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哥舒翰的英雄末路

哥舒翰的英雄末路

文章原載於《最是高處不勝寒:黃朴民解讀歷史人物》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長恨歌》)。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是唐朝歷史上的一個轉折點,也是中國歷史進程中一個具有深遠意義的年份。是年十一月,時任唐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撕去偽裝,露出鋒利的爪牙,以討伐宰相楊國忠,「清君側」為口號,公開扯起叛亂的旗幟。統率大軍十餘萬人(號稱二十萬),風塵僕僕、馬不停蹄從范陽南下,企圖以「出其不意,攻其無備」的方式襲取西京長安(今陝西西安市),東京洛陽(今河南洛陽市)。十二月初二,叛軍風掣電閃般地攻佔戰略要地滎陽,兵鋒直指洛陽。

唐玄宗李隆基晚年暮氣沉沉,在溫柔之鄉流連忘返,一向對安祿山寵信有加,有求必應,做夢也不曾想到這廝人面獸心,「得志便猖狂」,居然會恩將仇報,兇惡反噬。這時見局勢危急,大禍臨頭,只得打起精神,「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急急命令安西節度使封常清、左金吾大將軍高仙芝募集兵員,迎擊叛軍,力圖挽狂瀾於既倒,度過這場嚴重的統治危機。

封常清受命抵達洛陽,十日之內總共招募了六萬人,表面上數目可觀,成績不錯,然而這些新軍「皆白徒,未更訓練」(《資治通鑒》卷217)。作風散漫,武藝粗糙,倉猝上陣後,根本經不起叛軍強大鐵騎的勇猛衝擊。連戰皆負,節節敗退。叛軍遂於同年十二月十三日乘勝從四門入城,肆意劫掠,佔領了洛陽。

封常清率敗軍與高仙芝會合後,有鑒於「賊鋒不可當」的現實,且考慮到潼關對於長安京城安全的重要性,向高仙芝建議「引兵先據潼關以拒之」,為長安城築成一道最後的防禦屏障。

高仙芝贊同這一看法,於是兩人便率兵退守潼關,厲兵秣馬,謹為守備。不久,叛軍兵臨潼關,在唐軍依託關隘殊死抵抗下,「不得而去」,不得不作暫時的戰術退卻。潼關為重要戰略要隘,形勢險峻,易守難攻,素稱「國之門戶」,《山海關志》指出:「畿內之險,惟潼關與山海為首稱。」唐軍如果能守住潼關,則京師長安可確保一時無虞。可是,就在軍事形勢稍有緩解的情況下,唐玄宗卻聽信監軍邊令誠的讒言,抱著「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的陰暗心態,以封常清「以賊搖眾」,高仙芝「棄陝地數百里,又盜減軍士糧餉」等莫須有的罪名,濫殺了這兩名久任邊帥、屢立戰功的大將,做出自毀長城的愚蠢舉動。

封、高兩人人頭落了地,可是仗還得打下去,總得有人來承接他們留下的倒楣差使,很不幸的,這個霉運讓當時「發病在家」、處於病休將息狀態的河西、隴右兩鎮節度使哥舒翰給攤上了。

臨洮哥舒翰紀功碑

哥舒翰大名鼎鼎,戰功赫赫,「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哥舒歌》),這首唐詩謳歌的就是哥舒翰的英武神威,由他來與安祿山周旋,一決雌雄,本來應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非常遺憾的是,當時哥舒翰正身患重疾,「不能治事」。雖幾經推辭,終不獲唐玄宗的恩准,沒奈何,他只好強打起精神,接下天下兵馬副元帥(元帥一職當然由皇室成員來領銜,外姓人再能幹也沒有扶正的機會,日後的郭子儀、李光弼幹得再好同樣只當到副元帥)的印綬,統領八萬名唐軍,連同高仙芝的舊部,進駐潼關,對壘安史叛軍。

