,心中少羈絆,手上有奇處,大小由之,長短隨意,濃枯任時,不必刻意求之,而隨處出現,是為叫絕。無疾速不足於為草書。無疾速並不是說唯疾速,然出奇不意往往以速勝之。唯緩而小心,必缺生動。無心情不足於為草書。今日心曠神怡,意態清和,如能面對青山綠水,清風朗月,則紙筆皆有情趣,知性達靈,處處皆合也。書之必能神態飛揚,佳境疊出。

我書我所愛。書為逸情之物,案頭之品,故橫幅小品為我所長,豎式、大幅平時不為,厭其煩也,非一人而能為之。書為心也,為性情也,不求聞達,只求筆墨紙人相合,心靈相諧。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楊昕

1968年8月出生,浙江衢州人,現任中共衢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衢州日報社總編輯、黨組書記,系浙江省書法家協會藝術指導委員會副秘書長、創作委員會委員,浙江省青年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衢州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書法作品近年獲「陸維釗獎」銅獎、「萬山紅遍」展優秀獎,2004年《美術報》、2006年「中國藝術網」曾作專題介紹,有作品被遼寧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等地收藏,並作為衢州市政府禮品贈送澳大利亞、紐西蘭、芬蘭、美國等國際友人。

其書法手摹王顏米趙、心追魏晉風韻,風格靈動有趣、大氣沉著。

因為感恩

我對書法的態度是由衷的熱愛和感謝。

在我個人的「書法史」上,早期恐怕有三件事是影響很大的,一是1979年初夏經魏荷芳老師提名獲衢縣「慶六一」少兒書畫比賽一等獎;二是1984年初夏由梅谷民老師帶隊參加金華地區青年書法比賽,為當年加入新成立的金華地區青年書法學會年齡最小的會員之一;三是1989年初夏獲全省電力系統書法大賽二等獎,年底經范列老師推薦加入新成立的浙江省青年書法家協會。

書法於我而言是少兒時代的一種情緒,青年時期的一種牽掛,步入中年的一種從容。我以為,我的書法生活就這樣以業餘的斷斷續續的狀態存在,也很好。 2009年底調任市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據說與我的書法在當地圈子裡小有名氣有關,因此,我再次非常感謝書法,之前20年的我因為靠一手漂亮的美術字出板報名揚全衢州電力系統,而被局領導直接調入機關從事文書工作,既免除了風吹日晒的維修工之苦,又有後來的機會從業餘通訊員轉而成為衢州日報記者。

我十分珍惜現在的「准專業」書法家的生活。在歐陽建華主席、毛嘉仁、藍興龍先生等良師益友督促、指導下,在省書協諸位老師的給力下,我真是重拾信心,重操舊業,兩年來真可謂日課不輟,交流不斷,活動不停,頗有心得,也有新收穫。

創作的出發點比什麼都重要。因為我們熱愛,因為我們感恩,因為我們快樂,所以我們臨貼,所以我們創作,所以我們走向農村、走向社區開展送書畫服務。還有比這更重要的原因嗎?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毛嘉仁

1954年2月生於浙江江山市,1983年畢業於浙江省職工高校中文專業。2009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書法研究生班。

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書協理事、省展評委、衢州市書協主席、衢州市書畫院副院長。

幾千年來,古人積累起來的優秀書法傳統經典是我們賴以進步與發展取之不竭的源泉,本人的學書實踐,始終是一個與古為徒的過程,只有緊緊抓住傳統經典,不懈地理解與追摹,才能得到書法精髓。本人十分贊同米芾「集古字」後再成家的「古訓」。繼承不是學書的目的,推陳出新才是我們的理想境界。對古代經典的理性解讀多了,筆下熟了,加上自己的取捨與整合,形成既有古人根基又有自我意識的作品面目,這大概就是推陳出新吧。再則取法古人不能吃獨家飯,應融合數家,書路就會寬些。本人一貫追求雅俗共賞的書風。首先是求「雅」,認定多數專家說好的,大概不會太差,這是我第一取向,自己創作與欣賞他人作品時都持這一標準。其次關照「俗」,認定非專業人士,大家都看不懂的東西,失去了讀者群,似乎不應該是中國藝術的目標。所以,本人走在「雅俗」之間,就象走鋼絲那樣艱難……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池長慶

?1964年12月生於溫州平陽

?現為浙江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副教授,浙江大學藝術創作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書法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副主任

豪放是藝術家進行書畫創作應有的狀態,它是情感表述的自由程度。王羲之寫《蘭亭序》是在酒酣的情況下,任意揮灑胸中逸氣。《蘭亭序》是帖學溫文爾雅的代表之作,其筆法墨法精到細緻,但是確是王羲之最真情的流露,飽含著澎湃的激情。雖秀美飄逸,卻典雅大氣。所以豪放是指一種自由的創作狀態。古人「解衣盤礴」就是指這種文人以筆墨書寫「胸中逸氣」的狀態,這「聊寫胸中逸氣」就是一種豪放,我們提倡的是這一種揮灑的境界,而不是說雄強就是比秀美好,粗放就是比細膩強。而粗糙、甜媚則是書家的技術和格調問題了,這是書家對技術和格調把握不精造成的。習書途徑,我認為有兩種狀態。一種是一開始豪邁、粗糙,表達胸中逸氣,但技法不精,經過長期磨鍊,不斷修正技術,不斷臻於完善。我屬於這一類。另一種是一開始就從二王、唐楷入手,追尋法度,但很難隨性放縱,隨著時間推移,慢慢也就通達了。所以,沒有細膩的豪放不行,沒有豪放的細膩也不行。二者不是矛盾的東西,只是學書途徑不同而已。康有為為什麼貶低唐楷,他看到很多人從法度中出不來,所以他主張從碑中尋求大氣。古人講「但求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舊平正」,只是螺旋形上升的過程而已。

書畫相融是筆法的相融,書法是書寫漢字的筆觸形態,國畫是描繪世間萬物的線條形式。國畫比書法的用筆來得寬泛。一種是「筆畫」概念,一種是「線條」概念。例如,明末清初的徐青藤、祝枝山,他們的書法筆觸效果超出一般漢字意義上的筆畫形態,提升了作品的視覺效果。後人雖然說祝枝山「時有敗筆」,但是書法不能以單根線條來評價好與壞,而應該以線條之間的對比關係來判斷優劣。某種程度上講,書法沒有敗筆和好筆之分,只有在一個字、一行字中不協調的筆畫,才叫敗筆。我們觀看祝枝山的作品,點畫狼藉,渾然一體。你能說他哪根筆畫是敗筆嗎?我早期先從中國畫入手,後又涉足書法,無意中把繪畫的筆觸帶進了書法創作,在一些書法家看來有些不合譜。中國畫和書法最重要的是氣脈相通,歷代品評也多有論述,用畫意去營造書意,是單從文字筆畫所難以表現的。明清諸家的書法,畫意即書意,書意即畫意。書中有畫意,不但並不會失去書法的獨特性,還會增添書外之象。畫中有書意,同樣不會失去繪畫的純粹性,反而更加符合謝赫的「骨法用筆」。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何滌非

1970年生。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西泠印社社員,浙江省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創作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陳大中

本名陳建中

一九六二年五月二十八日生於江蘇省無錫市,一九八九年浙江美術學院書法篆刻專業本科畢業並獲學士學位,一九九二年浙江美術學院書法篆刻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並獲碩士學位,一九九二年留校任教,二○○四年中國美術學院書法系博士研究生畢業,二○○五年獲博士學位。中國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西泠印社社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日本國岐阜女子大學客座教授。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林曉林

1971年1月生於樂清。樂清教師進修學校書法講師。1989年師從林劍丹、張如元、張索諸先生學習書法篆刻。1997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書法專業。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書法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青年書法家協會理事,溫州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樂清市書法家協會主席,會文書社社員。

書法創作的目的,古人有刻符、摹印、榜書、大篆、八分等,實為當時書法的用途而分。而今社會,書體多樣,書法用途,也已多樣。為展覽比賽而寫的,必須注重色彩和形式;為佛殿祠堂而寫的,要端莊恭敬;為裝飾房間,營造傳統文化氛圍的,要有文有意韻。那麼,寫給自己看的呢,是手頭的片紙,偶爾的想法,欲書的感覺。紙要有精美的圖案,墨可以慢慢地磨,硯台是細膩的歙硯,同時享受墨的清香和磨的感覺,用小狼毫筆尖的彈性,關注字勢的變化,以放鬆的心態,保持一種揮寫的感覺。寫寫看看,好像觀賞一塊精美的白玉,並與之對話。筆如風行,意蘊頓生。若有古琴的幽韻古雅之聲相伴,頓覺置身於自然的古意和生動之中。

書法,自然的書寫,是最愜意的,是與心靈的交流,也是與自然的交流。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藍躍軍

字晉痕,署白一山哈,1971年出生,浙江武義人,在職研究生學歷,畲族。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書法家協會書法創作委員會副主任,金華書畫院特聘畫師。現任金華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

從最初的為當好老師把字寫漂亮,到參賽入展獲獎、加入各級書法協會,一晃已拿筆二十多年。如今,讀帖、臨字、看書、抄詩,已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內容。沒有完成任務的心理壓力,沒有參賽獲獎的功利思想,也沒有執著一家的痴心迷情,有的也許只是享受筆鋒殺紙的感覺和廢紙三千的快意。

當然,追求始終在心中。這個目標或隱或現,時虛時實,一言難盡。處在凡間俗世,要想遺世獨立而不隨波逐流,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因此,寫寫字或可以作為完善自我的載體和心靈休憩的港灣。如果,能找到一種符合自身性格愛好,反映人生閱歷學養的藝術語言,適時的表達各個時期的人生狀態和心理體驗,是何等的幸福?

這只是我的夢想罷了。但我相信,在瀚如煙海的碑林帖叢中,一定會有適合於我學習和認知的信息,我會不停地找,不停地試,哪怕是千年等一回……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朱長根

筆名常耕,號覓知堂主,1971年出生於浙江義烏。現為浙江省文聯第七屆委員會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書法家協會理事,創作委員會副秘書長。書法創作的過程應該是人的主體意識表現的過程,也就是創造力實現的過程,我們只不過借用線條、漢字的結構和筆墨的表現來實現一種由筆墨和結構所傳遞的藝術感受,當這種感受對人的視覺產生影響時,他對書法藝術的創造力就得到最初的實現。今天我們在進行書法創作時講究筆墨生動,追求筆墨紙相互協調、有相互矛盾的這種藝術境界,就是這個道理。發揮筆墨作用取決於結構,其中運筆,也就是說線條是核心。如果我們將其同其他書體筆畫形式加以比較就不難發現,行草書除著眼於某種意識的觸發與張揚之外,更多則是將藝術觸覺直指人性情中的一個全新的精神範疇。字的結構、用筆的方法才是整個書法創作形式語言的核心所在。因此,更看重的是主次分明的結構,還沒有在單純的筆墨語言上追求「筆精墨妙」。在這裡,筆墨的意義才是第一位的。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張一兵