「有所長必有所短,有所明必有所敝」,儘管是名將,但也會有弱點,哥舒翰也一樣,這主要是他治軍「用法嚴而不恤」,導致「士卒皆懈怠,無鬥志」。另外,哥舒翰畢竟年事已高,更糟糕的是他有「風疾」在身,連指揮自己的手足尚且有困難,遑論處置十萬火急、千頭萬緒的軍機要務,只能將大量事務交給德不足以服眾,才不堪大任的行軍司馬田良丘來擺弄,這無疑是勉為其難,加上其手下騎兵主將王思禮與步軍主將李承光又磕磕碰碰,互不服氣,「爭長,無所統一。」在這種情況下,自然只宜固守,而不便主動進擊叛軍,提前展開戰略決戰。所以,哥舒翰到達潼關後,只是加強防守,持重待機,應該說,哥舒翰這麼應對危局是基本正確的,它迫使叛軍前鋒屯兵堅城之下,無法逾越潼關而進取長安。

正當雙方主力相持於潼關之際,河北諸郡的民眾憤恨於安史叛軍的暴行,在常山太守顏杲卿、平原太守顏真卿等人的帶動下,紛紛自發抗擊叛軍。而郭子儀、李光弼也統率精銳的朔方兵出擊,與河北軍民相呼應、相協同,切斷了叛軍與范陽老巢的聯繫。延至次年正月,叛軍前阻潼關,後絕范陽,軍食不繼,軍心不穩。河北諸郡中歸附叛軍的「唯范陽、盧龍、密雲、漁陽、汲、鄴六郡而已」(《資治通鑒》卷217)。處境困難,進退維谷。於是安祿山迫不及待地在洛陽自稱大燕皇帝,商議轉入退卻,回守范陽。很顯然,這進一步充分證明了哥舒翰當時所奉行的「老虎不出洞」的對策是正確的選擇,體現了「因敵變化」、「致人而不致於人」的高明作戰指導原則。

可是,唐玄宗的「縻軍」行動卻改變了唐軍相對有利的戰略態勢。當時,唐王朝的軍權大權仍然由驕縱不法的宰相楊國忠所把持。楊國忠自知多年以來作威作福,樹敵甚多,而朝廷內部又悄然洶湧著在安祿山叛亂問題上的追責暗潮,不少人將矛頭指向楊國忠,認為安祿山反叛朝廷,是楊國忠一手導致的,甚至出現了殺楊國忠以消彌叛亂,平安天下的聲浪。所以他杯弓蛇影,草木皆兵,十分害怕手握重兵的哥舒翰回兵長安同自己作對,與其「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不如「先下手為強」,於是便向唐玄宗傳播虛假軍情消息說,陝州地區的叛軍守將崔乾隆「兵不滿四千,皆羸弱無備」。鼓動昏庸的唐玄宗下令讓哥舒翰兵出潼關,去收復陝州,洛陽。唐玄宗本人急功近利,太需要贏得一場勝利來振奮人心、鼓舞士氣,並慰藉自己那顆蒼老而又惶懼的心靈,就毫無保留地採納了楊國忠的建議。

哥舒翰久歷戎陣,作戰經驗豐富,深諳《孫子兵法》所說「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的道理,所以實難苟同這種輕舉妄動的做法,立即上奏唐玄宗,強調指出,安祿山是一隻極其狡猾的老狐狸,他正製造假象,引誘我軍進入圈套,是萬萬不可上當的:「祿山久慣用兵,今始為逆,豈肯無備,是必羸師以誘我,若往,正墮其計中。」(《資治通鑒》卷218)主張以時間換空間,固守待疲,伺隙破之,一舉底定大局:「且賊遠來,利在速戰;官軍據險以扼之,利在堅守。況賊殘虐失眾,兵勢日蹙,將有內變,因而乘之,可不戰擒也。」郭子儀、李光弼等人也給唐玄宗上奏疏,請求「引兵北取范陽,覆其巢穴」,將叛將的妻、子收為人質,然後再去招撫叛將,叛賊必定喪失鬥志,繳械投降。同時建議哥舒翰統率潼關大軍「固守以弊之,不可輕出」,否則必然追悔莫及。

楊國忠見眾將都反對潼關大軍出擊,以為是他們串通一氣,聯合起來對付自己,愈加草木皆兵,疑神疑鬼,惶惶不可終日,於是又奏告於唐玄宗,說是「賊方無備」,而哥舒翰瞻前顧後,逗留不出,是貽誤軍機,居心叵測。唐玄宗輕信楊國忠的一派胡言,同時也急於反攻,一雪前恥,便不顧眾位統軍大將的正確意見,一再派遣使者前往潼關,「項背相望」,催促哥舒翰立即出關進擊叛軍,收復失地。哥舒翰難違君命,又知此刻進攻乃死路一條,遂「撫膺慟哭」,不得已率唐軍主力出關應戰。