中國人民銀行嘉興市中心支行副行長,高級會計師,高級經濟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金融書法家協會理事,浙江省書法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副秘書長,嘉興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幽夢影有「楷書須如文人,草書須如名將,行書介乎二者之間,如羊叔子緩帶輕裘,正是佳處」句。我於書法偏愛二王米芾的行書,並被其風神蘊藉,蕭散從容之美所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地沉浸其中。研習書法必須找到適合自己的個性融合,無論何種書體,何種風格,只有真正具有感受的主體意識,找准自己的切入點,才能將其深化。古來碑帖不可盡學,然不可不泛涉。學書當有所主。有主以會其歸,泛涉以盡其變。所謂「能讀無字之書,方可得警人妙句;能會難通之解,方可參最上禪機」。書法之道貴在心悟。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陳良敏

1967年12月生於安徽太湖,本科學歷,中共黨員,現供職於浙江省舟山警備區政治部。

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書法家協會理事兼創作委員會副秘書長、南京軍區美術書法藝委會委員、浙江省青年書法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副秘書長、舟山市書法家協會秘書長。

書法作品是藝術家抒情和藝術修養的反映,其魅力在於把握書法生命的律動以及矛盾的對立和統一。當代書法創作與展覽形式密切關聯,不少書家意識到這一點,然在「展廳效益」的影響下,絕大多數書法家對形式敏感而對書法意境遲鈍,所表現出來的是作品過於裝飾化而缺乏內涵。

予學書20餘載,工作和生活幾經變化,唯對書法的熱情和執著始終如一。學書主張取法乎上,廣臨博覽,悟心所到、變其面目、得其神理,以為工處在拙,妙處在生,靈在變通。書法創作和審美趨向於質樸和率意,追求遺貌取神,藏真自然的書風,創作中亦有意無意將碑的氣息貫穿其中,試圖以老辣凝鍊的筆調體現出艱澀而冷峻之美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林黎明

生於1963年,浙江仙居人。現為浙江省書法家協會書法創作委員會副秘書長,仙居縣書法家協會主席。

供職於浙江省仙居縣人事勞動社會保障局。

我玩書法

每每在媒體上看到「某某從藝××年,造詣很深……」總有良多感觸。

不敢言藝,但談到學書,從小學「大字課」算起,至今也有幾十年,且從未間斷,慚愧的是毫無建樹。

我學書可謂既雜又野,初寫正楷,後寫過二王、宋四家,更對明清書法感興趣。總之,立足傳統,然後不管古代、現代,自覺精彩即取。

我創作亦朝三暮四,用情不專,書風也是時變不定(其實談不上書風),實因興緻所為。就當做是一種探索吧。總之,痛快就好。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黃壽耀

現供職於浙江美術館,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出版有《黃壽耀作品集》,編著有《神州國光——黃賓虹精品集》、《蕭耘春談章草》等。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丁毅(一墨)

1962年生,浙江上虞人,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上虞市書法家協會主席。

魏晉南北朝殘紙及敦煌民間書法猶如青歌賽中的原生態唱法,它毫無造作之氣,體內散發的是稚拙、隨意、純真的筆墨技法,我從中得到了很多啟示。

這幾件近作是得益於啟示後的感悟。其用墨並不講究,很隨意;其用筆不拘小節,筆到意到;其用紙是定做的四、六開生熟宣,意圖作適當反差。在字形結體上不求刻意,隨大則大、當小則小,儘可能隨遇而安,意欲迎合民間書風之隨意性,意欲表現中國漢字藝術結構之無窮可變性。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馬國慶

(1971年10月出生) 筆名道望,慈溪人,大學文化。

1994年4月榮立中國人民解放軍二等功獎章。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書法家協會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慈溪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現供職於寧波杭州灣新區國土局。

1999年以來,由於熱衷古書畫鑒賞的緣故,我跑了很多次的上海博物館,幾次的「國寶展」我都去觀摩了。2006年4月間的「中日書法珍品展」更是去看了四、五天。總的觀感,書法的時代界限是十分明顯的,唐代的就是唐代的,北宋的就是北宋的,元朝的就是元朝的,除了朝代更迭時期書體風格仍接近之外,其他都十分明顯。這就是所謂的時代特徵。這個朝代承襲的用筆特徵,特有的紙張、特有的印章、特有的文風,甚至特有的書寫格式都構成了這個時代特有的風格。

如今電腦印刷技術的飛速發展,使我們看到了前人無法想像的印刷品,甚至看印刷品的觀感比真跡都清晰。近購上海博物館新印《中國歷代書法館》圖冊,《鴨頭丸帖》、《苦筍帖》的字跡相比其真跡來得清晰,這是因為在圖片製版時清除了除原跡字體之外的陰暗部分,所以字跡就清楚多了。2002年的「晉唐宋元書畫特展」,觀《清明上河圖》真跡也還是圖冊上來得清晰。然而,書畫真跡撲面而來的真實氣息仍是任何印刷品所無法替代的,譬如我們在電視上看足球賽與在綠茵場上直觀足球賽,氣氛是不一樣的。看真跡就是觀者本人面對面地與真跡在交流,是心靈上的感應。

至少,在我來說,我是不願放過任何一次觀賞古書畫的機會,尤其是自己心儀已久的古書畫巨作。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方誌恩

1947年出生,臨安市昌化人。1990-1991年浙江美院(現中國美院)國畫系書法專業證書班深造。1992年沙孟海書學院高級書法研修班結業。系中國書協會員、浙江省書協理事兼創作委員會委員、杭州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團成員、浙江省中國畫家協會會員、臨安市書法家協會主席。曾任臨安市文聯副主席。

創作須把握二個原則。一精選文詞。這是作者思想文化學識的反映,也是歷來儒家文藝觀「文以載道」思想的要求,也應是當今社會和諧文化的要求,我們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作品在社會上流傳,其實也起到一種教化作用,每個文化人都應有一種擔當,一種責任,不可不慎。二是作品追求上接文脈,又要體現個人特色,所謂文脈,即作品須體現出歷代文人的那種文氣,即書卷氣息,這種氣息是作者學識和藝術追求的自然流露,不可做作,也無法做作。當今社會浮躁,作者浮躁,作品也浮躁,這是須力戒的。這幾件作品都是小品,有的是幾年前的,有的是今年寫的,我寫字不擇紙,紙張、顏色、吸水度都不一樣,效果也能看得出來。我擅長寫大字行草書,這次用的都是小字,我喜歡將作品寫得溫潤、流暢、自然,有一種古意。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方鋼軍

字柔成,號棲溪居士,汲翠園主,抱緯齋主人,1965年出生於書畫之鄉浦江,現為浦江縣文聯副主席,

月泉學社副社長兼秘書長,慕鴻書社社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書法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委員,

浙江省青年書法家協會理事兼中國畫委員會副主任

古人云,「古到新處便是新」。在自己書法學習的整個旅程中,我始終堅信這是我對書法藝術的矢志不渝的追求

繼承是為藝的態度,創新是為藝的勇氣。一個沒有風格要求,風格建樹的藝術家不能稱為真正的藝術家。而當前我們所缺的不是創新,而是缺少真正深入的挖掘。廣泛汲取傳統的態度和決心。在傳統的大河裡沉浸的越深,

其浮上來的力量也越大,風格便不求自得,水到渠成。書法,不僅僅是藝術,更應該是一種文化。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和修養,包括他對世界的認識和熱愛,這些人類最美好的東西都在其中,書法是含蓄的雅的,古典書法體現的是中國經典的人文精神。做人做大氣了,字也就大氣。字如其人也。書法到後來不是比一個人的功力,而是比一個人的修養,字

外的功夫顯得非常的重要。書法到一定程度必須從兄弟藝術中去吸收營養,

如音樂、繪畫、舞蹈等。尤其是繪畫跟書法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古人云「書畫同源」不無道理。

「書法有法」,但它是古法,傳統之法,古到深處便是新.傳統是最好的現代。以傳統開啟現代是書法家走向成功的不傳之秘。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王三五

1966年2月出生,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寧波市青年書協副主席,奉化市文聯副主席、書協主席,奉化市政協委員。

學書法就象寫文章,頭腦里必須貯存多種詞語、妙句和各種表現手法,寫出的文章才能生動、精彩。書法中的「詞語、妙句和各種表現手法」從哪裡來?那就是從臨帖中來。

臨帖時,我們必須對帖里的筆法、結構、章法等特點進行深入的理解、分析和總結,找出規律,並通過推理、生髮等手段,靈活應用於創作。如果照貓畫虎,沒有分析和總結,就會臨過忘記,根本無法創作。

對於筆畫,我們可以從形狀和方向上去把握。形狀有方圓、粗細、曲直、長短之分,方向有左、右、上、下、左上、左下、右上、右下之別,不同的形狀和方向就有不同的筆法和筆勢。這要從每個筆畫的起筆、行筆、收筆三處去把握。當然,筆畫的間距,筆畫之間的連結處、轉折處、鉤處的形狀和方向也是重要的把握環節。

對於結構,我們可以從字形和字勢上去把握。字形有大小、長短、寬窄、高低之分,字勢有正斜、向背、開合、聚散之分,鬆緊是結構研究的基本途徑。

對於章法,我們可以從字距和行距上去把握,字距行距的遠近形成不同的黑白關係,黑白關係的處理是章法研究的關鍵。

臨帖好比吃食品,有些只能淺嘗,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數合口味的需要仔細咀嚼,慢慢品味,所以,有些帖只要臨其中一部分,有些帖只需知其中梗概,而對於少數名帖,則要通臨、細臨,甚至幾百、幾千遍地臨寫,直到完全消化。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王天長

(本名王志康)字翔、號、翔者、涵元、七弦、宜久閣主。1964年某月生,漢族,浙江舟山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書法家協會書法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浙江省美術家協會會員,舟山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舟山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創作手記)0837、捷澀的點劃演示著此時最直接的情慾——急促、流離、張揚、迷失、起伏、快捷、跌宕、抑鬱……若蛟龍戲海、驚蛇出草;若雲蒸霞蔚、宿雨初收。無不隨著線條的伸展而波瀾壯觀,水墨的浸漫而輝映八荒,慧根由此澄照,神采由此盎然……