此時,叛軍崔乾祐部已屯兵靈寶(今河南靈寶)西原(距靈寶五十里)。西原南面靠山,北有黃河阻隔,中間一道隘路綿延七十餘里。崔乾祐用重兵阨守險要之處,以近待遠,以靜待嘩,以逸待勞,等待唐軍自動送上門來尋死。

六月初,雙方的會戰拉開大幕。戰前哥舒翰與部下田良丘等人「浮舟中流」,觀察對手的陣勢。只見崔乾祐軍兵力寡少,陣形不整,便下令催促諸軍迅速挺進,由大將王思禮等率領精兵五萬在前,龐忠等率兵十餘萬繼後,自己則帶領三萬餘兵馬,留在黃河北岸,擊鼓助威,實施指揮。

叛將崔乾祐見官軍開進,便故意只派出萬餘人進行迎擊,而且顯示「什什伍伍,散如列星;或疏或密,或前或卻」的散亂假象。唐軍趾高飛揚,忘乎所以,果然中計,「望而笑之」,遂放鬆應有的警惕。兩軍稍事交鋒,叛軍即「偃旗如欲遁者」。唐軍見狀,誤以為叛軍士氣低落,不堪一擊,更加鬆懈,便長驅直入,攻入狹隘險路。

崔乾祐乘官軍「不為備」之機,擂鼓指麾,突出伏兵,從山上投下無數木石,擊殺唐軍士兵「甚眾」。此時唐軍困於狹路之中,騎兵人仰馬翻,步兵擠作一團,無法展開戰鬥,「槍槊不得用」,陷入極大的被動。不得已情況下,官軍只好驅馬駕氈車在前面開道,想突出叛軍的重圍。然而,崔乾祐卻早有準備,他大舉動用了數十輛草車阻塞唐軍氈車的推進道路,然後乘著「東風暴急」,順風縱火。頓時間煙焰瀰漫,「官軍不能開目」。他們以為叛軍還在濃煙之中,就聚集弓弩亂射一氣,結果沒有傷著叛軍的毫毛,反而是「妄自相殺」,誤傷自己。

戰至黃昏,當濃煙散去後,唐軍才發覺面前並無叛軍,可是,這時候他們所攜帶的箭矢卻已經被消耗殆盡了。叛將崔乾祐見機便派遣精騎從南面迂迴,「出官軍之後擊之」。官軍首尾受敵,「前後不相及,眾寡不相恃,貴賤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離而不集,兵合而不齊」《孫子兵法·九地篇》),「於是大敗」。士卒或丟棄兵器甲胄躲入山谷,或自相踐踏被擠下黃河活活淹死,一時間哭喊聲、呼救聲震天動地,叛軍乘勝緊逼。龐忠所率領的後軍見到王思禮統帥的前鋒潰敗,亦肝膽俱裂,喪魂落魄,不戰自潰;哥舒翰親率的河北軍見了這般慘象也士氣頓挫,爭相逃竄。至此,唐軍全線崩潰,不可收拾。

敗潰的唐軍奔向潼關,只恨爹媽沒有給自己多生兩條腿。潼關關前原有三道塹壕,每道寬約兩丈,深約一丈。潰兵慌不擇路,紛紛跌入塹中,「須臾而滿」,後繼者人仰馬翻,踏屍而入。八萬大軍出關,後來又陸陸續續添加士卒,達二十萬之眾,這時入關逃得性命者只剩下八千人左右。可是崔乾祐得勢不饒人,依然尾隨而來,潼關的殘軍力不能支,一戰即潰。六月初九,叛軍終於一舉搶佔了潼關,打開了通向關中的道路。唐軍主帥哥舒翰本人見大勢盡去,又憂恐落得封常清、高仙芝一般的下場,就在部下的脅持下,搖動白旗,投降了安史叛軍(以上史實皆見《資治通鑒》卷218)。