昔日的風采不再是往日之美,嬌作、惰散、迷情之性不將是歷史最愛,誇張的結構,入化的點線早已印證了藝術的輝煌頂點,銳利的眼光會緊緊盯住那支玄筆的漫動,出神的魂魄亦將不著邊際,欣賞不將再是平面。

藝術不外乎:清——奇——松——正——朴——簡——透——伸——渾——雅——淡——和——雄——澀——曲——拙……至若大靜大動,臻乎至真、至善、至美……

迷樣的水、迷樣的墨、迷樣的紙、迷樣的字,藝術的生命終將靠它們滋養、傳承、演進……水墨交和——驚天動地,點線搭配——牽神弄鬼。

詩書畫印,優於勤學,滋於福養,應於靈智,感於情性,大乘之作,曲高和寡,非常人只能常能,俗口之能常口。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王冬亮

江蘇常熟人,別署王唯山,采銅齋主人。2002年畢業於蘇州工藝美術學院環境藝術系城市雕塑專業,師從萬振球、陸磊、顧人德、林再成、楊明、沛雪立等名師。2006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書法系本科,師從王冬齡、祝遂之、韓天雍、金鑒才、沈浩、陳大中、戴家妙、白砥、沈樂平、蔣進、魯大東、吳戰磊諸教授。現為中國美術學院見習基地教學總執事,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書法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委員,浙江省青年書法家協會理事。

我的這些作品是從2008年積攢到現在的,敝帚自珍而已。有的只有照片,原作不在了。我大概地選了一下,總共拿出四十來張。因為我每個階段所關心的主要問題不一樣,所以從作品上也能看得出某個特定階段的風貌。當然也並不是總是那樣分明,有些是隨性寫的,也有些是想到以前的某些問題,有感而發寫的,再或者是得到了好的工具乘興而寫的等等。

近幾年我主要關注的主要問題有幾個,依次排下來基本是這樣的:第一,關於古代書法形制特點與紙張色彩形態;第二,唐代行草書與正楷的關係;第三是章草與兩漢隸書的關係。當然,在學習的過程中,研究的對象往往又會躍出這些範圍。

關於紙張的色彩問題的探討,我曾經寫過一個漫談系列來講,我認為是有價值的。引起我興趣的,是因為見到有不少古代書法作品是寫在有色紙張上的,和我們今天大量使用白紙的習慣不同,而且通過觀察,發現紙張顏色對書法作品是有非常大影響的。於是,我非常想弄清楚古人使用有色紙張的原因和色彩依據,以及其製作方法。後來找到一些書籍,比如蔣玄怡先生的《中國書畫材料史》等,使我從紙張製造方面對其顏色產生原因有了大概的了解。而最早在用色理論上給我啟發的,應該是顧頡剛先生講的五行學說與顏色的關係這些學問。通過學習,我認為色彩對書法作品風格情調的影響是很大的。為了驗證這個觀點,我曾經做過很多染色作品,都是實驗性質的,完全不是為了給作品做舊,做舊和染色完全是兩回事,此處不展開了。經過幾年的努力,我有了一些心得體會,並漸漸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看法。最近恰好讀到著名學者姜澄清先生關於中國色彩理論方面的大作,頗為受益,使我進一步增進了對色彩語言的理解,也使我更有動力去將這個課題理完整。

對於唐代書法的研習,我一直是比較感興趣的。我認為,籠統地講,書法史上存在著兩個基本的書寫系統,一個是兩漢、魏晉系統,一個是唐人系統:兩漢、魏晉是隸書影響下的書寫系統。儘管從書體上講東漢末以後五體兼備,但是無論從書體傳統的延續性和慣性來講,還是從東漢中晚期到魏晉時期文人書法名家的師承關係來講,此間的書法都還是與「漢法」直接相關的,要研究此間書法,不從兩漢入手,恐怕是不會成功的;唐代以後,是楷書影響下的書寫系統。由於今天日常使用的正體是楷書,我們現在基本上受到的都是唐人書寫系統的影響。在唐代,楷書起到了主導性的作用,唐人的行書和草書都不能沒有他的影響。唐以後的行草和魏晉的行草從「成分」上來講是大不相同的。前人講的先學唐人再學晉人的觀點,我認為有很大的缺憾,至少缺少了對書體演變的深入了解。這次我展覽展覽中不少作品是以唐人的寫法寫的,有楷書也有行草,寫的過程中都比較清晰地認識到了楷書的核心作用。

我研習的第三個問題——章草與兩漢隸書的關係。中間附帶出的小問題更多,花費的時間也最長。章草是我自己比較喜愛的書體,最初開始學習是在1998年,中間從來沒有完全間斷過。但前面幾年除了識字和把字帖寫熟練了些,一直沒有大進步,後來慢慢發現,光是臨摹幾本字帖,寫不出來是理所當然的,於是轉而想把章草整個的來龍去脈搞清楚。由於前人對章草書的研究並非那麼詳盡,大部分的具體問題都要自己去解決,比方說對各個階段漢隸書和章草書的字樣分析及兩者關係,對書體時代風貌與名家創造性的區別分析,以篆書為參照看隸書的某些訛變,以及這些訛變對章草的影響、從文字學角度解讀章草的字法等凡此種種,我未嘗不反覆琢磨推敲。從眼前的一團迷霧,到略知此中消息,其中甘苦唯有自知。自去年六月,我曾經講過兩次章草的課題,和大家探討自己近來的一些體會與經驗。我希望有更多的人來研究章草,因為它對整個書法史的研究來講是如此重要,但現在又是如此匱乏。我的這次作品展中有一些隸書作品,主要都是在辛卯年寫的,是我在研習章草主線的路上順路「撿的」。兩漢的隸書非常輝煌,但這個說法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和書本里。今天很多人只知道學幾個《禮器》、《曹全》這樣的東漢銘石碑刻是完全不夠的,這種學法更是不科學的。我認為,那種銘石書體在隸書中只佔了很小的一塊角落,對兩漢隸書的研究,即便是清代人,還是有許多遺漏,但這也為我們的研究留下了不少空間。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呂為民

浙江臨海人,浙江省書法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委員

半僧偶記

*每當臨池,總被法度所困,未能跳出前人窠臼,一切均被法左右,若無有為法、無為法心念,定能脫羅籠。

*維摩居士的「丈室」容三千大世界,為「方丈」,是心空、念空,包羅萬象。而今俗界的書房何止「丈」,好象已超凡脫俗。故,很難脫離「俗界天」。

*作書本清趣,讀書之餘而為之,偶有心得為作品,若以法度而論,必在眾說紛紜內,無視其說,若「無我無心」,也無「作品」之說,更無「符號」概念,故 「境由心造」。

*凡學書者,很難擺脫「境界」兩字。蘇東坡有「我書意造本無法」,大徹大悟之語。若無被「境」所困,忘「境」忘「情」,向內尋找,而非向外尋找,不受外境影響,可脫俗,然,一切眾生皆有情。真能悟此語,人道自通書品自高。

*佛法講求一切放下,從修「人道、天道、聲聞道、緣覺道」一直到「菩薩道」而後成佛。書法亦如此,從理性到感性,再從感性到理性,尤如書譜「既知平正務追險絕」周而復始,從有法到無法,一切均是矛盾的統一,皆應回歸社會、自然。書法不可能強迫人們變成你的希望樣子,應「跳出書法看書法」。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朱海

朱海61年出生。書法師事林劍丹先生。

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書法家協會理事,浙江省書法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委員,溫州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團成員,溫州市書法家協會創委會主任,溫州市鹿城區書法家協會主席,溫州市書畫院特聘書法家。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朱乒乓

浙江溫州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浙江省女書法家協會理事。畢業於溫州師範學院美術系(現溫州大學),文學學士。目前就讀於中國美術學院2010年書法方向藝術碩士(MFA)專業。

學書法,不管是學碑、學帖,二王是繞不過去的。二王書法蘊含了中國書法藝術精髓,歷代二王一脈的經典法書,給無數後學者無限啟示。我取法於魏晉書風,又旁涉趙孟頫、蘇東坡、米南宮、董其昌、白焦等書家。人們總習慣性的認為,女性應當效法婉約一點的二王帖學,但二王一路書風技法複雜、風格含蓄,把握難度大。從技法層面來看,要掌握好帖學精髓,一定要進行大量的臨摹、創作訓練,從古帖中不斷吸收營養,才會對古人的用筆技術、章法結構形成深刻的認識。

我主攻小行書,平時也不放棄臨習清篆、漢隸、楷書等。我認為,只有廣益多師,在大字和小字上皆下功夫,全方位打通,才會對書法藝術有深刻的體會和理解。我不主張自己過早形成個人風格,一個書家隨著學習的深入,其實到最後都會在不經意間會走出自己的路子。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朱勇方

朱勇方藝術簡歷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會員,全國七十年代書家藝委會委員,蘭亭書會理事,浙江省書法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委員,浙江省青年書法家協會教育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天目書院書畫社秘書長,紹興市書法家協會理事、創作委員會秘書長,紹興市墨趣會副會長,紹興縣書法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社團法人)。浙江省基礎教育地方課程《書法》一、二分冊主編,浙江省新編《寫字》教材編委。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羊曉君

羊曉君,字子緣,男,一九六四年六月出生,浙江富陽人。現為中國殘疾人書法家協會副會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書法家協會理事,杭州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一九八二年開始學書法,師從華人德、朱關田先生。勤奮好學,孜孜不倦,喜習漢魏碑誌以及竹簡、帛書等,於漢隸尤多著力,書風雅逸朴茂。

對於臨摹與創作的關係,我的體會是,意識與感覺決定一切,但感覺是建立在長期的臨寫練習的基礎之上的,而意識則是眼界高低的反映。其實,對於某家某碑某貼的臨寫,可能每個人的理解都會不同,而個人在不同的階段也會有不同的理解。我在初步建立起自己的創作風格後,對於老師推薦的幾種經典碑帖的臨摹仍不放鬆,但重點轉入到關注如何從中汲取有利於調整與豐富自己創作的方面,而不再是簡單追求臨摹得像不像,也許可以用【神似而形不模糊】這句話來概括。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張永

張永,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書法家協會創作委員、浙江省青年書法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現任嵊州市甘霖鎮黨委副書記、嵊州市政協甘霖聯絡委主任。曾擔任浙江省第四屆青年書法選拔賽評委。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出版《張永書法作品選》,書法作品28次入展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展覽。