戰略要地潼關失守後,長安便處於叛軍的直接兵鋒之下,再難固守自衛了。唐玄宗計無所出,也只好倉皇之中,棄都出逃,西行「幸蜀」,「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白居易《長恨歌》)。落得個皇位提前被搶走姑且不說,甚至連自己寵愛的女人都給搭了進去,到了馬嵬坡,遭遇部下扈從的逼宮:「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白居易《長恨歌》)唐朝平息安史叛亂的鬥爭,從此進入了更為困難和艱巨的階段。

兵聖孫武子說:「不知三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三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謂縻軍;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則軍士惑矣;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是謂亂軍引勝」(《孫子兵法·謀攻篇》)。哥舒翰所部唐軍主力慘敗潼關的原因很多,包括朝廷奸佞當道,應對乏策;哥舒翰英雄遲暮、指揮無方;唐軍素質低下,鬥志消沉等等。但其中最根本的一條,無疑當是唐玄宗昏庸顢頇又剛愎自用,聽信小人楊國忠居心叵測的進言,「同三軍之政」,「同三軍之任」,對作戰事宜亂加指揮,「縻軍」「羈將」所致。他不能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這個要求,拒絕聽取那些真正了解敵我雙方情勢,身處戰鬥第一線的將領的正確意見,而強迫他們像木偶般遵從和執行自己極端錯誤的決定,無視敵強我弱的基本現實,貿然出關迎敵決戰,結果導致一敗塗地,把老本全都賠了進去。

中國古代兵家歷來強調將帥的作用,主張「兵權貴一」,賦於前敵將帥在戰場上機斷指揮、便宜從事的全權,「閫外之事,將軍裁之」(《春秋公羊傳》襄公十九年徐彥疏),認為「出軍行師,將在自專;進退內御,則功難成」(《黃石公三略·中略》),這乃是由數不清的鮮血所凝聚而成的軍隊指揮與管理的法則,理應高度重視,堅決秉執。可是我們這位唐明皇卻倚仗著自己的「九五」之尊,把這些明白淺顯的道理徹底拋到了九霄雲外,觸犯了兵家的大忌,更違背了當君主的信義。在這種情況之下,唐軍要想避免出現喪師辱國,自食惡果的結局,難道還能夠辦得到嗎!換言之,唐軍在潼關之戰的敗北,乃是自己打敗了自己,而其中的罪魁禍首,正是唐玄宗李隆基本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朴民讀史 的精彩文章:

郭子儀的成功之道
存在,就是最大的意義
伍子胥:「亞父」的尷尬
歷史,究竟是什麼?-宜蘭縣史館遐思

TAG:黃朴民讀史 |

您可能感興趣

電影人物「英雄本色」英雄末路-末路英雄-豪哥「宋子豪」
如何用二十個字,描述瓦崗豪傑李密的英雄末路?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英雄末路,實在是可悲可嘆
項羽英雄末路,董明珠美人遲暮,悲哉壯哉!
消失的李寧劉翔:英雄末路,只剩下世態炎涼
《台北人-遊園驚夢》:白先勇的英雄末路,錢夫人的美人遲暮
《英雄本色2018》周凱:浪子回頭 英雄末路
宿敵之戰夠悲愴,馬布里英雄末路,廣東已近黃昏
《大宅門》一世英名的白景琦得了老年痴呆遭人嫌,英雄末路!
諸葛亮子孫的結局代表英雄末路,司馬懿子孫的結局意味奸佞當道
王彬彬:1949,柳亞子的「狂奴故態」與「英雄末路」
跟不上小球時代的雷霆已是英雄末路
短史記396:兒子慘敗氣死老子,慕容垂的英雄末路
李世民殘殺兄弟奪得皇位,李淵晚年生活如何?英雄末路的悲涼
長槍依舊,英雄末路——中國古代四位戰神的臨終遺言,令人扼腕嘆息
英雄末路,流芳千古美才女自刎,死前作出史上第一首五言詩
三國五大英雄末路:呂布最活該,關羽最可惜,姜維最想哭!
「天下人」織田信長的英雄末路與本能寺之變謎團(中)本能寺炎上
復仇者聯盟3,十年漫威,英雄末路,以及滅霸的使命
英雄末路:收復台灣的一代名將鄭成功,為何在眾叛親離中死去?