1970年12月生於浙江嵊州,畢業於浙江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

關於書法創作,摭談三點想法。

一、創作惟新。藝術的生命力在創新。書法作品要有獨立的思考、獨立的追求、獨立的品格。通古法,觀當代,寫自己, 有新意。創作是心性、本真、境界的流淌,是高超技能、綜合實力、全面學養的集聚。古質今妍,書法作品的觀念與風格、形式與內容、技法和意境、選紙和調墨、鈐印和題跋等,要整體構思,統籌考慮。通過對篇幅、情調、韻境的設計,對平動、提按、絞轉的駕馭,對線形、線律、線構、線質的控制,對連綴、側廓、空間的把握,對大塊面、長線條、強欹斜、重筆畫、細筆觸的使用等等,寫自己的城腑、抒自己的浩氣,使作品視覺美、品位高、難度大,讓作品學術化、立體化、情緒化、趨異化、新穎化。

二、大道至簡。創作亦然,無非善學、多思、勤寫。字是實實在在寫出來的,每天要逼使自己去真寫、硬寫、深寫。夜不釋手,晝不忘讀。學的東西要涉及哲學、美學、文字學、歷史學等方方面面。平時,多想想作品章法的基調與風貌、結構的消長與調節、行筆的才情與質感,系統分析,知其所以然。多點性情、少些製作,多點靜氣、少些急躁,只要肯下工夫,苦心修鍊,持之以恆,終會有所進步,並在正大淵雅的書道上,逐步彰顯出優秀作品的蓬勃朝氣、恢宏大氣、汪洋才氣、儒雅靜氣。

三、辛苦是福。雖說臨摹刻苦、創作辛苦、探索艱苦,但有緣於書法,畢竟躬耕是美麗的、創作是美妙的、收穫是美好的,含茹著快樂無窮的因子。穿梭在豐富的筆墨語言之中,消匿時風的嘈雜、世事的喧囂、名利的沆瀣,演繹青銅的臃華、漢魏的崢骨、明清的嫻姿,放開胸襟、放浪形骸、放歌靈性,圖的是裨益身心,玩的是不害情性,為的是不辱擔當。這種快樂、忭歡、幸福、錦繡,如歐陽修說的,「適意無異逍遙遊,如飲美酒銷百憂」。

鑒於此,我將繼續樂陶陶地寫下去。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張泓

1982年生於江蘇常熟,2001年考入中國美術學院書法系,2005年畢業並獲文學學士學位。同年進入紹興文理學院蘭亭書法學院執教至今。

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書協創作委員會委員、浙江省青年書協副秘書長。

常常會聽見人說:藝術的東西是沒有標準的。每個人口味的不同,不存在高低優勢。這只是以書法自娛的人們的說辭而已。

我相信書法是一個需要深心大力的藝術事業。歷史上的經典作品《蘭亭序》、《祭侄稿》、《寒食帖》…無不在精良的技巧鋪陳之下,埋藏著厚厚情意,對世事和人生的洞察,哪怕是小小的一擊,都關乎根本,讓人醒覺靈魂。

這些年來,學院式的教學漸漸為社會大眾所了解,其觀念、方法也已逐漸進入每個書法人的視野,「學古」「入古」成為入門者抑或是社會名家的重要命題。一時間,大家各顯神通,擬古作品儼然成為這個時代的寵兒。批評聲也隨之而來,諸如「假古董」的稱謂等等。作者用功多年,自然是很不服氣,「為何將批評的權利交給他們?」

在我來看,作者不必介懷於一件作品的單獨評論得失,畢竟擬古作品以氣息純靜、技法精妙取勝,它喚醒的是人們對歷史久遠感受的神經,那是生命的記憶。批評家也不必急於苛責,每個書法人都必須經歷學古的階段,擬古是學古的開始。

學古本身是不斷接近真理,凸顯人性的過程。它關乎對永恆的判斷,在對歷史經典的不斷鍛造過程中得到啟發和鼓舞,它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邱振中先生曾經說過:「後人的要求會比現在嚴格一百倍。」因此,我想,哪怕是被我們奉為大師的吳昌碩、黃賓虹、齊白石,他們還將被拿到歷史的案台上,重新開審,再被敲打,直至永久。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張志敏

張志敏。字:子淵。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浙江省書法家協會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 湖州市書協主席團成員,書法創作委員會主任, 長興縣書法家協會主席。

書法的標準是什麼?恐怕沒人能回答清楚。我想就像小時候的遊戲,誰的技法高,小夥伴服你;你再幫助一下別人,肯定會受到尊敬;如果能科學地解釋其中的原理,或者助人的動機,那周圍的大人也會充滿希望地評價你了。

釋者云:「一花一世界。」書法在墨痕的背後是作者嫻熟的技法加上學問、學養的全面展示。技法作為基礎,是對執筆、筆法、筆力、筆勢、筆意的掌握和對材料工具的把握能力,是顯性的。學問、學養是文化知識、文學、修養、社會閱歷等的綜合支撐,是隱形的。顯性使人悅目,隱性使人回味。

欣賞一件好的書法如同讀一篇美文,誦一首佳詩,聞一曲雅樂,品一盞香茗……,初臨得之味,再品得之神,三者如清澄之境與賢者遇也……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張雄華

祖籍浙江紹興,現居金華。2006-2009年中國人民大學全國中青年優秀書法家碩士高研班學習。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書法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委員,金華市婺城區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我一直認為,書法最重要的是線條質量。這是書法之根本,她承載凝結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義,中國書法的線條本身就飽蘊著書法家的情感意象。因此,對線質不懈的錘鍊是貫穿書法生涯始終的,永無止境的功夫。自清碑學興起以來,金石氣使線條的內涵大大地豐富了,而林散之對筆墨的創造性貢獻更是賦予了線條新的生命力。我的書法之路始終圍繞著線質錘鍊這個主題。近年鍾情於旭素大草,又上溯魏晉,此階段對線質的定位是;簡約,力量,厚實,蒼潤。雖未能滿意,但追求不會停止。

此組作品嘗試用數種不同質地的紙,試圖表達上述線質特徵,是以前未曾實踐的,敬請方家批評指正!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李生祥

號忘憂閣主,1963年2月生於浙江桐廬。現為浙江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創作委員會委員。杭州市書法家協會理事、主席團成員,桐廬縣書法家協會主席。

痴迷於書法已數十年了,書法已成為我生命中難以割捨的重要組成部分。可悲的是我長期玩弄書法,卻未弄懂何為書法?一直處於自得其樂,孤芳自賞之狀態,理不出頭緒,甚至找不到屬於自己的表達語言。

近年來,有幸得到洪厚甜、劉文華、趙雁君、張繼、李雙陽等老師指點,把我帶入書法藝術殿堂。其間我以大小篆、漢隸為切入口,加強用筆及點線等基本功的訓練,以增強作品厚重古樸的氣息。行草書以「二王」手札、米芾尺牘、孫過庭《書譜》為主決定參照近現代名家,細心揣摩其用筆用墨之神韻,在經典作品中尋找適合自己的書法藝術之路。

我首次進入省書協創作委員會,對待此次創作任務,不敢怠慢,如對至尊。五幅作品選自平時創作訓練較滿意的習作。以隸書和行草為主,注重書寫性和意韻,力求內容豐富,具有視覺效果。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李興祥

1951年2月生,浙江寧波人。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書法家協會理事兼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寧波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寧波市金融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寧波市硬筆書法家協會主席。

李興祥,1951年2月生,浙江寧波人。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書法家協會理事兼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寧波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寧波市金融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寧波市硬筆書法家協會主席。

近年來的書法創作,越來越注重外在形式:裁剪拼貼,各體混搭;仿古做舊,大小夾雜;挖空心思,無所不用其極。

一件作品完成後,配上落款印章,或加標題跋語,提高作品的文化內涵,增加作品的可觀性,本無可厚非。但有些作品只顧形式花俏,東抄一段,西摘幾句,形成多個塊面,而文字互不關聯,成了一鍋大雜燴;有些作品行書尚有可觀處,而添上的篆書標頭則慘不忍睹,形成了蛇足;也有的亂蓋印章,不顧審美是否需要,凡空處均以印補之……這類形式唯上的創作方式漸漸變成了工藝製作。

書法創作的最高境界應能以情動人,以功力示人,不去說歷史上三件經典行書,就是當代書法名家的作品,也幾乎沒有這種製作成份,多是「興至所至,一氣呵成」。形式是可以複製的,一旦展覽中的作品都成了幾種模式套路,那人們又要審美疲勞了。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來海鴻

1960年4月出生,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人。自幼酷愛書法藝術,畢業於中國美院書法專業,供職於蕭山區青少年宮,致力書法創作、教育事業。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書法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委員,杭州市書法協會理事及教育委員會副主任,蕭山區美術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蕭山區政協書畫院副院長。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楊曙作品

楊曙,1968年出生於諸暨。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書法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委員,紹興市書法家協會理事,諸暨市文聯委員,諸暨印社社長,諸暨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浙江書協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是書畫 的精彩文章:

宋畫標炳性的人物——李成
談書畫同源同法之誤
台北故宮文物大觀——繪畫類
繪畫線條的練習和傳統筆墨的規範和避忌
對書法發展的思考:對照徐生翁 我們缺什麼?

TAG:聞是書畫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書法家協會行書委員會委員作品欣賞!
中國書法家協會草書委員會委員作品欣賞!
中國書法家協會草書委員會委員最新作品欣賞!
第三屆正書大展獲獎者,中書協創作委員會委員卞葆彤書作!
中書協楷書委員會委員,清華美院書法高研班導師胡立民書作!
榮寶齋《藝術品》主編,中書協楷書委員會委員王登科書法作品!
中書協隸書委員會委員,黑龍江書協副主席何昌貴隸書作品欣賞!
中書協創作評審委員會委員張森,曾七次擔任全國書法篆刻展評委!
中書協楷書委員會委員,廣西書協副主席,書法博士張羽翔書作!
九屆國展楷書一等獎,中書協楷書委員會委員李國勝書法作品!
中書協楷書委員會委員,一級美術師,吉林書協副主席廉世和書作!
安徽書協楷書委員會委員,全國首屆楷書展最高獎徐朝江書作!
精彩絕倫,中書協行書委員會委員劉京聞冊頁展上提名馮立的作品
中書協女書法家委員會副主任,陝西書協常務副主席張紅春書作!
中書協隸書委員會委員李守銀在冊頁展上提名樊青松入展作品
翰墨薪傳·林峰 中國書法家協會行業建設委員會青少年工作部委員
七次全國各類書法展獲獎書法家,中書協行書委員會王金泉書作!
中書協楷書委員會委員作品,能代表當今最高水平嗎?
中書協隸書委員會委員,佳木斯市書協主席何昌貴,書作古韻深厚!
亞洲房地產協會藝術專業委員會聯合副理事長趙洪鑫書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